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426 2017-01-06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学案(人教版必修2)
一 学习目标
1、了解马丁•路德•金其人及本文演讲背景。
2、抓住这篇演讲稿的主旨,明确马丁•路德•金要表达的主要观点。
3、把握作者言语思路,体会其严密的思维和诚挚的感情。
4、分析演讲稿中的表达技巧,注意学以致用。
二 预 习方案
方法指导
1、可以到图书馆或网上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一下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主张。
2、本文激情澎湃,文质兼美,多朗读,领会演讲的特点和魅力。
(一)基本任务
1、背景介绍
【关于马丁•路德•金】
1968年4月4日,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的洛林汽车旅店被枪杀身亡,终年39岁。金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浸礼会教堂牧师,非暴力主义者。1929年1月25日出生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一黑人家庭,父亲和祖父都是浸礼会的传教士。早年就读于亚特兰大的莫尔豪斯学院社会学系,19岁毕业后加入浸礼教会。1951年和1954年又先后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州切斯特市的克罗泽神学院和波士顿大学。1954年在蒙哥马利城的德克斯特大道浸礼会教堂任职。1955年获得博士学位。此后他积极参加和领导美国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一生三次被捕,三次被判刑。1956年他领导蒙哥马利改进协会,组织黑人进行抵制公共汽车歧视黑人的斗争。全城5万黑人拒乘公共汽车385天,迫使最高法院宣布在交通工具上实施种族隔离为非法。1957年帮助建立黑人牧师组织──南方基督教领袖大会,并任该会首任主席。1963年8月率领25万黑人向华盛顿林肯纪念堂“自由进军”,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极具演说才能,并著有《阔步走向自由》《我们为何不能再等待》等著作。其思想对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遇害时,他正准备帮助孟菲斯黑人清洁工人组织罢工。当时他在旅馆阳台上与同伴们谈话,被刺客詹姆斯•厄尔•雷用枪击中。刺客得手后窜逃出境,6月8日在伦敦机场被捕,后被判处99年徒刑。金的遇刺触发了黑人抗暴斗争的巨大风暴。4月4日到6日,全美一百多个城市爆发骚乱。美国政府确定从1986年起每年一月的第三个星期一(金的诞辰为1月15日)为全国纪念日。从1987年起金的诞辰亦为联合国的纪念日之一。
【有关美国黑人的背景资料】
1774年,美国的建国者们把奴隶纳入不予进口的商品之列,并直到1783年才废除了奴隶贸易。除两个州外奴隶制被完全废除──南卡罗来纳州和佐治亚州──他们因惧怕经济受损而坚决反对。所有北方各州都已早早地废除了奴隶制──最晚一个是1804年的新泽西州。然而南方坚持1845年后加入联盟的新州可以保持奴隶制。
从1830年后,在北方就有一个坚定,但却不那么有效的声音在要求全面废除奴隶制。随后,1861年,11个南方州成立南部邦联,脱离主张废奴的美利坚合众国。南方和北方间的南北战争随之爆发。经过4年的斗争和超过50万人的死亡后,北方获得胜利。《解放宣言》通过了,奴隶终于获得了自由。
但那只是就理论而言。战争已过了一百多年,南方诸州仍抵制为争取给予黑人平等机会而进行的全国性的努力。南方的白人指责黑人导致了战争、失败和贫穷。他们的领袖试图保持其古老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遗产”。而黑人则没有土地,受不到教育,没有丝毫改善的可能。
1865年4月林肯总统的不幸遇刺意味着失去了以新模式重建南方的机会。旧的南方领导人没有被排除在公职之外,“黑人法案”除最基本的民权和自由外否定黑人的一切。为了对付这种压迫,1866年生效的宪法第十四修正案规定了黑人作为美国公民的权利,使其得到在法律之下平等的保护。随后的1870年第十五修正案给予所有美国公民以选举权,无论他们的“种族、肤色或是否曾是奴隶”。
然而,北方或多或少在放任南方按他们自己的意愿对待黑人。其结果是,到1895年,实际上所有的黑人都没有得到选举权。在189 0年三K党重建之后,情况糟到了极点;在1889年到1919年之间,有近三千黑人男子和妇女受到了私刑。
在20世纪50年代,当马丁•路德•金接掌黑人民权运动的领导权时,大多数黑人仍处于贫穷和低教育状态。每一次进展都受到阻碍。例如,虽然 依据法律,黑人可以选举,但在南方诸州却设置了许多障碍──从繁文缛节一直到私刑,结果只有5%的黑人能够登记。
在金的领导下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在今天,金死了20年后,种族隔离尤其在南方的乡村地区事实上仍存在着。法律声称现在已平等,但存有偏见的白人仍与法律背道而驰。饭店过去只对白人开放。所以当法律判定这样做违法时,饭店干脆关门大吉。在许多南方小镇上现在都没了酒吧、理发店或饭店。那些废除种族隔离的政府学校里只有黑人学生。所有的白人孩子都被带走,进了私立学校。
在某些领域确实取得了进步。在选举法案(1965年)颁布前,在美国只有不到二百名黑人担任公职;到1970年是1469名;1980年4912名,1986年超过了6500人。这仅占美国49万名被推选官员的1.3%。现有289名黑人市长,28名妇女管理着超过五万人的城市。
贫困的黑人家庭从1959年的55%下降到1987年的约31%;然而在1986年领取食物救济券(以此可以到商店换取食物)的人中,黑人占37%,有45%的年轻黑人要去救济所。1985年,黑人家庭的平均收入仅为白人家庭的55%,所有黑人家庭中有近45%要依靠妇女。1987年,“美国黑人状况”称在北方各州黑人的失业情况:“在诸如底特律、 布法罗、芝加哥及克里弗兰等城市,在劳动市场上,黑人,尤其是黑人男性──同白人相比其收入差距可能超过了南方种族歧视最为严重的城市里的最高记录。”
而在另一方面是不容置疑的成功例子──比尔•科斯比在1987年是全世界娱乐业收入最高的人,吸引了8300万观众看他的电视系列节目,赚了近一亿美元。杰西•杰克逊是另一个成功例子──他是民主党竞选1988年美国总统的重要竞选者。流行歌星如麦克尔•杰克逊和蒂娜•特娜的摇滚音乐会遍及全球。其他像管理人员克里弗德•R•华伦,前纽约州立大学校长,成为美国最大的养老金基金主席及一名企业家,赫尔曼•E•瓦伦丁,是美洲系统管理委员会的主席和总裁。
展开全文阅读
最终,成千上万的普通黑人进入了中产阶级,获得了医生、律师、银行家、经理和其他职位。据估计到2000年,每三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是非白人──这包括亚洲人、西班牙裔人和黑人──凭着毅力、教育和更大的推动,马丁•路德•金的伟大梦想或许会在下一个20年中变为现实。
──选自《马丁•路德•金传》,汪群译,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版
2、字词积累
生字注音
签署( ) 束缚( ) 镣铐( ) 歧视( )
枷锁( ) 一隅( ) 骇人听闻( ) 兑现( )
缔造( ) 草拟( ) 宪法( ) 履行( )
戳子( ) 储存( ) 侈谈( ) 崛起( )
拯救( ) 磐石( ) 义愤填膺( ) 飓风( )
心急如焚( ) 蜕变( ) 摇摇欲坠( ) 赎罪( )
陋巷( ) 贫民窟( ) 真谛( ) 昔日( )
匿迹( ) 优劣( ) 携手( ) 坎坷( )
洋溢( ) 祈祷( ) 逝去( ) 巍峨( )
峰巅( ) 覆盖( ) 蜿蜒( ) 耶稣( )
字词解释
【充裕】 充足有余。
【一隅】 一个角落。
【骇人听闻】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兑现】 凭票据向银行换取现款。比喻诺言的实现。
【缔造】 创立;建立。
【草拟】 起草;初步设计。
【履行】 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事)。
【侈谈】 夸大而不切实际地谈论。
【崛起】 本指(山峰等)突起。也指兴起。
【磐石】 厚而大的石头。
【飓风】 发生在大西洋西部的热带空气旋涡,是一种极强烈的风暴,相当于西太平洋上的台风。
【心急如焚】 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蜕变】 (人或事物)发生质变。
【赎罪】 抵消所犯的罪过。
【陋巷】 (住的地方)狭小,不华美。
【祈祷】 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二)挑战任务
1、这篇演讲为什么能激动人心?
2、本文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三、自主学习方案
(一)方法导引
1、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
(二)重点指津
1、“ 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梦想”具体指什么?马丁•路德•金主张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他的梦想?
2、这篇演讲之所以能激动人心,与其严谨的结构、严密的思路不无关系,那么如何简析这篇结构严谨、思路严密的演讲辞?
(三)难点解读
1、文章的标题是“我有一个梦想”,但文章在第17自然段才提出“我的梦想”,那么,前16个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能否删去?
2、这篇演讲辞饱含激情,文采斐然,其具有怎样的艺术特色?
(四)思维点击
1、通过诵读感受文章的感染力与号召力。
这篇激情澎湃的演讲富有强烈的感染力与号召力,我们可以通过大声的诵读感悟。第2自然段是作者揭示黑人的现今生活的,同时又是演讲的开始,因此读时既要充满激情,又要沉痛有力。本段中前边有三个相连的“今天”,这三个“今天”在读时既要一气呵成,又需要每一次的语调都比前有所抬升;需要重读的词有“必须正视”“隔离”“歧视”“穷困”“萎缩”“自己”“故土家园”。第3自然段在读时整体语调可略和缓一点,但重点词语依然要注意,如“每一个美国人”、“所有的人”、“追求幸福”以及“权利”等。
经过3、4两自然段的平缓之后,第5段作者的情感再次抬升。为了满足这种情感的张扬,作者一口气连用了四个排比句式“现在是……时候”,一方面这是情感发泄的需要,另一方面这种排山倒海的语势也加强了内容的表达,极强地突出了现实为自由、平等而战的重要性。至于7、8自然段,因其内容讲的是斗争的策略,所以它的语调是平和的、理智的,是语重心长的。
针对“热心人”的质问,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挑衅,“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这里边有潜台词:贪得无厌;你们就不该提这样的要求等等),面对黑人的现状,10~14自然段,作者义愤填膺,怒不可遏,一串条件式(只要……就……)排比句,如出膛之弹,似喷井之油,如江海汹涌,似急风扫云,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人身受到攻击,我们不满足;生活范围受限,我们不满足;政治上的不平等,我们不满足。但我们决不贪得无厌——正义与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就是我们斗争胜利之日。”这一段正义逼人、豪气冲天的誓言,无疑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表明了黑人斗争的决心。但同时又不失理智。这一点我们要十分注意:情感的放纵决不是无限制的。
第18段到第25段,作者想黑人之所未想,说黑人之未说。这正是他作为黑人政治领袖的杰出之处,也是其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原因。他就是这样一次次把演讲推向高潮。也一次次恰到好处地调动着听众的情绪,他设喻非凡,语势如虹。他用心在讲演,用生命在呼唤。他是民心,是正义,是一种精神。
2、思辨马丁•路德•金的成败。
马丁•路德•金积极倡导“非暴力抵抗”,可是最后自己却死在枪弹的暴力之下。于是,有不少人得出结论说:非暴力主义是软弱的、无效的、注定要失败的。其实马丁•路德•金没有失败。“勿以成败论英雄”是出于良知的智慧,而“历史由胜者来书写”的观点是人类社会的耻辱。即便只采用世俗的“成败观”来评判他,也无法抹杀这些基本的事实:他领导的非暴力抵抗运动,不但赢得了蒙哥马利城公共汽车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除,而且赢得了全国全世界对伯明翰市黑人运动的关注和同情;不但胜利地组织了向首都华盛顿的大进军,而且深深地打动了包括总统肯尼迪在内的各阶层白人的心;不但促成了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从法律上正式结束美国黑人的被歧视地位,而且影响了英国国会通过反种族歧视法和反性别歧视法,从长远来说还促成了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崩溃。就马丁•路德•金个人而言,他不但在生前获颁诺贝尔和平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而且他的生日早被确立为法定全国假日,这在各界名人的行列中也极其罕见。最主要的是,他不但成了他本国良知的代表,还成了人类良知的代表。而这一切所证明的,恰恰是个子矮小、其貌不扬的马丁•路德•金的精神力量之强大,恰恰是他和甘地、曼德拉等等所代表的非暴力抵抗的精神力量之强大。
展开余文
3、体会这篇演讲稿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本文句式齐整,或散或整,善于排比、对偶等,具有整体美、音乐美,便于感情的表达。如在揭示黑人现状时,作者用了一组排比句:“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 ……一百年后的今天”,以强烈的语势、充沛的感情揭示了没有自由、民主的时间之长、黑人生活之惨,很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在讲述斗争的决心和目的时,作者还用了一组排比句,这组排比 句在表情达意的同时,还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感染力。例如:“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难以形容的野蛮迫害,我们就绝不会满足;只要我们在外奔波而疲乏的身躯不能在公路的汽车旅馆和城里的旅馆找到住宿之所,我们就绝不会满足;只要黑人的基本活动范围只是从少数民族聚居的小贫民区转移到大贫民区,我们就不会满足;只要密西西比仍然有一个黑人不能参加选举,只要纽约有一个黑人认为他投票无济于事,我们就绝不会满足。”这一组排比句,句式整齐,叙写清晰而透辟,层层深入,语势强烈,态度鲜明的表达了作者的决心。善用比喻、排比、反问、反复、对偶等修辞,使文章形象生动,增强感染力。如“空头支票”这个比喻,极其形象地论述了美国政府欺骗黑人的行径;“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这个比喻句极其生动的表现了作者对自由和平的向往。作者用第一人称称呼,拉近和听众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亲切感,增强了感召力。
四 反思与测评
能级一
1、给加点的词注音
束缚( ) 镣铐( ) 枷锁( ) 压榨( ) 戳子( ) 拯救( ) 磐石( )
赎罪( ) 匿迹( ) 坎坷( )( ) 披露( ) 洋溢( ) 瞭望( )
2、找出下面选项中完全正确的一组( )
A. 鉴署 蜿蜒 巍峨峰巅 履行
B. 萎缩 缔造 汹涌澎湃 光茫
C . 蜕变 疲乏 摇摇欲坠 兑现
D. 窄小 异意 义愤填膺 野蛮
3、下列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盗版碟的零售价低得骇人听闻。
B.书中主人公 的命运和你息息相关,当厄运来临,你想扔下书逃走,可办不到,就像你不能摆脱自己的命运。
C.这个地区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又有一个很好的领导班子,因此,这里的人民能安之若素,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D.这伙歹徒竟然在这样的闹市区公开作案,简直让人义愤填膺。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
(1)学术界对这件出土文物的所处年代,一直有 。
(2)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的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向每个美国人许下了 。
(3) 黑人依然是不堪形容的警察暴行恐怖的牺牲品,我们 决不会满意。
A . 争议 誓言 只要 就
B. 异议 誓言 如果 就
C. 争议 诺言 只要 就
D. 异议 诺言 如果 就
5、下面句子中标点正确的一组是( )
A.有人问热心民权运动的人:“你们什么时候会感到满意。”
B.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将会奋起,实现其立国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C.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就能一同工作、一同祈祷、一同斗争、一同入狱、一同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终有一天会获得自由。
D.我们现在并不满足,我们将来也不满足,除非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能级二
(一)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1963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但是对于等候在正义之宫门口的心急如焚的人们,有些话我是必须说的。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我们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
1、为什么说 “美国忽视时间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将是致命伤”?
2、.结合原文,谈谈你对“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一句的理解。
3、“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马丁•路德•金认为应该怎样斗争,为什么?
4、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
能级三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告 别(节选)
我对于现在所进行的试验,还不能下确切的结论。因此,我觉得把我的叙述就此结束,很明显是我的责任。事实上我的笔已经本能地拒绝继续往下写了。
我不得不向读者告别,心里自然不无感触。我对自己的体验有很高的评价。我不晓得我是否能够公正地对待这些体验。我只能说,我为了忠实的描述,从来不敢马虎行事。把我所感觉到的和我所确切得到的结论,据实刻画出来,一直是我孜孜以求的。这种尝试给了我心理上一种无法形容的宁静,因为我的宿愿就是要使动摇的人皈依真理和非暴力。
我的一贯经验使我确信,除了真理以外,没有别的上帝。如果这几章的每一页没有向读者宣示实现真理的唯一办法就是非暴力,我就会觉得我写这本书所费的心血全都白费了。即使我在这方面的努力没有收到什么效果,读者也应当明白,过错在于方式而不在于原则。我对非暴力的追求,不论是多么诚挚,究竟还没有 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因此,我在一瞬间所瞥见的一点真理,很难把它的无法形容的光辉宣泄于万一,这光辉的强烈,实百万倍于我们日常亲眼看见的太阳的光辉。其实我所抓到的只不过是这个伟大的光明的最微弱的一线而已。然而我可以保证说,根据我这一切体验的结果,只有完全实现了非暴力的人,才能完全看到真理。
要和普遍的和无所不在的真理的精神面对面地相见,人们必须爱护最卑微的生物,一如爱护自己,而一个有志于此的人,便不能对生活的任何方面采取超然的态度。这就是我追求真理而不得不投身于政治的缘故。我可以毫不迟疑地,并以最谦逊的精神来说,凡以为宗教与政治无关的人,其实是不懂得宗教的意义。
如果不进行自我纯洁的工作,要和每一件生物合为一体是不可能的;没有自我纯洁,要遵行非暴力的法则也必然是一种梦想;一 个心地不纯洁的人,决不能认识上帝。因此,自我纯洁必须包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纯洁。而由于纯洁是富有感染力的,个人纯洁的结果必然使周围的环境也纯洁了。
然而自我纯洁的路程是艰难而崎岖的。一个人要达到完全的纯洁,就必须绝对摆脱思想、言论和行动中的感情;超越于爱、憎、迎、拒的逆流之上。我知道我自己还没有达到这三方面的纯洁,虽然我在这方面一直进行着不倦的努力。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的赞誉不能使我动心,有时反而使我难过的道理。
我必须把我自己降为零。一个人若不能自动地在同类中甘居末位,就不能解脱。非暴力是最大限度的谦让。
在和读者至少作暂时的告别的时候,我请读者同我一起向真理的上帝祈祷,求他赐给我思想、言论和行动中的非暴力的恩典。
(节选自《甘地自传》)
注释:甘地(1869-1948),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印度国大党的领导人。为争取祖国独立和人间公正,他三次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7次绝食,18次进监狱,5次遇刺。1948年1月30日,印、巴分治前夕,甘地被极右分子刺杀身亡,时年79岁。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宿愿(sù) 孜孜以求(zī)
B.皈依(guī) 尽善尽美(jìn)
C.瞥见(piě) 一瞬间(shùn)
展开余文
D.宣泄(xuān) 谦逊(xùn)
2、文章第二自然段说:“我不得不向读者告别,心里自然不无感触。”请分析这一句话的作用。
3、 结合原文,指出作者所信仰的“上帝”是什么?怎样实现这种信仰?
4、文章第四自然段说:“凡以为宗教与政治无关的人,其实是不懂得宗教的意义。”结合原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 自主探究指导
课外阅读列宁文章《卡尔•马克思》,写一篇读书笔记。
能级一
1、⑴ fǜ ⑵ liào ⑶ jiā ⑷ zhà ⑸ chuō ⑹ zhěng ⑺ pán ⑻ shú ⑼ nì ⑽ kǎn kě ⑾ lǜ ⑿ yì ⒀ liào
2、C 3、B 4、C 5、B
能级二
1、黑人如果得不到与白人同等的自由平等的生活,斗争就不会结束,就将继续动摇国家基础。2、这一句运用比喻、拟人手法,以“爽朗的秋天”比喻黑人赢得“自由和平等”后的令人欣喜的社会氛围,以“酷暑”比喻黑人斗争的热情,表达了他要领导黑人坚持斗争直至胜利的勇气和决心。3、要采用和平斗争的方式,举止得体,纪律严明,以精神力量进行斗争。因为抱有敌对的仇恨态度的暴力行动根本不利于黑人权利的实现。4、美国应该重视时间的迫切性,并正确估计黑人斗争的决心;黑人的民权运动要坚持和平斗争方式。
能级三
1、C,“瞥”读“piē”。2、真理.通过谦让、纯洁、博爱等非暴力的精神力量来实现真理。3、“我”由于对自己所进行的试验,还不能下结论,所以要结束描述,心里有些感慨;这一句照应了文题,引起了下文。4、这是在说真正的信仰宗教的人应该拥有博爱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应该勇于为社会大众服务,否则,就不是真正的信仰宗教。
封志莉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我有一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复习导学案《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下一篇:
散步 导学案设计(北京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