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349 2017-03-05
标签:
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导学案(学生版)
学生版1课时
一、【学习目标】2分钟
1. 我能说出说明对象和说明的顺序。
2. 我会弄明白本文结构和掌握多角度说明事理的方法。
3. 我要尽力推敲本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二、【自主学习】5分钟
1.字音互填(我已预习)。
( )镜 萎( )谢 灼( )伤
蜜腺( ) 分泌( ) 并蒂( )
2.解释词语(我已理解)。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蓬勃:繁荣、旺盛。
效应: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如电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等。
显著:非常明显。
充沛:充足而旺盛。
灼伤:烧伤、烫伤的意思。
杰作:超过一般水平的优秀作品。
三、【合作探究】20分钟,(选做1、2题,必做3、4、5、6题)
老师解题,学生介绍作者。
(1)本文的说明对象: 、说明的顺序是:逻辑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举手学生站起说出)
(2)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或水滴的折射,会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种颜色。(由举手学生站起说出)
(3)本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来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由小组推荐一人将讨论成果说出来)
(4)本文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来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由整个小组将讨论成果读出来)
(5) 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由举手学生站起说出)
(6)本文“大自然的杰作”和“人工培育的成果”两者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由小组推荐人在黑板上书写)
四、【当堂检测】13分钟,
(1)本文的说明对象: 、说明的顺序是:逻辑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或水滴的折射,会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种颜色。
(3)本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来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4)本文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来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5) 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
(6)本文“大自然的杰作”和 “人工培育的成果”两者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
。
五、【小结】4分钟
六、【课后作业】1分钟
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
不可明状( ) 别出新裁( ) 永往直前( )
声色俱利( ) 大声急呼( ) 谈笑风声( )
阴谋鬼计( ) 席以为常( ) 静影沉壁( )
雷真民
标签:
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苏教版八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孔乙己》导学案(共两个课时)
下一篇: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导学案(教师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