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备课资料
阅读:500 2017-10-05
标签:
备课资料
八年级备课资料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至第二单元考试提纲
一、考试范围
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至第二单元
二、考试内容(知识点的罗列及知识网络图)
第一单元 《消息二则》
(新闻阅读)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飞天”凌空》
《一着惊海天》
第二单元 《藤 野先生》
(回忆散文) 《回忆我的母亲》
《列夫.托尔斯泰》
《美丽的颜色》
三、考点解析
了解文章故事梗概体 会作者思想感情,根据课外阅读训练掌握记叙文答题技巧
第二单元 回忆性散文
知识点1 基础知识
1.主要内容 :熟记重点生字词
2.理解(应用)注意事项:正确识记字音字形和重点词语释义
【例题1】
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佃农(diàn) 祖籍(jí) 妯娌(zhóu li)
B.勉强(qiǎng ) 迁徙(xǐ) 慰勉(wèi miǎn)
C.溺死(lì) 衙门(yá) 私塾(shú)
D.调料(tiáo) 血溅(jiàn) 瞒着(má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宽厚 管束 聊叙 B .祖藉 简朴 红薯
C.悲衰 仁慈 遭遇 D.毫绅 同盟 亲戚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头老黄牛任劳任怨,在田间辛勤地工作着。
B.我梦见了去世的爷爷和奶奶,这两个给过我无可奈 何的疼爱的人。
C.他是个很有钱的人,但也是个为富不仁的人。
D .她的父母节衣缩食,终于凑足了钱供她上大学。
3.针对训练:
9月12号限时训练题第二题第1、2、3、4、5、6、7小题
复习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 2 理解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
1.主要内容:把握文章故事情节
2.理解(应用)注意事项:学会分析文章主旨
【例题1】
课内精读
1.“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 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一句中包含了哪几类中国人?
2.“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句话中的前后两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吗?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3.“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一句中“每看一片都有的”说明了什么?作者觉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
3.针对训练
9月12号限时训练案拓展阅读
四、本部分内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成语的熟练运用
2.正确赏析文中 的重要语句
侯晓旭
标签:
备课资料
八年级备课资料
八年级语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下一篇:
《藤野先生》复习提纲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