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186  2016-12-10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 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方法:

      通过听朗读、学生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通过反复学生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设计: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请同学们看书本彩页部分的“近春园荷塘”,这是一大片碧绿的荷塘,荷花娇艳地盛开着,面对此等美景,诗人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周敦颐却独爱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描写同一事物反差如此之大,这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抒什么样的情?抒的是作者自己的主观感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去看一看他给我们留下的这篇优美的散文《荷塘月色》,看一看他描写了怎样的月色下的荷塘美景,抒发了什么样的独特情感!

      二、解题——整体感知

      1、问:大家觉得题目“荷塘月色”是偏正短语还是并列短语?为什么?

      明确:并列短语,因为第四段是写月色下的荷塘,第五段是写荷塘上的月色。

      2、朗读、播放配乐朗诵(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1)请同学们朗读ppt展示的字词。

      蓊蓊郁郁(wěng)  踱步 (duó)袅娜( niǎo nuó )霎时(shà)  弥望(mí)  倩影(qiàn) 琐屑(xiè)  脉脉( mò )  独处  ( chú)  参差 ( cēn  cī)   

      煤屑 (  xiè  )      敛裾 ( liǎn  jū   )   

      chǔ  处理            hé  荷花           qū  曲折

      处                    荷                 曲

      chù  处所            hè  负荷           qǔ  歌曲

      mài  脉络            xiān   纤细        chàn  颤动

      脉                    纤                 颤

      mò   脉脉含情       qiàn  纤夫         zhàn  颤栗

      (2)说说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踪,理清文章结构。

      明线:出家门、踱小路、观荷塘(月色荷塘——塘上月色——)、赏四周、回家门

      (3)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谓的语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是全文的“文眼”(“文眼”顾名思义就是文章的眼睛,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文眼”就是文章中最生动传神、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语句),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

      (4你能找出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语句吗?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交流探讨)

      1)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2)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展开全文阅读
      3)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4)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明确:联系背景、文眼、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理解。

      1)句感慨自己平日身不由己,现在暂得宽余,流露出对黑暗环境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且”字表明虽只是暂得解脱可又不能不立即逃离现实的心态,透一丝喜悦。 

      2)句“但”字笔锋陡转,蝉蛙如此“热闹”也不能感染作者,依然难以摆脱绵绵的愁绪,照应了文眼“颇不宁静”。 

      3)句“可惜”又从热闹的采莲盛说中返回了灰色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4)句 江南是作者的故乡,作者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杭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地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与叶圣陶;俞平伯等人志同道合,写了不少具有进步倾向的诗和赞美江南灵山秀水的文章,到清华后,常表达出思乡之情,“今晚”,寻求佳境,意在摆脱“不宁静”的心情,难以摆脱,身处忧烦,忆往怀旧,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压之外,但这同样是不可能的。

      3、朗读全文,把握感情脉络:不宁静——找宁静——暂得宁静——失宁静——回到现实的不宁静中来。

      4、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第4 ~ 6段。

      附:板书

      第二课时

      一、导语

      荷 花

      [清]曹 寅

      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

      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

      该诗通过对荷花开放的季节和荷花的香味的描写,给我们描绘了荷塘晚香的美好感受。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的这篇散文《荷塘月色》。

      二、阅读文本,赏析艺术美。

      他找到宁静了吗? 

      (一)鉴赏第四段,让学生自由发现鉴赏点,教师适当引导。

      1.下面我们一起细细品味“惊异”之美。先鉴赏第四段。请一位同学读一下,注意读准字音、停顿,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感情放进去。(生有感情地读)

      同学们说这位同学读的怎么样?

      不错。在情感上还稍微欠缺,读本文应该带有怎样的情感? 

      斯人独处,朱自清先生于荷塘暂得于己。身处良辰美景,由衷感到“淡淡的喜悦”。

      2.那么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感情自己读一下第四段,思考课后第一题中的问题:本段中

      作者具体描写了月下荷塘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荷叶:田田,层层,亭亭,舞女的裙;荷花:点缀着些白花,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如明珠,如星星;荷香:渺茫的歌声,不绝如缕;荷波:像闪电,霎时,凝碧,脉脉)——清幽、

      朦胧、恬静的意境之美。

      3.朱自清先生用了7句218个字描绘荷塘,但有人为了精炼,把这段文字精简到69个字,变成这个样子:“看荷塘上面,有很多叶子,叶子中间还有些白花,有的开着,有的还没开。风吹过,叶子和花有一点抖动,有时还传来些荷香。叶子下面是流水,但看不见。”这两段文字的表达效果哪个好?(毋庸置疑)

      4.下面同学们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进行对比分析,朱自清先生文笔高明在哪里?谈谈你的理由。(给学生二三分钟思考时间)

      (1)叠词:“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亭亭的”、“一粒粒的明珠”、 “层层的”、“密密的”、“脉脉的”。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节和谐。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音韵美。

      (2)比喻: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本体:叶子;喻体:亭亭的舞女的裙;相似点: 圆形,舒展,形态相似;

      ②层层的叶子中间……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本体:白花;喻体: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相似点:晶莹剔透,忽隐忽现,纤尘不染。

      ③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本体:清香;喻体:渺茫的歌声;相似点:若有若无,轻淡缥缈。

      ④这时候叶子与花……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本体:颤动;喻体:闪电;相似点:速度极快。

      (3)博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博喻: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这是其他类型的比喻所无法达到的。在淡淡的月色中,荷塘里的一切是朦胧而不真切的,因而荷叶间零星点缀的白花,“明珠”(温润透亮),“星星”(忽明忽暗、晶莹闪烁微风拂过,动态美),而窈窕妍媚的美人刚出浴时免不了有一种“犹抱琵琶”的羞涩与一种洗铅华的清纯,用此来比喻那些“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花蕾,充满静谧、优雅的韵味。(读出荷花的迷人)

      (4)通感: 顾名思义,通感就是感觉相通。一种感觉一重美感,两种感觉就是双重美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外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指感觉的沟通、感觉的转移,也叫“移觉”。

      ①“微风过处……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似的。” 

      嗅觉—听觉。清香比作歌声,烘托环境的优雅和宁静。歌声来自远处的高楼,它会时断时续、隐隐约约,而“荷香”则伴着阵阵微风,时有时无、如丝如缕,放在一起,香中有声,声中有香,怎么不让我们陶醉呢?

      ②“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听觉—视觉。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缓缓流淌,“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请大家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我想听一听你是如何陶醉其中的)

      这种手法并不少见,能举个例子吗?


展开余文
      还记得“红杏枝头春意闹”吗?红杏绽放在枝头,本来是靠视觉感受到的,作者说红杏在枝头喧闹,多么生动。生活中的例子也很多啊,这个人爱说“甜言蜜语”,这个南方人操着一口“吴侬软语”,都是。

      (5)词语:“点缀”:有装饰的意义在内,好像是有意为之;“袅娜”:开的正艳;“羞涩”:含苞待放,赋予荷花一种少女的柔美与娇羞;

      (6)小结:这一段视线是由近及远、由上而下来写的。作者集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正是运用了多种多样的比喻,才多侧面展现了月下荷塘的宁谧、素雅之美。花叶婀娜,荷香如歌,流水脉脉,此时的作者还依然颇不宁静么?就让我们带着微笑,带着“淡淡的喜悦”之情齐读这一段吧。

      (二)鉴赏第五段,重点体会动词的用法。

      月下荷塘的美真像一幅工笔画,但画家说,光线是绘画的生命。所以,朱自清先生能暂得宁静,首先应该感谢的是荷塘上的月色。下面我就请一位同学来朗读第五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

      1.能否用几个形容词概括这个夜晚月光的特点呢? (朦胧淡雅)

      2.月光是无形的,作者通过哪些景物描绘它呢?(叶子和花,薄薄的青雾,淡淡的云,树影,交织的光和影)

      3.找出本段中的动词:泻、浮、洗、画。可否改为“照” “升”

      ①以流水喻月光,用动感极强的“泻”字将月光写活,写出了月辉照耀、如倾如泻的景象。“泻”可否改为“照”或者“铺”?有倾泻意,与“静静地”配合在一起,准确地写出了月光奶白色而又鲜明欲滴的实感,有形而无声,显示了月光的幽静之美,。“照”字太直白,缺少蕴含。

      ②“浮”可否改为“升”?一个“浮”字,写出荷塘之上,薄雾轻扬而上,又漂浮不定。无色胜似有色,无形更显绰约。朦胧之中,显出花更柔美,叶更飘渺的姿容。“浮”显示出雾的轻飘状态,是轻而缓地出来;“升”字太硬,无法突出雾的轻和柔。

      ③“洗”,牛乳洁白无瑕,细腻如丝。比之水洗,更多些许柔和温润。

      ④ “画”,含有人为之作,大自然为画师,以月光代清水,以树影当浓墨,把荷塘当画纸,轻点晕染,明暗有致。与“倩影”搭配,表现出一种情趣,也显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三)课堂练习

      朱自清先生很厉害先生很厉害。月色本无形,他却能以荷塘为依托,化无形为有形,使我们眼前叶朦胧、花朦胧、默默流水之上缕缕清香迎面。月色无处不在。宋徽宗也曾给画师们出过一道考题“踏花归来马蹄香”,香气如何表现呢?聪明的画师画的是,蝴蝶追逐马蹄,蹁跹起舞。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诗句中化无形为有形的例子?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如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但诗人们却把它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味!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愁的长度

      2.只恐双蚱蜢猛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愁的重量

      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合铸青.玉案)愁的数量

      4.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徐志摩)        ——愁的味道

      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在下面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段话,要求就是化无形为有形。这些词语是“风”、“寒冷”、“孤独”,时间三分钟。

      (四)诵读、鉴赏第6段(引入第2段对比阅读)

      1、齐声朗读。

      2、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提)

      明确:

      相同点: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点: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热闹了许多。

      3.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生阅读后回答)

      明确:①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②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夜色的浓重气氛。

      4、师生共同小结。

      总之,叠字叠词的使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5、齐声朗读第6段,体会其特点。

      (五)学生齐读第7—10段,学生思考:

      1、夜游荷塘让作者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联想:“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2、作者为什么要想到《西洲曲》和江南采莲的旧俗?

      明确: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作者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表明作者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宁静”,这正是残酷的现实社会带来的结果。  

      作者苦闷、忧愁、烦躁、困惑,这时候作者想到《西洲曲》和采莲,折射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否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是时代变化在作者心灵的投影。

      (六)探究文章的“线索”:行文线索:“物线”与“情线”交织

      ①“物线”(副线): “坐着乘凉”、“带上门出去”——背着手踱着”——赏荷、赏月——归家,随着空间位置的转移,作者的足迹所到、目光所及,再现了月下荷塘的迷离的美妙的景色。

      ②“情线”(主线): 心里颇不宁静——渴求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获得片刻宁静(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

      三、小结全文

      整篇文章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清新、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正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

      四、布置作业

      1、背诵4、5、6段

      附:板书

李柴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荷塘月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老王》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下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北师大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