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课堂实录
阅读:669 2017-06-04
标签:
课堂实录
七年级课堂实录
人教版七年级课堂实录
《一颗小桃树》课堂实录(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执教:林志阳
学生:清江初级中学 七(2)班
时间:2017-6-8 周四
教学过程:
一、激兴趣,入文本
师:大家一定吃过桃子吧?
生:吃过,奉化水蜜桃,慈溪古窑浦水蜜桃,大又甜。
生:蟠桃,寿桃,还有黄桃。
师:是啊,桃子汁多味美,营养丰富,“仙桃养人”呢!那大家也一定见过桃树吧?
生:见过,孙悟空管的蟠桃园里全是桃树。
生:我在果园里见过桃树,有时候家前屋后也能见到美丽的桃花盛开。
师:大家看到桃树时的感受是怎样的?
生:没感受,一般般。
生:美丽,吉祥,生机盎然。
师:这是大多数人的感受,可是,有一个人,他对一棵小桃树情有独钟,小桃树长,他喜,小桃树折,他忧,小桃树坚强,他欣慰。他是谁?这是怎样的一棵小桃树?他和小桃树之间有着怎样的息息相关?让我们走进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感同卑微里的坚韧,身受圆梦路上的执着。
二、比着读,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师:今天咱们要“三读课文”,当然,目标不同,读法不同。第一读,叫“比着读”,老师先给大家一张表。(屏显:比着读,一张空白表格)
谁和谁比?比什么?这事儿就由大家作主了,大家通过浏览文本,发现哪两者有可比之处,哪些方面有可比性,然后就来比较比较,并从中获得有关启示。为了抛砖引玉,老师先和大家一起来找一组比较的对象。比如,文中的爷爷种的盆景和小桃树就有得一比。比些什么呢?生长环境,待遇,遭遇,结果,等等。现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请大家自行找一组可比的,自行设计表格,把你们的比较结果呈现出来。
(学生划表格,找对象,比较阅读,师巡视,约用时8分钟)
师:现在交流。
生:我们小组比较的是小桃树和“我”。请看实物投影。(实物投影小组填好的表格)
小桃树 我
环境 院子角落 偏远山村,孤陋寡闻
经历 将桃核埋在院子角落里;
春天,拱出一点绿儿;
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
妈妈去世时,竟还长着,已经有院墙高;
被猪拱;
风吹雨打。到城里上学;
学习,奋斗,一毕业就走上社会,要轰轰烈烈干一番我的事业。
待遇 笑话它,没出息;
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 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结果 在风雨中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 我渐渐地大了,脾性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
启示 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要学习小桃树不屈不挠的奋斗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师:同学们根据文本内容,筛选出这么丰富的信息,好,老师还要补充作者有关的资料,请看屏幕。(屏显:贾平凹,原名贾平娃,生于1952年,陕西丹凤人,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6年,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无数被时代耽误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在迷茫中开始探索、开始追求……
2005年,获得鲁迅文学奖。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2012年,获得朱自清散文奖 。)
师:一个山沟沟里出来的作家,其中的艰辛坎坷自然是常人所不能想的,就像院子角落里的小桃树,要长高,要开花,是何等不易啊!
生:我们小组比较的是盆景和小桃树。这是我们的表格。(实物投影表格)
盆景 小桃树
生长环境 屋里、院里、门道里 院子角落
所受待遇 惹人费神,每天端进端出,花事一盛,远近的人都来赞赏。 大家笑话它,“没出息”,蜜蜂、蝴蝶不恋它不飞过。
被猪拱折,不好看。
外形 美丽 瘦瘦的,黄黄的;猥琐。
结果 一摞一摞的花盆堆在墙根。 风雨中不倒,留着花苞。
启示 小桃树面对厄运不折不挠;生于忧患,死于安逸;
展开全文阅读
仰人鼻息,终遭抛弃;自助自救,渐渐长大。
师:同是家中一物,不一样的待遇,不一样的结果,发人深思。
生:我们小组比较的是桃核的遭遇。(屏显表格)
我的桃核 我的姐姐弟弟的桃核
来源 奶奶给的桃子 奶奶给的桃子
待遇 埋在地里蓄梦 含在嘴里做梦
结果 长成桃树 早已忘了
启示 梦要付诸于实践,才有实现的希望。
师:大家比读得很好,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我们比中有发现,比中有思考。在这些比较的对象中,我们看到有一组比,两者一直有联系,他们有相似的经历,相似的遭遇,哪一组?
生:“我”和小桃树。
师:就全文而言,要说文章线索的话,大家认为是——
生:小桃树的经历。
师:是的,桃核儿埋在角落里——萌芽(嫩绿)——长到二尺来高(瘦黄,没人理会)——有院墙高了(猪拱、讨人嫌,被遗忘,奶奶照顾)——开花(弱小,遭大雨,花零落,挣扎)——高高的一枝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小桃树的经历可说是贯穿文章始终。可是,“我”的经历呢?大家看,“我”出生在偏辟的山村,从小有梦想——离家出山,进城读书,感到自己的渺小,但想干一番事业——长大成人后,方知人世复杂,社会复杂,感到自己太幼稚、太天真了,遭受种种磨难——像小桃树一样,“我”心里“到底还有一朵花呢”,对理想对幸福的追求更加坚定了。这能不能说是一条线索呢?
生:应该也是,因为它也是贯穿始终的。
师:一篇文章的线索可以不止一条,在此文中,我们说,小桃树的经历是明线,“我”的经历是暗线,明暗两条线索交织,使“我”和小桃树建立了联系。
三、联着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师:“我”和小桃树什么联系呢?这就要进入咱们的第二读,叫“联着读”。(屏显:联着读,面对小桃树的表现,“我”总会心有所动,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感受其中的深情,并随手把这种感受写成旁批。)
(学生找,读,感,写,用时约7分钟)
师:“我”和小桃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请大家说说看。
生:文章第二段里的“我”的心理活动最让人费解,看到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慌乱”,“我”的心里感受是:“啊,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褪尽了。可怜它年纪太小了,可怜它才开了第一次花儿!”又说“老了”,又说“年纪太小了”,让人费解,但是,我想可能是“我”太爱小桃树了吧?心疼得语无伦次了。
师:矛盾的语言里,有着急不择言的心疼。
生:第四段,小桃树才长出来时,外形难看,别人都笑话,连奶奶也说“这桃树是没出息的”,可“我却不大相信,执着地偏要它将来开花结果哩”,只因为桃树上蓄着我的梦。
师:有梦,才有执着。
生:奶奶去世后,我回家,再次看到小桃树,听到它的不幸遭遇,看到它还在长着,我懊丧之极:“啊,小桃树,我怎么将你遗在这时,而身漂异乡,又漠漠忘却了呢?”
师:奔波在外,重见小桃树,重续旧时情。其实,这种情一直在心底留着的。
生:文章最后,“我”看到小桃树在风雨中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我心里稍微安慰了。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对吗?”“我”从桃树的坚强,获得了精神的力量,既是赞美小桃树,也是对自己的鞭策。
师:这段话语重心长啊!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我心里稍微安慰了。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对吗?”
师:通过这联着读,大家能说吗?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对小桃树情有独钟?
生:小桃树上蓄着“我”的梦。
生:从小桃树身上,“我”受到启发:不屈不挠的奋斗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师:托物言志啊!
四、问着读,学贵有疑,有疑必究
师:咱们的第三读,叫“问着读”,(屏显:问着读,文中还有疑问之处吗?浏览一遍,提一提。)
(学生寻读,思考,用时约3分钟)
师:学贵有疑,有疑必究,现在是提问时光,谁先发声?
生:我奇怪的是,“我”为什么当初埋桃核的时候,不把它埋在屋前屋后宽阔的地方,这样小桃树的生长环境就好了。
师:这问题该如何回答?老师先求助同学。
生:当时,“我”也是一个小孩子,没想那么多,以为角落里安全呢。
师:对于当时的“我”而言,将桃核埋土里只为蓄一个梦。对于文章的主旨而言,其实桃核长角落里只是一种象征,它还可能长在石缝时,或者贫瘠的土壤里,总之,它的生长环境不好。
生:第6段中说:“我的梦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这句话该怎样解释?
师:梦怎么会是绿色的呢?这“绿色”可以理解为——
生:生机,希望。
师:那就是说,我的梦充满希望,生机勃勃,一定会实现的。
生:文章多处写到“奶奶”,其作用是什么?
师:大家想,在文中,奶奶做了哪些事?
生:奶奶给桃子吃,才有桃核;奶奶打扫卫生才发现桃树;奶奶的保护才留存桃树。
师:是啊,奶奶与小桃树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呢!除此外,“我”还对奶奶抱有深深的情意。
生:“我”感恩奶奶,文章在歌颂小桃树的过程中也暗含了“我”对奶奶的感激、思念之情.。
师:看来,作者在此文中,不仅托物言志,还托物寄情呢。照此说来,“我”为什么念念不忘于小桃树?除了刚才所说的托物言志外,还有——
生:寄托着对奶奶的深切感念。
师:难怪,文中的“我”口口声声称这小桃树为——
生:“我的小桃树”。
五、作小结,留作业
师:一棵小桃树,一段不了情;小桃树是梦,伴“我”成长,小桃树是魂,助我坚强。风雨过后见彩虹,磨难过后见真金。有小桃树不屈精神的启示,相信“我”会在人生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去实现儿时的梦想,去创造人生的辉煌。
作业:完成作业本中本文练习。
林志阳
标签:
课堂实录
七年级课堂实录
人教版七年级课堂实录
一颗小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三维教学设计
下一篇:
小聪明与大智慧(高考优秀范文)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