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作文素材
阅读:577  2017-04-16
标签:作文素材 高三作文素材
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知识点归纳之写作素材
佩雷斯带走了一个时代

《凤凰评论》2016年09月28日

今晨,以色列前总统佩雷斯逝世。他带走了一个时代。

这位93岁的长者,出生于一战后,奋斗于二战中,与以色列国父本·古里安一道,缔造了一个国家。

襁褓之中的以色列,急需力量。佩雷斯和美国、法国纵横捭阖,终于打造了以色列强大的空军。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这位睿智的老人,在20世纪90年代铸剑为犁,和拉宾一道,化干戈为玉帛,和巴勒斯坦签署了举世瞩目的《奥斯陆协议》。

此后的剧本是,拉宾被刺杀,阿拉法特举着颤抖的手,终究未能在戴维营协议上签字,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和平遭遇重挫。

进入20世纪,阿拉法特、萨达姆、卡扎菲等中东呼风唤雨的人物相继去世。只有佩雷斯,从总理到总统,再到筹建佩雷斯和平中心,一心为着和平事业持续努力。

他在有生之年,完成了从普通人、战士、领导者、和平使者的身份变换,最终,他去世时已然是一个哲学家。

他的言论,他的思想,早已不是巴以冲突,不是阿以矛盾,不是中东局势,而是关于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这,才是真正的政治家。

如今的中东,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伊斯兰国暴力肆虐,叙利亚苦苦挣扎,利比亚、埃及、伊拉克前景不明。我们无法知道佩雷斯弥留之际,有没有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我们知道的是,当这个世界上有历史纵深感的政治家凋零后,剩下的,要么是为一己之私谋利的威权统治者,要么是为了选票敢于做任何承诺的政客。

如今的世界,全球化、自由贸易遭遇挑战,特朗普这样的政客大受欢迎。东方和西方、宗教和宗教之间、文明与文明之间、不同政治制度之间,分歧加大,那种跨越东西和宗教文化、为人类未来着想的政治家,凤毛麟角。

佩雷斯有生之年多次访问中国,毫不掩饰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北京奥运会,恰逢周末,按照犹太教的习俗他必须休息,不能坐车。但是,他为了表达对中国的尊重和支持,以87岁之高龄,从宾馆步行到鸟巢,令人感动。

他的影响,不仅限于政治。

80多岁的佩雷斯,依然是个创新者,依然对新事物充满兴趣。以色列有个年轻的企业家,想出了给电动车换电池,而不是充电的主意,跑去找佩雷斯。佩雷斯听了,立即行动起来,亲自找法国、意大利等国的汽车制造商谈合作。此刻,他不是前总理,而是一个对新鲜事物孜孜不倦追求的孩子。

此项目最终失败,但这种尝试给行业带来了变革和新思维。

佩雷斯无论身份多高,从来对任何人都和蔼可亲,90岁高龄之际,还帮助以色列拍摄了一部佩雷斯找工作的宣传片,风行世界。一个前总统当群众演员,世所罕有。

但是他做了,因为他叫西蒙·佩雷斯。

核心话题:教育

告别“刷题”的教育才有前途可言

来源:深圳新闻网 2016.10.11

教育部考试中心日前下发了2017年高考各科考试大纲,除英语和思想政治外,其他学科考试内容均有所调整。这则消息迅速引发广泛关注,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热传。

根据修订后的高考大纲,语文将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还将考查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数学则增加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要求,增加了数学文化的要求。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靠“刷题”拿高分将越来越难了。

事实上,就在上个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重在改变目前高中招生将部分学科成绩简单相加作为录取唯一依据的做法。其中特别提到,将减少单纯记忆的考试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论是高考大纲改革还是中考招生改革,从中传递出的一个清晰而坚定的信号就是,那种长期以来一方面饱受诟病一方面却又变本加厉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与题海战术,将此路不通了。而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与探索能力等,将被摆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对我们来说显得如此尖锐而沉重。其实,在此之前就有人发出了这样的诘问:为什么我国选手在国际奥数竞赛中屡屡获奖,却产生不了一流的数学家?一位教育界人士就此次高考大纲修订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说法,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部分答案:“不少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以刷题为主,机械地背定理、背公式,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的生成过程、推导过程都是稀里糊涂的。”

稍稍留意一下便不难发现,每到高考、中考临近,网上就会出现各类“高考押题卷”、“中考猜题库”,受到不少考生和家长青睐。这种围绕应试的高强度的知识训练,难免使思维板结,创新能力下降,导致分数与能力、考生与社会脱节。如何从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向创造型、发明型人才培养方法转型,已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命题。

指责家长有盲目从众心理,呼吁将孩子从繁重的学习中“解放”出来,这样的空泛议论很容易流于肤浅。更重要的是,得从升学试卷入手,对考试指挥棒适当进行拨动,从根本上引导、改变人们的预期。这也是此次高考、中考大纲修订备受瞩目的关键原因。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考试理念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自然而然就会跟着改变风向了。我们从一些大学近几年的自主招生能力测试题中也可以看出,其重点考查的是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想像力、洞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而这几种能力多数和单纯的“知识”灌输没有太大关联。

足球和诺贝尔科学奖背后的教育问题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6.10.10

近日,有两个议题在舆论场引起了热议。其一是中国男足,在主场以0:1输给叙利亚队,引发了对中国足球队“专业输球三十年”“特能输”的热议。其二是日本分子细胞生物学家大隅良典荣膺今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引发对日本为何能在近17年17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讨论。

看起来,这两个热议话题分属不同的领域范畴,前者是体育新闻类;后者是科技新闻类。但是,如果细究之所以会造成中国男足“特能输”,以及中国科学家难以获得一项诺贝尔科学奖背后的原因,二者又不无关联。


展开全文阅读
中国体育在世界级大赛上,常常能令国人扬眉吐气,唯独中国足球令人沮丧。如果分辨一下,中国体育能够在国际上占据优势的,基本上都属于个体项目。兵乓球、跳水、射击、体操、羽毛球,都是依靠运动员个人的能力以及艰辛努力而取得成功;而像足球一样需要依靠团队协作才能取得佳绩的,除了女排,其余的项目绝大多数都乏善可陈。

依靠个人能力和努力的项目,中国运动员中不乏运动天才,也不乏肯吃苦、刻苦训练的选手,13亿人中选拔的顶尖天才取得佳绩不足为奇。而在市场化和职业化程度最高,在全世界范围内最受瞩目的足球运动,中国足球队该花的钱花了不少,选拔的好苗子也不少,那些在青少年时期组队还能与欧洲、南美优秀球队抗衡的球员们,成年后别说与欧洲、南美的优秀球队,就是与亚洲的二、三流球队比赛,也输多赢少。

中国社会对科研、学术也不可谓不重视,无论是国家、省部、地市,乃至各个高校,都有着吸引科研人才、鼓励学术创新的种种“学者计划”、“人才工程”,在整个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一个国家有中国这么重视科研创新。全国范围内,哪怕是基层学校的教师要得到晋级,科研成绩也是必不可少的考核最主要和重要的指标。每年中国学界所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也多年雄踞世界各国之首。

可是,反映到代表着科研能力最高水平的诺贝尔科学奖项,中国的科学家就总是“英雄气短”。从1949年迄今,诺贝尔四大科学奖项颁发给了全球400多名取得卓越成就的科学家,其中中国大陆科学家只有1人,相比于中国人在全球人口的比例,占全球20%人口的中国大陆,荣膺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家占其中的0 .2%左右。事实上,如果不是去年屠呦呦荣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项,此前整个中国大陆荣膺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人数还是“白板”。

从创造力心理学的角度,科研创造力蕴含了四个要素:创造个体、创造环境、创造过程以及创造产品,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创造个体与创造环境,创造过程与创造产品不过是前两者具备后的结果。创造个体既包括与生俱来的某些创造性的天赋特质,更包括后天社会化所习得和发展的种种与创造性有关的人格特质,如独立思考、质疑、批判性。而创造环境则需要提供创造所需的资源,包括对错误和异端的容忍,团队的协作与支持,而不仅仅是划拨多少经费,配置多少高精尖的设备仪器。

足球运动也与此类似,优秀球队最重要的两个要素也是卓越的个体,以及鼓励卓越的环境。卓越的个体既包括与生俱来的某些足球运动的天赋特质,更包括后天社会化过程中习得和发展的种种与足球运动有关的人格特质,如热情、进取心、协作、信任。而鼓励卓越的环境则需要提供鼓励、培养和维护追求卓越的能力和进取心所需的资源,包括对球员的尊重,对足球的热爱、专业精神和职业性,而不仅仅是砸多少钱,配备多少奢华的物质条件。

从与生俱来的天赋的角度来看,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必然意味着相比于其他任何国家有更多可能成为顶尖科学家或者顶尖球员的具有天资禀赋的潜在人才苗子。但有好的苗子却未必就一定结出好的果子,后天社会化过程,主要是教育,才是人才苗子不被浪费、戕害,能够茁壮成长最关键的因素。例如,中国的学校教育,从幼儿园直至大学,对学生不恰当的规训远远大过对自由发展的鼓励,而过多不恰当的规训恰好压制乃至扼杀掉学生可贵的独立思考、质疑、批判、热情、进取心。这也造成中国社会大家司空见惯的从儿童、青少年、成年人,愈成长,愈落后的怪圈。

像中国男足的青年队,曾经在荷兰世青赛上三战全胜晋级,淘汰赛以2:3惜败德国队。而中国男足的成年队,最好的成绩也就是世界杯小组赛三战全负,不进一球而铩羽出局。至于中国高中生参加世界高中生奥林匹克各学科竞赛,夺取金牌如探囊取物,但成年后的科学家66年只艰难获得一次诺贝尔科学奖项。

既此,中国男足的屡屡败绩,以及对中国获取诺贝尔科学奖项的饥渴,归根到底都与中国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脱不了干系。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认真地反思、检讨中国教育,重新思考和建设能让每一个人都能自由发展的中国教育,恐怕才是破解这两个领域范畴问题症结的正道。

读书改变命运是对教育价值的狭隘解读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6-10-11 

西班牙哲学家费尔南多·萨瓦特尔在《教育的价值》一书中谈到教育的价值时指出:“每个人都是用他的持续存在和能力来证明自己,他的发源地(即生物学起源、种族起源、家族起源、文化起源、国家起源、社会阶级起源等)并没有预先注定他就要遵从其他人确立的等级制度机会。在这一意义上,教育上所付出的努力总是要反叛命运:教育是反对听天由命,而不是为受教育者安排指定程序。”

用教育反叛命运、反对听天由命,或者说用教育改变命运,对中国人特别是普通中国人来说,无疑是根深蒂固的价值追求。自从孔圣人大办私学以来,贵族政治受到了挑战,朝为布衣暮至卿相的命运颠覆,在私学催化下成了可能。特别是科举取仕制度勃兴以后,不仅有“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的帝皇之叹,更有学子们把“金榜题名时”与“洞房花烛夜”并列为人生两大幸事。对普通家庭而言,更是带来了许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命运转变。即使近代西学东渐、学校勃兴,即使新中国全面办教、平等入学,教育改变命运依然是金科玉律。在较长时间内,我们还没法彻底改变这种现状。

有点遗憾的是,我们理解的教育改变命运、反对听天由命,一般是对外在的就业和获得社会地位而言的,而不是内在的精神追求。即我们理解的、看重的教育改变命运,主要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的突发性结果,而不是为改变命运所做的基础夯实、知识积累、方法训练、精神培育的沉淀过程。

这样理解教育、操作教育的后果是严重的,复杂的教育过程异变成了简单的考试和分数,进而异化了教育目的。范进式的疯狂、孔乙己式的悲惨并非个案,即使今天,一旦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升大学的可能,不仅孩子会放弃学习,家长和教师往往也会淡化甚至放弃对孩子的管教。

而且这样的理解也并非教育的本质。教育除了满足特定时期急切的实用的某些社会需求、个人需求外,更是一个精雕细刻的教导过程,是一个春风化雨的心灵培育过程。教育于人反对听天由命的作用,也不是马上给予“反对”以明确的结果,而只是提供一种可能,即为这种“反对”提供一种知识、方法、精神支撑。而一味图明确结果的快餐式教育就会带来副作用,应试教育带来的苦果,就是如此。

快餐式教育通常为受教育者安排指定程序,而且这种指定程序有时候到了苛刻的程度。科举制下“八股”之严格,应试教育下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因为一分之差就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受教育者很难在这种指定的严格程序中自由舒展命运,我们的教育很难在指定的严格框架内自由探求帮助受教育者改变命运的途径。因为路只有相反的两条,结果只有相反的两个,这依然是今天教育的无奈。

教育者应该明白:生命是无法预先定制的,只要是健康向上的,就是美的。

[关于教育的言论]

1、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

2、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让它如何发光。——(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

3、把美德、善行传给你的孩子们,而不是留下财富,只有这样才能给他们带来幸福——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

4、教育的伟大目标不只是装饰而是训练心灵,使具备有用的能力,而非填塞前人经验的累积。 

——(英国生理学家)爱德华兹

5、创造人的是自然界,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俄国思想家)别林斯基

6、养成我们性格的原因还有我们的自信心,我们坚信这样一句名言:天生我才必有用。今天我常想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从孩提时代起就培养孩子们对家庭的和幸福的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也是家中的劳动者贡献者,是一个有用的人,那么,他们一旦走上社会,就能够主动地发挥创造性的才干,为国家做出贡献。——(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


展开余文
7、一个孩子的头上无论有什么样的天花板或者穹隆,在他的眼睛里反射出来的总是天堂。

——(法国作家)雨果

8、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们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

——(法国思想家)卢梭

9、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斯

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知识点归纳之写作素材(六)

习近平对青年说的九句话

理想: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奋斗:“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对想做爱做的事要敢试敢为,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理想变为现实。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学习:“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广大青年要自觉加强学习,不断增强本领。人生的黄金时期在青年。青年时期学识基础厚实不厚实,影响甚至决定自己的一生。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自强:“不要妄自菲薄,同时要自强不息”

我们对中国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培养国际一流人才充满自信。我们的胸襟是开放的,包容并蓄。幸福不是从天降,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是很了不起的,不要妄自菲薄,同时要自强不息。年轻人在学校要心无旁骛,学成文武艺,报效祖国和人民,报效中华民族。同学们好好学吧!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考察中国科技大学

心态:“年轻人不要总熬夜”

那个时候我年轻想办好事,差不多一个月大病一场。为什么呢?老熬夜。经常是通宵达旦干。后来最后感觉到不行,这么干也长不了。先把自己的心态摆顺了,内在有激情,外在还是要从容不迫。

——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同200余名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说

志趣:“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踏实:“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

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人说:“圣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圣人。”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吃苦:“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青年朋友们,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险滩,有直道也有弯路……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读书:“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

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现在条件这么好,大家更要把学习、把自身的本领搞好。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五四”青年节参加主题团日活动时的讲话

让曹雪芹和莎士比亚对上话

2015-10-28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作者:王子墨
近日,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在英国议会发表演讲时,特地引用了莎士比亚的名言:“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英国女王听闻习主席喜爱莎士比亚,还特地送了一套莎士比亚诗集。莎士比亚,早已是英国最为著名的文化符号,一提莎士比亚,那深情吟咏的人生悲喜,花团锦簇的英伦风情,就跃然于脑海。

  英国人有句话:宁愿失去英伦三岛,也不愿失去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早已化为英国软实力坚实的一部分,焕发出非凡的魅力。了解英国,就绕不开读一读莎士比亚;喜爱莎士比亚,也会对他的祖国心生亲近。

  当莎士比亚的戏剧在伦敦环球剧场上火热上演了一百多年后,在中国北京,也有一位作家在简陋的宅第内,在风雪夜、在酷暑日,一遍又一遍地在故纸堆中反复涂抹,不求闻达、一心著书。这个人就是曹雪芹,这部“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作品,就是《红楼梦》。

  今天,曹雪芹的成就与《红楼梦》的伟大已不消多说。但凡华人,大概没有人不知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红楼梦》,也没人不能不怅然于“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曹雪芹。不仅在中国,在国外,全译本也有20多种。英国著名的东方文化研究者阿瑟·韦利曾评价:“《红楼梦》是世界文学的财富,它的出现给世界文学增加了荣誉,它使世界文学创作者受益匪浅。”

  今年是曹雪芹诞辰3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有多处提到了曹雪芹。但不得不承认,对曹雪芹的研究,对曹雪芹这一文化符号的推广,依然有些乏力。早在2001年,红学研究者蔡义江先生就曾说过:“曹雪芹是我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与成就,比之于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普希金、托尔斯泰都毫不逊色。但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一座国家级的曹雪芹纪念馆或博物馆,这与曹雪芹的崇高地位和他对中华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是极不相称的。”也有学者感叹,不仅在国内,在国外,曹雪芹的知名度与其他世界级作家相比也仍有差距。

  如今十几年过去,当我们把莎士比亚故居列为英国旅游必看的景点时,又有几人知道在北京海淀香山附近的一个小院落,曹雪芹曾在这里沉思、叹气、运笔,并完成了不朽的《红楼梦》?

  一位作家,一卷作品,其意义不仅是带给人一串感动、几许眼泪、几多欢笑,更是在世界舞台上一个民族独特的身份标记。国名往往是单调的,但是这些文化符号却饱含感情。美国与马克·吐温,西班牙与塞万提斯,日本与紫式部,当看到前者,或许勾连不出思绪,而看到后者,那一幅幅风情的画卷,丰满的故事,独特的哲思,就萦绕于心,挥之不去。这种吸引人的力量,就是文化软实力。

  在曹雪芹诞辰300周年之际,我们更应沉思,我们该如何让像曹雪芹这样的伟大作家进入我们的心里,又该如何让他们走出去,成为我们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让他在世界的频道里和莎士比亚对上话。

保护地名留住历史文化记忆

2016-03-25 03:4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作者:耿银平
有的城市有七八条建设路、公园路等重名街道,有的城市存在不少曼哈顿、威尼斯等洋地名……不规范地名的存在给群众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为清理整治“大、洋、怪、重”等地名不规范现象,加强地名文化保护,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召开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

  地名不仅是简单的自然实体标记,更是不可或缺的历史记忆。正如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会长刘保全所言,地名“承载着普通人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比如“六尺巷”将“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谦让故事融入地名,给子孙后代带来无穷的精神熏陶。再比如“仁和庄”“安庆”“吉安”等,蕴含着国泰民安、平和友善、和谐礼让等传统美德,这些都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加强地名文化建设,还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国民对中华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但也伴随着一些不和谐之音,为地名乱象埋下了祸根。一些开发者、城市经营者消费主义倾向、功利崇拜之风渐盛,随意更改地名;还有的“崇洋媚外”,用一个干瘪、毫无内涵的洋名字,为自己撑门面、长威风。“有灵魂的城市”缺失了,城市发展千城一面、千城一景,焉能留住独立品格、历史敬畏感?而在管理层面,地名管理中普遍存在缺乏统一归口管理、监管困难等问题。地名乱象是对地名资源的摧残性戕害,会降低人居文明、归宿感和幸福感,也将让历史文化记忆产生无法挽回的“断裂”。

  国务院出手清理整治“洋地名”,意在整顿规范,更重在进行法治和文化“唤醒”。我国的《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不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我国地名,其中包括居民区、楼群、建筑物等,不少地方政府也出台了地名保护法规。但做好地名保护,仅仅停留在表面是不够的,必须让法律法规严格约束。让法治精神转化为城市公共精神、文化信仰,从根源上杜绝各种地名乱象。

  因此,我们在为城市筑起“物质大坝”的同时,更要筑起“文化大坝”。通过保护传统地名,对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加以储蓄留存,强化城市文化的涵养功能,树立浓厚的地名自豪感、传统文化敬畏感,将地名标准化和规范化真正落到实处,为一个地区的公众打造风格独特的“精神的田园”。

我们所欣赏的是一个文言文“高手”吗

2016-01-05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高亚洲
在一次考试中,株洲11岁的伢子余晗睿40分钟内写出一篇作文,因笔迹稚嫩工整,以文言文形式引经据典、论点鲜明地阐述家庭教育对阅读和习惯的重要性,这篇600余字的作文迅速走红网络。(1月5日《潇湘晨报》)

  伴,人之情也。读书,明理也。习惯,所以修身养性也。此皆父母之教也。这是余晗睿作文中的一句话,读来并不高深莫测,但出自一个00后之手,多多少少是让人意外的。文言文古雅韵味、文气弥漫,却也因为辞意变迁,今人读起来往往艰涩难懂。没有一定的古文功底,要创作出一篇颇有文采的文言文,着实殊为不易。


展开余文
  这是一个盛产网红的时代,从草根明星到时尚宠物,从一封写满情怀的辞职信到一首怪诞的另类歌曲,意想不到的走红,却往往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上。这篇文言文的意外走红,让这个叫余晗睿的00后,成为许多人津津乐道的“别人家的孩子”。只是,当我们对他津津乐道时,真的只是欣赏一个在众多孩子中脱颖而出的文言文高手吗?

  从教育科学来说,在文字方面的有所擅长,当然不是教育的全部,而更让我们要看到的是,在这个文言文高手背后,所隐藏的教育本质所在。

  根据孩子老师的描述,因为文言文功底深厚,余晗睿“作文通篇文从字顺,论据有力、观点鲜明”。当然,他并不只是一个文言文世界的写作高手,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国学熏陶下,“很注重礼仪”,颇有修养的孩子。

  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应试教育依然是大行其道的教育逻辑。为考试而阅读,往往让阅读失去了本身的熏陶价值。在余晗睿身上,抛却教育功利心下的虚浮与急躁,我们可以看到国学教育之于一个孩子的成长价值和意义——优秀品格的塑造和优良习惯的养成。

  当余晗睿成为一个教育的“另类”时,除了他所在的学校注重国学教育,以培养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外,良好的家庭教育之于他的成长也有着重要价值。

  每一个父母都望子成龙,许多家庭为孩子倾注了大量心血,但是,让孩子成为一个让人艳羡的“高手”,显然是一个技术活。正如余晗睿所在学校的校长所言——小学生对古诗词感兴趣的不多,靠内容或家长强制去吸引很难,家长兴趣上引导,孩子本身去领悟,会越学越有味。

  但是,在现实的家庭教育中,又有多少家长愿意有耐心地去引导孩子的兴趣呢?有多少家长愿意如余晗睿家长那样去悉心陪伴呢?又有多少家长能够在生活中以身作则呢?从余晗睿的经历来看,让自己的孩子成为高手,其实并不遥远,或许只是需要为人父母者,祛除功利心,以平等、尊重的心态与自己的孩子成为朋友。

  于此而言,当一个11岁的孩子因为一篇作文成为网红,与其说我们在欣赏一个文言文高手,不如说我们在发现教育的本质、读懂所谓父子或母子一场的真正内涵。

年度流行语能否准确描摹时代镜像

2015-12-31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朱昌俊
岁末,很多媒体都刊发了“2015年十大流行语”“流行词汇”“年度汉字”等,入选的网络语言越来越多成为显著特征。比如今年《咬文嚼字》评选出的“十大流行语”,网络词汇就占了七个。这倒也符合当下多数人的生活,“低头族”的普遍,网络消费的普及,都在宣告网络正由过去的虚拟形态,悄然走进大众生活。

  从这个意义上看,网络成为主要流行语的发源地和使用场,确实是接地气的。以前人们还担心,网络词汇会损坏传统语言表达的纯洁性,现在看来,网络热词已经被人欣然接受。可以说,一个以网络语言为主的流行语榜单,正是互联网文化对社会全方面渗透和改造的一个缩影。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流行代表的是某一语言被使用的概率和热度,并不必然代表着社会的主流关切,通过它来描摹时代的叙事,也显得很单薄。比如这次榜单中的“脑洞大开”“任性”“剁手党”等词汇,多还是偏生活化,甚至本身就带有不少的娱乐色彩,而入选的客观标准,也面临着争议。

  作为一名“低头族”,这些词汇笔者似乎听过或使用过一些,但要对它们的具体来源说出个所以然,却依然觉得困难。而有的电视节目,甚至专门以“这些流行语你都会用吗”来试图答疑解惑。可见,并不是人人都跟上了这种流行步伐,都能从中找到情感的共鸣。由此所引申出的一个疑问是:互联网技术和文化的普及,整体上给社会带来了便利,但是否也意味着对互联网的参与与否,正在加大不同群体间的话语和信息鸿沟?那些被排挤在互联网文化之外的人,在今天又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跟上时代的节奏?

  有说法称流行对应的就是遗忘。不错,很多网络热词瞬间走红,但又很快被人遗忘。换言之,新词汇的诞生和使用体现了一种集体智慧,却并不一定带来社会思维的进步;网络词汇在增多,现实中的话语表达方式却并不一定随之丰富,相反,很有可能变得更加套路化和同质化。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人们在对流行词的亦步亦趋中,试图向“主流”靠近,本身又构成一种反叛——表达的真诚和个性又同时被过滤、流失。

  在今天,可能在每个家庭之中,父母与孩子都已经在操持不同的话语体系,更遑论城乡之别,网上网下之别。换言之,有多少人在为流行语狂欢之时,就可能有同样多的人被排挤和冷落。词汇变迁的速度和节奏越来越快,表达也似乎越来越个性,但也衍生出更多的表达障碍、情感阻塞。这或许是我们在回顾年度流行词汇时,不得不正视和反思的地方。

  技术的进步自有其内在的逻辑,流行语的评选也是一家之言。然而由流行语的变迁所折射出的某种相对的文化强势,又不得不让人思考,技术进步在整体造福社会的同时,又如何避免增加新的群体隔阂与话语隔膜?多年之后,当我们再回过头来梳理这些流行语时,又能够从中管窥出一个怎样的时代镜像?它真的准确代表了当年多数人的表情与心绪吗?

从“引力波辐射”看科学素养提升

2016-02-22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作者:朱昌俊
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第一次探测到了引力波。这项轰动世界的发现不仅证实了爱因斯坦一个世纪前的预测,也向人们提供了一个观测宇宙的新途径。几乎与此同时,某电商网站上就出现了宣称能预防引力波的商品,如面膜、孕妇背心和肚兜,有的商品简介上甚至写着,“引力波是辐射的一种,而且辐射非常强”。

  引力波到底是什么?要具体搞清楚,或许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于引力波是否有辐射有一个准确的判断。至少从目前的科学研究来看,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引力波有辐射。而所谓“引力波有辐射”的说法,源自部分商家之口。虽然也有个别商家明确表示这些是恶搞的商品,目前销售记录还为零,但鉴于一些商家借机炒作“伪概念”的先例,以及不乏一些市民自我感觉“引力波是有伤害的”,此类产品恐怕难免让一些人信以为真,并给更多人带来误导。

  除了引力波被误读,此前还有手机辐射、WiFi辐射、孕妇需穿防辐射服保护胎儿等。这些模糊的概念中,一些是似是而非的夸大其词,一些则干脆是出于商业推广而刻意制造的“伪概念”。比如引力波有辐射,几乎是随着引力波被发现的新闻同时“上线”,在多数人还没弄清楚引力波的具体情况前,部分商家就先下手为强,人为制造了一个“商机”。

  按理说,在信息获取相当便利的当下,求证某种说法是否真实,只要稍稍借助于一些网络查询,即可了解大概。然而就是这些看似漏洞百出的“伪概念”,却依然不乏上当者,有一些甚至还逐渐“深入人心”。这里除了有信息获取上的不对称和“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人性弱点,社会整体科学素养的欠缺恐怕难辞其咎。中国科协开展的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6.2%。而美国的这一比例在2000年时就已高达17%。

  一个公民科学素养的高低,与其个人对于科学问题的认识有关,但一个社会整体科学素养低,轻则是为一些“伪概念”“伪科学”的流行和泛滥提供温床,重则影响一个社会的判断力、科技创新力与竞争力。有专家就曾指出,中国公众随着年龄增大,科学素养水平却在下降,与欧美国家以及日本形成反差。这一现象,与民间一般认为的“越老越迷信”其实有相通之处。究其原因,很可能是我们日常性社会科普教育和宣传的缺失。

这些年,我国在一些高精尖领域的科技创新不断取得进展,但国民科学素养提升的速度似乎慢了不少。以“引力波辐射”为代表,种种与科学问题相关的“谣言”或“伪概念”的流行足以说明,科技发展和进步对公民素养的“涵养”作用还有待加强。而一个国家理想状态下的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理应包括国民科学素养的提升。有鉴于此,在强化学校正规教育中的科技知识传授力度、增加大众科普推广、创新科普方式以及建立科技创新与民众互动的有效桥梁等方面,我们仍有亟待填补的空白。

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知识点归纳之写作素材(七)

核心话题:关于成长

1、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来处,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去处。

寒门多出贤        张保振

最近,有位中国学子登上哈佛大学演讲台,从自己中学时代被毒蜘蛛咬伤的“农村故事”,推及“改变科技知识分布不均”这一主题,他的英文演讲视频在网络上热播。由此而成为“网红”的他,出生在一个小村落里,父母均为农民,更引起人们关注。窃以为,这倒是一件寻常人家的正常事,它告诉人们一个寻常道理:寒门多出贤。

  千百年来,在古老的中国,不乏这样的故事。2500多年前,孔子的三千弟子中,“贤人”有72人。这72人中,出身寒门的不在少数。比如,被孔子称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的颜回,不仅位居72贤之首,而且被后世尊奉为“复圣”;被庄子言为“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由于缺食,浑身浮肿,由于劳动,双手老茧,且面带病色,却被后世尊奉为“宗圣”。即便是孔子,也正如他后来所坦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由于“多能鄙事”,甚至还有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意味。

  生活,同样会成为人们的老师。俗语言:“不经冬寒,不知春暖。”正因为出身“寒门”,所以更知“寒”的不爽,也更向往“暖”的开心。古语云:“同病相怜,同忧相救。”正因为自己被“寒”过,因而一旦有条件,也更愿意伸出温暖之手,拉身处“寒门”的人脱“寒”。而这,正是“贤”之思、“贤”之举。遥想当年,孔子正因为“贱”而从事各种“鄙事”,所以使得孔子在日后思考社会问题时,更能体会到劳动民众从事“鄙事”的艰辛与重要,更能考虑到劳动民众身处“贱”位的状况与情感,从而自心底发出了“为政以德”“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千年至论。

  寒门多出贤,并非说,只要是出身“寒门”,就可自然而然地为“贤”了。贤,不仅要有“德”:能替别人着想,勇为天下谋利;而且要有“才”:有本事,能成事。这,就离不开学习。有言道:人不吃饭,饥;人不学习,愚。生活就是这样,惟有好学,才近智,惟有知学,才给力。只有努力用知识武装自己,不断增进自己的道德修为,才能离“贤”更近一步。

  寒门多出贤,意味着多付出。“不吃苦中苦,难得甜上甜”。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勉励同学们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成功、成名,永远不是用巧嘴吹出来的,而是用心血写出来的。有了比常人更多的付出、更过人的求知欲、更开阔的思维、更远大的志向,无论出身多么艰苦,都将成就一番不凡的事业。(《 人民日报 》2016年06月22日 04 版)
2、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

没有风暴的海洋是池塘            陈  凌    

美学家朱光潜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有一段时间喜欢作诗填词,兴之所至,常信笔直书,想到什么,便写什么,自觉不错。后来将习作拿给朋友看,却碰了壁:“你的诗词来得太容易,你没有下过力,你喜欢取巧,显小聪明。”一语点醒梦中人。他由此方悟,意境经过洗练,用词经过推敲,才能百炼成钢,达到精妙境界。遣词造句如此,人生更是如此。

  “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八九。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曰奋斗。”桥梁专家茅以升晚年这样总结一生。诚然,谁的人生没有几分坎坷?谁的道路不曾有过崎岖泥泞?生命的常态,永远不只是浅浅的涟漪,更有涌动的暗流、潜在的礁石。正是这些,才构成了完整而丰富的人生;也正是在崎岖道路上的砥砺前行,每个人的精神生命才能不断成长。

  有作家写道:“你不可能要求一个没有风暴的海洋。那不是海,是泥潭。”未经磨砺的灵魂,是没有深度的。然而,总有一些人,一提到压力,就心生畏难情绪;一遇到困难,就只会向后退缩,畏葸不前。还有的人甚至甘做“草莓族”,一压就扁,一碰就倒。如此,无法成就一番事业不说,恐怕连自己人生的方向盘都很难把握。相反,中流击水,才能真正熟谙水性;披荆斩棘,才能抵达未曾抵达的地方。正所谓,“不有百炼火,孰知寸金精”。

  其实,很多时候,横亘在我们面前的困难,看似高山,实际上不过是座小山丘。能否迈过去,关键就看我们能否拿出攻坚克难的意志。《史记》曾载,飞将军李广有一次外出打猎,把草丛中的一块石头误认为是潜伏的老虎,于是弯弓射箭,箭镞居然深陷石头之中。等知道是石头之后,却始终无法再次以箭穿石。这里的区别,就在于射箭之时的意志,是否一往无前、绝不退缩。李白由此感慨道:“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意志坚定与否,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成败。

  不可否认,一些困难并非能轻易克服,但没有尝试过,怎会知道到底能不能克服呢?不试,半点机会都没有;试了,至少还有机会。即使最终没有克服,至少也是增加了阅历、磨砺了心性。正如哲人所言:“雾气弥漫的清晨,并不意味着是一个阴霾的白天。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都标示着前进的一步。”与困难作斗争,不管成功与否,本身就是一笔重要的人生财富,它将成为下一次成功的基石。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写的。看来,人受点打击,遇点困难,未尝不是好事。说到底,挫折和苦难,不过是块磨刀石。不被困难吓倒,不向挫折屈服,勇往直前,人生的刀刃才能越磨越锋利。
3、成熟不是人的心变老,而是泪在打转还能微笑。

受得委屈,可养格局      仲  洁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去年这封被称为“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在不少人心中泛起涟漪。身边不时有年轻人,甚至刚刚工作不久,也贸然来个“华丽转身”——辞职走人。然而,当我们拿起现实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那些具体的“离去”,就会发现不少年轻人的离职,只因受不了一时的小委屈,理想与情怀只是被作为逃避的华美掩饰罢了。

  的确,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委屈,有的人选择的不是面对,而是逃避。问题是,世上还有不受一丁点委屈的人生吗?还有一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吗?设若每受委屈而躲避,则人生将无处可逃。在一定意义上说,受不得委屈,也就难有“诗和远方”。

  人生的炫彩少不了委屈的纠缠。在文学写作中有一种说法叫“古老的敌意”,意指作家如果一生境遇太顺,沉湎于安逸生活,那么,他将很难创作出真正传世的伟大作品。正如写就《红楼梦》的曹雪芹,陷于困顿沦落之间,依然坚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贡献出这样一部皇皇巨著。可以说,正是生前“生于繁华,终于沦落”的莫大困境和委屈,最终成就了他流芳百世的身后之名。

  对于普通人来说,虽不会遭遇曹翁那种盛衰逆转式的极端命运,但日常生活从来就是制造各种委屈的高手,它所能提供的委屈品目繁杂、款式众多:比如努力被否定,辛苦得不到认可,隐忍之后换不来理解,一片真心不被接纳,默默付出没有成果……并且生活对之一律解释欠奉。在一定意义上说,面对委屈,选择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有的人容得下委屈而成其大,盖因其胸怀襟度得以被委屈撑大;有的人受不得委屈而处其微,实因格局不够而被委屈撑破。

  作家海明威写道:“一个人生来并不是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人生在世,确然需要这么一点精气神。面对委屈、挫折、困境,不是选择逃避,而是以勇敢与微笑去面对;不是选择认命与沉沦,而是不屈沉着以进取。换言之,既然委屈是人生旅途上如影随形的种种难关,唯有认认真真去过好每一关,我们才能脱胎换骨,不断抵达自由的境界。相反,在生活的此处过不了这一关,就别想在生活的别处能过好这一关。

  一定程度上,面对委屈的姿态,就是一个人行走世界的基本步态;对委屈的消化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看世界”的襟度。100多年前,曾国藩求学衡阳,同舍一名杨姓同窗,家中有权有势,读书时就对他百般刁难。曾中举后,他更是大发雷霆,责难曾的书案抢了他的好风水。当大家纷纷为曾不平时,曾却劝解众人,不要为这点小事再与之争论。可以说,只有吞得下生活的小委屈,才能吐得出人生的大格局。

  作家史铁生曾言:“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坍塌。”正是现实世界的不完美,呼唤着我们用人性的完美去铸就彼岸的殿堂。世界有多大,看你受得住多少委屈;人生有多精彩,看你有多大格局。

4、要想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就不要自我设限,打破内心的“心理高度”。

成长是与自我的搏斗       李洪兴

用软件合成“我的小学生证件照”,在朋友圈晒出“自制高考准考证”,穿校服戴红领巾过“六一”……不要认为这都仅仅是“怀旧”。社会调查显示,“不想长大”如今已成为一些年轻人真实的心态。“不愿工作”“打扮装嫩”“不愿结婚”“不愿生子”,被选为不想长大的四大表现。这样的现象,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成长到底意味着什么?

  成长有两个维度,一个横向的时间轴,一个纵向的心理轴。时间流逝、年龄增加,这是最自然不过的长大,却并不必然会带来心理的成熟。有人以3个标准定义成熟:经济上独立、自己做决定、对行为负责。这意味着,成熟需要克服精神的惰性,参与更大的竞争,也承担更多的责任。或许正因此,在上述调查中,才有超过七成的受访者把不想长大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竞争太激烈”。

  有心理学家提出,现代社会中,人在20岁出头时会经历一个“成人初显期”。这一阶段的年轻人,生活充满可能性也充满不确定性,他们在关注自我时注视世界,在否定自我中追逐未来,总是感觉找不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生活甚至是感情,因而进入一种“青春已过,成熟未满”的过渡状态。说到底,这样的不想长大,只是还没有发现自己。

  不过,“成人初显期”终究还是要走出去的。背过身去延宕成长,将“怀旧”“装嫩”转化为心理按摩,只会徒增焦虑,更可能错失成长的机遇。有人说,逃避与其说是一种防卫,不如说是一种溃败,它不仅是一种心理状态,有时也是一种心理障碍。越过这个障碍,方能成为一个心灵层次丰富、心智成熟饱满的人。如果走不出心理“舒适区”,就会失去向上伸展的动力,陷入个人发展的沼泽。

  不想长大,对个人而言是一种自由选择,但做出这种选择的人多了,则可能让社会失去活力。陈独秀曾在《敬告青年》中批评,“退隐为弱者不适竞争之现象”,因此断言,“排万难而前行,乃人生之天职”。阴影和光明都是人生的财富,挫折和困苦同是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命成长,不仅要学会转身和撤退,更应当学会直接面对和攻坚向前。唯如此,才能在个人的奋斗中,推动时代和社会的前行。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成长就是与自我的搏斗。毛泽东17岁离家时,改写了一首诗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一心向学和志在四方的决心,尽在其中。青年马克思在临近毕业、考虑自己前途时,写下著名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他一生忠实于少年时代的誓言,“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即使在没有钱买面包的时候,也从未放弃。的确,没有经历过,哪有资格抱怨;没有积累够,更无理由装睡。

  “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逃避成长固然可能得到一时的安稳与平静,却也意味着失去了更多生命的精彩。以“向前走”的坚定对抗“向下滑”的逃避,以“不惜于”的勇毅克服“不敢于”的懦弱,就算再平凡的路,也能走出非凡的光彩。

5、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有一种精神叫专一        周云龙

   

“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韩非子》中的这一名句,现代科学也给出了解释,即大脑两半球的连接机制无法同时向左右手分别传达“画圆”和“画方”的命令。无数事实表明,用心不专,什么事也办不成。相反,只要专一,精卫可填海,愚公能移山。

  屠呦呦就是滴水穿石的典型。55年里,除参加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她几无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母亲抚养,即便得了中毒性肝炎也还在充满乙醚气味环境下工作;从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中提取,历经380多次鼠疟筛选,经历了190次失败,最终提取了关乎上百万生命的青蒿素。屠呦呦的事业轨迹,仿佛在提醒人们,无论是拉斯克奖,还是诺贝尔奖,都只是评价手段,最重要的是专一地做好专业的事。

  诚然,“不专则不能”,但为什么一些人跨界照样成功?秘诀无他,还是专一。专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而专一则是一种精神状态。如果说专业是身体上的不同器官,那么专一就是流动其中的血液。科学界巨星“三钱”之一钱伟长,在应用数学、弹性力学、中文信息学等领域都有重要成就,被人戏称为“万能科学家”。钱老不管做什么研究,都非常专一,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精神干事,则功业可就。从这个意义上讲,因为专一,所以专业。

  然而,尽管跨界不是成功阻碍,但要清楚什么是自己的正业。不务正业,不仅不会成功,反而贻害无穷。明熹宗朱由校不专心治国,痴迷木匠,技艺堪比巧匠,却误国害民。现实中亦有不少这样的人。有一所医院的骨科专家,自担任院长之后,便心有旁骛,热衷搞房地产,医院不断拓展地盘,扩大规模,而急诊、门诊的服务质量,不进反退,病人及家属怨声载道。院长关注点转移,下属也开始仿效——你不务正业,我亦不必专注于此。许多教训表明,在其位不谋其政,却将精力用于怎么升官、怎么发财、怎么享乐,终必误人误己。

  荀子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许多禀赋很好的人,不屑为“蚓”,向往威武之“蟹”,在最青春的年华,将大量的时间、心力耗费在名、权、利的执着上,事业偏轨,难有大成,殊为憾事。寄心于旁骛,或有短暂的满足,却终会在迷途中迷失。诚如屠呦呦答记者时所言:“我觉得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争利”,但愿一语能惊醒那些迷途之人。

  在浮华喧嚣的环境下,专一往往体现为一种定力、自制力、免疫力,乃至挫折承受力。有专一精神打底,在人生和事业的路途上,即便仍然可能面临失败,但至少能拥有内心真正的平静,享受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          (《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0日 04 版)

6、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要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牛顿)

“榜样”是用来超越的        何鼎鼎
临近毕业季,中央美术学院又开始了毕业展。观展过程中,有人惊叹作品新奇,也有行家不客气地点评:看似新鲜,但不少作品处处留下模仿的痕迹。

  其实,在艺术史上,创作之初的模仿与参照,不可避免。领路人身后,总是会聚集一批跟跑者。学书法,绕不开颜柳欧赵,所谓“法帖”就是这个领域的入场券。名家名作开风气之先,却也是千锤百炼积累而成。巨擘如吴昌硕,终其一生都潜心临写《石鼓文》;欧洲印象派画家缔造“光影革命”前,几乎都是古典艺术大家的信徒。

  不仅是艺术领域。有人一针见血地分析,社交网站“脸书”借鉴了领英(LinkedIn)、Friendster等先驱;而苹果的用户界面,也源自乔布斯在施乐帕克研究中心看到的理念技术。很多时候,模仿不失为一条通往创新的捷径。自行车比赛中,“冲刺手”为了减少空气阻力,大部分时间会骑在“破风手”后面。如果按照熊彼特的观点,把创新定义为“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那么模仿创造出新的价值、新的市场甚至新的生产方式,也不失为一条创新的捷径。

  然而,伟大的创新者绝不会止步于模仿。齐白石57岁开始“衰年变法”,走出对前人的模仿,删繁就简“画吾自画”,从“形似”走向“不似之似”。星巴克创始人舒尔茨试图在美国再现意大利咖啡店,然而站着喝咖啡等方式却水土不服,最终以意式风格融合美式休闲,完成了超越之路。如果“一直在模仿,从来不创新”,让创新的精神在追随中消磨,就只会如齐白石所说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从0到1很难,从1到2也不容易。要超越榜样,找到创新的突破点,非得有自我否定的勇气、敢于质疑的精神才行。河北科技大学青年教师韩春雨,因发现更简洁的基因编辑技术而成为“网红”。过去几年,世界生物学界一直以Cas9基因编辑技术为主流,“从众的心理使得融入这种氛围的科学家都在想自己应该如何参与,生怕自己被这个科学大潮所落下”。韩春雨也曾是这一技术的跟随者,但几次失败经历让他挣脱出来,终于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说到底,所有具有革命性的突破,都源于“自我创新基因”的再编辑,走在前面的榜样不仅是队伍的“标兵”,更应该成为发力超越的对象。

  近日,德国的一份研究报告称,中国平均每100万人的专利数为501项,排名全球第十,“正要从‘模仿大国’转型为‘创新大国’”。现实中,华为2015年向苹果公司收取专利费的消息,可成为这一判断的注脚。去年美国一个权威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创新型公司评选中,中国的大疆创新也紧随谷歌、特斯拉,排名第三。“只对准一个城墙口冲锋”“不去投机取巧,只是踏实做事”,尊重对手、借鉴对手,最终超越对手,突破榜样的桎梏、找到自己的蓝海,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创新专注力”。

  有人说,人类所有的发明,不过是对自然的模仿,如车轮之于圆木。然而,正是在模仿过程中的灵光一闪,让人类文明步步前行。“太阳底下无新事”“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两句俗语,或许正揭示着创新的秘密:超越最伟大的对手,才有最伟大的创新。   (《 人民日报 》 2016年06月07日 04 版)

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知识点归纳之写作素材(八)

核心话题:关于意义

有人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却说:即使上帝发笑,我们也要思考。平庸的人也许只是看到自己的存在,而睿智的人却要思考更多:我为什么存在?我应该如何存在?如何让我的存在更有意义?一系列对生命意义的叩问推动着人类走上思想进化的艰难历程,而书籍则永远是照亮这段路程的第一缕阳光。

因为阅读而平视世界           

李 斌

   

有句电影台词说:“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世界那么大,出去走走看看确实是见世面、长阅历的好方法。然而,世界观不只依赖于观世界,阅读同样可以洞察芸芸众生、大千世界。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穷极一生,我们通过感官感知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行万里路替代不了读万卷书。书乃人生成长的精神食粮,片页之间足以驰骋古今、经天纬地,常读之可以知新、可以医愚、可以立德,甚至可以平治天下。阅读的意义就在于,不管富甲一方还是一贫如洗,不管位居高位还是一介布衣,不管志得意满还是穷困潦倒,都能在书籍的世界里摆脱世俗庸常、凝望永恒哲理,找到人生的意义。

  有怎样的眼界,就能看到怎样的远方;有多大的胸襟,就能包纳多大的世界。古人总结,“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书籍,正是脚下的高山、耳边的疾风,帮助我们看到更遥远的风景。阅读是与意义紧密相连的,它让我们知晓,生活不只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也不只有面包,还有玫瑰和咖啡。阅读又是与现实密不可分的,它教会我们审视自身、迎接挑战、辨别善恶,继而读懂生活的真谛、探得生命的意趣。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不读书,接触到的世界就和纸一样单薄;多读书,学识、阅历乃至生命体验会随着页码的递增而不断累积。“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时间的改变可能是静悄悄的,但阅读对气质的塑造终究会显露出来。正是在日复一日的博览群书中,我们感受到“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体悟出“不迁怒,不贰过”的修身奥秘,即便处身失落失望甚至失掉所有方向之时,也能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阅读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读《资治通鉴》,可以获得王朝更替的历史教益;读《红楼梦》,可以洞晓世家望族的兴衰荣辱;读《平凡的世界》,可以从苦难的生活中发现人性的温暖、奋斗的价值;读《罪与罚》,可以跟随底层人物体味人格的矛盾与复杂。书籍传递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有认识这个世界的逻辑、方法和哲理,帮助我们于升平气象中看到隐患风险,于问题荆棘中看到出路希望,从历史幽暗之中看到璀璨未来,从人性冷漠之中看到道德之光。

  阅读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力量,让我们在自我省视中学会谦卑和从容,在平视静观中同这个世界和解。有人推理出人生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阅读的最高境界,正是练就“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今天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不是为了满足“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功利心和虚荣感,而是为了实现内在的淡定从容,赢得开阔的人生境地,达致自我与外界的调和容纳。

  不读书犹如自我放弃,非读书不足以实现精神的富足。(《人民日报》2016年04月20日 04 版)

“第二”的价值

刘根生

一教授在课堂上问:世界第一高峰是哪座?大家脱口而出:珠穆朗玛峰。又问:世界第二高峰呢?台下一片沉默。这种“记得第一,遗忘第二”的现象,乃至由此衍生的“只认第一,不认第二”心理,在我们的社会上还较为广泛地存在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行为选择。

  我们常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也不是所有的士兵都能当元帅。当我们不能成为“第一”时,是否甘为“第二”?“第二”究竟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自然界中,在胡蜂凭借“身高马大”袭击蜜蜂蜂巢时,一只工蜂会冲上去死死缠住它,更多的工蜂则会紧跟而上,工蜂最终靠集体力量战胜胡蜂。第一只冲上去的工蜂格外可敬,但其他工蜂的壮举同样可贵。毫无疑问,正是众多“第二”,成全和光大了“第一”的价值,共同铺就了通向胜利的道路。

  “风行草偃,从化无违”,社会道德的拔节既需要“风行”,也离不开“草偃”。江苏南京,听到电台播发有人抢劫奥迪车的消息,多名出租车司机协助警方围追堵截,成功将涉案车辆拦截。四川遂宁,看到有人抢劫,前后多人追了上去,终使抢劫者无路可逃。河北保定,“良心油条哥”刘洪安拒绝用剩油炸油条,他带了这个头,越来越多的油条店不再重复使用剩油,“良心经营”之风蔚然。无数事实表明,正义所以能战胜邪恶,光明所以能战胜黑暗,善美所以能战胜恶丑,就在于众多的“第二人”一起汇成正能量的洪流。

  许多时候,意义远比名次更重要。在自行车队中,有“破风手”和“冲线手”的角色区分:“破风手”在比赛中负责冲破气流,为紧跟其后的“冲线手”减轻空气阻力,临近终点时,体力相对充沛的“冲线手”奋勇冲刺,为车队争取冠军。无论是“破风手”,还是“冲线手”,名次虽不同,但各担其责,各出其力,贡献不分大小。在社会风气的形成、道德价值的引领中,没有“破风手”的引领就缺少目标和方向,没有“冲线手”的跟进就难以形成趋势和力量。

  做“第二”当然不是盲从,而是一种正向价值的选择,择其善者而从,择其不善而改,向着正能量靠拢。“上梁”歪则跟着歪,别人送礼请吃自己也不闲着,这样的盲从只会使得违纪违法绵延不断。如果第一人挤占生命通道,众多“第二人”视其不善而不从,生命通道又怎会屡屡出现被挤占的局面?如果第一个人哄抢交通事故中散落的物品,“第二人”站出来制止而不是抢得更猛,是不是就能隔断哄抢的传播链?正是诸多“第二人”择定的价值,共同熔铸出道德向上拔节、人心砥砺前行的中坚力量。好风气要靠每个人来坚守,每道“梁”都顶得住,无论是政治生态还是社会风气,才不会出现裂痕和塌方。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人生一世,做何种人,成何种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身处什么环境,见贤思齐、起而行之都是难能可贵的进取态度。只要有颗向善上进之心,第几又何妨? 《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02日 04 版)

“这条小鱼在乎!”

杨彦

生活中,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地铁上,瞧见无座的老人孩子很想让座,一看他们不像很疲惫的样子,想想自己一天班上下来也挺累的,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坐着不动;大街上,看见有人带着孩子求助,心有同情,却因疑心这是拐来的孩子,便什么事也没做走开;马路上,听见有人在问路,想插嘴相助,转念一想“何必多此一举”,又若无其事地经过……我们常常瞬间产生善念,但为什么没有更进一步,把善念变成善举?

  善念如花,善举似果。善念之花常开,善举之果却不易结。心怀善念,是有善端,这就像是水之源、火之星,正是善的基础。然而,如果徒有善念而不为,也不过停留在“想”的层面,既不能给陷入困境的人以帮助,也不能给社会风气注入正能量,最终难免水源枯竭、火星熄灭。就此而言,善行比善念更重要,行动比观念更重要。

  有这样一个启人深思的故事。暴风雨后,海边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卷上岸来的小鱼。一个小男孩不停地捡起小鱼扔回大海,有人劝他:“孩子,这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回答。“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小鱼扔回大海。以行动为导向,把善念化成善举,涓滴又何尝不能汇成大海?倘若总在“值不值得”“需不需要”的犹豫中延宕,我们往往就错过了让一条小鱼重返大海的机会。

  当然,止步于善念,也有现实的无奈。前段时间,有朋友在微信群、朋友圈转发消息,呼吁关注一名生活困难的儿童。然而,当地人得知后去寻找,却发现孩子的情况并非如此。朋友忙不迭发更正、发说明,浇灭了道德热情,更让人情绪有些沮丧。的确,不对称的信息、不规范的求助,往往给爱心添堵。从扶起跌倒的老人需要“立此存照”,到救助街头的乞丐却发现他们有的月入上万,这些坚硬的现实,冲击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拉长了从善念到善举的距离。“一臂之力”“一步之遥”,在很多人那里变成了举棋不定的两难选择。

  有人说,最可怕的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沉默。善念之花结出善举之果,需要每个人的嘉言懿行与共同努力。纵然有过“流血又流泪”的极端案例,但是崇德之心不能因此止步、向善之行不能就此裹足。有诗人曾写下这样的句子:“如果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我就不虚此生;如果能解除一个生命的痛苦、平息一种酸辛,帮助一只昏厥的知更鸟,重新回到巢中,我就不虚此生。”诚然,保护善念的环境还需要涵养,托举善行的制度还需要完善,但对每个人而言,首先要让自己心中的火熊熊燃烧。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悲悯之情、乐善之意,可是否伸出这只手、迈出这一步,却成为平庸与高尚的分界线。“你就是他人的环境”,让善念更多转化为善行,让善行善举少一些无奈,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善念在路上,我们也不能让善行迟到。

(《 人民日报 》( 2015年04月03日 04 版) 肖子罡

  
标签:作文素材 高三作文素材 2017届高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17年高三语文总复习作文指导第五部分:素材
下一篇:2017届高考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汇总(最全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