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401 2016-11-09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窃读记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本课生字词,能够对“夹”、“涨”、“创”等多音字进行区分与掌握。
2.整体感知文意, 学习作者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3. 能够体会到“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二、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林海音的《窃读记》。(板书课题)
首先,让我们来认一认、读一读需要掌握的字词。
(二)基础积累(5分钟)
1.教师在课件上展示作者简介,学生齐读两遍,明确学生旁批补充信息。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县,作家。曾任记者、编辑、后从事文艺创作。她的创作丰富,代表作有散文集《两地》《芸窗夜读》;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烛心》;长篇小说《春风》等。
补充:①台湾女作家 ② 叙事散文
2.课件展示字词,学生齐读两遍,强调重点字词。
字词一:汗涔涔(cén ) 踮脚(diǎn) 挨蹭(cèng) 尴尬(gān gà)
贪婪 (lán) 皱眉(zhòu) 狼狈 (bèi) 创伤(chuāng)
妥当(tuǒ dàng) 鼓励(l ì ) 涨红(zhàng)
重点讲夹、创、涨的多音字
字词二:四平八稳 威风凛凛(lǐn) 众目睽睽(kuí) 煞有介事(shà )
全神贯注 废寝忘食(qǐn) 饥肠辘辘(lù) 踉踉跄跄 (liàng qiàng) 若无其事 倾盆大雨(qīng)
让学生在书上注凛、倾等字的读音。
3.板书课题。提问:①窃是什么意思?(选择题)②记又是什么意思呢?(3分钟)
课件板书明确:①偷/比喻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占据/偷偷地/<书>谦辞,用于称自己的行为,表示私自、私下。
②课件展示知识卡片一:记,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见解。
(三)活动一:整体文意把握,梳理窃读记中人物的经历(10分钟)
默读课文3分钟,思考作者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意。
教师明确1:①“我”去书店窃读,被老板质问
②“我”回忆以前的窃读经历
③“我”再去窃读,受到了帮助。
从文章第9自然段“曾经有一天”,第16段“但在这次屈辱之后”可以看出,文章共分为三部分内容。
在主板处板书:
书店受辱—— 插叙以前窃读的起因与经验—— 店员好心相助
(1-8尴尬、难堪的经历) (9-15快乐与惧怕的经历) (16-29受到关爱的经历)
教师明确2:窃读记记述了 “我”少女时代无钱买书而去书店偷偷读书的往事。
文章整体脉络已经清晰,那让我们具体走进第一部分,去体会“我”窃读时遇到的尴尬与难堪经历。下面进入活动二。
活动二:片段精读1-8段(20分钟)
1.写出窃读的滋味。老师课件示范,“贫穷女孩的窃读,如饥似渴的窃读……”要求学生每人写四句。(3分钟)
学生分享。
2.体会窃读记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师提示: ①从自语式独白体会心理(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自语式独白吗?)
课件展示,知识卡片二:
独白:文学作品中通过人物内心自思、自语的方式来揭示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的方法。
②从修辞手法体会心理
③从不同描写方法体会心理
明确:
①从自语式独白体会心理
我趁着漫步给脑子一个思索的机会:“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女孩不知以后嫁给谁?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角第三排,不错。……”
急于寻找昨天没读完那本书的心理
从头来,再数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是在昨天那位置了。
焦急、惊喜
②从修辞手法体会心理
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仍四平八稳地躺在书架上,专候我的光临。
拟人,赋予书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我见到此书没被卖出去时的激动心情。
③从描写方法体会心理
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
动作描写,突出顾客多,心情的急切
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尴尬,涨红了脸。
神态描写,受辱后的尴尬与悲愤
我多么高兴,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拿,但和我的同时抵达的,还有一双巨掌,十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那本书的整个:“你到底买不买?”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反抗了一句:“看看都不行吗?”
动作、语言描写,
老板:粗暴、冷漠、吝啬;
我:喜悦-- 惊慌 --沮丧
张雪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窃读记教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师说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下一篇:
《长征》节选 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