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3368 2017-01-30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卖油翁》教案
林杰凤
教学目的 :
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重点难点
1.重点:
(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2.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作者介绍
由学生介绍课文作者相关情况。
板块二:点拨方法
引导学生读单元提示:让学生自己发现学习文言文的主要学习方法为积累字词与朗读。
板块三:字词学习
1.教师选定字词检测演板,让学生注音:
咨 矜 圃 睨 矢 颔 杓
2.学生浏览全文,找出难以理解的字词,共同解决:
学生提出的字词有:
以 尔 之 尝 善
自矜 家圃 释 发矢 但 忿然 轻 乃 置 覆 因 徐 沥 惟 遣
3.学生齐读全文
板块四:节奏划分
1.学生演板,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①陈康肃公尧咨 | 善射
②徐 | 以杓酌油 | 沥之
教师点拨规律:
主谓之间(某人或某物干什么或是什么);修饰语之间(徐:慢慢,起修饰作用,故也要划)意思不同类的,也要划分
2.学生试给课文划分节奏
3.学生再齐读全文。
板块五:学生译文
学生自由举手,试译全文。有两个学生举手发言,各译一段完成了全文的翻译。
学生分组分段竞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复述课文:请同学们发挥大胆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这则小故事,力争生动形象。
二、精读课文,理清思路
1.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两件相关的小事?
康肃公发矢,十中八九,以此自矜;卖油翁沥油,钱眼不湿,惟手熟尔
很好,这一副对联,差不多就把人物、事件、结果,甚至心理都点到了大家再想一想,对自己的技巧,这两人的自我感觉如何?主要体现在这一副对联的哪个句子上?
以此自矜,惟手熟尔
2.刚才我们主要看了这两位对自己手艺的感觉。现在我们换一个角度,看看这两人对对方的态度如何?
(都有一点瞧不起对方的意思你看,陈康肃公说:“尔亦知射乎?”,卖油翁说:“惟手熟尔”)
3.把范围缩小一点:两人对对方的态度主要体现在哪四个词语上?大家能不能找出来?(学生找了“立”、“睨之”、“不去”、“颔之”、“问”、“忿然”、“笑”、“遣之”等,教师一一板书)
找最集中的四个字,你会选哪四个呢
睨 颔 忿 笑(教师擦去黑板上其它几个词语)
三、跳读课文,揣摩心理
1.我们就抓住这四个关键词,我们先来看“睨之”这一细节可见卖油翁当时的心理活动怎么样?只要言之成理,尽量想出不同的答案,可以卖油翁的口吻表达来说
(a.看那小子脸有自得之色,手艺究竟怎么样啊?
b.看他那副不可一世的样子,本领不会好到哪里去
c.射箭的技巧和我倒油的技巧也一样的,我倒要看看他的本领有多高)
2.同学们都变成卖油翁了都能够透过“睨”这一眼神,看到卖油翁的内心了如果说“睨之”表示一种观望心理,那么“颔之”这一动作又表示怎样的心理活动呢?也尽量想出不同的答案,也可以模仿卖油翁的口吻讲
展开全文阅读
(a.“颔之”是点头赞许的意思吧,也许卖油翁想:呵!箭术真的不错啊!
b.要注意,是“微颔”,不是使劲点头,是微微点了几下头应该这样想:嗯,马马虎虎,还行
c.这个点头说不定是悟出了某种道理,譬如,练多了,手法就熟了,这就是熟能生巧啊,老头我卖油也是这个理啊)
3.很有道理可见卖油翁对陈尧咨的态度是从观望到有限的肯定那么,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前后有了怎样的变化呢?从那几个句子表现出来?其潜台词可能是什么?
(a汝亦知射乎?你也懂射箭吗?潜台词就是你根本不懂!
b吾射不亦精乎?翻译起来就是我的箭术不是很精湛吗?潜台词就是,我箭术那可是相当的精湛!
c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轻视我的箭术呢?你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4.同学们演绎起自高自大的人,真是栩栩如生!只见卖油翁不慌不忙,徐以勺酌油沥之在事实面前,康肃公态度有了变化,“笑而遣之”,这种“笑”意味着什么?是什么样的笑呢?
(a.歉疚的笑对不起,错怪你老了
b.真是熟能生巧啊,我不够谦虚真是惭愧的笑
c.这可能是自嘲之笑吧嘿,和这个糟老头较什么劲啊
d.不以为然的笑,譬如,好了好了,你以为沥油可以跟我射箭比啊
e.不要把陈尧咨想象得这么差吧,他可能是心悦诚服的笑呢否则也不会送走他)
四、模拟情景,表演升华
推荐三位同学表演,两人分别扮作陈尧咨和卖油翁,一人读白。
表演后点评,着重评议表情、动作、语气、语调等,表扬处理较恰当的,点评有所欠缺的
五、拓展延伸,提高认识
1.思考讨论:故事中只有两个人物:陈尧咨和卖油翁。我们干脆把题目《卖油翁》改成《陈尧咨和卖油翁》,行吗?
(不行。事端是卖油翁引起的,他如果不“释担而立”,不露出轻视的表情,陈尧咨就不会发问;又是由他解决的——以酌油技术平息了陈尧咨的愤怒情绪。卖油翁的酌油表演,明显技高一筹,作者是详写;陈尧咨的射技,作者以“发矢十中八九”一笔带过,是略写。再者,卖油翁身怀绝技,谦虚沉着;陈尧咨却因“善射”而自我炫耀,趾高气扬。我们读这篇文章必须紧紧把握这一点:卖油翁在事件发展的全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
2.陈尧咨和卖油翁都算得是身怀绝技,你认为他们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陈尧咨“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酌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究其根由,全在熟能生巧。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技能(如唱歌、画画、体育、手工等)也是如此,只有多实践,多训练,才能熟练,熟练了才能“生巧”。
有了本领,取得了成绩,不应自傲,因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卖油翁的一番表演,一句“惟手熟尔”的感慨,不仅教育了陈尧咨,也教育了我们对待学习,对待任何事情,只有精益求精,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如果固步自封,自矜不前,将被世人耻笑。
通过这个小故事,你能受到什么启发呢?
六、妙笔生花,丰富想象(任选一题)
1、学完本文后,选取一个角度,由人及己,联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2、以“从此以后,陈尧咨……”开头,充分发挥想象,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卖油翁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回忆鲁迅先生》学案
下一篇: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棵小桃树》导读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