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阅读:2977
标签:
备课资料
班门弄斧 美玉求瑕——《琵琶行》小序语序探微(网友来稿)
河北省承德县一中 张永俊 邮编 067400
《琵琶行》是白居易新乐府诗的代表作。在我国诗歌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该诗多次为语文教材所选,深受读者青睐。诗前小序简洁明了,涵盖丰富:概述了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动因,交待了写作背景,且为全文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可视为全文不可多得的一部分。但细究起来,尚有微瑕,忝作探微,以飨读者。
本人认为“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的位置有些靠前,不如后移一下,把其放在“今漂沦憔悴”和“转徙于江湖间”之间。
这样全文即成“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这样调理后,文章更加情理化了,层次更清晰了。试想,作者在心情复杂之时,苦无音乐之境,一曲“铮铮然有京都声”的琵琶曲,定会让其消魂的。作者见到歌女,“问其人”,知其“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职业的关系,师出“名门”的关系,“期间旦暮”无“物”闻的关系,又怎能不激起作者迫切的音乐需要的涟漪呢?他又哪能按捺得住这种需求的烈火呢?“遂命酒,使快弹数曲”,这一“快”字,正是他此时心理的具体体现。否则,如按原文,琵琶女已述说了自己“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的悲苦身世,作者再“使快弹数曲”,显得总有些不近人意。因为作者并不是一个只顾自己享受,不顾别人辛苦甘甜的卑鄙官僚,即使是“卖碳”的老者,他也是十分关注的。(见《卖碳翁》)读白居易的作品(如《拾刈麦》等)也会发现,同情下层人民是其表现的一个重要主题。这样表达似乎也有悖于作者本人的初衷,这是其一;其二,从层次上说,“闻其声——入其境——见其人——知其名——邀其曲——醉其音——问其意——懂其心——感其境——和其歌”环环相扣。若按原文,这种效果相对淡化。其三,把“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后移,从呼应上说,也是大有好处的:一方面,可以使“邀”唱成为必然;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作者唱出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有理有据。以上只是异己之见,敬请同仁指正。
附(原小序):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作者邮箱: zhangyongjun2003@eyou.com
标签:
备课资料
班门弄斧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话题作文的失误对策(网友来稿)
下一篇:
创造和谐氛围 提高教学质量(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