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师随笔
阅读:1634 2017-12-24
标签:
教师随笔
八年级教师随笔
肖培东《好久不见,这个美丽的世界》作文教学实录
肖培东
好久不见,这个美丽的世界——第四届苏派作文教学名师精品课堂观摩与研讨活动实录
“好久不见,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结束作文课的刹那,一切都是安安静静的,窗外等待了许久的阳光也不愿意挤破这层宁静。我站在讲台上,望着那被窗帘遮去了一半的窗口,再望望这些眼眸里都能溢出阳光的孩子,竟然很有一种流泪的感觉。
那个叫世界的地方到底在哪?
我想起了鲍尔吉·原野的散文集的名字。那本书的第一篇就是《白桦树上的诗篇》,猎人穆格敦自称是诗人,他在白桦树的每片叶子上写诗并做了记号,秋风吹走了叶子,诗人就走遍大地一一找回来。“有一片叶子飘进了水里,我游过去,十月份,水已经很凉了。但它不是我找的树叶,是楸树的树叶,但我也把它带上了岸。”爱生活的人都是诗人,每个孩子都应该是诗人穆格敦,如果高速前行的时代会让他们忘却星星和月亮,忘却沙土和尘埃,忘却站立的树和微笑的叶子,如果那片叶子已然飘进了远行的流水,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把它带上岸。
窗外的树,在阳光下静默,每片叶子都在感恩这个世界。
一
“有张照片让我有流泪感!”南京柳咏梅老师在微信上说。她发来了那张照片,那是我课前五分钟站在南京29中报告厅一侧的窗口前的背影。那个背影,我看看,都觉得孤独,宁静。
只是我知道,我必须要有这样一个背影。背影朝向孤独,也朝向丰富,背影朝向狭小的窗口,更朝向广阔的天地。那个瞬间,我必须是我自己的,我必须是窗外游移着的和静默着的所有生灵的,它们径自在歌唱,随意在蠕动,淡淡的阳光,灰灰的天空,粗大的树干,骄傲的飞虫,还有肆意匍匐的绿草,这个世界,等待着我的灵魂去潜入。我凝聚了所有的精神,努力让自己的心思走向窗外,流淌在每一片树叶上,再渗进寂寞的泥土中。我吸纳着缕缕光线,又享受着地底的黑暗,想象着遥远的海洋、新鲜的草原……时间,没有绝对的短暂与长久,空间,无所谓狭窄与空旷。心,谦逊地融进了,瞬间即永恒,角落也是世界。原来,世界给我的触摸如此温存。只可惜,穿梭在俗世红尘中,我们常常失去这样的背影。如波兰诗人辛波斯卡的诗:“与你们的交谈是如此必要,却不可能。如此紧迫,却被永远搁置,在这次仓促的人生中。”其实,只要五分钟,我们甚至可以倾听到大地和天空的诗歌。
“我们前天才写了《好久不见》这篇作文。”老师告诉我作文题目的时候,离上课只有五分钟了,初二学生们已经端端正正地坐在讲台上,只等课堂的风把他们心里的湖吹出涟漪,吹出皱褶,吹出汹涌的波涛。
好久不见,我们好久不见什么呢?
我望望满场的听课老师,用眼神致意所有温和的笑脸,然后走到窗前,静静地看着。
不错,我是在凝视这个世界,我没有去想如何设计我的课,只有五分钟!
窗外,是树,树的高大很好地遮住了这座城市的奢华与时尚,视线里没有钢筋水泥,没有高楼大厦,虬枝盘曲,枝叶繁密,阳光从缝隙中漏出,斑斑点点地洒在地上,南京的天空不蓝,不清,灰蒙蒙的,倒给我了很多遐想的空间。硕大的树,矗立在眼前,你就能看清楚它的姿态?繁密的叶子,层层叠叠,你就能读懂它绕来绕去的心事?墨绿色铺展出季节的宁静,你可否听到过清晨露珠在上面滚动的声音?可否想过倦鸟是怎样在黄昏中收拢了它们的翅膀,被黄昏搁置的行踪又是怎样地慢慢模糊?夏日,会有知了的鸣唱在树影间盘旋吗?春天,飞鸟的身影又是怎样在阳光中翩跹?连续几日在不同的城市里奔走,我的眼睛装载的都是疾驶的高铁、交错的立交桥、林立的楼盘和车水马龙般的来来往往,世界最美的模样,我们好久不见。城市的那边,是否田野,炊烟飘向远方的草垛,篝火映红黑夜的天空,野草,溪水,笛声,流萤,还有仓促嫁给了大地的雪花。天际的遥远处,是否有星星,太阳落海的时候,它就会升起,照着荻花飞白了长江的额头,伴着秋风送走所有的归帆……好久不见,风筝仍在墙角蜷缩,童话书早已蒙上厚厚的灰尘,我们曾经清澈的眼睛,现在都是一片浑浊。临窗而立,我惭愧地低下了头。
我们辜负了怎样美好的世界啊!
然后,我看到母亲了。老母亲似乎坐在老屋门前的沙发上,她茫然地望着远方,那条路上,我好久没在她眼前走过了。她的白发,她深陷的眼窝,她佝偻着的脊背……我越发羞愧与不安,看风中一片叶子飘落,我真想伸出手紧紧握住,然后沿这叶脉方向延伸到母亲的树下……
五分钟,我集聚了许多的感激和愧疚,转过身来,走上讲台。
我只需要带着他们真诚地阅读我们自己的心,向这个世界诚恳地道歉,然后叫出它们最美的名字,我想,课就有了。
讲台上,我站在那里,像一棵好久不见的树。
只是原来的那个背影,我以为没有人会注意,她却拍下了!
二
“这是一堂‘粗糙’而又真实的作文课!没有精美的课件,没有曲折的课堂情节,没有令人震惊的课堂预设,可见其‘粗糙’;5分钟前了解学生的习作,课堂上学生真实的回答,老师对作文立意由浅至深的引导,可见其真实!我想说,好久不见这样真实的观摩课!很荣幸跟他合影了!”
我已经不记得具体哪个老师和我合影了,只知道我站在讲台前,身边的人换了一个又一个,努力微笑着,其实我心里还在翻滚着那片“好久不见”的写作思维的海。
展开全文阅读
“说说看,你们是怎么写《好久不见》的,写了什么内容呢?”课很大胆地就从“好久不见”开始了。这节课,会有怎样的走向,会有怎样的波澜,我并不知道。我就想,只要顺着学生的学情走,做出准确的判断、科学的归纳和有效的提升,那么,我们是一定能够在“好久不见”上做出文章的。我简单地勾勒了这堂课的教学步骤:学生习作中的“好久不见”——教师引导下更广阔的“好久不见”。好久不见,看到这些稚气未脱的孩子,我真想说一声,我们见面了。
“我写的是,一篇小说,我好久不见了。”第一个站起来回答的是女生,话语柔柔的。
一篇小说?怎样的小说?为什么会好久不见?我脑海里迅速跳出了这些问题。沿着这个素材生发,我们其实可以写出很多种有意思的文章,比如童话小说,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留下过童年无数美丽时光印痕的小说,终究被母亲收藏起了的“我”爱的小说等等,写写成长,写写童心,写写亲情,写写代沟……我赞许地点了点头,然后叫起第一排的一个男孩拿起笔在白板上记录下来,他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地写着,字里有我好久不见的一种认真。
“家乡的习俗,好久不见。”另一女生说。我真诚地迎着她的目光。
国学大师钱穆说过:“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没有文化,就没有民族”。家乡习俗,传统文化,是特有的文化基因,其历经岁月洗礼在今天仍应该也必须散发着迷人光彩,那是我们的根,我们宝贵的民族精神家园。中秋月圆,端午粽香,重阳赏菊登高,除夕爆竹声声,更有那些有灵气的老物件儿,浸润了手工艺者双手的温度、沉淀的时间、行事的规矩,这些怎能好久不见?精神所依是原乡,扑进家乡浓郁的菖蒲气息里,坐进京胡铿锵有力的声音中,我们,一起踏上回家的路。
我的眼里是微笑的,心,却如仪表般地做出分析。如果后面的学生还能继续说出这样有深度又贴近生活的构思,我就从抓住这“家乡习俗”做文章,引导学生思考“有了好内容好立意,怎样写出好文章”这样一个写作主题,现场写出“家乡习俗,好久不见”的主题文章。
接着叫起的十位同学,他们写的文章又打乱了我的预判。有六位同学写的是“小学(初中)同学,好久不见”,一同学写的是“小学老师”,且内容多是玩耍上学之类的,有三位同学写家乡题材,且家乡的思念又多是泛泛之谈,难以归结到具体细腻上。他们在写他们的世界,这是我为之高兴的。他们的世界为何如此单调、促狭和容易重复?这又是我想引导他们思考的。
好久不见了,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我瞥了一眼窗外,树,斜斜的阳光,随时等待的绿叶……
男孩把12个同学的“好久不见”依次写下来,字整整齐齐的,像一只只晃动身体的小鸟,拍打着翅膀,阳光下等待着起飞。
“你们想想,黑板上的这些作文素材有什么共性?”
“我们的世界还有什么呢?我们的视野能否再扩大一点,同样,我们凝视过那些细微的存在?”
我不说,只是让学生们自己思考。只有自己认识到胡同的狭小,才会主动地走向广袤的大地,宽阔的海洋,无垠的天空,才会自己融进晶莹的露珠,细碎的虫鸣,游移的尘埃……
世界很大,你要能从大中见到细微的精致;世界又很小,你要从就小处看出无限的精彩。爱,是不会忽略这个世界所有的感动的。
“请靠窗的老师帮我们拉开窗帘,让我们透过那扇窗,看到这个世界的广阔!”
窗帘拉开了,光,进来了!
“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窗外,那棵粗壮的树,所有的叶子在那一刻亮闪闪了,仿佛期待的眼睛,在对接着久违的清澈。
“一片湛蓝的天空,好久不见!”
“一座茂密的森林,好久不见!”
“一级级清爽的台阶,好久不见!”
“树上唱歌的鸟儿,好久不见!”
“草丛里跳跃的蟋蟀,好久不见!”
“记载我们欢乐的阴凉的亭子,好久不见!”
……
“老师,我想,‘好久不见’应该就是常常见到,却总被我们忽略的事物。”一个男生真诚地说,他的眼睛一片空灵。
全场一片安静。
天涯海角的相隔,是惦念。近在咫尺的遥远,是忘却。好久不见,让写作回归情意表达的本真,让我们重温那个美好的世界。
“你的童年是小村庄/可是,你走不出它的边际/无论你远行到何方”很想把这首阿多尼斯的诗诵读给他们,或者,给他们顾城对世界的问候。“用金黄的麦秸,织成摇篮,把我的灵感和心 放在里边。装好纽扣的车轮,让时间拖着,去问候世界。”
故乡,好久不见。乡愁是永远的情怀,这种情怀要聚焦在故乡的一草一木上,让它清晰可见。
手,一只只地举起,像在告诉窗外的树,我们也是你的枝条。
“故乡清新的空气,好久不见!”我为窗外天际的灰蒙蒙而悲伤。
“故乡的星星、月亮好久不见!”我们还能看到那皎洁的月光那调皮眨着眼睛的星星吗?
“故乡的炊烟,炊烟里飘来的饭菜香味,好久不见!”那是至美的故乡味道。
“父母忙碌的身影,好久不见。”“爷爷奶奶粗糙的手,好久不见。”怎么能够忘怀,怎么行走,都走不出你爱的影子……
……
“‘好久不见’,是一种感喟,一种惦念,一种发现,一种生命深处的思省、怅然和呼唤,一种震得灵魂的翅翼簌簌作响的爱与哀愁。不仅如此,更是冲破冷漠、麻木、幽闭、僵滞的起点!”一位老师课后发来的文字,融到了我们心里。
好久不见,这个美好的世界!
光的源头呢?就是那颗感恩的生命的心!
三
我们长大成人后,是不是离童心(就是纯真,纯粹之真)太远了?
诗人树才凝望着天空中的蔚蓝和阳光,常常会这样问自己。
文章是生活的土地上用心盛开的花朵,却总被世俗的天空磨平。每条街道,都指向城市的内心,却永远抵达不了我们的精神空间。好久不见,其实是我们好久都在迷失,睡在忙碌和喧嚣中,一直不曾苏醒。高楼大厦划分了我们的天空,功利物欲替换了我们的纯净,不断上升的建筑物体和膨胀野心,渐日高过我们的额头和眼睛,并在我们的精神深处投下阴影。好久不见,其实是我们不肯让出一寸心灵空间,给我们遥远的思念和深切的凝望。
展开余文
好久不见,望着那些明亮如星的眼眸,我多少有些愧疚。
他们开始填涂世界的色彩了,天空是湛蓝的,大地是黝黑的,河流是歌唱的,草原会睁开许许多多的眼睛,树叶听得懂月亮的吟哦,爷爷粗糙的手能摩挲出温暖的春天。世界具体化了,细节化了,感动的河在报告厅内缓缓流淌。我们从来没想到,我们一直都在挥霍。好久不见,那些抽象的情绪、品德,比如城市的良心,比如公民的道德,比如我们需要坚守又总在犹豫的秩序、诚信、文明和传统,我没做发挥。能爱世界,我们就能反省我们自己,这节课,我们先找回这个世界!听吧,这里,有大地的声音,有田野的声音,有细草的声音,有风吹鸟飞的声音,有阳光洒在头顶的声音……来吧,我们和这样美好的世界守在一起!
可是,我还是觉得不够。“好久不见”,这声嗟叹,这声惊喜,还有谁?
我的课前是段博士的演讲,他讲到叙事学的相关内容,这让我想起叙事学上的一句名言:“虽无新鲜的故事,但永远有新鲜的嘴唇。”那么,当学生习惯于在写作中用属于自己的嘴唇去叙说,我们何不让他换换新鲜的嘴唇?
“同学们,你们再看看新写在白板右边的这一列‘好久不见’还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凝神思考,这个已经初显精彩的世界,还有什么是共同的呢?
“对,我们说的都是‘我’好久不见,这个‘我’就是作者自己,就是我们。其实,‘我’还有许多,天空是,大地是,小鸟是。如果,让它们也出来说说,又会有哪些‘好久不见’呢?”
对初中生,自然不宜多用诸如“叙事者”“叙述视角”等术语词,换一个“我”来写文章,这个世界就有更多的关联。寻找下一个“我”,我们会邂逅更多的“好久不见”!
手一只只地举起,很快,课堂上有了新的遇见。
“鸟儿好久不见天空。”
“鸟儿(虫儿)好久不见月亮。”
“小鱼好久不见清澈。”
……
没有人可以成为孤岛,所有的远方都与我有关。当我们毫无设防地把自己埋进杂乱的行程和密集的工作中的时候,我们是否会想到那在树上雀跃的羽翼,那在草尖上璀璨的露珠?《布鲁克林有棵树》的作者贝蒂﹒史密斯在看到人们将租住在屋院子里的树砍掉的时候,流下了童稚的眼泪。那时候她就知道,不管生活在什么地方,她都是栽一棵树。“爱着我们的生活,爱着生活馈赠的一切悲欢。”我自然是我,我又是无数个非我的生命:路边沉默的石头,花瓣上彷徨的蜜蜂,牛粪旁自由摇曳的野草,深巷里孤独流浪的小狗,街角昏然欲睡的路灯,卖火柴小女孩肩上冰冷的雪花……“我”和这个世界怎么可以不熟?
有两个孩子的回答,让我们怦然心动,甚至自愧自惭。
“树好久不见自己的叶子。”一个男孩说。
树,怎么会好久不见自己的叶子?这是自己的叶子啊!人,怎么会看不到自己的头发呢?叶子,去哪里了呢?
男孩没料到我这样的反问,愣在座位上,像一棵褪去叶子的树了。是啊,秋天,树叶会凋零,冬天,树枝还是光秃秃的,那么,春天,夏天呢?我这样一问,他们的眼睛里写出了思索。这看似不合情理的“好久不见”,其实正隐含着时代的叩问。如果一棵树,它的春天和夏天,还是看不到自己的树叶,那么,请问,是谁动了它的叶子?社会混乱了所有的季节,我们改变了树的形状,树,好久不见自己的叶子,谁为它的憔悴裸露买单?
多好的构思,多好的追问,男孩料不到他竟然成就了一种深刻与新颖,他的嘴角漾起了笑意。
再深一步思考,不合理中就能走出写作的新意。
“黑板上好久不见粉笔的痕迹!”说这话的是另一位男孩。
“你想跟大家说明什么呢?”我故意追问一句。
“现在的老师都太喜欢用PPT了,我觉得还是要寻找那种古朴的书写痕迹。老师,请用粉笔上课!”
掌声瞬时响起,可我知道,台下坐着的很多老师内心是有颤动的,如我。
“当听到学生说好久不见黑板上老师的粉笔字的时候,我就泪湿眼眶了,怕别人笑话,假装淡定。”一位老师课后在群里说。我知道,很多人也会这样说给自己。
有童真的学生,你能说出怎样清晰又让人惭愧的“好久不见”啊!
白板上,汇集了越来越多的“好久不见”,怎么看都是诗歌!
“鸟儿好久不见天空
虫儿好久不见月亮
小鱼好久不见清澈
树好久不见自己的树叶
麦子好久不见雪花
猫好久不见爷爷奶奶的笑容
黑板好久不见老师的文字
蚂蚁好久不见芬芳的土地”
我来了灵感,我请一男生一女生逐句朗读,女生的轻柔,男生的深沉,天籁之音,响彻整个报告厅。那还稚气却无比真诚的朗诵,直击每个人的心扉。
我加上一句做结尾,我们齐读:“我们好久不见美丽的世界!!”
读的时候,我是闭上了眼睛。
“以前我总是以为好的文章好的歌曲才能让人动容,可未曾想到,精彩的课堂也会让人有流泪的冲动。这泪,绝不是因为课上教学内容,就是感恩,就是觉得能听到这样的声音真是幸福,幸福得想流泪。”说这话的,是一位我叫不出名字的女教师。
看到世界,我们还要走向阳光。
于是,我给出了最后一个词“又见”!好久不见,有我们的自省,今日又见,是我们的行动,我们的自信,是我们的未来。
“如果,我们写的作文是《又见》,此时,你想告诉大家,你又见什么?”
几分钟后,我们“又见”,每个孩子都被阳光照耀着。
“又见读书笔记上自己的文字。”
“又见外公带我出去玩的那辆生锈的自行车。”
“鸟儿回来了,又见那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流水。”
“锅铲又见到熟悉的锅,让灶重新升起温暖的炉火,家要有家的温暖。”
“又见金黄的稻田,田野,乡村,我们的家园……”
澎湃的声浪已然在呼呼吹响前行的风帆。“出现‘又见’二字时,我是激动的。”樊智涛老师说。是的,读懂这个世界,我们更爱这个世界!
好久不见!我们终于又见!
那一刻,我的眼里隐隐湿润,久违了,这个世界的感动!
今天,我们和世界和自己,好好地谈谈……
标签:
教师随笔
八年级教师随笔
肖培东《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望”“见”诗心——肖培东教《饮酒》《春望》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下一篇:
肖培东《周亚夫军细柳》教学实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