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学生随笔
阅读:668  2017-10-30
标签:学生随笔
孤独的鸟,向死而生——读《挪威的森林》有感(学生随笔)
瑞安十中1701 洪子奕

      看《挪威的森林》,开始觉得通篇都洋溢着孤独与死亡的气息。阴翳的灰影从一开始就笼罩着所有人,直子,初美,木月,一个个都以舞者般死去,用一种华美的辞藻活生生将死亡的痛苦撕裂出血淋淋的口子。

      当直子像往常一般去叫姐姐吃饭,“脚尖像跳芭蕾舞一样紧绷绷地伸着,地面与脚尖之间有二十厘米左右没有任何阻碍的空间”,姐姐的死像野兽般的力量爆破了直子的童年世界,留下了不可填补的深渊。她表面上的成熟却掩盖不了内心的敏感与幼稚,她对这个社会是有恐惧的,这种恐惧也加剧了她内心中的自卑。而当男友无故自杀后,更使她自闭又压抑。她在“阿美寮”中,被困成一只迷茫的鸟,在对自己和世界巨大的失望中堕落深渊。

      木月,希望以一种强者的姿态去征服世界,也这也正是他性格中的巨大缺陷。就像当他,渡边,直子在一起时,永远是他在主导话题。可他知道,自己并不能成为别人眼中的强者,所以他的内心充满沮丧,而与直子的相恋中,他也一直不能满足对方。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将这个自信的少年包裹成一只断翅的鸟,从高空以一种圆润的抛弧线落下,在地上摔成碎片。

      他们俩面对世界的巨大洪流,都选择了逃避,以一种消磨的方式与时间拉扯。初美、永泽也都一样。孤单成了死神的镰刀,在一片白雪皑皑的冰原上,他们高扬起头,留下鲜艳的红。

      对于渡边彻,书中的第一主角,却不是这样。他是一个矛盾的人,喜欢喝酒,爱和女人厮混。他从没什么追求,甚至对于爱与性都是抱着一种无谓的态度,无论是文静的直子,活泼的绿子,还是年纪大他一辈的玲子,都不是他的主动,他只是凭人生来的直觉去行动。这也就可以解释他的轻微自闭与对这世界的格格不入。所以木月可以说是他绝无仅有的好友,而直子则是他唯一一个愿意深入接触的女生。而当木月毫无征兆地选择自杀,他就陷入了更深的迷茫与孤独。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地感受死亡,他曾觉得死亡是虚无缥缈的存在,但好友的离世让死亡变得立体。他为此闷闷不乐,在东京漂泊了一个月。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木月的死亡让渡边对于死亡的意义哲学化,分析成理性的辩证思维。他开始像一只漫无目的的鸟,在挪威的森林里飞来飞去。他以一种肆意的孤独来到东京,他声称自己不喜欢孤独,可他独来独往的生活方式却彰显了他内心中横冲直撞的孤独。他是不介意于自己的孤独的,不在乎自己对他人的影响,更无所谓别人所施加的寂寞与孤单。

      “因为没有人可以理解

      因为没有人可以包容

      因为没有人可以安慰……

      所以才会让人有无处可去的感觉,就是说躯壳可以找到地方安置,可是却没有一个地方可是却没有一个地方可以真正的容下你这个完完整整、纯洁的灵魂。”

      可这种纯粹的孤独又极其危险,他开始向越来越阴暗逼仄的黑暗飞去,他开始逐渐失去与这个世界的联系,被包裹在寂寞的介质中逐渐成茧,逐渐了结。最后,孤独变成了迷茫,迷茫变了彷徨,彷徨着,乱了方向。就像马頔在《孤独的鸟》中唱的,你假装看透了生活,只是和最初聚少离多 也期待一场相遇,不会醒来又分离 如果你说别再出发,他会杀死过去。

      而绿子的出现,则像一道阳光,照亮了他的整个世界,就像是扑火的飞蛾,哪怕是绝望,也想去拥抱最后的一点温暖。所以,这个即使经受痛苦依旧活泼开朗、单纯质朴的女孩,用她的一封封信,为渡边搭起一座通往世界的纸桥,虽然脆弱,但却带来了一丝生机。所以,纯粹的孤独也成了打折的孤独。

      而渐渐地,渡边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了。不同于木月、直子、初美等人,他是敢于独立的,真诚地做自己,不为他人而活。即使他面对这世界仍旧是迷茫的,但谁的内心没有或多或少的迷茫?这世界上没有敢死队,没有人能活得像机器人般完美而一丝不苟,去坚定地实现目标而不产生一丝怀疑。所以当孤鸟落地,便处荆棘,鲜血淋漓。但若脚爪陷入泥土,便抽枝发芽,羽化着漾起绿意,成了一棵涅槃的树。它不高大,甚至细瘦如竹,但它的花朵,有最明艳的颜色,将这个森林,渲染成燃烧的国度。

      这可能就是一种名为成长的东西,刚刚经历觉得压抑,像被困在森林中,挣逃不离;时过境迁,苦难与泪水成了你的养分,灵魂变成一条鱼,竭力向那一丝光明游去,只为寻找那一些虚无缥缈叫做理想的事物,他能丰满你的羽翼,褪去蝉蜕后逆光前行,永不逝去。可以说,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鸟,孤单的在丛林里飞来飞去,去追逐着那一丝光明。历经磨难,变成那一株涅槃的树,守望天空,自由却又不会逃离。

      “追求得到之日即其终止之时,寻觅的过程亦即失去的过程。”甘做一只孤独的鸟,长成一棵涅槃的树,心向阳光,不老不伤。
标签:学生随笔 孤独的鸟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有些路,一个人走——读《目送》有感(学生随笔)
下一篇:沈从文《静》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