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674  2016-10-28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学习目标】

1、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2、通过反复诵读和细读文本体会诗歌真挚的情感,分析大堰河这一人物形象,赏析诗歌艺术手法。

3、了解大堰河勤劳淳朴、慈爱善良的品质及不幸遭遇,体会诗人对以大堰河为代表的劳苦大众的赞美和同情之情,学会感恩。

【学习重点】

1、分析大堰形象;

2、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学习难点】

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学习方法】朗读、三段式学习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192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专修绘画。1932年回国,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因从事爱国运动被捕,在狱中开始诗歌创作。诗集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等。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诗人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青年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2、写作背景:艾青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据说艾青出生后算命先生说他命中“克”双亲。于是,他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家中抚养。艾青在“大堰河”家里住了五年,到了读书的年龄才回到父母家里。亲生父母对他非常冷漠,他幼小的心中得不到一丝家庭的温暖。艾青后来说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他,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进步活动被规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次年1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保姆,便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团箕(     )    檐头(     )    瓦菲(     )   冰屑(     )     青苔(     )   荆棘(     )     

火钵(     )        忸怩(     )       叱骂(     )       麦糟(    )     牌匾(     )      灶火(     )    

碾过(     )        咒语(     )       虱子(     )

多音字:

①炮炮火(  )炮制(  )   ②菲瓦菲(  )菲薄(  )       ③臂两臂(  )胳臂 (  )         

④埋埋葬(  )埋怨(  )      ⑤泥泥潭(  )拘泥(  )       ⑥泊停泊(  )血泊 (  ) 

⑦苔苔藓(  )舌苔(  )

4、解释下列词语。

瓦菲                   典押                   天伦                      忸怩          

火钵                   悉索                   麦糟                      匾额

5、听朗读录音,并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6、本诗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抒发了何种情感?各部分是通过什么线索连接起来的?

第一部分(1—3节),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以及她与我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乳母的深切怀念和痛悼。

第二部分(4—8节),回忆大堰河辛劳而又悲苦的一生,集中刻画了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德,抒发了诗人对她深切的眷恋与尊敬(感激)

第三部分(9—11节),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一家人的悲惨遭遇,诅咒和控诉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第四部分(12—13节),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深情的怀念和由衷的赞美之情。这一部分,是全诗感情发展的高潮。 

这4部分中有一条贯串始终的感情线索,那就是诗人对大堰河的挚爱和深切怀念,时而写人叙事,时而直抒胸臆;时而回忆历史,时而直面现实;时而写大堰河,时而写诗人自己。有了这条感情线索才使本诗成为一个艺术整体。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学生疑

问题预设:

(一)第1—3节

1、第1、2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大堰河是一个怎样的人? 

2、大堰河,我的保姆”一句在第1、2节多次出现,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展开全文阅读
3、在第3节中,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气氛?抒发了什么情感?

   (二)第4―8节

4、第4、7节写大堰河的哪些生活细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5、第5节中,“我”离开保姆,大堰河卸去一身重担,为何她却流泪了?哪些词语表明“我”不情愿离开大堰河?

6、第6节写了什么?跟第4节有什么关系?

7、第7节为什么多次写“她含着笑”?

8、第8节是用哪些细节写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的?表现了大堰河的什么品质?

二、探疑解惑

第1—3节

1、介绍大堰河的身份、地位及其与“我”的关系。大堰河身世悲苦低微:没有姓名,没有人身自由,靠出卖乳汁和汗水为生。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

2、反复。突出了作者难忘大堰河的养育之恩,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感激和赞美之情。

运用了反复手法,加强了情感和音节的旋律,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宛转,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3、诗人选取了“被雪压着草盖着的坟墓”、“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门前的长满了青苔的石椅”这些意象,营造了荒寂衰败、萧索凄凉的气氛,说明大堰河身世的悲苦,抒发对大堰河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并由此自然地引出第二部分对大堰河悲惨一生的回忆。

第4―8节

4、第4节运用排比手法,一方面具体地铺叙了大堰河极度的贫穷和繁重的家务劳动,另一方面表明大堰河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照料着乳儿,充分表现出大堰河的善良、勤劳,对乳儿无私的爱。

运用排比手法,使内容凝练,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5、在这泪水里,包含着对乳儿无比的爱的真挚的感情。“被”“领回”。

6、将“我回到自己家中的情形与在大堰河家里的情形进行对比,并运用排比,表现“我”在自己家里的陌生感、拘束感。

7、运用反复、排比的手法,一方面写出了她劳动时的乐观态度,另一方面写出了她为了自己的家而付出的艰辛。

【与第4节比较阅读】(1)这两节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作用?(2)这两节诗在句式结构上有什么不同?(3)这两节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1)都运用了反复,排比的修辞,这样一咏三叹,不但使感情抒发得痛快淋漓,而且增强了节奏感和旋律美。(2)虽然都运用了排比,但句式不相同。第4节的排比是短语式的,是8个并列状语,第7节中的排比是由六个短句构成,这种同中显异、灵活多变的句式,使语言的节奏显出多变的旋律美。(3)相同之处,都含有对乳儿的爱和乳儿对保姆的真挚之爱。不同之处,第4节侧重于表现大堰 河对“我”的无限关爱;第7节着力表现大堰河勤劳善良的高尚品质。

8、①在年节里把最好的食品“冬米的糖”留给自己的乳儿;②还深情地“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③而且做着不能对人说的美好的梦。这些都表现了大堰河的淳朴善良的品质。

三、巩固拓展

见《金牌学案》

第二课时

一、自学生疑

问题预设:

(一)第9—11节

1、 第9节中,写了大堰河死时的境况及她的丈夫和儿子、我在她死时的情况,各有什么作用?

2、第10节写大堰河的殡葬,用“四十几年”“数不尽” “四块钱”“几束”“几尺长方”等修饰语有什么作用?

3、第11节写大堰河死后她一家人的悲惨遭遇,是否属多余?

(二)第12―13节

4、诗歌的结尾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对大堰河的无限怀念和深情礼赞的?  

5、灵魂有没有颜色?如果没有,诗人为什么说自己写着一首赞美诗呈给大堰河“紫色”的灵魂呢?

6、作者说本诗也是献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为什么这样说? 

7、在诗中,作者在使用称呼上,时而用“她”,时而用“你”,为什么?

二、探疑解惑

第9—11节

1、写大堰河死时还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博大而深挚的爱;写平时打她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和儿子的痛苦,衬托出大堰河悲苦、不幸和勤劳、善良。两次(反复)写我不在身边,既加重了悲剧气氛,表现诗人因未能最后看一眼乳母而愧疚、痛苦、遗憾的心情。

2、运用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是对大堰河的悲惨一生的概括;“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表明安葬之简陋,正是大堰河悲惨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作者对这不公平的黑暗社会的控诉。

3、从大堰河的悲惨一生又进而写到她一家人的悲惨遭遇,从而揭示了旧中国农民的悲剧命运,诅咒和控诉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第12―13节

4、第12、13节运用排比手法,表达诗人对大堰河的无限怀念和深情的礼赞。诗的最后,直抒胸臆,感情达到了高潮。

5、灵魂本来是抽象的,更谈不上有颜色,用“紫色”来修饰“灵魂”:一是化抽象为具体,将抽象的“灵魂”和难以触摸的心理感受形象化;二是紫色象征高贵,说大堰河的灵魂是“紫色”的,突出了大堰河灵魂的美丽和高贵,表达了诗人发自肺腑的歌颂与赞美之情。

6、作者的感情,由狭小的范围升华到一个更高、更广的天地,直接抒发了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敬爱之情。诗人通过赞美大堰河,寄托对大地上所有像大堰河一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7、(1)运用第三人称代词“她”,是客观交代,可以不受时空间限制,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现实。(2)运用第二人称代词“你”,增加了诗歌的亲切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感情交流,便于抒发感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三、巩固拓展

见《金牌学案》

 

李海权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大堰河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下一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公开课课堂实录(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