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474 2016-12-14
标签:
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乡愁》教学简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感。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欣赏法、联想法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播放〈〈乡愁〉〉配乐诗朗诵。
2、同学们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请说出来大家分享。
3、教师适当评点后,让学生自由朗读。
三、精读诗歌,体验情感。
(一)、抓意象,品纸上之诗。
1、请同学们合上课本,凝神细思,现在诗里的哪些词语留在了你们的脑海里?
2、请大家再默读一遍课文,圈画出这些形象前面的修饰语,并让这些形象逐渐清晰起来,并变成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可触可感的立体形象。
(二)品意境,窥心中之诗。
1、结合课文,说说你由“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联想到怎样的情景。
2、这首《乡愁》诗的每一节都构成了一幅简明而生动的画面,隐藏着一些“让人忧伤”的故事。请大家任选一个小节,以这个小节中的形象为核心,放飞心灵,想象一个合情合理的“乡愁”故事,描摹出动人的画面。
(三)探意蕴,求意外之诗。
诗中的意象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其中蕴藏着诗人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四)赏诗歌,悟诗中之美。
这首诗在细节上有许多细致精妙的地方,请你任选一个角度,用这样的句式写话:“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例如……”,能写几句写几句。
四、拓展延伸,挥洒诗情。
运用托物言情的写法,用一个具体的事物比喻乡愁,句子要完整,也可多写几句。
乡愁是——,————。
五、课堂小结,归纳方法。
六、比较阅读,学会鉴赏。
读席慕容的《乡愁》,思考:席诗共用了哪三种意象表达乡愁?这三种意象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两首诗有何异同?
板书设计:
乡愁
余光中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托物寄情)
个人的思乡情→普遍的家国情 (情感升华)
熊佑红
标签:
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乡愁》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猫》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下一篇:
《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