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3951 2017-03-08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理解阿长的人物形象,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怀念、感激之情。
2、学会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
3、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
4、在阿长身上发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学会关爱他人、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1、理解阿长的人物形象,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怀念之情。
2、学会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
3、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
教学难点:理解阿长的形象,学会找关键语句。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鲁迅、《山海经》等的资料,有关写作背景,结合“思考探究”给课文做批注。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学期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提到了三个人物,一个是长妈妈,一个是最好的朋友闰土的父亲,一个是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长妈妈是鲁迅家的女工,她怎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在鲁迅笔下反复提及,甚至还专门写文章介绍呢?今天我们学习《阿长与〈山海经〉》,理解长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课题:《阿长与〈山海经〉》。21教育网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展示自学,夯实基础
说说你自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示你搜集的作者简介及其他资料。
1.展示搜集的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第一次使用“鲁迅”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21cnjy.com
2.写作背景
本文是鲁迅先生于1926年9月18日在厦门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
3.关于《山海经》
《山海经》共十八卷,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内容。主要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还保存了不少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鲁迅称之为“古之巫书”。
5.展示重点词语读音,然后多种形式读写。
大骇(hài) 孤孀(shuāng) 掳去(lǔ) 震悚(sǒng)
惶急(huáng) 疮疤(chuāng bā) 诘问(jié) 渴慕(mù)
疏懒(shū) 霹雳(pī lì) 孤孀(shuāng) 惧惮(dàn)
6.展示重点词语的意思。
惶急:恐惧着急。 诘问:追问,责问。
惧惮:害怕,畏惧。 渴慕:迫切地羡慕,文中有想得到的意思。
震悚:因恐惧而颤动。 情有可原:从情理上可以原谅。
疏懒:疏散而不惯受拘束。 霹雳:这里指作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烦琐:繁杂琐碎。 粗拙:粗糙低劣。
面如土色:脸色像泥土一样,形容极端惊恐。
深不可测:深得难以测量。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四、课堂新授活动
活动一:大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现在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然后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请你理清文章思路,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展开全文阅读
点拨:
第一部分(1—2):介绍阿长称呼的由来和她的外形特点。
第二部分(3—18):作者介绍讨厌阿长的事例。
第三部分(19—29):阿长为我寻找并购买《山海经》,“我”非常感激她。
第四部分(30—31):表达“我”对阿长的怀念。
2、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来?
点拨: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怀念、感激之情。
从文章结尾他深情地祈祷:“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感激之情。21*cnjy*com
活动二:熟读课文,走近凡人阿长
同学们,请大家熟读课文,给课文做批注,自主探究下面问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派代表向全班展示。
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 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
2、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个什么样的人?结合具体语句说一说。
小组内交流,派代表向全班展示对上面问题的看法,集体交流。
教师点拨:
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对她的称呼的由来,写了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写了她的睡相,写了元旦吃福橘的古怪仪式,写了她一肚子烦琐的道理,写了她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写了她谋害“我”的隐鼠,写了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
其中详写了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其他事情进行了略写。
2、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21·cn·jy·com
写对她的称呼的由来,和“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说明她出身之低下,身世不幸。“有画儿的‘三哼经’”,说明她享受不到教育的权利,不识字,没文化。【来源:21cnj*y.co*m】
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说明她好事。
写了元旦的古怪仪式,写了她一肚子烦琐的道理,表现了她热望一生平安。这些絮絮叨叨之中却凝聚着慈母般的细心关爱。【版权所有:21教育】
写她的睡相,写她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写她谋害“我”的隐鼠等表现了她粗俗。
写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表现了她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活动三:涵咏品味,合作探究作者感情
同学们,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作者将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彼此交错,转换自如。在通篇阅读、 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并完成下列各题。
1. 分别找出代表“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的语句,看看二者之间是怎样转换的。
点拨:文章1—2段回忆阿长称呼的由来和她的外形特点时,中间穿插童年的感受“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在回忆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时,首先描写自己童年的感受“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引出下文的回忆。21*cnjy*com
回忆她的睡相难看时,最后描写童年的感受“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对上文的回忆进行总结。
回忆元旦吃福橘的古怪仪式时,首先写童年的感受“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 引出下文的回忆,最后再一次说童年感受“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突出自己那时的不情愿。2-1-c-n-j-y
回忆她一肚子烦琐的道理时,最后描写童年的感受“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对上文的回忆进行总结。
回忆她给“我”讲长毛的故事时,首先描写童年的感受“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引出下文的回忆。最后再描写童年的感受“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占领全床……倒应该我退让。”为下文新的敬意形成对比。
回忆她谋害“我”的隐鼠时,首先写了童年的感受“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引出下文的回忆。
回忆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时,首先描写童年的感受“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引出对这件事的回忆,最后又重点写童年的感受“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突出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巨大,让我记忆深刻,终生难忘。
2. 在“写作时的回忆”中,作者对阿长的怀念充满了温情。你从哪里能读出来?
点拨:“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可以看出作者对阿长充满尊敬。
“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为自己不知道阿长的名字而遗憾、愧疚。
“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通过描写看出长妈妈是担心我的安全。
“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句中“但是”承接上文的睡相难看转折,“大概是我”从我童年的角度说感受,其实包含着对长妈妈教育我的怀念。
“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好像新的一年的运气,全在孩子有没有“恭喜”她,要是不说,可就惶急了,说了,开心得什么似的。表现出阿长但求“顺顺流流”的心理,鲁迅在具体的描写中饱含同情。【出处:21教育名师】
“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描写阿长将福橘塞给我吃的动作,包含阿长对我的爱,充满怀念、感激。
“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将这些繁琐的规矩说成人生的道理,包含怀念之情。
“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记忆深刻,描写出一个善良、朴实,疼爱孩子的妇女形象,充满温情。
展开余文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语句中充满怀念、热爱。对于自己不了解阿长遗憾,对于她的身世同情。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深情地祈祷,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感激之情。
3. 在“童年的感受”中,作者对阿长的印象和态度是有变化的。试填写下表简要说明。
点拨:
有关阿长的事件 童年感受 作者的印象、态度
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 “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 不佩服
睡相难看 “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非常讨厌
元旦吃福橘的古怪仪式 “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不耐烦
一肚子烦琐的道理 “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讨厌
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 空前敬意
谋害了“我”的隐鼠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完全消失……我惧惮她什么呢!” 憎恶怨恨
给“我”买来了《山海经》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新的敬意、伟大的神力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课文前半部分,鲁迅透露了阿长的身世,就是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的管教很不适合儿童心理,但心是好的。她青年守寡,非常不幸,出来做女工,没有别的奢望,但求“顺顺流流”。所以“憎恶”“讨厌”是作者儿时的心理,但在这些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有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布置作业:
课下重点研读阿长为我买《山海经》部分,探究我的内心活动。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对她的称呼的由来,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她的睡相,元旦的古怪仪式,她一肚子烦琐的道理,她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她谋害“我”的隐鼠,还重点写了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文章的写法和写作意图。
二、课堂新授活动
活动一:局部探究,重点研读
请同学们重点研读19~29段,我们探究给阿长给“我”买来了《山海经》后,我有怎样的感受?请大家探究下面的问题:www.21-cn-jy.com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点拨:“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阿长不识字,没文化,既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更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也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情。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2、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
点拨: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的反应是:“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真可谓又惊又喜,感激不尽。
3、“确有伟大的神力”在文中两次出现,联系上下文,说说含义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是在长妈妈讲完有关“长毛”故事之后。从少年“我”的心理看,“我”向来看不起长妈妈,一个连名字都让人随便编的佣人,一字不识,又难看又唠叨,没见过世面,满肚子麻烦的礼节。不料她却说了这么个吓人又新鲜的“长毛”故事,实在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令“我”将信将疑,诧异万分。此处,“伟大神力”是“调侃”的意思。
第二次是在阿长给我买来《山海经》时。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么热心;别人也“不能做”,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这么给“我”操心费事,况且阿长不识字,居然买来了。所以说,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2·1·c·n·j·y
活动二:字斟句酌,体会关键词句
同学们,文中有许多关键词句表达了作者的深刻含义,请大家结合写作背景,合作交流下面的问题:
1、“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为什么要用“憎恶”“谋死”这样的词语呢?21·世纪*教育网
点拨:用成人的眼光看用词是夸张的,但是作者是用自己儿时的心理描写的,儿时的作者喜爱隐鼠,所以当阿长无意害死隐鼠后,作者当时非常“憎恶”阿长,认为阿长“谋死”了自己的隐鼠。同时,与后面自己感情的转变做了对比。
2、“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这里的“空前”来修饰“敬意”给你什么感觉?你怎么理解“敬意”在文中的含义?
点拨:这里的“空前”来修饰“敬意”给人一种调侃的意味。因为阿长讲的话“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这是儿童的一种盲目崇拜。用作者现在的眼光看,这些话表现了十足的愚昧和阿Q精神,阿长的神力实在是粗俗、愚昧不堪,所以作者调侃的说“空前的敬意”,“敬意”在文中指作者的盲目崇拜。因为这“敬意”在她“谋害”了“我”的隐鼠后,即“完全消失”了。
3、“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作者是否真的认为“情有可原”“ 应该我退让”?你的理由是什么?
点拨:不是。因为后面说“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这其实是“我”听了长妈妈给“我”讲了长毛的故事之后的心理反应的一段文字,作者以儿童的心理来认识长妈妈的“伟大的神力”,实际上是对长妈妈的愚昧迷信 用一种苦笑进行讽剌。
4、如何理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点拨: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我听到《山海经》被阿长买来时,异常震惊,异常感动的心情。
活动三:分析写作特点,探讨写作意图
同学们,作者使用了怎样的手法,塑造了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
1、鲁迅先生运用怎样的手法描写阿长,阿长这个人物形象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点拨:本文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选择典型事件,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表现人物特点,同时文章将作者童年的感受和现时的眼光穿插表现。
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让我们从她身上看到了人类那种难能可贵的纯朴和真率。使我们从她的愚鲁中看到真率,从粗犷里看到细心,而这种真率和细心所体现的实质,是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让我们在平凡的人身上看到闪耀的光辉。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结合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人?
点拨:因为鲁迅先生从普通的长妈妈身上看到了人类那种难能可贵的纯朴和真率。它凝聚着鲁迅对长妈妈的全部情思,寄托着鲁迅对善良人的衷心祝愿。
长妈妈,一个孤苦卑微、模样丑陋、饶舌无知的底层农村妇女,以她淳朴率真、热心善良、富于爱心的美好品质,赢得了少年的崇敬和感激,并终生怀念,用文字写下她的人性美,大加赞美,借此,歌颂悲苦的下层劳动者,用人性美来“改变”国民的“灵魂”,使中国强盛!这正是作者苦心孤诣创作的最终意图!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鲁迅笔下的长妈妈,一个孤苦卑微、模样丑陋、饶舌无知的底层农村妇女,以她淳朴率真、热心善良、富于爱心的美好品质,赢得了少年的崇敬和感激,并终生怀念。因为鲁迅先生从普通的长妈妈身上看到了人类那种难能可贵的纯朴和真率。它凝聚着鲁迅对长妈妈的全部情思,寄托着鲁迅对善良人的衷心祝愿。希望我们善于在凡人小事中发现美好的东西,学会感恩他人。
四、布置作业
1. 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请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2.课外翻阅绘图版《山海经》,试着查找关于“九头的蛇”“三脚的鸟”“一脚的牛”等的文字或配图,看看这些“怪物”究竟 是什么。同时,大体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 容,感受其神奇色彩。www-2-1-cnjy-com
板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不幸 热望一生平安 没有文化 粗俗 好事 心地善良 热心帮助
不大佩服——产生敬意——憎恶——产生新的敬意——怀念与祝愿
政哥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阿长与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文阅读题导学
下一篇:
《台阶》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