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645 2017-07-08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精品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东莞市长安实验中学 李萍
教学目标
一、了解鲁迅的简要经历和写作背景。
二、默读课文,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感情基调。
三、品味细节,探索人物内心世界,领会文章主旨。
教学设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鲁迅,该文写于1926年,这是鲁迅人生中充满变动,心情“空洞、芜杂”的一年。所以“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的鲁迅把目光投向了旧事,希望借旧事的回忆来排除苦闷,寻求心灵的慰藉。可用默读、品析与拓展阅读结合的形式,与学生一起走进鲁迅记忆深处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感受大鲁迅笔下的小鲁迅游戏与学习活动的乐趣与苦恼,领会其中深藏的蕴意。
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一、学生阅读预学资料,了解作者鲁迅的生平及相关作品,完成课前预学思考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是作者在厦门大学图书馆的楼上写的。鲁迅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回忆起童年的往事来了呢?又为什么要回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呢?
“三•一八”惨案以后,北洋军阀政府通缉鲁迅,他被迫离开北京到厦大任教。他在《朝花夕措》“小引”中说:“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然而鲁迅一贯主张的却是:“……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因此,即使困守在厦门大学,也总要“做一点事”。做些什么呢?他针对着当时文化教育在全国泛滥的封建复古的逆流,如:“尊孔读经”,小学生必须读“四书五经”等,以追怀往昔来予以回击。鲁迅曾说:“ 倘有人作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我们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的被熏陶下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虽然他也许不过是一条虫)下。”鲁迅先生在“只剩了回忆”的困境下,仍在自觉地战斗着。
附阅读材料一:《朝花夕拾》小引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中国的做文章有轨范,世事也仍然是螺旋。前几天我离开中山大学的时候,便想起四个月以前的离开厦门大学;听到飞机在头上鸣叫,竟记得了一年前在北京城上日日旋绕的飞机。我那时还做了一篇短文,叫做《一觉》。现在是,连这“一觉”也没有了。
广州的天气热得真早,夕阳从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书桌上的一盆“水横枝”,是我先前没有见过的:就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中,枝叶便青葱得可爱。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做着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很可以驱除炎热的。
前天,已将《野草》编定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他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带露折花,色香自然 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文体大概很杂乱,因为是或作或辍,经了九个月之多。环境也不一: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
阅读材料二:鲁迅简介
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
1887年读私塾。
1898年入南京水师学堂学习。
1899年到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铁路矿务学堂学习。
1902年赴日求学于东京弘文学院,在此期间创作了名诗《自题小像》。
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1908年参加革命者组织的“光复会”。
1908年8月回国,在杭州、绍兴任中学教员。
1912年 到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部员,后到北京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长,后又升为佥事。
1917年因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愤而辞职。
1918年1月参加改组后的《新青年》编辑工作,并发表《狂人日记》。
1920年以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并研究古典文学,编写了《中国小说史略》、《嵇康集 》、《小说旧文钞》、《唐宋传奇》等。
1923年出版《呐喊》,其中收入了《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
1925年支持、领导了《语丝》的出版,主编《莽原》。
1926年,因受当局压迫赴厦门大学任文科教授,创作了《汉文学史纲要》,以及《朝花夕拾》散文集中的五篇。
1927年1月,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兼文学系主任。同年辞职,抗议蒋介石叛变革命,这时创作了一些抨击性的杂文,后收入《而 已集》。
1927年10月定居上海,从事文学写作,主编由北京迁来的语丝,与郁达夫合作创办《奔流》,编辑《马克思主义文艺论丛》等书,翻译马列主义文艺理论著作。同柔石等组织朝花社,出版了《朝花周刊》和《朝花旬刊》,介绍东欧和北欧文学。他在上海期间积极筹备和领导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左联”在上海成立。
1936年 10月19日,鲁迅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上海。
阅读材料三:主要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散文诗集、杂文集:《野草》、《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的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8部。
展开全文阅读
阅读材料四:人物评价
1940年,毛泽东在他著名的著作《新民主主义论》中进一步明确提出:“二十年来,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文字等)无不起了极大的革命。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的。其动员之广大,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而鲁迅,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 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 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二、学生扫清字词障碍,阅读课文,找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做批注(至少三处)。
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
攒 拗 确凿 菜畦 桑葚 蟋蟀 臃肿 脑髓 相宜 书塾 方正 博学 蝉蜕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倜傥
批注示例1:标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文题来看,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批注:表明了记叙的是作者的一段经历(从……到……),点明了写作的两个场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先写了百草园,再写了三味书屋 ,这是空间上的变换。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由此可知,文章是按空间顺序来写的,本文可划分为两大部分——“百草园之乐”和“三味书屋之趣”,两部分内容具有连贯性,展示了鲁迅童年时代游戏和学习的成长体验。那么它们各自的起止段落在哪里,哪一段是过渡段?
(1—8):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
(9):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读书。
(10—24):回忆在三味书屋的读 书经历。
批注示例2: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要求学生仿写这段话。)
批注:“单是”以后的内容是作者强调的重点。
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一:走进鲁迅(第一课时)
任务意图
让学生深入了解具有深刻复杂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童年时代的生活,拉近学生作为普通学子拉近与具有非凡思想的伟人之间的的距离。
一、讨论交流预学成果
1.默 读《朝花夕拾(小引)》(阅读材料一),了解鲁迅创作童年题材的回忆式杂文时的时代背景并细细揣摩当时鲁迅的创作心境?
2.从鲁迅的个人经历看(阅读材料二),他做出了哪些人生的重大选择?
3.(阅读材料三、四),体会鲁迅是如何以笔为武器,投身于国家救亡图存事业的?
二、提示角度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鲁迅,该文写于1926年,这是鲁迅人生中充满变动,心情“空洞、芜杂”的一年。所以“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的鲁迅把目光投向了旧事,希望借旧事的回忆来排除苦闷,寻求心灵的慰藉。
2.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父亲的多病和家境的败落使童年时的鲁迅常往来于当铺和药铺之间,使他较早地体验了世态的炎凉。这是鲁迅后来选择到日本求医,拯救更多人的性命和促使鲁迅思考社会时更加深刻独特,视角异于常人的重要原因。在日本学医期间,因痛感医治愚弱的国民的“第一要着,是改变他们的精神”,于是弃医从文,从事文艺活动。
3.创作了如材料三所示的大量作品,其中体现了他不同时间段的思想变化,展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新旧知识分子跨世纪的心路历程。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积极救亡图存的知识分子所做的最大努力便是保存人性中尚未泯灭的爱心,发掘中国普通劳动人民身上人性的闪光点和真挚朴实的情感,同时,极力地批判旧道德、旧礼教中压抑人性的部分,试图改造国民身上的奴隶性和劣根性。
三、导入课题
我们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记述了关于鲁迅的童年往事,能让一起感受这位心怀祖国、情系国民的文人的点滴心绪。
教学活动二:体味百草之乐(第一课时)
任务与意图
运用批注,学习景物描写手法,品味鲁迅炼字与句法的精妙之处。
过程与方法
一、关于课题:鲁迅巧取标题体现文章的结构?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
2.提示角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的是鲁迅童年的两个空间——既是生活空间更是精神空间。“从……到……”的结构,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一个过程,而且形成了对照,隐含了一个心理过程。
3.讨论交流
二、品味细节
1.批注分享
示例: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批注:“悄悄”、“偷偷”写出了母亲行动的小心翼翼,既想让出空间给“我”发泄心情,又实在放心不下“我”。
这段话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扫”、“露”、“支”、“ 撒”等,准确地描述了小鲁迅跟闰土的父亲在雪地里学捕鸟的过程,通过如此细致深入地描写,刻画了一个沉浸于游戏的儿童形象,真实地与读者分享了他小时候所体验到的童真童趣。
2.讨论交流
三、揣摩心理
1.从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儿童心理的句子。
示例: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2.提示角度
3.分享交流。
教学活动三:感悟三味真趣(第二课时)
任务与意图
把握关键句,探求文章主旨;拓展阅读,认识寿先生,感悟三味真趣。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齐读过渡段。
①问:“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三个“也许是因为……”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
讨论并归纳:不知道,从“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都无从知道”可以看出,三个“也许是”表示尽管猜测的原因很多,但一个也无法肯定。这三个分句构成一组排比句,其内容都是在百草园中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以此来推测离开百草园的原因。表现了儿童觉得被送进书塾是遭到了惩罚的心理。
②这一段字里行间流露了一种什么感情?
讨论并归纳:这一段用猜测、疑问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达了童年的鲁迅告别百草园时既无奈又恋恋不舍的感情。
③问:“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 (运用拟人,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
④问: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研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本课难点问题)
⑴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11、12两段,边读过考虑:
①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讨论并归纳:三味书屋的学习环境:“一扇黑油的竹门”,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下面有“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的画(板书红色的字)。作者描写刚到书屋时对里头的陈设布置首先就充满着新奇的情感,那“黑油的竹门”,“三味书屋”的大匾,“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的画幅,那没有孔子牌位的拜孔子和拜先生仪式,对未脱孩提 稚气的鲁迅,充满着一种不同于百草园戏耍的新鲜感。假如说,百草园是令人留恋的,那么进了三味书屋,则又使他的好奇心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
展开余文
②“我”对 先生的印象又如何呢?
讨论并归纳:主要是敬慕先生,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
⑵由学生分角色读课文第12段至末尾。(一人读“我”的语言,一个读先生的语言,一人读叙述部分)
教师提示:对19段,要注意引号里的句子句逗应该是这样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上九,潜龙,勿用。”“厥土,下、上错;厥贡,苞茅、橘柚。”朗读后引导学生进行 分析。
①鲁迅先生儿时在三味书屋学习七年,描写了读书生活中的哪些乐趣? (学生讨论,回答。)
讨论并归纳:写出了五个方面的学习生活情况:问“怪哉”虫——充满好奇心;正午习字,晚上对课;逃课到小园中玩耍;师生一起朗读时的情景;上课时偷偷在下面玩纸盔甲,画画儿。
②问:怎么理解先生不回答“怪哉”这虫的问题?
讨论并归纳:私塾先生通常要求学生读他所指定的书,书外的问题是不予解答的,况且提问者又是一个刚入学不久的学生,如此“不务正业”,这大概是先生不作回答且有怒意的原因。(至于这种态度是否正确,不求一定,只要合理就行,若学生没提出也可不讨论。)
③问:“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说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讨论并归纳: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罚跪规则而不常用,说明他对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态度,也反映他对学生的开明思想。
④问:你认为在三味书屋的生活有那些地方写得有趣味?
学生自由发言,不求统一,合理就行。主要让学生理解把握课文内容。
⑤问:从作者的记叙和描写中,你觉得作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自由讨论,有理就行。
⑥作者写三味书屋的生活,也写了老先生寿镜吾,寿镜吾老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对他是 什么态度?(学生讨论,回答。)
讨论并归纳:先生则以他的品行“方正、质朴、博学”以及对学生的宽容获得了少年鲁迅的崇敬。文章是这样描写先生的:,他对学生和蔼,在开始严厉,后来就好起来,不失开明,如没有孔子牌位的拜孔子和拜先生仪式。学生溜出花园去玩,并不是不可以,只是去的人“太多”“太久”,就不行了。他不屑于回答“何曰怪哉”之类的怪题也无可挑剔,从不轻易体罚学生,在学生不听话时,戒尺和罚跪“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他有点旧书生的迂腐,他在念书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非常投入的一种声情并茂好的朗读习惯,这并没有给学生带来一点恶感,更没有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恐惧的阴影。
⑦第二部分表现出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什么特点?和百草园中的情趣盎然构成了什么关系?
讨论并归纳: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 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⑧小结: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是否存在对比?
三味书屋并不像人们分析的那么坏,那么可怕,作者对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无意持批判态度,因此,文章的前后两部分也就不存在什么对比的问题。
A、可从六个细节看:
1.据寿先生之子寿洙邻在《我也谈谈鲁迅的故事》一文中写道:“三味书屋坐东朝西,前临小河,架石桥以渡,后有竹园,修竹千竿,门前有小院,簇种花草,后有‘自怡’亭一间,前后还有高大的古木,名贵的花草。可见三味书屋的环境十分幽静,是一个读书的好所在。屋内正中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这说明陈设并不算古旧,气氛也谈不上沉闷。至于说学生要两次行礼,这也完全正常,如今学生上学不也要向国旗行礼,向老师行礼吗?何况“第二次行礼,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这是必要的礼貌教育,谈不上礼仪陈腐。
2.先生不回答“怪哉”是怎么回事也无可挑剔。
3.关于戒尺和罚跪的问题,文中说得很清楚:“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周作人曾经指出,寿先生“不打人,不骂人”,“罚跪我就没有见过” 。很明确,先生虽然严厉,然而不失开明。
4.至于鼎沸的读书声,读的尽是一些艰涩难懂的内容,鲁迅对此也只是一种绘声绘色的回忆,并无批判之意。当时没有白话文,只能读那些古书。我们要历史地看待和分析问题,不能苛求于古人。
5.关于寿先生读书的声调、姿态,那是进入了文章氛围、激起内心视象的非常投入的一种好的朗读,真可谓是声情并茂。
6.最后谈谈学生在读书时的小动作问题,小动作过去的学生有,当今的学生也不少。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是非常用功的。寿洙邻说鲁迅“风度矜贵,从不违犯学规”,“虽不注意正课,但未尝欠课,一见了了,不劳记诵,间出余技,为同学捉刀”。鲁迅写这个细节,并不是为了说明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单调乏味”,像“牢笼”,他只不过认为有趣,活灵活现地描写出来罢了。
4.课后作业
(1)背默第2自然段,并仿写。(目的在于理解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各类景物描写手法。)
(2)推荐阅读:《朝花夕拾》(鲁迅杂文集)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从百草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下一篇:
皇帝的新装 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