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文言文阅读翻译
阅读:1375 2017-01-03
标签:
文言文阅读翻译
大致天之生才,虽不能众,亦不独绝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①大致天之生才,虽不能众,亦不独绝,至为文词,有成有不成者三:儿时多慧,裁识书名,父师迷之以传注括帖,不得见古人纵横浩渺之书,A ,一也。乃幸为诸生,困未敏达,蹭蹬出没于较试之场,久这气色渐落,B何暇议尺幅之外哉?二也。人虽,亦视其所生,生于隐屏,山川人物,居室游御,鸿显高壮,幽奇怪侠之事,未有睹焉,神明无所练濯,胸腹无所厌余,耳目既吝,手足必蹇, C三也。凡此三者,皆能使人才力不已焉,D ,才力顿尽,而可为悲伤者,往往如是也。
②若季重者,五岁遍受《五经》,十岁恣为文章二十而成进士,盖一代之才也。而天亦若有以异之者。大越之墟,古今冠带之国也,固已受灵气于斯。而世籍都下,往来燕越间,起禹穴吴山,江海淮沂,东上贷宗,西迤太行,归乎神都,所游目,天下之股脊喉思页 处也,英雄之所廛,美好之所辅;咸在矣。于以豁心神,纡眺听者,必将郁结乎文章。而又少无专门,承学之间,灵心洞脱,孤游皓杳,早为贵公钜人所赏,闻所未闻,出见少年,裘马弓剑,旗亭陌道之间,顾而乐之,此亦文心之所贻佇也。身复早达,曾无诸生一日之忧,名字所至,赞叹盈瞩,故其为文字也,高广其心神,亮浏其音节,精华甚充,颜色甚悦,缈焉者如岭云之媚天霄,绚焉者如江霞之荡林樾;乍翕乍辟,如崩如兴;不可迫视,莫或殚形;大有传疏之所曾遗,著录之所未经者矣。嗟夫,以一代之才,而绝三者之累若此,不亦宜乎。
【注】①王季重:即王思任,明末作家 ②括帖:科举范文 ③诸生:通过县试或府试、院试的生员 ④贻佇:停靠,驻留。
21.将下面这句话填入①段的画线处,语意连贯的一处的是( )(2分)
一食其尘,不复可鲜
22.第①段中的“不成者三”可概括为 ,科场之累和 。(2分)
23.下列对“身复早达,曾无诸生一日之忧”分析正确的一项使( )(2分)
A.与作者“困未敏达”受累“较试之场”对比
B.说明“身复早达”没有诸生困顿科场的忧愁。
C.王季重因“早达”而无“诸生”的生计之忧。
D.因为“身复早达”,王季重成为“一代之才”。
24.从句式的角度分析第②段画线句。(3分)
25.作者在序中阐释了生活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对作者的观点作评价。(4分)
答案:
21(2分)A
22(2分)答案示例:读书不广 游历不广 ,见闻太少
23(2分)B
24(3分)答案示例:先以短句赞美王季重作品见解之独到音韵之华美,后用整句长句形容其文思的精妙和文采的绚烂,参差句式的音律与王季重的文学美相得益彰。
评分说明:短句分析2分 长句分析2分
25(4分)答案示例:作者以王季重的经历及其文字为例阐释了读书多、游历广、见闻感受丰富,才能见识独到,文辞畅达,这一观点揭示了文学创作离不开生活的规律,但王季重的天才和“早达”只是例外,不少愚钝或困顿科场但勤奋的人也能写出经典作品。
评分说明:作者观点2分 评价2分
标签:
文言文阅读翻译
大致天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耿恭字伯宗,少孤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下一篇:
掩面而泣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