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608 2016-11-30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2、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赏析诗词的步骤方法,提高学生理解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学习,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为一体的手法。
2、通过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拍岸”“裂岸”“强虏”“樯橹”的不同以及结尾的理解。
3、通过朗读,理解豪放词特点及词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苏祠豪放的特点,体会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感和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他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他旷达的胸襟和进取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猜猜作者
中国著名作家林语堂曾评价一个人。我们今天就上他的课,猜猜他是谁?
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一个大书法家,一个创新的画家,一个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一个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一个酒仙,一个小丑(幻灯片投影)
2、学生介绍苏轼、了解苏轼
二、学习课文
1、教师范读(配乐)
2、明确词牌名、题目及词的类别:怀古诗
明确怀古诗特点:观眼前之景 写历史故事 抒一己之怀
3、速读上阙。提问:(观眼前之景)最有气势的是哪句?(自由发言)
明确:“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推雪”
提问:哪几个字富有表现力?来说说看。
分析:“穿”写出乱石高耸入云的动态,化静为动。描摹出山势之险要、高峻。“拍”描摹出赤壁水势汹涌澎湃。“卷”表现出惊涛惊天动地、波澜壮阔的气势。
三句运用夸张、拟人、比喻等手法,从形状、声音、颜色等方面写出赤壁雄奇壮美、波澜壮阔的景象。(板书:描壮美之景)
提问:有版本作“惊涛裂岸”,试和原文比较,你认为哪个更好?(自由阐述)
明确:“拍”更好些,“拟人”的使用,使得更形象,动态感强,而且其中还暗含声响。“裂岸”是从“形”上来写,这和第一句的视角重复了。三句分别从形、声、色三个角度写的。所以不能用“裂岸”。
生齐读感受赤壁的壮美,领略苏祠的豪放。
4、提问:作者在描摹了壮美之景后,用了一句过渡句过渡到写什么上?
明确:由“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过渡到历史人物上。
5、提问:作者站在赤壁古战场上想到了谁?他有何特点?(依文找特点)
明确:英俊潇洒 文武双全 年轻有为 镇定自若……
“小乔初嫁了”衬托出周瑜年轻有为,春风得意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表现周瑜的儒雅、风度翩翩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刻画了周瑜从容自若,指挥若定的形象。
6、提问:“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有版本作“樯橹灰飞烟灭”,你认为哪个更好?
明确:“强虏” 是突出敌方强大,衬托周瑜的英雄形象。“樯橹”是借代,代指曹操的八十万水军,更能体现水军的特点。
7、提问:三国时期,有很多的风流人物,为什么苏轼想到的却是周瑜?(出示图表,学生分组讨论)
人物 周瑜 苏轼
年龄 34 47
生活 幸福美满 贫困潦倒(妻子早亡)
外表 英俊潇洒 早生华发
职位 东吴大都督 黄州团练副使
成就 功成名就 一事无成
明确:感叹自己虽身怀报国之志却得不到统治者的信任和重用。借周瑜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所以才有了“多情应笑我”的感叹。(板书:叹风流之人)
8、提问:对词人情感的理解,有人认为此时苏轼善于自我解脱、自我安慰,比较旷达;也有人认为此时的苏轼比较消沉,愤懑无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你怎么看?(学生讨论)
明确:旷达多于消沉
苏轼和周瑜相比,苍凉和消沉之情是难免的,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没有真正消沉,他特想得开。他在想:所有风流人物都将随历史的潮流而被涤荡了,即便周瑜这样的风流人物不也被浪淘尽了吗?人生就如梦一般,何必过于执着呢?不如意十之八九,所以特别洒脱,把酒洒在地上祭祀江月,这其实就是林语堂评价的“他是天生的乐观派”。(板书:抒旷达之情)
9、齐读下阙并自由朗读试着背诵这首词
三、小结并布置作业:
怀古诗:观眼前之景 写历史故事 抒一己之怀
课后阅读(1)林语堂《苏东坡传》(2)余秋雨《东坡突围》
四、在齐声朗读中下课
单春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念奴娇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雨的四季 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下一篇:
从《锦瑟》解读李商隐的四大困惑——貌似破解了《锦瑟》主旨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