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23 2017-01-07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夏》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品味语言魅力,学习“景物描写要突出景物特征”的写作手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夏的赞美、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1、感受文章语言描写的魅力
2、学习景物描写要突出景物特征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学习景物描写要突出景物特征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探究法、分组分别讨论法、对比赏析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刚刚学完朱自清先生的《春》,在他笔下,我们感受到了春天是温暖的、美丽的、温柔的、可爱的、充满生机的,那么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近夏天,看看梁衡先生笔下的《夏》,又具有怎样的特征?(板书)
夏 梁衡
二、在进入课文之前,我们先请喜欢夏季的同学,给大家谈谈自己对夏天的感悟或印象。
给出句式: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是 的,我们可以 。
(三四个同学发言之后,总结在同学们眼里夏天具有怎样的特征。教师继续导入,那么,在作家梁衡先生笔下,他眼中的夏天又是怎样的呢?)
三、朗读课文,思考夏天的特征:
1、根据课件的字词注音,校正刚才朗读中的读音问题。
2、请同学在学案上完成,夏天的特征有些什么。
旋律是紧张、热烈、急促的,色彩是金黄的,是一个蓬蓬勃发的、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浸在苦涩的汗水里的、黄金的季节。
总结:这些特征和我们刚才同学们提到的特征有了明显的区别,我们只注意到夏日的炎热和浓绿,而作者要描写的却是田间地头、劳作者眼中的夏季。
四、合作探究,研读课文
夏天的特征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作者是借助哪些具体的事物来表现这些特征的呢?我们分成三个大组,分别朗读文章的第二段到第四段,并和周围的同学研究讨论,每个段落通过写了什么事物表现了夏天的什么特征。
(朗读、讨论、完成学案:我研读了文章第 段,这一段通过描写了 ,表现了夏天的 特征)
三个小组的同学发布自己的研讨成果,教师带领大家具体分析。
热烈:草木繁盛、蝉儿长鸣、太阳烘烤、麦浪翻滚、热风浮动
承前启后:收获已有、希望未尽;夏正当春花求实之间
蓬蓬勃勃:棉苗、玉米、高粱、瓜秧农作物迸发的旺盛活力
紧张、急促、繁忙:农民割麦、打麦、追肥、浇水;“五月人倍忙”
课件展示具体的画面
从板书归结出的夏天的特征:
热烈、承前启后、蓬蓬勃发、紧张急促繁忙、色彩金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篇文章既有作者对夏天的热爱,更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全部齐读全文最后一段!
五、品读课文,模仿写作。
课文的第二段,作者运用了典型的景物表现了夏季的特征,而且语言描写优美而有诗意,下面请大家再次阅读,一起学习“景物描写要突出景物特征的手法!”
引导学生找出作者描写了几种夏天的典型景物、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好在哪里!
除了分析法、换字法,还可以让学生运用对比法,即,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写这句话,那我的表达和作者表达比较起来,作者的写法好在哪里,语言为什么比我的优美!
六、拓展:今天我们学习了景物描写要表现出景物的特征,语言描写要优美,那么现在请大家试着写一小段练笔,选取一些典型事物描绘出某个季节的一个特征来。(完成学案的最后一个片段练习)
六、布置作业
阅读课后的小诗《山亭夏日》,比较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封志莉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鼎湖山听泉》公开课教学设计
下一篇:
“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变化相结合”塑造文学形象——《黔之驴》读写结合课例(课堂实录及反思)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