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13  2017-01-10
标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北京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风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探究解读课文意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阅读能力,能说出自己的喜好、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3.感受本文在误解和冲突中所体现的兄弟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探究解读课文意蕴。

2.感受本文在误解和冲突中所体现的兄弟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风筝是每个小朋友都放过的,放风筝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鲁迅先生却因童年关于风筝的一件小事而引发了无限深思。我们现在就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吧。

2.(播放班得瑞的音乐《春》,营造气氛。)

春天来了,让我们来到户外,在蓝天下,在青草地上,放飞我们的快乐。当风筝满天飘舞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何等的舒畅,可此时在鲁迅的眼里,风筝的浮动竟是一种惊异与悲哀,这是为什么呢?就让我们走进鲁迅的童年生活,一起去看个明白吧!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4课《风筝》。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生字注音

伶仃(línɡ dīnɡ)           虐(nüè)杀              瑟(sè)缩

荡漾(dànɡ yànɡ)           嫌恶(xián wù)       傲(ào)然

2词语解释

苦心孤诣:费劲心思,刻苦钻研,达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境地。

肃杀:形容天气寒冷,草木枯落。 

瘦得不堪:意思是瘦得非常厉害。不堪,表示程度深。

恍然大悟:形容猛然醒悟过来。

3作者名片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收在《鲁迅全集》里。

4背景追溯

本文写于1925年1月24日,选自散文诗集《野草》。《野草》,共收作品23篇,此集是鲁迅在广州编成的,并于26日深夜写了《题辞》(散文诗)。1932年,鲁迅在《<自选集>自序》中说:“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课文是介绍风筝这种工艺品的吗?

(不是)

(2)风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线索)

(3)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我”毁掉了弟弟的风筝,后来“我”知道自己错了,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不记得了的事情。)

(4)课文写作的时间是哪一年?你知道那时的中国正处在什么社会吗?

(1925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文章记叙的顺序有哪几种?本文记叙的顺序是什么?

(顺叙、倒叙、插叙)

2跳读全文,理清思路,把握感情线索。

在北京的冬天看到天空中浮动的风筝,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发现弟弟竟瞒着“我”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感到愤怒;到了中年,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我”感到自责和忏悔;“我”希望能得到小兄弟的宽恕,小兄弟“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的心越发沉重。

(二)精读课文

1为什么文章第一段说“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点拨明确】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说“惊异和悲哀”,从结构上来说,是引出下文。

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那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点拨明确】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那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33、4段一面写“我”,一面写“小兄弟”,对“小兄弟”的描写流露出什么感情?

【点拨明确】“小兄弟”入迷的情状描写得越细致生动,越加重对剥夺他放风筝权利的封建家规的控诉力量。这里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同情,对自己深深的自责。

4“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不幸”?文中所说的“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前面的什么事情?

【点拨明确】因为看到这本书才使“我”恍然大悟当年自己对弟弟的精神虐杀,表现了作者对当年行为的自责、后悔。“精神的虐杀”指“我”在堆积杂物的小屋中发现弟弟在偷偷做风筝,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根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了。

5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么”,为什么“我”不觉得轻松反而觉得沉重?

【点拨明确】被虐杀者的麻木使虐杀者可以恣意妄为,这令人感到悲哀而沉重。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的思想来指导。

6为什么说“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为什么“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除形容天气外,有没有别的含义?

【点拨明确】“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也不可能了。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


展开全文阅读
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

四、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文坛巨匠鲁迅先生兄弟之间的故事。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我”会认为爱放风筝就没有出息呢?鲁迅先生又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二、合作学习——讨论与展示

(一)深层理解

1这篇散文中,除了兄弟之情,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外,还有什么深沉的情感?

【点拨明确】文章叙述自己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指周建人)放风筝,行为十分粗暴。待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后,鲁迅醒悟过来,当年自己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几十年后,讨“小兄弟”宽恕之举,足以显现同胞手足之情。隐藏在这之后的是作者的自省精神,作者严于解剖自己,严于自省,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这种精神非常可贵。作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的主张,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健康成长。把两者结合起来看,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作者感慨尤深,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号。“小兄弟”为何全然不知?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这事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这正是几千年来封建教育留下的痼疾。这里作者含蓄地启发人们作更为深刻的思考,是文章精髓所在。

2综观全文,作者是如何在误解、冲突中表现浓浓的亲情的?

【点拨明确】本文叙写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意,甚至十分粗暴地把小兄弟苦心孤诣制作即将成功的一只风筝折断、踏碎的一件往事,显然写的是兄弟之间的矛盾、冲突。但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却是手足情深: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让小兄弟有出息,那种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一心想补过,讨小兄弟的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3阅读全文,用简练的语言说说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这两件事相距二十多年,其间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点拨明确】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两件事。①“我”的一件往事:少年时虐杀“小兄弟”的风筝梦。②“我”的一段思想感情的经历:“我”中年时读了关于儿童教育的书籍后无限懊悔当年对“小兄弟”“精神的虐杀”,想补过而不得的经过。

“我”原来“嫌恶”放风筝,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并以踏扁“小兄弟”苦心制作的风筝为“胜利”,且当年对此事毫不在意;时隔二十年后,这件事剧烈地啃噬着“我”的心,以至“我”渴望得到补救,却已无济于事,只是平添了心头的沉重。此后每当回忆起这件事,“我”就感到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这也使全文笼罩着沉重的悲剧色彩。

产生这些变化,表面看来最直接的原因是“我”中年时明白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不过,我们透过这点还可看到“我”与“小兄弟”间的手足亲情,“我”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必改、勇于自责反省、为人严肃及善于思考的精神,也是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二)走进语言

1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点拨明确】“瘦得不堪”指瘦得不能忍受,以白描手法形象地勾勒出了多病的小兄弟的身材体态;“张着小嘴”“呆看着”“出神”,以一连串的词语传神地描绘出小兄弟聚精会神,仰头长时间看风筝的神态;或“惊呼”或“跳跃”的动作,更是形象逼真地写出小兄弟喜欢风筝到极点——即便自己不能放,只能远远地看也如痴如醉。本段文字综合运用肖像、动作、神态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瘦弱、痴迷风筝的小兄弟形象。

2课文第五段里谈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结合课文和你自己的体验,谈谈你对儿童玩游戏的看法。

【点拨明确】示例:玩游戏既可以丰富儿童的生活,又可以开发智力、增长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在玩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儿童的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可以说小游戏中藏有大天地。

(三)走进主旨

本文通过对风筝事件的叙述和严肃的自我解剖,批判了那些受封建教育思想影响、无端压制子弟的父兄,抒发了因四周的寒威和冷气而形成的无可把握的悲哀,表达了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和对春日温和的热烈憧憬。

(四)走进写法

1意蕴深刻。

本文作者以严冬比拟社会,以春日象征理想。通过批判现实,寄寓自己的理想,启示人们如不改革整个社会,任何个人的“补过”也是无济于事的,孩子们是不会获得“春日”的愉快的。既有对封建思想和伦理道德的揭露和抗议,又有深刻的自我反省和解剖。

2语言精炼。

例如“十岁内外”“多病,瘦得不堪”“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惊呼”等词句,把小兄弟活泼可爱、喜欢游戏的性格传神地表现了出来。当“我”彻底毁坏他将要完工的风筝、傲然走出时,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这里作者只是抓住小兄弟的神态,“惊惶”“失了色瑟缩着”,简约的几笔,就将他进行正当游戏的愿望遭到虐杀后那惊惧、绝望的心情极其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这些描述完全符合儿童的特点。

3构思巧妙。

本文以风筝为线索,由眼前景物写到幼时旧事,写到后来的重新忆及,再回到眼前,表达了作者“无可把握的悲哀”。文章立足于对风筝的旧事新感,道眼前所见,述不尽往事。在冬日北京忽见“远客上有一二风筝浮动”,它荡漾着春意,但是,“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惊异”的是,故乡的春天似乎在这异地的冬天重现了。“悲哀”的是,“我”记忆里的幼时所见的放风筝景象和发生在风筝上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构成了悲剧,这个悲剧不仅保留在“我”记忆里,而且因为无法补过而成为“我”“无可把握的悲哀”。风筝所引起的是对故乡春天的回忆,但故乡“久经诀别”,儿时的春天“久经逝去”,不曾带来“春日的温和”,于是,作者提出“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连“躲”,“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这样就把儿童游戏的严肃内蕴,借风筝一事物,寄意深远地显现了出来。

三、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你有没有过被他人“精神虐杀”或“精神虐杀”过他人的经历?如果有,课后与家长或其他同学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吧。

 

张语晴

标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北京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风筝》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下一篇:《背影》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