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848  2017-01-31
标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长春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小公务员之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小说的情节。

2.圈画文中的精彩描写,分析描写的作用。

3.了解切尔维亚科夫的心理历程,分析其心理活动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4.理解切尔维亚科夫之死背后的主要原因: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

教学重点:

1.圈画文中的精彩描写,分析描写的作用。

2.了解切尔维亚科夫的心理历程,分析其心理活动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切尔维亚科夫之死背后的主要原因: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不知道大家有没看过胡歌用《无极》改编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是“一个喷嚏引发的血案”,当我们一不小心把喷嚏喷到别人身上的时候道个歉也就过去了,但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文章中没管住自己喷嚏的这个人可就没那么轻松了事,他因为这个喷嚏赔上了自己的性命,真是一桩“血案”啊!

也正如作家莫泊桑所说的:“生活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以把你断送,也可以把你拯救出来!”

二、介绍作者

契诃夫是19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为三大短篇小说家。

代表作品有:《装在套子里的人》、《一个文官的死》、《变色龙》等。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年轻时有一个梦想:想成为一个秃头的干瘪小老头,并且在一间好办公室的大写字台后面呆着。

三、初步阅读,整体感知

(一)听范读,理顺字音

(二)复述小说大体故事情节。

明确:切尔维亚科夫在剧院一不小心把喷嚏碰到了将军的脖子上,在多次道歉被拒后走向死亡。

(三)划分情节,概括主要内容

明确:

序幕——小公务看戏

开端——一个喷嚏

发展——反复道歉

高潮——将军暴怒

结局——小公务之死

四、作业:

阅读拓展资源:《契诃夫》(康•费定)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阅读了康•费定的《契诃夫》,你对契诃夫有了哪些了解?

学生畅所欲言,进行交流。

二、深入研读,分析形象

(一)从情节上分析

1.切尔维亚科夫的道歉有几次?

明确:五次。

2.他每次道歉是出于什么原因。

明确:

次数 语句 原因

第一次 “我把唾沫星子溅在他身上了!他不是我的上司,是别处的长官。可是这仍然有点不合适。应当赔个罪才是。” 出于礼貌

第二次 “他忘了,可是他眼睛了有一道凶光啊,他连话都不想说。应当对他解释一下,说我完全是无意的……说这是自然的规律,要不然他就会认为的我是有意啐他了。现在他不这么想,可是过后他会这么想的!” 因为胆怯,怕对方过后暗算自己

第三次 “说的就是啊!我已经赔过不是了,可是不知怎么,他那样子有点古怪……他连一句合情合理的话也没说。不过那时候也没有工夫细谈。” 满足自尊愿望

第四次 “他话都不愿意说!这是说,他生气了……不行,这种事不能就这样丢开了事……我要对他解释一下……” 怀疑对方生气,为达到诚恳的目的和心理安慰。

第五次 “这怎么是开玩笑呢?根本连一点开玩笑的意思也没有啊!他是将军,可是竟然不懂!既是这样,我也不想再给这个人赔罪了!去他的!我给他写封信就是,反正我不想来了!真的,我不想来了!” 已经没有斗志了,濒临着心理绝望与精神崩溃

3.为什么切尔维亚科夫要道歉那么多次?

明确:在切尔维亚科夫眼里,上层的达官贵人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代表着一种意志、命令和心理威胁,对他产生一种现实的压抑感。作为社会底层的小公务员,他有着很强的“自卑情节”,不敢得罪上层阶级,畏惧他们的报复。所以战战兢兢,小心翼翼想挽救。

(二)从描写上分析

1.默读课文,圈画描写

2.分析心理描写,归纳心理变化

提问:切尔维亚科夫打了喷嚏后的心理有什么变化?

明确:“一点也不慌”——“心慌了”——“感觉不到心旷神怡”、“惶惶不安”——“脸色发白”(惊恐万分)——“肚子里似乎有个什么东西掉下去了”(精神崩溃)

3.分析小分务员语言描写,把握性格特点

(1)语言描写

明确:

“对不起,大人,我把唾沫星子溅到您身上了……我是出于无心……”

“请您看在上帝面上原谅我”

“大人……请您原谅……我本来……不是要……”

“倘使我斗胆搅扰大人,那我可以说,纯粹是出于懊悔的心情”

“……至于开玩笑,我想都没想过。我敢开玩笑吗”

(2)性格特点:

明确:卑微、可怜、可鄙,唯唯诺诺、胆小怕事。

4.分析将军语言描写,把握他对小公务员的态度

(1)语言描写

明确:

“没关系,没关系……”“哎,您好好坐着,劳驾!让我听戏!”

“我已经忘了,您却说个没完!”“简直是胡闹……”“您简直是在开玩笑,先生!”

“滚出去”

(2)面对切尔维亚科夫的道歉,将军有怎样的表现,他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明确:

冷漠、客气——不耐烦、生气——愤怒——暴怒

小结:由漫不经心到不耐烦再到臭骂,可以看出庶务官在他心目中是多么卑微,除了庶务官本身的纠缠所致外,大官们身上所具有的那种凌厉气势也暴露无遗。

三、分析小公务员之死的原因

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不管是谁,也不管在什么地方,打喷嚏总归是不犯禁的。农民固然打喷嚏,警察局长也一样打喷嚏,就连三品文官偶尔也要打喷嚏。大家都打喷嚏。”打喷嚏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为何竟会导致一个人的死亡?



展开全文阅读明确:

1.根本原因在于黑暗的俄国社会。

小说中的布里扎洛夫将军老头从头到尾,并未因为庶务官“一不小心”喷洒在他秃头顶与脖子上的喷嚏发出一声指责;倒是庶务官自己不厌其烦、胆战心惊地连连道歉,最后终于被吓死。作家在这里巧妙地揭露出:沙皇专制统治严格的等级制度与残酷的高压政策是这场悲剧的制造者与罪魁祸首。归根结底,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他杀”。这说明,在这种高压政策面前,人们生存在地位与权势分明的氛围中,恐怖与压迫的毒瘤已经深深地污染、毒害了当时俄罗斯各阶层人们的心灵。

2.小公务员之死源于其自身的“自卑情结”。

从小说情节发展看,小公务员有着很强的“自卑情结”,这也是他的性格特征之一。小公务员生活的环境使他很早就产生了根深蒂固的低人几等的自卑心理。在他眼里,那些上层社会的达官贵人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一种意志、命令和心理威胁,并对他产生一种现实的压抑感。当他想摆脱这种压抑获得个性满足的自尊时,却受到了现实的巨大遏制与反弹,因为上层社会不容纳他,所以,当他向将军道歉,却遭到生硬而傲慢的拒绝时,他的心理受到严重的挫伤。可他要求获得自尊的愿望,使他要找回心理平衡,定心看戏,于是,他要再次道歉,然而随之而来的打击则更加大了他心境的倾斜度,使他完全处在幻像状态中,不能按照生活的逻辑进行思维,而运用想象的逻辑进行判断,用想象代替现实做出一系列主观臆想的判断甚至做出“穿上新制服,理了发”去赔礼道歉的荒唐举动。这正是作者对病态社会使人性扭曲、心理变态的揭露。

四、分析主旨

1.主人公遇到的本来是一件极小的事情,但他却为这件小事担忧致死。他为什么不安?切尔维亚科夫恐惧的到底是什么?

明确:沙皇专制等级制度。从切尔维亚科夫的死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处在沙皇统治之下,官贵民贱,官官相卫,大官压小官,小官欺小民,社会上等级制度森严,官场中强者倨傲专横,弱者唯唯诺诺。正是这种环境造成了切尔维亚科夫的恐官心理、奴性心理。

2.从切尔维亚科夫的死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如何?

明确:从切尔维亚科夫的死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处在沙皇统治之下,官贵民贱,官官相卫,大官压小官,小官欺小民,社会上等级制度森严,官场中强者倨傲专横,弱者唯唯诺诺。正是这种环境造成了切尔维亚科夫的恐官心理、奴性心理。

对在社会的重压下,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奴性心理以及造成这种心理的沙皇专制制度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和深刻的鞭挞。

联系社会背景:

小说写于19世纪80年代,当时沙皇政府为了镇压民粹派而实行高压政策,警察和官僚飞扬跋扈,社会非常黑暗。在沙皇专制统治下,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官贵民贱,官官相卫,大官压小官,小官欺小民,官场中强者倨傲专横,弱者唯唯诺诺。政府暴戾无道,扼杀自由;百姓饱受压制,怨声载道;整个社会气氛令人窒息,人心惶惶。当时社会黑暗与专制导致人民的恐惧和心理扭曲与压抑。

五、拓展

“小人物”的人性异化:

所谓异化,是指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类的一种社会现象。其主要根源便是私有制,而最终的根源是社会分工的固定化。一旦出现异化.人就会丧失主观能动性,而人的个性也只能片面发展,甚至会畸形。当人的本性受到了社会生存的怅力而导致的性格扭曲、心理压迫或者心灵受伤的时候.人的内在变异是必然的。契科夫正是了解到这点,并以深刻犀利的文字描述出了人们被异化之后的形象.引发读者深思。

列宁称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俄国是“牢狱时代”。人们在没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萌芽中的资产阶级的夹缝中生存。人们的思想被完全禁锢,一批又一批的进步人十遭到迫害。在阴履黑暗的环境下.社会上一些小人物的内心和性格都在慢慢的改变成为怪胎。

契科夫笔下的“套中人”别里科夫是沙皇管制下的希腊语教师。“即使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他也总是穿着雨靴,打着雨伞,并且一定要穿着厚厚的棉大衣。”这是因为现实生活总是会让他感到心神不安,他想为自己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他的一句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就暴露出他的担心与惶恐,而这种恐惧已经渗透到了他的骨头里。

《醋栗》中的主人公尼占拉•伊凡内奇在税务署工作的时候总希望回到乡下,“在河边或者湖畔买下一个小小的庄园。”因此,他开始省吃俭用,哥哥送他点礼物也要藏起来,为了省钱,他甚至把自己的妻子活活饿死了。当他攒够了钱住进庄园的时候,他因曾经对财产的过分追求,性格和长相都出现了异化:“他的脸颊、鼻子和嘴唇往前突出,眼看就要像猪那样呼噜呼噜地叫着,钻进被子里去了。”契科夫的小说中所描绘出的小人物,都是受现实的逼迫,而被动地消极地适应社会、顺应统治丧失了人的本性,成为了异化的产物。

六、现实意义

契科夫截取平凡的生活细节、凭借巧妙的刻画,展示给读者重要的社会内容和道理。他的创作题材新颖、角度鲜明,他在刻画“小人物”这方面可以算作圣人。他笔下的“小人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因生活在沙皇的黑暗统治和政治高压下,成为社会异化的产物。当我们欣赏着一幕幕愚昧可笑的悲剧和嘲笑着“小人物”偶化的思想与性格的变异时,我们应该回想现在的生活:要么无欲无求.碌碌无为,甘愿平凡一生;要么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而死后仍带不走一切。难道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不也是生活在这两个极点之间吗?当契科夫在“小人物”身上预见现代社会会出现的问题时,我们也要反省自己,到底有没有被异化。

七、作业

1.完成练习题。

2.阅读契科夫的其他代表作:《变色龙》《套中人》《万尼亚舅舅》

板书设计:

小公务员之死

契诃夫

序幕——小公务看戏

开端——一个喷嚏——冷漠、客气——“一点也不慌”——“心慌了”

发展——反复道歉——不耐烦、生气——“感觉不到心旷神怡”、“惶惶不安”

高潮——将军暴怒——愤怒——惊恐万分

结局——小公务之死——暴怒——神崩溃

 

封志莉

标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长春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小公务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下一篇:《小雁鹅》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