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297  2017-01-07
标签:教师随笔
同里,故事从何说起(肖培东)(教师随笔)
一座石桥,卧在冷冷的夜色里,桥底的水,该在流动,可是听不到声音。

      我对同里的印象是从这座石桥开始的。

      和所有的古镇一样,只要进入了冬的深夜,寒风渐起,人群散尽,同里就是寂静得极不起眼的地方。纵横交错的长街小巷,忽而狭窄忽而阔坦,点点黄灯慵懒地睁着眼,一绺绺的木门倚成瞌睡人的姿态,它们才懒得去听谁的脚步声,见过大世面的,那一点声音根本踩不成历史,也说不上半点沧桑。光影斑驳,黯淡的树勾勒成冬夜的剪影,稍有个性的些许枝桠,也会桀骜不驯地伸展着,只是它们的诉说,夜空听多了,流水听多了,石板路听多了。

      大多的思想都蛰伏了,只有石桥很有耐心地等候着,聆听着。它,最有风度。

      夜色中,石桥的白色更清亮,清醒者的孤独也更浓厚。我怜爱地望着它,它稳稳地,不言语,只微笑,风吹的凉,光闪的愁,它都接纳,枯树的愤懑,长街的恣意,流水的矜持,尘埃的隐约,它都接纳。它,不是失眠,而是等待。它,怕我寂寞,怀抱从不蜷缩。

      我愣了一会儿,这暗淡斑驳的天地间,还有这样一桥陪伴,一虹温暖,实在是一种惊喜。

      清清冷冷的街巷,昏昏暗暗的灯光,旧色的灯笼早已收敛了迎来送去的笑容,很严实地倦了。流水静默,老树无声,享受了太多膜拜和赞美,同里太多的标签都已耐不住阒寂和清倦,径自做着自己的梦去了。唯有石桥,躺卧着,睁着眼,敞着怀,夜夜不倦地听风轻吟听叶酣眠,听古镇的呼吸由急促变得均匀,承受了白昼的喧嚣,又苦守着清夜大地上孤瘦的脚步。

      这世间,真有一种等待,没有半点功利。

      石桥,我没去看它的名字,如果真要有,我想喊它一声“父亲”。

      它守着的姿态像我的父亲,它守着的耐心像我的父亲,我投入其中,它揽我入怀,它等候着我,竟也善待着所有走过抚摸过甚至嘲笑过欺辱过它的人。守着日复一日的孤独,承载年复一年的等待,永远,只用弯腰的姿势,没有时间,只有思念,只有陪伴。

      我站在桥上,抚摸一桥白色,像抚摸你满头银霜。你安稳地坐着,抖落下多少灰尘,封存住多少生活的足迹。你从不诉苦,从无抱怨,俗世繁华里不孤傲,清寂空旷里不呐喊,草青叶黄,天苍水悠,你凝结成岁月的印象,泰然而立,如温和慈悲的老人,用深沉的眼眸凝视着同里的暮暮朝朝,问候着世人的奔波辗转。

      一座石桥,卧在冷冷的夜色里,心底思绪,正在流动,你听得到声音?

      我踩着桥那头的石阶而下,背后集聚着父亲一样的瞩望,开始走进同里。
标签:教师随笔 同里,故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愿有痴心融课堂——《湖心亭看雪》片断 教学实录
下一篇:读罗兰《秋颂》(肖培东)(教师随笔)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