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312 2017-06-25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诵读欣赏《诗人领袖》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在反复诵读中逐步加深对课文后关于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的简评的理解。
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伟人的感情,以及对民族不朽的贡献。
教学重点及其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毛泽东诗人与领袖的双重身份。
2、教学难点:精当的比喻,巧妙的构思。
教学手段和方法
1、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2、教学方法:以朗读、讨论为主,适当辅以点拨。
教学时数:1课时
第一课时(2-4-9)
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1、回忆《七律•长征》《沁园春•雪》
由此导入本课,明确毛泽东是——诗人 + 领袖
2、整体感知
(1)熟读成诵。
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一行。 常于马背上构思,便具有了战略家的目光。战地黄花,如血残阳,成了最美的意象。有时潇洒地抽烟,抬头望断南飞雁, 宽阔的脑际却有大江流淌,雪天更善畅想,神思飞扬起来,飘成梅花漫天的北国风光。 相信你是最严肃的诗人,屈指数算,一首气势磅礴的诗,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 轻易不朗诵,天安门城楼上只那一句,便成了世界的诗眼,嘹亮了东方!
(2)把握全诗思路。
关键:理清领袖与诗人这双重身份之间的关系。毛泽东是具有诗人气质的革命领袖。
3、互动研究 精读全诗,理清诗中一些字词句的含义:
(1)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一行
(2)战地黄花——如血残阳——成了最美的意象
(3)一首气势磅礴的诗——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
(4)天安门城楼上只那一句——便成了世界的诗眼——嘹亮了东方
4、诗人与领袖的联结点
把领袖开国创业比做酝酿诗作,从而巧妙地刻画了领袖形象,赞颂了毛泽东的丰功伟绩。
5、探究思考 作者化用、引用毛泽东作品中的诗句的作用。
使诗作有了深度,充分体现了毛泽东诗人的气质、领袖的风采。
6、毛泽东作品推荐
(1)《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2)《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3)《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4)《七律•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7、组织学生课外收集毛泽东的其他作品
布置作业:
收集毛泽东的其他诗词作品两首,并认真抄写到自己练习本上。
谭义专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诵读欣赏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草》导学案设计
下一篇:
初高中语文衔接篇——送给准高中生如何迈过高一这道坎(教师随笔)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