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611 2017-03-14
标签:
教师随笔
让幸福走进走进我们的生活——学习《至教师》心得体会(教师随笔)
近日,细读朱永新先生的著作——《至教师》,深感自己是井底之蛙,只窥见巴掌大的一片教育的天空。新教育是现行教育的改良和弥补,可行性非常强。
新教育明确提出自己的追求: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要让这种理念扎根在学生教师心田,努力让师生的生命开出一朵生命的花朵。
考试无罪,但唯应试有错。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多是高分低能、或者智商高情商低的人。社会学研究发现,一个人的成就大小,百分之八十靠情商,智商仅仅只占到百分之二十。学校培养出来的都是听话的小绵羊,温室里面的花朵,走出社会面对激烈的竞争,难免折戟而归。很多在学校的“好孩子”走出社会大都如泥沙沉海、默默无闻,反倒是在学校标新立异或不被老师重视的刺头、丑小鸭走出社会后拼反倒打出了一片天地、闯出了一番事业,蜕变成了雄鹰、天鹅。目前的教育,学生在学校快乐吗?不快乐
在这样的状况下,新教育提出了“幸福”二字。这是对目前教育的不满和担忧,现在的很多孩子被学习压得不堪重负,失去了明澈的双眸,追求理想的激情和冲动,更失去了对父母、老师感恩的情怀。
学生要幸福,首先教师要幸福。老师不幸福。一个老师,如果不能体验职业的尊严的幸福,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整天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他就绝对不会热爱教育。同理,一个学生童年没有快乐、幸福和快乐的体验,他一生就会笼罩在痛苦压抑的阴霾中不能自拔。
社会崇拜钱权,学校崇拜分数,认为金钱权利分数就等于幸福。无知的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拮据,但他们淳朴的笑容是那么灿烂。我们的孩子?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呢?却难以看到发自肺腑的笑容。我们的孩子因为分数让让他们过早的失去了快乐。如果孩子们没有快乐,老师没有快乐,学校不能给我们带来幸福,这样的教育,我们不知道要来干嘛?
自杀的人群中很少有乞丐,大多数是社会的精英。如果以金钱作为衡量幸福的标准,比尔、盖茨不知道比晒太阳的农民快乐多少倍?如果以权利的大小丈量幸福的长度,那些官员就不会自杀。如果以名气试探幸福的深度,天皇巨星张国荣就不会自杀。
世界上最残酷的地方有两个,一是战场,二是官场、商场。世界上最能塑造人的地方也有两个:一是学校,二是监狱。后者让人悔过自新,脱胎换骨,重新做人。而前者,让人发挥潜能,体验幸福,长大后为社会、为他人谋福。幸福,是教育的灵魂,失去它,教育就变成了行尸走肉。
孙义坤
标签:
教师随笔
让幸福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我的家乡也很美(八年级学生随笔)
下一篇:
郑默,字思元。起家秘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