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442  2017-03-25
标签: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北师大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西部地平线的日出》学案(北师大八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学会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能做到恰当的安排线索和结构。

2.精读课文,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体验文中历史典故所体现的人文思想,在审美中思考自然、思考历史。

3.充分利用自然中的审美元素,激发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感悟。

学习重点

体验文中历史典故所体现的人文思想,在审美中思考自然、思考历史。

学习难点

体会文章中反衬手法的运用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

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查

1、 黑体字注音:

诞语  垭口  安谧  攫来  雾霭    罗布淖尔   喷薄

2.题目解说。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首先点明描写的物象是落日,而不是日出。“西部”点明物象的环境,为什么是地平线呢?因为西部是平原,很平坦,所以才能看见地平线。

3、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全文共18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对             评价(西部落日的印象)

第二部分(2~16)分写两次在西部看到的(               )(落日)的雄伟景象

第三部分(17~18)揭示文章主题,突出(            )(落日的庄严、神圣和悲剧感。)

二、导学步骤:

(一)文题诠释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西部”点明了位置,即中国的甘、新、宁等地区。“地平线上”指明了方位,表明本文所记的是太阳即将西沉时的景象“落日”是本文所描述的对象。此题目显示,作者将在旷远、辽阔、苍凉的大西北的背景之下,为我们描述这一背景下的世间的“大美”。

(二)谋篇立意

此文采用了        的结构形式(总分式),记叙了作者在两个不同地点欣赏西部地平线上的   景象(落日),抒发了他对                  (“世间有大美”)的感受。

(三)写作特点

1. 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并且在每个大的部分和小的层次之间使用标志文脉的语句,使得行文的脉络清晰。如“第二个带给我深刻记忆的是罗布淖尔荒原上看日落。”

2. 写景能突出地域特征。作者对落日的描写,能结合西域的风情,比如,用勒勒车的轮子、墙壁上画着一个姑娘的红脸蛋来比喻落日。

三、内容探究

(一)重难点句子导析

1. 中亚细亚地面上独特的地貌,奇丽的风光,每每令我惊骇,叫我明白了“世间有大美”这句话,决不是一时偶然而发的诞语。而在所有雄伟的风景中,落日大约是最令我震撼的了。

学生分析                                                   

导析:作者采用了由大背景投放到局部特写的方法,层层推进,由中亚细亚的所有雄伟的风景,直至推出令作者震撼的落日。“世间有大美”是作者对西部风光的总评价,而“所有雄伟的风景中”,落日留给作者的印象最深,下文就是对这一景象的具体描述,统领全文。

2. 它没有了光焰,颜色像我们写春联时用的那种红纸。柔和、美丽、安谧,甚至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像民间剪纸。它大极了。我说它像勒勒车的轮子,只是一个顺手攫来的想法,它当然较这轮子要大得多。

学生分析                                                 

导析:描写景物重点是抓住其典型特征。落日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颜色和形态上。这里,作者把落日的红与写春联用的红纸的颜色比较,体现出一种净化心灵的“静”,还具有历史文化氛围。作者把落日的形态比作是“勒勒车”的轮子,体现出一种民族特色。

3. 落日在沉入地平线以下的那一刻,是跳跃着,颤抖着降落的。它先是纹丝不动,突然,它颤抖了两个,往下一跃,于是只剩下了半个,依恋地慈爱地注视着人间,好像有些贪恋,不愿离去,或者说不愿离去正在注视它的我们。

学生分析                                                  

导析:写落日西沉时,作者从动态与静态两个方面来写。“跳跃着,颤抖着”是动,“纹丝不动”是静。动是美的,“跳跃”“颤抖”“跃”。静也是美的,它“依恋”“贪恋”“不愿离去”。由动到静,再由静到动,直到完全消失。作者抓住了落日即将消逝的瞬间,真实而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落日在消逝过程中呈现出的梦幻般的美。

(二)重点段落导析

1. 第⑸自然段中关于“左公柳”的故事与文章有什么联系?这些联想有什么作用?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生:                                                       


展开全文阅读
导析:关于“左公柳”的故事,是由落日的背景自然想起的,走在异地他乡、陌生的环境,将眼前之景与自己熟悉的传说故事进行时空上的联系,是人之常情。同时,这些联想又可以丰富文章内容,体现作者的文化涵养,又可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这些联想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

2. 第⑻—⑽自然段写罗布淖尔荒原上的落日有何作用?

生:                                                      

导析:作者在写罗布淖尔荒原上的落日时,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描写手法,⑻—⑽自然段便是“抑”。作者先写了不死不活地停驻在西边天空的太阳,对应的是西域荒凉空旷的无人区,给人的是压抑的梦幻般的感觉,为下文写落日辉煌的一幕作了铺垫。

3. 第⒃自然段中提到罗曼•罗兰是因为日出,而给他带来了创作的灵感。作者则因日落,而感受到死亡的庄严,由日落想到日出,这种联想是相称的。由此可知,人与自然从来都是血肉相连的,一个睿智的人可以从自然里发掘灵感,获得启示。

四、巩固练习

阅读《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的第⑴—⑹自然段,然后回答下列各题。1,《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代作家__________,本文写了二次观日落,即________与____________

2. 找出本段选文的中心句。

2. 作者把落日比作是勒勒车的轮子,有何用意?

3. 选段中提到左公柳,并讲述了左宗棠的故事。这些与文章有什么联系?其作用是什么?

4. 作者是怎样写落日消逝的?

5. 说起“西部”,你能联想到什么?试谈几句。

 

张亚琼

标签: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北师大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西部地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教案(北师大八年级下册)
下一篇:高三二轮研讨备课资料(高考复习)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