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326 2017-01-31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长春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武松打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导入
观看视频片段,感知精彩情节。
二、深入文本,分析打虎语段。
(一)圈画段落中的描写
(二)分析描写
1.那是一只怎样的老虎?
明确:凶猛。
2.老虎是如何向武松发起进攻的?找出最能概括老虎吃人招数的词语,说说这些词语有何作用?
明确:老虎吃人的招数体现在三个动作上:“一扑”、“一掀”、“一剪”,这些词语写出了老虎的凶猛。写虎的“猛”,为了衬托人的“勇”。
3.面对老虎的凶猛进攻,武松反应如何?表现了武松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武松的对策是:闪、躲、闪
4.体会“躲”、“闪”的妙处。
明确:“闪”,“躲”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表现了武松的沉着,机智,动作敏捷迅速。面对突如其来的猛虎,武松既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贸然的行动,可以看出他不仅勇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
5.等老虎这三招用完以后,老虎已经气性先自去了一半,而武松能够躲过这三招,他自己的自信心也会大长,所以这三招下来以后,他开始主动出击,反守为攻。自由读课文,看武松打虎分别用了哪几招,在课文中圈划出描写武松打虎的动词。
明确:抡、劈、揪、按、捺、踢、提、打
6.分析打虎过程
(1)刚开始用什么打?
明确:梢棒
(2)结果呢?
明确:打折了
(3)武松没有了梢棒,第二招是什么?
明确:脚踢
(4)老虎的反应呢?
明确:扒土
(5)这时老虎还能咆哮,还能扒泥,武松仍然处在危险之中,这时他又使出了第三招,是什么?
明确:拳打
(6)老虎又有什么反应?
明确:七窍出血
(7)为什么说是“迸”出鲜血而不是流出?
明确:“迸”显得流血之多,流血之快
(8)从打虎过程中体现出武松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机智勇敢、武艺超群。
小结:武松打虎时先是机智的躲过老虎的扑、掀、剪;接着转守为攻梢棒打虎;最后拳打脚踢把老虎打死。“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过人的高大形象。这段精彩的打虎场面,紧张激烈,扣人心弦,显示了《水浒传》这部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三、分析其他语段
1.课文的其它内容和“打虎”这部分有没有关系?
明确:有。
2.武松喝酒和店家发生冲突,冲突是什么?表现了武松怎样的特点?
明确:想喝酒与限制喝酒的冲突。
打虎前写武松喝酒,作者用了大量篇幅穷形尽态地描绘了武松在酒店内喝酒的情形。不管是“三碗不过冈”的酒幌和酒家“透瓶香”、“出门倒”的宣传,还是武松“这酒好生有气力!”“好酒!”“端的好酒!”的三番叫好,无非是为了渲染酒性之烈,然而武松竟连饮十八碗,“却又不曾醉”,这就使得一个“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具有惊人的酒量和食量,性情豪爽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体现了武松的性情豪爽。
也表现出了武松说话粗鄙的特点。
2.武松离开酒店上冈途中有两次心理活动。这又表现了武松什么性格特征?
明确:好面子,“喝酒”和“上冈”这两部分,不仅是情节发展的需要,而且还对武松性格的刻画起到一定的作用,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为下文他英勇打虎做了铺垫。
表现了豪放、倔强和无所畏惧的特点。
也表现出了武松逞强好胜、自信刚烈的特点。
四、课堂练习
本文通过对武松言行心理的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下面你看看这些句子运用了那些描写方法。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武松道:“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
2、武松焦躁,道:“我又不白吃你的!休要饮老爷性发,通教你屋里粉碎!把你这鸟店子倒翻转来!
3、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麽鸟!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4、武松再来青石上坐了半歇,寻思道:“天色看看黑了,傥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却怎地斗得他过?
五、写法探究
提问:选文是怎样塑造武松这一形象的?
明确:正面描写与侧面衬托相结合
六、拓展延伸
《水浒传》中还有许多栩栩如生英雄人物,还有许多生动感人的英雄故事,希望同学们课下去细细品味,汲取文学营养。
阅读《水浒传》中塑造武松形象的回目:
23、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
26、偷骨殖何九叔送丧,供人头武二郎设祭
27.、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武都头十字坡遏张青
28、武松威震安平寨,施恩义夺快活林
29、施恩重霸盂州道,武松醉打蒋门神
30、施恩三八死囚牢,武松大闹飞云浦
31、张都监血溅鸳鸯楼,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32、武行者醉打孔亮,锦毛虎义释宋江
七、作业
1.阅读《水浒传》中的“武十回”的后七回。
2.完成练习题。
板书设计:
封志莉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长春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武松打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陌上桑》教案设计
下一篇:
《词曲五首》之《浣溪沙》、《天净沙·秋思》教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