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793  2018-02-15
标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3.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学习过程】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礼记》的有关知识。

      明确:《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2.借助注解和工具书,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3.读课文2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课堂学习

      一、预习反馈

      4.交流课前预习第1题,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5.检查、矫正课前预习第2题,正确认读字音。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6.仿照示例,为课文划分朗读节奏。

      示例: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我/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明确: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我/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7.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节奏鲜明。

      8.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理解难懂的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9.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解决字词问题。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虽有佳肴 虽: 佳: 肴:

      (2)弗食,不知其旨也 食: 旨:

      (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至道: 善: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困 是故: 困: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反: 自强:

      (6)故曰:教学相长也 长:

      (7)其此之谓也 其: 此之谓也:

      明确:(1)虽:即使;佳:美好;肴:用鱼、肉做的菜。(2)食:吃;旨:味美;(3)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处。(4)是故:因此,所以;困:不通,理解不了。(5)反:反省;自强:自我勉励。(6)长:促进。(7)其:表示推测语气;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此……之谓也”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

      11.口头翻译全文,师生一起矫正。

      三、合作研讨,把握内容

      12.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明确:教学相长。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13.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想一想: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佳肴”写起?

      明确: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佳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四、拓展延伸,启迪智慧

      14.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15.背诵课文。

      16.完成课后练习。 

谭义专

标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虽有嘉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再别康桥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下一篇:《卖油翁》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