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479 2017-06-07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北师大七年级教学设计
孔孟语录三则 教学设计(北师大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题 孔孟语录三则
授课人 丁燕萍 授课时间 2016.11.24
授课班级 七13班 预计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孔子、孟子和《论语》《孟子》的文学常识 。
2,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3.能说出语录所阐述的道理和作者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讨,了解孔子和孟子的主张,以及“义”和“大丈夫”所应当具有的优秀品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古人的人格魅力,从先贤的思想中汲取营养。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和有关《论语》《孟子》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孔子和孟子所追求的高尚人格。
教学难点
1.疏通文意,能说出语录所阐述的道理和作者的观点。
2.感悟古人的人格魅力,从先贤的思想中汲取营养。
教师导学活动
一、导入新课
二、展示目标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三、自主学习
(一)作家及作品常识积累
1.名人档案
孔子(前511-前479),名 ,字 ,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他首开创办私学的先河,打破传统贵族教育,后世称他为____________、“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______,字______,战国时邹国人。他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成为仅次于 的一代儒家宗师,被后世人尊称为______,与孔子合称为______。
2.知识链接
《论语》首创语录体,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书,共二十篇。“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的意思。“论语”即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南宋时,朱熹把它与______、______和______合称为“四书”。
《孟子》一书主要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行,《孟子》现存“内书”七篇。作品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长于论辩,极富感染力,
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______和______,孟子对此继承和发展为____________,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二)识记字词,读准课文
1.字词注音:曲肱、匹夫、淫
认知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通过填空的方式,认识孔子和孟子的文学常识。
了解《论语》和《孟子》的文学常识,感受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主张。
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活动 课堂调控
2、同学们集体朗读课文,依照老师出示的节奏划分提示,读准字音和停顿。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三)走进文本,把握文意
再读课文,疏通文意。试着说一说各则的意思,如果哪些字、句还有不懂,提出疑问。
第一则:
重点字:饭、疏、水、肱、于
译文:吃粗糙的饭食,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
第二则:
重点字:三军、夺、匹夫
译文: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但男子汉的志气却不可以改变。
第三则:
重点字:淫、移:屈、威武
译文:人的志向、气节、人格,不会因富贵而扰乱,不会因贫贱而改变,不会因武力威压而屈服,这才叫大丈夫。
四、合作研讨
(四)深入文本,探讨孔孟之道
1.孔子认为什么“轻”?什么“重”?反映了孔子怎样的义利观?像偷盗、谋财害命、贪污受贿等都是“不义而富且贵”的行为,你认为怎样做可以避免。
2.你怎么看孔子所说的“志”。
3.说说大丈夫需要具备哪些品格,你所知道哪些古代英雄豪杰之士的事迹符合此标准?试用一句概括性的话来说明。
五、归纳小结
六、达标测评
我们班将举行“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是其中一员,请任选一题完成。
1.请为这个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以激发同学们的活动兴趣。
2.孔孟名言知多少:请将孔子和孟子的名言各举一例,并稍加点评。
3.两千年来孔孟思想早已扎根我们每人中华儿女的心理,仁、义、礼、智、信作为孔孟思想的精髓,更为无数仁人志士树立起道德和精神的标杆,请你和先贤对话,写下一段你最想说的话。
识记字词,读准字音和停顿。
通读文本,自主学习,如有不懂,提出疑问。
了掌握重点字词和每则语录的意思。
分小组合作学习,谈谈自己的体会。
总结鉴赏方法,学以致用。
完成检测练习。
板书设计 孔孟语录三则
第一则:理想信念
第二则:坚定的意志
第三则:志向、气节、人格
丁燕萍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北师大七年级教学设计
孔孟语录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2017年各省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下一篇:
《智取生辰纲》导学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