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3441 2017-09-03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 .消息二则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教学目标】
1 .了解新闻基本常识,理解消息写作的“五要素”和“倒金字塔式”结构。
2 .明确本文的“五要素”和结构层次,领会本文短小精粹、一气呵成的语言特点。
3 .关注时事新闻,培养读报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新闻基本常识,掌握消息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领会本文的语言特点及作者的情感。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批注
一、导入示例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构筑成了一个庞大的视听世界,而人们要了解世界,日常接触最多的文体之一便是新闻。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扑面而来的就是国内外各种新闻报道,它使我们足不出户,可遍知天下事。那么,同学们对新闻又了解多少呢?
二、介绍相关知识
1.新闻
新闻的特点:(1)传播性;(2)真实性;(3)时效性。
2.消息
消息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即由主到次地组织内容,高潮在前,称为“倒金字塔式”结构。消息一般包括标题(正题、引题、副题)、导语、主体、背景材料(有的消息还有结尾)等部分。
三、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芜湖:wú 摧枯拉朽:kū 荻港:dí
2.解释词语。
经营:筹划、组织、管理。
摧枯拉朽:枯指枯草,朽指烂了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
溃退:溃败后退。 投影或板书
四、熟读课文(可以全班整体朗读,也可以个别阅读)
1.找出这则新闻的“五要素”。
何时:是1949年4月22日午夜开始的不到二十四小时之内;何地:在芜湖和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何人:人民解放军,三十万之众;何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看标题便知);为何:人民解放军攻破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占领长江南岸。
2.小结。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测
1.明确:新闻有五个W(“五要素”),即 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为何)和一个H,即how(如何)。
消息的基本特征是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
消息一般包括标题(正题、引题、副题)、导语、主体、背景材料(有的消息还有结尾)等部分。
2.指出本文所包含的“五要素”和一个H,并区分出导语、主体和结语。 课件展示
二、读课文,品味语言
1.(1)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胜利者的自豪感从“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中毫不隐讳地流露出来。“经营了三个半月”极言准备得充分,按理长江防线应当是牢不可破的,但是后面紧接着说国民党军溃退之快,二者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在对比中愈显出我军势不可当,敌军不堪一击。
(2)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这里的“风平浪静”,明显不完全是自然景观的描述,而“万船齐放,直取对岸”,则更是表现了胜利者稳操胜券的心态。这可以说是在新闻消息中难得一见的抒情笔调,渡江战斗如有天助,江景美丽,军威壮观,犹如一幅景物画,令人赏心悦目,透露着乐观轻松的心情。
(3)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不到、即已、正向”,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和“突破、占领、进击”这些表示行为的词语的恰当配合,把我军攻势迅猛、锐不可当的态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2.比较阅读,品味“简洁”。
三、布置作业
1.从今天的报纸中挑几则新闻,找出其中的“五要素”和一个H,指出消息的导语、主体、结语等结构。
展开全文阅读
2.预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通读全文,查字典,给生字词注音释义。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教学目标】
1 .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2 .体会本文语言简明、准确的特点。
3 .了解渡江战役的经过,接受革命教育。
【教学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批注
一、学生自读课文
读书时,画出生字词。(或自己查字典解决)
熟悉历史背景,大致了解全文内容。 课件展示
二、朗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
对照书上的示意图,进一步了解三路大军渡江战役的经过。
提出要求:能够对照示意图复述渡江战役的大致过程。
三、两位学生一组,彼此照着示意图复述渡江战役的经过。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复述较好的同学,准备请他(她)在黑板前面复述。
四、教师出示一张较大些的渡江战役示意图(照教材绘制即可),请一位复述较好的同学指图复述,其他同学静听。然后,指出其复述的不确之处。
五、借助问题,传授新闻结构的知识
1.这则新闻的前两句是“导语”(板书),它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导语在新闻的开头,一般不长,往往是一两句话,有时也用一段话。
2.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称为“主体”,刚才同学们复述内容就是这则新闻的“主体”。评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指出我军胜利渡江的重大意义。
3.新闻还要有“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就是本文标题。标题以凝炼的语言,概述全篇的要旨,醒目有力。
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如有条件,教师可适当增加些知识给学生,如副标题、结语等)。一则新闻,往往由这三部分构成。 板书
六、通过比较,传授新闻特点的知识
1.这则新闻起始表明这则新闻报道的单位、时间。这些内容去掉与保留有没有不同?
2.从这里我们能看出“新闻”具有怎样的一个特点?
3.主体部分中,有两处写到“至发电时止”。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七、体会本文语言表达的一些特点
1.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
3.本文是一则新闻,客观、真实地报道渡江战役的经过,但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感情。请你找出一两处带有较强感情色彩的语句,读一读。
八、正音、正字
教师出示已制好的字词卡片(或写好词语的小黑板),正音、正字。
荻港 锐不可当 歼灭 要塞
可同时进行多音字与形近字的拓展教学。
如:荻/获 歼/阡/纤 (要)塞/(阻)塞/(堵)塞
九、布置作业
侯晓旭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就算是输,也要输的精彩——《2017开学第一课》柯洁演讲稿(逆境抗争、励志作文素材)
下一篇:
材料作文的出发点——认知命题材料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