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88  2016-12-06
标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长春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古代神话六则》第1课时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在讨论等相关的活动中合作学习,把握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点、激发阅读

      的兴趣,了解神话的知识,强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利用注释和相关的资料进行迁移和查找,积累

      重点文言词句。

      3.学习想象和夸张的手法。

      教学重点

      把握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点、思想内涵及其现实意义。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教学难点

      理解神话创作中想象和夸张手法运用的合理性。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引发思考,导入新课

      屈原《天问》中有言:“邃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其提问

      的内容是关于天地起源的。你知道有哪些神话故事可以解答屈原的问题?

      ——西方耶和华(上帝)创世记、我国南方神话盘古开天地、北方神话女娲造人

      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八课《古代神话六则》。看看我国古代神话中对自然现象

      、社会现象进行了哪些探源,塑造了哪些英雄形象。

      二、介绍知识,了解神话的基本常识

      神话是远古人民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

      的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

      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

      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三、朗读《盘古开天地》,并借助注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阅读理

      解课文,落实如下词语的理解:

      混沌 九变 三皇 开辟 雷霆 四极

      筋脉 地里 发髭 精髓 雨泽 黎

      四、分析讨论盘古的形象及其塑造手法

      1.概括本则神话叙写了盘古的哪些创世之功。第一段侧重写什么?第二段又侧重

      写了什么?

      ——开辟天地、化育万物。第一段侧重写前者,第二段侧重写后者。

      2.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盘古开辟天地前后世界的状态分别是怎样的。

      ——此前是黑暗、浑浊、迷茫的混沌状态,像一个臭鸡蛋一样(因为好的鸡蛋清

      和黄是分明的);此后是天高地厚,“清”空万里,土地坚实。

      3.再根据课文比较盘古死亡前后世界的状态分别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死前世界天高地迥,寂寥无声,死气沉沉,毫无生机;死后世界日月当空,

      星汉灿烂,高峰入云,江河澎湃,风云变幻,雷霆万钧,草木茂盛,矿藏丰富,

      黎民繁衍,生机勃勃。

      4.以上比较之后,你心底涌起的感情是怎样的?

      ——对盘古的敬佩和感激。敬佩他的神力和献身精神;感激他的创世之功,化育

      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5.举例说明文中你最欣赏的夸张或想象的描写。

      ——“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

      ”“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这些语句把盘古与天地比较,夸张地突

      出其身躯高大无比,极写盘古超凡的智慧和力量。文中将创世之功归于巨人盘古

      ,体现了先民对人类自身智慧和力量的歌颂。古史把他出生的时代称做“开天辟

      地”。

      ——第二段的想象描写将人自身器官的特点与自然万物的特点相照应,既神奇又

      合理。

      6.概括本则神话的主题。

      ——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是古人对宇宙起源的探索,对人类始祖的神化,它体现


展开全文阅读
      出中华民族向往光明,为造福人类社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五、知识拓展,导出新课内容

      课前我们提到了我国古代神话中的另外一位造物主就是女娲。

      据《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义》:“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

      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也就是说,开天辟地刚

      完成时,地上没有人,女娲便用黄土加水和泥做人,由于地太广阔,一个一个地

      做人太慢了,于是女娲把绳放入泥中,然后把绳子举起来,绳子上的泥分散甩出

      去,就成为许许多多的人。在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女娲用泥土造人的美妙神话故事

      的几百年之后,上帝造人和其他的神造人的说法才随各自的宗教传入我国,上帝

      造人和其他的神造人自然不是真实存在的事实,都同女娲造人一样是由人创造出

      来的神话故事。

      在我国古代神话中女娲不但是一位造物主,而且还是一位救世主,请看课文《女

      娲补天》。

      六、朗读课文,研究如下词语的含义

      四极 九州 天不兼覆 地不周载

      颛民 鸷鸟 攫 鳌 淫水 涸 狡虫

      七、试将本则神话划分为三个层次,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往古之时——攫老弱。)这一层是故事的开端,渲染弥天大灾,交

      代女娲补天的背景。第二层(于是——止淫水。)这一层是故事的发展和高潮,

      写女娲补天平灾。第三层(苍天补——颛民生。)这一层是故事的结局,写灾后

      天下太平。

      八、体会女娲的形象及塑造手法

      1.第一层渲染弥天大灾的作用是什么?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越是灾难深重人类濒于生存绝境,越能突显女娲的勇敢无畏,拯救世界的神

      力和功德。本段描写对女娲形象的塑造起到了铺垫和反衬的作用。 对偶。

      2.找出第二层的八个动词,说说这些动词对塑造女娲形象的作用。

      ——“炼” “断”“杀”“积”,写出强烈的责任心、救民犯险的精神和勇敢果

      决、大无畏的英雄形象。“补”“立”“济”“止”,写她从容不迫,有条不紊

      ,救世平灾。

      3.第三层语言有何特点?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六个整齐划一的主谓短语构成一组排比句,照应上文极写天下太平,展示了

      伟大女神为人类生存创造的升平世界,进一步颂扬女娲的伟大功绩。

      4.概括本则神话的主题。

      ——歌颂伟大女神整治天地,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类,使民生得以安居乐业

      ,繁衍生息的丰功伟绩。艺术地表现出女性在远古社会劳动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

      社会生活里的伟大贡献,是中华民族勇敢、善良、勤劳、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

      精神的赞歌。

      九、总结

      如果说盘古开天辟地让我们领略的是雄壮美的话,那么他最终的结局则让我们感

      受到一种悲壮与深沉的美。盘古这个创世英雄也以其彻底的献身精神将这种美深

      入到后人心中,而女娲则展现了她特有的女性的魅力,那种敢于与天地奋战的雄

      伟气魄更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十、布置作业

      1.自己创作一则神话故事,字数不限。

      2.预习其他几则神话。惜缘

    
标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长春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古代神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论语》八则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下一篇:《古代神话六则》第2课时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