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178  2017-02-16
标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邓稼先 精华教案(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

2、积累词语;学习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重难点

1、积累词语;学习塑造人物形象采用的方法;赏析学习语言技巧;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

2、人物塑造中对比手法的应用,理解其表达效果;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

一、导语:

奥本海默是美国的“原子弹之父”,萨哈罗夫是前苏联的“氢弹之父”,那么,中国的“‘两弹’元勋”是谁呢?板书课题。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上空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消息迅速传遍全球,著名美籍华人记者赵浩生写道:“在海外中国人的眼中,那蘑菇状烟云是怒放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花朵,那以报纸、广播传出的新闻,是彩笔写在万里云天上的万金家书。”

  在全国人民为原子弹试验成功欢腾的时候,邓稼先的岳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德珩(héng)老人,也兴奋地与老朋友、著名科学家严济慈一起议论:“咱们中国能自己造出原子弹来,不知谁有这么大本事?”知道内情的严济慈哈哈大笑:“去问问你的女婿吧!”

这毫不奇怪。当时,研制原子弹是非常秘密的事业,“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成为人人自觉遵守的戒律。30年代曾与邓稼先在北京崇德中学一起读书的美籍华人杨振宁,此时已经是名扬世界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而同样才智超群的邓稼先却长期隐姓埋名,奔波在深山野岭和戈壁滩上。

第一课时

学习重点:积累词语,完成当堂训练。所涉及其他内容自学即可

二、相关资料

1、“两弹一星:——中国第一枚核导弹、第一颗氢弹相继试验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浩瀚无垠的太空。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极大地振奋了国威、军威,奠定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2、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著名物理学家、科学家,抗日战争期间,邓稼先考入西南联大,目睹祖国山河破碎,人民遭受凌辱,他下定决心,要为祖国的强大学好科学。1945年西南联大毕业后,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1948年(解放前一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普渡大学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人称“娃娃博士”时,听到新中国诞生的消息,他毅然回国。回国后,接受了研制“原子弹”和“氢弹”的任务。原子弹是一种核武器,是一种杀伤力很强的炸弹。这种炸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1945)美国曾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过,对促使日本投降起了重要作用。氢弹也是一种核武器,威力相当于数百颗原子弹。我国的原子弹和氢弹的试验成功,离不开邓稼先的心血,如果把原子弹比作一条龙,那么,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就是"龙头"。邓稼先,为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新疆罗布泊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在新疆罗布泊,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第一颗氢弹,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的时间,其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邓稼先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3、作者简介:杨振宁,1922年生于合肥。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45年赴美从事核子物理学研究,荣获美国五所大学的博士学位。1957年同李政道合作,创立“李杨宇称不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奖。担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杨教授经常回国讲学,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4、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又是一篇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的文字,它往往通过一些特殊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殊贡献、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文中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主题是集中的: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他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吊古战场文》的翻译

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象飘带一 样弯曲流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 幽暗啊悲惨凄凉,北风悲号,天日昏黄。 飞蓬折断,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 各种飞鸟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长告诉我说:“这就是古战场啊!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覆没在这里,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

三、整体感知,研究探讨

1、积累字词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彷徨(           )鲜为人知(       )锋芒毕露(      )选聘(     )元勋(    )鞠躬尽瘁(   )妇孺皆知(     )殷红(       )宰割(    )筹划(    )至死不懈(    )截然不同(    )孕育(    )氢(  )垠(  )萦(  ) 挚(  )凛(  )铤(  ) 撑(  )

2)解释词语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宰割:比喻侵略、压迫、剥削。

元勋:立大功的人。元,是第一的意思;勋,是功劳、功勋。             

仰慕:敬仰思慕

筹划:①想办法;订计划 ②筹措。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歌:歌颂,赞叹;泣:流泪。 


展开全文阅读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贡献全部精力,到死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瘁:辛劳。已:止。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当:承当,承受;

无愧:不惭愧 

锋芒毕露:形容人锐气才华全都显露出来。也比喻人爱逞强显能,好表现自己。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分明地,显然地。 

妇孺皆知: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层:重迭,重复;穷:穷尽。

2、快速阅读课文,捕捉文章信息。

@文章共由六部分组成,阅读后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在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上推出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

第三部分,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

第四部分,通过写邓稼先的诚恳周到及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所创造出来的成就,激起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作者为民族而自豪,为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通过回顾学生时代课本中的《吊古战场文》,描绘了沙漠戈壁的荒凉与凄惋,同时也指出了从事这项伟大工作需具备超凡的直觉判断、严谨的逻辑思维、果敢的胆识、坚定的信心,以及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令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以及常常伴有的生命危险。 (以大漠戈壁的艰苦与艰险,展现邓稼先为了国家利益,不计个人生命的献身精神。)

第六部分,是一首唱给邓稼先的赞歌和挽歌,同时也是一首唱给祖国的颂歌和恋歌。

(以书信的形式,用评论性的语言对邓稼先一生的功绩高度赞扬,表达友人对邓稼先的赞颂与悼念。)

@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等于是个帽子。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是重点写出了邓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中国男儿歌》中的“男儿”一类的人物。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1、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圈出其中的关键语句。 

@(浏览课文,找语句,圈出词语。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找出的语句。)

第一部分最后一小节;第二部分最后两小节;第三部分第九、第十小节;第四部分最后一小节;第五部分引用的“五四”时代的歌;第六部分。 

@赏析这些句子的作用。

例:a“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赏析:这里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是截然不同的,“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b“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赏析:这里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4、分析人物形象

@以“读完全文,我读到了一个_________的邓稼先”的句式来完成评析。

(1)小组讨论总结,上讲台自由板书。

(2)教师语:通过各个小组的汇报,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立体式的邓稼先,邓稼先是凭着什么取得了这样大的成就呢?(绘心形图写板书——中国心)

一颗心,一颗红彤彤的中国心,透过这颗心,我们看到了:

一个鲜为人知的邓稼先;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邓稼先;一个才智超群、意志坚强的邓稼先;一个身先士卒、甘于奉献的邓稼先;一个影响了人类历史、树立了民族尊严的邓稼先……

(热爱祖国,勤奋刻苦,刻苦钻研,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等)

@本文塑造人物形象采用了什么写法?

小组讨论后明确:对比的写法。

@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他们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性格和为人。奥本海默锋芒毕露,而邓稼先却忠厚平实,从不骄人。他们是从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科学家,作者的意图显然不是要褒贬某人,而是通过对比,使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呼之欲出。) 

5、细节研讨

@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默读第四部分。说说你对“事后我连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我始终想不清楚”这句话的理解。 

  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作者的深情,这一句作者运用两个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第四部分似乎对邓稼先的伟大作用不大,作者为什么要安排此环节?

这一环节,以寒春事件,时时透出邓稼先对自己的工作认真小心,高度保密,即便是挚友世交,也决不犯规,这正是他为人忠正的反映。此部分的题目中用到两个问号,以此正是告诉读者,自己为民族而自豪,为邓稼先而骄傲。

@文中第五部分中引用《吊古战场文》的用意是什么?同时该部分中还引用“五四”时期的一首歌,其用意又是什么?

文中引用唐代的《吊古战场文》和“五四”时代的《中国男儿歌》更增加了邓稼先精神的悲壮色彩,赞颂了邓稼先就是只手撑天空的响当当的中国男儿。

@“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假如是你,你会怎样呢?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按理说,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百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对研制'两弹'的巨大贡献上。现在这样写,原因在于:第一,作者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具体细节的描写上,第二,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写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的不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因此,这篇文章常常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着力介绍事件的具体细节。第三,作者与邓稼先虽然有50年的友谊,但分隔大洋两岸二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材料不会很多。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因此,像现在这样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


展开余文
四、写作特色

1、朴实无华、平白流畅的语言风格,结合长短变化的句式安排,使文章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a.长短句交错使用,不仅使文气活跃,而且更易表现情感,抒情味浓厚,感染力强。

如课文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第四段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长短句交错使用。句式多变,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句式排列整齐,往往造成一种气势;长短句交错使用,形成一种交错美。长句便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短句显得活泼,节奏快。结合起来用,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读来朗朗上口,整齐紧凑,有音乐的跳跃感,并蕴含着深厚的感情。(有的句式十分整齐,例如“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部分,举了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又如“‘两弹’元勋”部分,按时间顺序介绍邓稼先的简历和贡献,句式也相对整齐;又如,第五部分第四段,句式也比较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例如“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这一部分中,第四段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长句和短句就交错使用。)

b.修辞手法的运用,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排比的运用,节奏鲜明,增强了语言气势;如第一部分,举了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这种紧凑、短促的结构和重复出现的“强占”“租借”两词给读者强烈的震撼,把触目惊心的历史摆在读者面前,令人惊讶,具有强烈的警示作用。

对比的运用,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课文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鲜明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引用:第五部分中的《吊古战场文》及五四歌曲。

2、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运用“板块”并列的结构,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杰出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使人物形象显得悲壮而豪迈、伟大而崇高,读来令人仰止。六个部分各有各的重点,同时又连成一个整体。

第二课时

学习重点:深切体味邓稼先的品质风貌

一、处理当堂训练试题.

二、阅读邓稼先相关资料:名言,故事,颁奖词。

@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师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

@他,一个忠厚朴实的人,却毅然决然地参与了我国核研究工作;他,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戈壁的风沙吹散了他的姓与名;他,一个满腔热血的人,为祖国隐姓埋名几十年。当岁月的车轮碾过那片戈壁时,他的脸上也留下了车辙;当戈壁风沙在天空狂舞时,那个不知道是谁的灰色身影与风沙融合在一起。他是党最忠心的儿子,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他是黑暗里的一支火把,将中国引向繁荣;他让一朵蘑菇云升腾而起,如一把利剑,吼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他把生命放在危险之间,把国家领向安全地带

@他,一个在几十年前鲜为人知的名字。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对中国,对儿时的誓言,对科学事业,都是无愧的。那是亿万中国人牢记的日子: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发成功,也正是他为中国留下了永垂共和国史册的光辉篇章!踏遍戈壁共草原,群力奋战自当先。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

@默默无闻是他的性格,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是他的品质。一个坚强的开拓者,不会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退缩;一个无私的奠基人,不会起一点私心;一个坚定的工作者,不会在工作、生活中彷徨。在核武器事业上,他是一个领跑者,是一个大写的人!他便是邓稼先。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三、学习升华

同学们,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也都拥有一颗澎湃的中国心。现在,让我们一起唱响“我的中国心”,让我们的灵魂与邓稼先靠得更近,让我们的心与祖国贴得更紧。

(播放MP3《我的中国心》,学生看着歌词跟唱。)

歌曲-----我的中国心     张明敏

我的中国心 - 张明敏

河山只在我梦里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长江 长城    黄山 黄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 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长江 长城    黄山 黄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 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课堂练习

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A.鲜为人知(xiān)  开拓者(tuò)B.鞠躬尽瘁(cuì)  难堪(kān)

C.热泪盈眶(kuàng) 说服(shuō) D.徬徨(huáng)   挚友(chì)

2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 

A. 鞠躬  爆炸  宰割  苦闷     B. 崇高   坦诚   仰慕   残案 

C. 大厦  蓬草  萦绕  长亭     D. 颤抖   焦虑   筹划   彷徨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可歌可泣:流泪             鲜为人知:少 

B. 当之无愧:愧色             锋芒毕露:全、都 

C. 妇孺皆知:小孩子           死而后已:罢了

D. 家喻户晓:明白            马革裹尸:皮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的主题是: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B. 邓稼先不是一位普通的人物,而是一位历史性人物。

C. 文章不同于一般写人的传记,在选材上是“散”的。

D. 这篇教学设计>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十分整齐。 

5.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奥本海默是一个复杂的人。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仰慕:敬仰思慕。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备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力量。

C.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元勋:最高领导人。

D.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徬徨,没有矛盾。

徬徨:徘徊;犹豫不决。

小结 “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这句邓稼先临终前的遗言(板书),今天依旧响彻在我们的耳畔。邓稼先,用他的朴实的语言和满腔的热血,诠释了一个大写的中国人,让我们感受到了一颗热情澎湃的中国心。邓稼先,用他忠厚纯正的品质,身先士卒,甘于奉献的精神铸就荡气回肠的中国魂,让我们踏着这位名人的足迹,去开拓、创造祖国美好的明天!



作业布置疑难解答

四、学生给邓稼先写“颁奖词”,写读后感。

写颁奖词要求:

1、语言应简洁,力求生动(如:借助修辞方法;词语富于变化;讲求句式的工整或长短句有效结合):

2、结合人物事迹及成就,体现人物的人格魅力。



堂清测试(可另附页)

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是(      )

戈壁滩上   风沙呼啸,气温   在零下三十多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临时的问题   层出不穷。稼先   有“福将”之称,意外  不能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 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着急,人们劝他回去。他   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A、 常常 往往 必 虽 总是 只         B、经常 常常  必 虽  都是 只


展开余文
C、往往 常常 常 虽 却是 仅          D、常常  经常 必 虽 总是 仅

7、下列语段中横线所用的标点,恰当的一项(     )

此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荡     一时热泪满眶     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    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     为了民族的自豪   为了稼先而骄傲      我始终说不清楚。

A  ,,。:??—                   B  。,。,??、—    

C  。,,。;。—                   D  。,。:?。—

王谦

标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邓稼先 精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夫妻俩白夜班交错难见面,丈夫枕下留情书数十年(感人爱情故事)
下一篇:对语文教师课堂语言作用的再认识(教学论文)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