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6113 2017-10-02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永久的生命》教学设计(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散文二篇)
16* 散文二篇
精彩开篇词
对现代很多人来说奢华的物质享受比单薄的精神养料更实在,更有价值。然而真的是这样吗?“与其在这个浮躁与肤浅的社会里行尸走肉般地游荡下去,毋宁读一点有思想、有内容的书,对于干裂的心田,它可以说是一注清泉。”蒙田的话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学习目标
1.研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学习作者从自身生活经历谈起,表达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的写法。
3.学习《永久的生命》中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4.用心领悟字里行间传达的真诚与睿智,感受作者博大的胸怀和境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在忙碌、悠闲、快乐、忧愁中,日子一天一天流逝,我们一天一天老去。有没有谁思考过:你为什而活着?你想怎样活着?(学生短暂交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散文《要生活得写意》,一起去领略蒙田的智慧!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写意(xiè) 松懈(xiè)
遵循(xún) 点缀(zhuì)
兴味(xìng) 洗涤(dí)
卑微(bēi) 土壤(rǎng)
牛犊(dú) 茸毛(róng)
繁殖(zhí) 蔓延(màn)
凋谢(diāo)
2.解释下面的词语。
洗涤:冲荡,清洗。又作除去罪过、积习、耻辱等。
卑微:地位低下而渺小。
蔓延:向四周扩展延伸。
井然有致:形容非常有条理。
3.作者链接
(1)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后期、十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家。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他的散文主要是哲学随笔,因其丰富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思想的宝库”。主要作品有《蒙田随笔》《蒙田意大利之旅》《热爱生命》等。
(2)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著有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散文集《山寺暮》,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还有《严文井童话寓言集》《小溪流的歌》《“下次开船”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风雨回眸》等。《严文井散文选》曾获全国首届散文、杂文(集)荣誉奖,童话《蚯蚓和蜜蜂的故事》获1953年全国儿童文学奖。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要生活得写意》,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交流点拨】第一段:开篇从“我”的生活体验写起,认为既要理性地活动,也要满足欲望获得乐趣。第二段:以恺撒与亚力山大为例,指出日常生活中享受乐趣的重要性。第三段:从反面指出人们对生活的种种偏见,并得出结论“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乃是生活得写意”。
(二)深层探究
认真研读《要生活得写意》第二自然段,说说“那是需要有极大的勇气的”一句中的“那”指代什么?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交流点拨】句中的“那”是指上句“要让激烈的活动、艰苦的思索服从于一般生活常规”。凯撒与亚历山大在活动最繁忙的时候仍然充分享受生活,这在我们一般人来看好像是精神松懈的表现,但是作者认为这是“必需的、正当的”,只有这样才能使精神增强。
(三)写法探究
研读课文《要生活的写意》,认真思考本文有哪些写作特点?
【交流点拨】(1)以小见大的手法。作者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娓娓道来,告诉了人们一个深刻的哲理。(2)对比手法的运用。作者叙述像恺撒与亚历山大那样伟大而卓有成效的人在最繁忙的时候仍然充分享受自然,而我们这些毫无成就的平庸之人却一味去追求什么事业。通过对比,作者的观点更加清晰、更有说服力,充分享受自然是必需的、正当的。
四、板书设计
从生活体验写起,既要理性地活动,也要乐趣。
展开全文阅读
要生活的写意 以恺撒与亚力山大为例,谈享受乐趣的重要性。
从反面指出人们对生活的种种偏见,得出结论。
五、拓展延伸
读了课文,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胸怀和境界。那么,你对自己的人生有哪些新的认识与思考?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它到底能不能永久?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惑一起来学习严文井先生的散文《永久的生命》从中找到答案吧!
二、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第1段):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畅谈生命的易逝,表现出人对生命的无奈。第二部分(2-3段):从正面通过小草和小牛犊的具体事例来表现生命的永久不朽。第三部分(4-5段):了解生命的真实意义,高唱生命的凯歌。
2.认真研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生命?
【交流点拨】因为个体的生命虽是卑微柔弱的,但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着它的快乐和威势,就整个人类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作者热情洋溢地赞美永久的生命,表现了作者热爱生命,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深层探究
1.在《永久的生命》中,作者的感情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交流点拨】作者的感情是有变化的。一开始,作者就告诉我们,“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它们既然离开,就永远不会再返回”“智者对此也无能为力!”这是无奈的,显示出作者悲观、消沉的情绪。接着作者说“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变化。“我们没有时间悲观”“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感谢生命的奇迹”“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作者的感情由悲观变为乐观,而且逐渐增强,以至于高唱生命的赞歌。
2.《永久的生命》写于1942年,结合当时的背景,说说“那些暴君们能够杀害许多许多人,但是他们消灭不了生命”这句话的含义。
【交流点拨】1942年,日本鬼子在我国横行,杀害我国同胞,国民党反动派也欺压老百姓。因此,“那些暴君们”指的是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反动派等恶势力。“能够杀害许多许多人,但是他们消灭不了生命”指的是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反动派肆意杀害中国同胞,但是勇敢的中国人民不会因为他们的暴行而灭绝,反而会凝聚成更强大的生命力,同这些残暴势力作斗争,就如同“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表现了作者高涨的革命热情以及革命必胜的信心。
3.生命是永久的,对生命的本质你有怎样的认识呢?请谈谈你的理解。
【交流点拨】示例:①每个人的生命虽然是卑微、柔弱的,但整个人类的生命却是无穷无尽的。②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但它是强大的,永久不朽,不能被任何艰难困苦所阻挡的。③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价值。④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去创造美好的未来。⑤我们要感谢生命,尊重生命,为生命过程中的每一分钟喝彩,用全部的热情创造无限的价值。
(三)语言赏析
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下面的句子。
1.在春天,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小牛犊,它们跳跳蹦蹦,炫耀它们遍身金黄的茸毛。
【交流点拨】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小牛犊为拥有“遍身金黄的茸毛”.而欣喜的情态,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2.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
【交流点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生命”比作“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具体生动的表现出个体的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是永无休止的。
3.它是一朵永不会凋谢的花,它将永远给世界以色彩,永远给以芬芳。
【交流点拨】“它”这里指代的是生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生命比作“永不凋谢的花”,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生命的价值。
4.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印迹。
【交流点拨】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方法,将“生命”和“衬衫”相对比,突出表现了“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印迹。”“我们都非常可怜!”,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思想感情。
三、板书设计
短暂的 (无奈)
永久的生命 永久不朽 (乐观) 欲扬先抑
高唱凯歌 (赞美)
四、拓展延伸
课后读一读冰心的《谈生命》,增强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
侯晓旭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永久的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 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下一篇:
昆明的雨 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