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646  2016-10-27
标签:导学案设计 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窃读记》导学案及课时作业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按照2016年人教版新版而编写。内附课时作业及导学案答案。

《窃读记》导学案

编制人:李明茹     审核人:

教学目标

1.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林海音(1918-2001),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以她的成就、她的为人、她的号召力,成为联接大陆与台湾文学之间的桥梁、中国与世界文坛的桥梁。她的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她的一生荣获众多文学奖项,1998年“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荣获“终身成就奖”。代表作有散文集《两地》《作客美国》,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长篇小说《春风》等。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她的的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3岁随父母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5岁举家迁居北京,在北京度过了童年与青年时期,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她的成名之作小说《城南旧事》即取材于这段生活。

二、自学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窃读(    )  踮脚(    )  腋下(    )  尴尬(    ) (    )   狼狈(    )

贪婪(    )  屋檐(    )  撅着(    )  诅咒(    )    踉跄(    )(    )

众目睽睽(       )     煞有介事(      )   饥肠辘辘(      )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饥肠辘辘:形容非常饥饿。辘辘,形容肚子饿时发出的声音。                           

煞有介事:好像真有这回事似的。煞,很,极。                            

踉踉跄跄:走路不稳的样子。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尴    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3)“窃读记”中的“窃”是什么意思?如果改为“偷读记”好不好?为什么?

“窃”是偷偷地意思。

不好,此文以“窃读”为叙事线索,着重描写作者“窃读”的心理和情感经历,“窃读”二字真切反映了作者囊中羞涩的窘态,更表现了作者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和鲜明的形象,而“偷”则缺少这些意蕴。

三、整体感知

默读全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我”为什么要“窃读”?

学生能概括文章内容即可。 因为我无力购买却渴望读到书。

2、文章写了几次窃读?“我”在窃读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事?(在文中画出,并读一读)

两个窃读。第一次被老板粗暴制止,在“我”心灵上留下创伤;第二次我得到店员的暗中关怀,感受到人间的爱和温暖。

四、课文精读

(一)再次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1、默读全文,找一找作者到底慢慢积累了哪些行之有效的“窃读”技巧。

(1)假装问价钱来窃读;(2)到几家书店读完一本书;(3)装作其他顾客的家属;(4)以雨天为借口留在书店里;(5)用花生米充饥;(6)藏在书店一角避免别人的注意。

2、试结合文中语句概括出“我”窃读时的复杂滋味。(要从这些语句中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窃读滋味的,体会作者动作和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

饥饿(14段)、劳累(14段)、担心(12段)、害怕(12段)、快乐(3、4、11、13)、舒适(26)、

3、试梳理出“我”第二次“窃读”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展开全文阅读
先是提防“难堪”的焦虑,以“绝望的心情”走进店里。接着以感激的心情开始阅读“被冲动的情感,使我的眼光久久不能集中在书本的黑字上”。最后形容读后的快乐与满足,如“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我浑身都松快了”。

(二)默读课文,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这句话?

“吃饭长大”指身体需要食物来供养;“读书长大”指头脑需要知识来充实;“在爱里长大”指人的成长离不开爱的浇灌。文中“我”被店员默默地关心和帮助,这让我认清了人世间的真善美,不再固执地仇恨人类。日常生活中融入了浓浓的爱,不经意的细节往往给人巨大的力量,我们应该善于感受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爱。

(2)假设你是林海音,你能够体会到这种窃读的心情吗?

小结:本文按照时间顺序,详尽描述了两次放学后到书店“窃读”的过程,条理清晰。两次“窃读”过程的中间,插入了为何开始“窃读”、怎么“窃读”以及被赶出书店的屈辱感受等相关内容的叙述。精巧的布局谋篇,让故事充满了张力。

《窃读记》课时作业

一、选词填空

1、终于有一天,求知的          (欲望  想法  念头)      (逼  迫  催)使我再度地停下来。

2、我合上最后一页——      (吞  吐  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知识  道理  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

二、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在广大群众的注视之下。                            (众目睽睽)

2、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全神贯注)

3、形容装腔作势,活像真有那么回事似的。              (煞有介事)

4、形容专心致志地干某一件事,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  (废寝忘食 )

三、文意理解

1课文中有很多写“我”如饥似渴地读书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1)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

   “饥饿的瘦狼”“贪婪”,贬义词褒用,说明“我”对读书的渴望程度。       

(2)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这段话描写了“我”轻手轻脚、小心翼翼的样子,表现了“我”特别想读书的急切心情。

(3)我合上最后一页——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

用“咽了一口唾沫”这样一个动作,写出了“我”饱读之后的满足感、充实感。 

 2、作者到底慢慢积累了哪些行之有效的“窃读”技巧。

(1)假装问价钱来窃读;(2)到几家书店读完一本书;(3)装作其他顾客的家属;(4)以雨天为借口留在书店里;(5)用花生米充饥;(6)藏在书店一角避免别人的注意。

 3、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说说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吃饭长大”指身体需要食物来供养;“读书长大”指头脑需要知识来充实;“在爱里长大”指人的成长离不开爱的浇灌。文中“我”被店员默默地关心和帮助,这让我认清了人世间的真善美,不再固执地仇恨人类。日常生活中融入了浓浓的爱,不经意的细节往往给人巨大的力量,我们应该善于感受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爱。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B )

A.看起来那么瘦弱的他,居然在一天之内负重行走了50多公里,真是不可理喻。

B.他们常年在野外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并乐此不疲,甚至忘记了岁月是怎样逝去的。

C.小李一向油嘴滑舌,在这次遂宁市中学生辩论大赛中被评为“最佳辩手”,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D.因前车乱扔垃圾,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一起耸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二十多辆汽车追尾,伤亡人数不断攀升。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

A.由于老师对我的悉心教育,使我在学业上有了很大的进步。(缺少主语,删去由于或使)

B.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深受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语序不当: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深受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

C.春天的观音湖湿地公园展露出自然的清新与秀美,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去处)。

D.自古以来,遂宁就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陈子昂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3.把下列语句组成一段话,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A )

①更多的财富,更好的房子,更高的地位,更大的名声。

②但占有的欲望是没有穷尽的,占有本身总在刺激和催生新的欲望。

③因此,只会用外物来丈量幸福感的人,常常陷于一种矛盾之中,拥有越多,幸福反而越少。

④似乎只有这些才能见证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让自己感觉更安全,更强大。

⑤人们总是习惯把希望寄托在攫取的行动上。

A.⑤①④②③      B.④②⑤①③       C.②④①⑤③      D.⑤②①④③

不可理喻:喻:开导,晓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可改成不可思议)

乐此不疲: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耍嘴皮子。(可改成能说会道)

耸人听闻:耸:惊动。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可改成骇人听闻)

 

李明茹

标签:导学案设计 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窃读记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夏》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下一篇:《春》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