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112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殽之战蹇叔论战》教案(网友来稿)
李新明
教学目的:1、了解《左传》写战争特点。
2、体会人物性格及语言的严密论辩力量和忠心。
3、重点虚词:无乃、其、之
重点实词:劳、远、东
重点句子:(略)
教学重点:人物语言内容理解
教学难点:人物性格把握
教学时数:1课时(在全文提示预习一节课上进行)
教学步骤:(一)《殽之战》内容概括复习提问
决策阶段[(①段): ]
行军阶段[(②段: )(③段: )]
战争阶段[(④段: )(⑤段: )]
战后阶段[(⑥段: )(⑦段: )]
(二)导析第一段内容
1、朗读及初步理解
(1)范读 ①分成两场面;②两学生分别口译一场面。
(2)订正学生口译,弄通全段内容。
2、自读及重点字、词、句理解。
(1)虚词:无乃( )不可乎!其( )谁不知?
吾见师之( )出而不见其入也!
(2)实词:劳师以袭远(劳: 远: )
秦师遂东(东: )
(3)句式:①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②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③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3、研读及思想内容把握
(1)蹇叔一共有几次说话?
(2)为本段选一小标题( )
①蹇叔哭师;②蹇叔谏袭郑;③蹇叔论战。
(3)蹇叔“谏袭郑”基本观点是什么?理由是什么?“哭秦师”中蹇叔有哪些预见?(用原句回答)
(4)两场面中表现了秦穆公和蹇叔怎样的性格?
蹇叔:
秦穆公:
(5)秦穆公为什么不听蹇叔的话?
4、全段内容概括与大语文引伸
①《左传》写战争有一个什么样突出特点?
②“殽之战”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③仿此段写一段文字评论美国打击恐怖分子战争?
例文:武力打击恐怖活动,无乃不可乎?劳命伤财,伤及无辜;恐怖分子身藏暗处,敢死不要命;战争一升级,势必引起世人恐慌,世界动荡,其挑起世界大战,也不一定。况且美国四处国际警察充任,其发战争财狼子野心,谁人不知?恐怖活动着实可恨,但武力打击也决非唯一之举。何不坐下来依靠政治手段解决恐怖矛盾,还世人一个宁静的生活,给世界一方和平空间?
④作业:口译下面一段文字。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教者:李新明(高2002级3班
时间:2001.10.23
作者邮箱: lxm083@com.tom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殽之战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豪放的赤壁——苏轼《赤壁怀古》拓展美读(网友来稿)
下一篇:
缺乏人文素养的“人文素养与发展”——对2004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作文题的几点置疑(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