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279  2016-12-14
标签:导学案设计 九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3课《星星变奏曲》精品导学案
 《星星变奏曲》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中星星象征意义。

2、品味本诗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

学习重点:品味本诗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

预习导学:

【学法指导】

1、自由朗读,勾画并学习生字新词,完成【预习自测】;

2、认真阅读【教材助读】中内容,了解文学常识和写作背景;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意蕴。

【教材助读】

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的是以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方含、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诗人发起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奥秘的探索,构成了朦胧诗的思想核心。朦胧诗对传统诗歌艺术规范的变革和反叛,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新鲜的审美经验。意象化、象征化和立体化,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

《星星变奏曲》写于1980年,也是诗人首次发表的诗作。诗人经历了十年动乱,目睹了人情、亲情的被毁灭,因此对十年动乱的黑暗进行了揭露和反抗。回想暗夜如磐的年代,诗人倾诉了自己质朴的愿望,因此写下了这首小诗。诗中寄托了诗人美好的愿望,也表达了他的苦闷和迷惘,这是诗人思考历史、人生和现实的表现。

【预习自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静谧(mì ) 闪烁(  shuó   ) 劫难(jié   ) 凝望(níng    ) 角落(jiǎo  ) 僵硬(jiāng      )

朦胧(méng )(  lòng ) 憧憬(chōng )(jǐng)颤动(chàn )  深邃( suì   ) 弥足(mí     )

2、结合语言环境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弥足珍贵:十分珍贵。形容某样非常珍贵的东西。       静谧:寂静,平静。

学习过程:

一、创设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

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15分钟)

【学习指导一】:

①听音频朗读,感受诗歌描绘的美妙意境。

②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语速、语气、重音、节奏、思想感情。

③小组之间互读互评,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班级展示,师生共评。

④再读诗歌,认真品味,独立思考自学检测。

自学检测:

这首诗以星星为主要意象,那么诗中星星象征着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内心怎样的渴望?

星星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18分钟)

【学习指导二】:

大声朗读诗歌,重点探究“谁不愿意……”至“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分享学习成果。              

自学检测:

①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②“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反衬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

③“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

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足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四、当堂训练反馈,巩固学习目标。(10分钟)

试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话,表达一种期盼或愿望。

示例:如果我是一座高山,就让我矗立在祖国的最边缘,帮助战士们守卫着祖国的大门。

如果我是一条小河,就让我流淌在母亲的心底里,帮助孩子们抚慰着母亲的心灵。 

五、及时综合训练,强化学习目标

1、 找出下面词语中4个错别字。

断章取义  强恬不舍聒  恼羞成怒  怒不可竭遏 黎明百姓  湄上欺下媚  廓然无累  重蹈覆撤辙

2、给下面这段话中加点词语注音。

你吟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 hè   )吗?你洁白的身影,让憔悴(  cuì )的天空返老还

3、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这条街成了商业街后,行人从早到晚川流不息。

B、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C、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如果只有良好的愿望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就会适得其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展开全文阅读
A.加快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与每一个市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需要人人支持、人人参与。

B.在清明节到来之际,我校大部分同学都参加了烈士陵园扫墓活动。

C.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语文能力强的重要标志之一。

D. 感冒退热冲剂的主要成分是大青叶、板兰根、草河东配制成的。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①襄阳建制于汉初,东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荆州刺史刘表徙治所于襄阳,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设襄阳郡,襄阳历来为州、郡、路、府、道、县治所。

②早在6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 ③襄樊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④公元前827年,周宣王封仲山甫于樊,樊城由此建城得名。

⑤襄樊市是古城襄阳、古埠樊城的合称,建城史可追溯到2800多年以前的西周时期。

A.③①④②⑤   B.②⑤①④③    C.④①⑤③②    D.③②⑤④①

阅读《石头里的春暖花开》,完成6--题。(14分)

①洛宁十一岁,是云南山区的一名小学生,皮肤微黑,身形孱弱,沉默寡言,喜欢独处,是同学们眼中最“怪”的同学。平时课堂内外,谁都不愿意和他交朋友。同样,他也是我到偏远山区支教以来,见过的最不合群的学生。

②几个月前,洛宁上学的时候,背上背负的除了一个书包,凭空多了一个口袋。口袋里面,不知道装着什么东西,鼓鼓囊囊的,看来颇有重量。要不然,洛宁背着的时候,脸上怎会有吃力的表情?

③上课的时候,洛宁就把口袋轻轻放在课桌下面。下课的时候,洛宁就把口袋背上,在小小的操场上转圈。到底是什么东西,居然能让洛宁整天将它负在背上?班上的学生都想打破这个砂锅,揭开谜底。

④也有同学去摸过,硬梆梆的,有棱有角,从手感上判断像是石头。但是,洛宁总不会傻到把石头当作宝贝整天背着吧。不管是学生们,还是做老师的我,每当向洛宁问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洛宁总是不发言语,只是低着头耸着被冻得红彤彤的鼻子。其实,有同学曾经试过去打开口袋,但平时很老实的洛宁,就会像是一头发怒了的小狮子,让大家不得不罢手。

⑤又过了一段时间,时值严寒,洛宁的口袋也变大了,里面的东西也装得更多了。似乎口袋里面的东西,是遵循着一定的时间规律而变大变多的。

⑥洛宁口袋里的秘密,终究没有敌得过同学们的好奇心。那次,洛宁没有拗得过好几个同学的强行“合力”,被强行按在了桌上。口袋被打开时,滚落出的一块又一块冰冷坚硬的石头,让同学们都惊呆在原地——洛宁整天背负着的口袋里,装的居然真是石头?

    ⑦我刚来时就听别的老师讲过,眼前这个瘦弱到让人心疼的孩子背后,却有着任是谁听了也会落泪的背景:6岁那年,洛宁的父亲患病离世,这对本就贫困的家庭无异是雪上加霜。天塌了,洛宁母亲就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她每天上山砍柴到集市上去卖,还要替别人做挣不了几个钱的手工活,还要割猪草喂养唯一的一头猪,还要洗衣做饭。洛宁很懂事,只要从学校回家,就争着为母亲打理一切。日子本来可以这样即使贫苦却也不失幸福地度过,但命运就这么无情残酷——去年的一天,洛宁的母亲遭遇车祸:命是捡了回来,人却瘫痪了。

      ⑧几天后,我买了点东西,趁着上午没课的空当,独自来到了洛宁的家里。一来,看望一下洛宁的母亲;二来,我更想从他的母亲口中得知,到底是什么原因,竟然会让洛宁整天背着石头上学?

      ⑨我告诉她洛宁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近来的情况。只是,我隐瞒了洛宁和别人打架的事情。当我向她提及洛宁背石头上学的奇怪之举,她的眼泪顿时簌簌落了下来:原来,自从她瘫痪后,洛宁除了在学校,其余的时间都在家中服侍母亲。小伙伴喊他去河边看老黄牛,他没有时间;邀他去田野里放风筝里,他抽不开身。因为他要接替母亲的“工作”——砍柴,烧水,做饭,洗衣服,喂猪……一天,她因为渴急了,把手伸向离床头不远的热水瓶,结果却烫伤了自己。洛宁放学回家,看到被烫伤了的母亲,心像被无数把刀狠狠地剜了一般,痛入骨髓。他怕在以后的日子里,若是自己不在家,母亲不知道还会发生其他什么事情。于是,洛宁当即便决定:以后的每一天,他都要背着母亲上学。尽管母亲再怎么劝阻,洛宁还是坚定自己的想法。从那时起,他便开始背着石头上学了。

      ⑩我的心里陡然被濡湿了。但我同时亦很奇怪,洛宁想背着母亲上学来照顾她,但他的背上,却怎么永远是一袋石头?

      ⑪洛宁母亲看出我心中的疑惑,止住了泪水,哽咽着告诉了一个任是谁都想不到的爱的秘密:洛宁母亲体重八十六斤,洛宁瘦小的身躯又如何负重?但他却想出了一个方法,起初,背着少量的石头,随着对重量的适应,然后再不断的添加石头。直到,他能适应超过八十六斤的重量为止。

     ⑫八十六斤,是洛宁母亲的体重,亦是爱的重量!

     ⑬回来的山路上,我任由泪水肆意奔流。我在想,那口袋里的石头,冰冷坚硬的棱角,定然是无数次碰疼了洛宁的后背、压痛洛宁孱弱的肩膀了吧。我的眼前仿佛看到这样一幕画面:在刺骨的寒风中,在崎岖的山路上,单薄的洛宁背着一袋硬邦邦的石头在艰难地行走。顶着风雪,洛宁不怕严寒;踏着山路,洛宁不畏艰险。

     ⑭只因为,他后背上的那一袋石头并不冰冷坚硬,而是为了一份爱,时时春暖花开!

6.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3分)

(1)口袋被强行打开,滚落出来的居然真的是石头!

强调打开口袋的结果完全出乎孩子们的意料。突出表现了孩子们看到满口袋真是石头时的惊讶之情。

(2) 洛宁放学回家,看到被烫伤了的母亲,心像被刀狠狠地剜了一般。

剜”字,意思是用刀子挖,十分形象地写出了洛宁看到母亲被烫伤后极度心疼和自责。

7.根据文章内容,完成情节的梳理。(2分) 

洛宁每天背着大口袋上学——(同学发现口袋里真的是石头  )——(老师探寻背石头的原因  ) ——母亲解开背石头的秘密

8.请具体分析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用了插叙的手法;使故事情节紧凑,描述的场面集中;交代了洛宁的家境贫寒,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为写他背石头上学做了铺垫。

9.文中的洛宁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概括分析。(3分)

沉默寡言,喜欢独处;自尊心强,不愿被同学欺负;懂事能于,包揽家务;深爱母亲,承担责任。

10.联系全文,说说最后一段文字有何作用。(3分)

作者将石头的“坚硬”和“春暖花开”联系起来,意蕴丰富地突出洛宁背石头的举动中表现出的美好品质和真挚情感,寄托了作者的赞美和美好祝愿(2分)。照应题目,点明中心,深化主旨(1分) 

 

孙宇

标签:导学案设计 九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语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5课《敬业与乐业》精品导学案
下一篇: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精品导学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