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678 2017-11-22
标签:
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沉醉于山水生活的情趣。
3、学习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
学习重点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汇。
2、学习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
[自主预习案]
1、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并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缥( )碧 湍( )急 轩邈( ) 泠泠( ) 鸢( )
经纶( ) 窥( )谷
2、简介作者
本文作者 ,字 , 文学家,本文选自
3、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1)风烟俱净( ) (2)从流飘荡( ) (3)水皆缥碧( )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 ) (5)负势竞上( )
(6)互相轩邈( )(7)泠泠作响( )(8)蝉则千转不穷( )
(9)鸢飞戾天者( )(10)经纶世务者( )(11)窥谷忘反( ) (12)横柯上蔽( ) (13) 有时见日 ( )
4、参照注释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4)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预习思考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绮丽多姿极富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江的景色之美,概括为“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 水清 ”和“水急”的特点进行细致的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山的雄奇之美。
[课内探究案]
一、 情景导入 明确目标 (2`)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历代文人墨客为之歌唱。在我国的浙江省,就有这样一条江,叫做富春江。唐代许多大诗人都慕名来到这里,并挥毫泼墨,留下了许多精美的诗作,后人把它叫做"唐诗之路"。为什么那么多诗人会一齐聚首这里,这恐怕得益于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1.诵读课文,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沉醉于山水生活的情趣。
3.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
(一)读一读 (10`)
1.听读 听同学试读课文同学们画出生字词,再次熟悉。(老师稍加讲解节奏和停顿)
2.自读 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读准节奏与停顿。注意语速应稍慢,于舒缓中体会。
3.齐读 体会文章的韵律美。
4 检查 请同学读。
展开全文阅读
(二)译一译 (12`)
1.自译 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己试着翻译课文,弄懂意思。
2.互译 提出自己不会译的句子,小组合作,师生共同解决。
3.检查 请同学翻译一些重点的句子。
(三)思一思 (15`)
1.本文在写作上采用怎样的结构方式?(或者说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采用总分的结构 (板书)
2.本文主要在写什么?用原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主要在写从富春江到桐庐一带奇特秀丽的景色。“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板书)
3.作者写了水的什么特点?怎样写的?
作者抓住水的清和急的特点在写。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对水之色(缥碧)、水之深(千丈)、水中物(游鱼细石)等方面进行静态描写,突出水之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对“急湍”、“猛浪”进行形象描绘,从动态突出了水之急。总之这一段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江水之美。
4.作者写山之奇时,从哪几个方面来写?
一、从山自身写起。山之高(皆生寒树:以树之寒衬托山之高),山之势(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二、从山上的其他景物来写山。从动物——好鸟、蝉、猿等在山中悠然自得的生活写出山无穷的生命力;三、从人的感受来写。热衷功名和经纶世务者看山的心境,衬托山的雄奇、幽美。四、从植物——横柯上蔽,写出山哺育了万物。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地表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四)品一品 (3`)
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文,语言简练隽永,请说说你喜欢哪一句并说明理由。
例:我喜欢“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因为它采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水的流速和气势
三、结合目标 有效检测 (3`)
1.文章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写水时,作者抓住了水的清和急的特点。
3.写山奇,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来写景,这样写的好处是 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富春江两岸群山之美。
4.作者在欣赏了奇山异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本文的结构有何特点? 先总后分。
【拓展检测案】
一比较阅读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B )。(3分)
A、四时俱备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B、沉鳞竞跃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泠泠作响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有时见日 胡不见我于王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分)
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21.【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 【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 几个四字短语是: (2分)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22.【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要点: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
侯晓旭
标签:
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与朱元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部编八上《梦回繁华》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下一篇:
我为什么而活着 导学案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