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1434  2018-02-15
标签:教师随笔
论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
作者:浙江大学驴子

      摘要:本文简述了文化传承和科技创新的涵义与关系,对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人们信仰的缺失和道德的沦丧进行了原因分析和方法解决,对在当今社会下科技创新的同时人们应该持有的文化理念进行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文化 传承 科技 创新

      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的内涵和关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是一个民族的精华,是一个民族永不衰落的标志。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是指意识形态所产生的精神沉淀,是一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传统习俗及其制度等等的复合。

      传承:是对于一个民族曾经创建的灿烂文明和流传下来的历史文化传递、承接,并使之发扬光大的行为。

      科技:科技即科学与技术。是通过研究和利用客观事物存在及其客观规律,达到有效、便捷、低能耗、高产出等特定目的的方法和手段。

      创新: 是人通过思维和实践活动打破陈旧而发明或改进出不同于前人或者超越前人的行为。创新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创新在经济、商业、社会以及建筑学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中国常用“创新”一词来表示改革的结果。既然改革被视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促进创新的因素也就至关重要。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

      文化传承和科技创新的关系:这既是一个深刻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实践问题。一个国度的繁荣富强,必是科技强大、经济繁荣、国泰民安、百花齐放,如此相得益彰,方为太平盛世。文化传承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来弘扬、发展、保证,越高超的科技越能更完善的探索、保护、储存祖辈们曾经创造的人文文明;而科技创新需要新文化先行,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经济繁荣发达的时代,都需要一个重大的人文创新来做引导,需要文化的繁荣来衬托相辅相成,正如红花离不开绿叶一般。科技史的发展也能证明这一点。比如著名的李约瑟之谜和韦伯疑问——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发生在中国?元明以前,中国在科技和经济很多领域都领先于世界,后来的落伍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思想如忽视理性、注重伦理、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耻于竞争等不无关系。

      文化传承的必然性:

      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雄踞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首,在这无比辉煌的上下五千年文明中,为全人类历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们当代人却对我们祖辈们所创造的灿烂文明缺乏更多方式的弘扬和发展,了解也是一知半解。八千多年前人文始祖伏羲创造发明了《易经》八卦,为当时老百姓出行预知天气,《易经》也是华夏神州最古老的智慧,是我们哲学思想的总源头。它广大精微、无所不包,可用来诠释世间万物。可至今多少人却仅仅认为《易经》是用来算命的,拿《易经》来算命真是天大的浪费。因为两千五百多年前老子终南山下绝尘而去留给世人的经典《道德经》里,也有不少运用《易经》的原理;而同样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序易传。孔子读完《易经》由衷赞美,并为其作《易传》。孔子所言:“吾道,一以贯之”,也是《易经》中原理。孔子对不同学生提出的同样问题,做不同的解答,也是《易经》中的收获。《易经》的“太极”,老子的“道”,孔子的“一”,都是一个意思。可华夏千古,这部古老智慧结晶却沦为不入流之算命术,令人痛惜。同样三千多年前文王演绎八卦为六十四卦,三千多年前周公制定礼乐。周公是孔子的偶像,孔子奔波一生就是想去实现周公那样的文治武功。因为周公太伟大了,不仅是儒家的奠基者,更有四大智慧,第一智慧:以仁为本;第二智慧:政权合法性;第三智慧:确定继承问题;第四智慧:创立宗法、礼乐。辅佐武王伐纣,武王英年早逝后,邦国动荡,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六年,又还政于成王。不惧人言平天下,不恋公器,功成身退,堪称万世楷模。而千古之后,人们广为流传的却仅仅是《周公解梦》,这是令人何其感到悲凉!

      现在很多人感觉压力太大会一时想不开,而中国古老智慧经典《易经》早就告诉人们:元亨利贞,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一阴一阳谓之道。任何事物都是在转化、变动的,唯有把握好一个度,人生也仅仅在一个“度”字之把握。无论人生、生活、工作,过犹不及,乐极生悲,苦尽甘来。《易经》老早就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就像太极那个圆一样,此消彼长是常态,所以一个人得志时要注意收敛不能忘形,失意时也不要气馁,因为这个圆里面在不断的变动、转化。这些几千年前的古老智慧何其精深博大,可今人又何其挖掘不够,古人留下何其丰富宝贵的智慧金库,却置之一空。导致年轻人出现各种各样的困惑却不知何去何从。

      文化传承,并非原封不动地继承,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和发扬光大,古为今用。不断革除陈旧,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即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一方面,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我们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展开全文阅读
      而当今社会中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地沟油,奶粉,毒馒头等等太多不胜枚举。这些都说明人心变了,人心坏了。人们为了金钱、利益不择手段,不顾消费者死活。古人有信仰,相信积德行善,为后世子孙积阴庇佑,相信因果报应,常言:举头三尺有神明。而今人,无信仰,什么都不相信,什么都不怕。人最可怕的,就是他什么都不怕的时候。他会变得无法无天,什么都敢去做。这就是没有信仰的具体表现。若他有信仰,他会收敛,他会有所顾忌,他不会什么都去做。若人人都有信仰,有所顾忌,灵魂得到寄托和安放、有安全感,那么他即便不富裕也是开心满足的,因为他的精神富足。国人丢失信仰,还放任英语漫天、外教信仰侵蚀,这不是一个民族的根。内地大学校训:厚德载物,是道德培养。台湾的大学校训:人在做、天在看,是信仰树立,让人有所畏惧。当下中国人整体的不幸福,根源便在于:文化与精神道德的双重危机。我们应当让身子放慢脚步,去等待那失落已久的灵魂。我们急须重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孔子说:“吾十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多么清晰的人生规划,每个阶段该干什么,而今人很多很多时候都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而社会上并不见得会有人会特意去关心年轻人这些心志迷茫的问题,为其解惑。普遍性的答案却都其实不是答案:要看你自己打算今后干什么。废话,我知道干什么,适合干什么,还问你干什么?虽我们不是人人都如孔子一般有如此清晰规划。但我们可以从这些里面得到道理受到启发。

      十五而至于学:15-30岁这个阶段。做好三件事:志向、方向、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习”,不仅指温习、复习,而有演习、实习“礼、乐”,即实践的意思。就是指,学习了之后要温习、演习,实习,要养成好的习惯,在运用中体会学习和知识的乐趣。

      三十而立。立什么?不是指成家立业,而是立原则、立方法,是指到达三十岁的时候,思想意识和世界观已经成型,思想意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哲学框架,这个哲学框架能够完全容纳这个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等各方面,是内在的思想不受外在的形式。用今天话讲,就是“三观”。三十而立的条件,就是十五岁“而至于学”,没有十五岁开始对于这个世界的大量思考研究,就谈不上三十而立。人生原则,在三十岁以前不可固执,但三十以后都没有,就很值得担心了。所以三十岁,要“择善而固执”。

      四十而不惑。对什么不惑?对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原则不惑,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方向和自己所要坚持的原则不迷惑;而不是指没有明白不了的东西。

      五十而知天命。五十岁之前要“尽人事”,五十以后,知天命。即使不成功,也无需悲伤,心安理得即可。

      六十而耳顺。要心胸开阔,乐而忘忧。无忧、忘忧、乐忧,淡定。酒鬼酒广告:“青年必有所求,中年必有所思,而老了必有所悟。这才是‘人生腹郁香’酒鬼酒”。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服老不认老。不知老之将至。 这个阶段,在孔子看来,可以“乐而忘忧”。就是哪怕一个人深陷忧愁,也不要忧愁了,把忧视为乐趣,何等风度!

      而《易经》乾卦中也讲:第一爻潜龙勿用,是指应当修炼、积累、潜伏、隐忍、韬光养晦、藏锋守拙、待机而动。《周易·乾》初九:潜龙,勿用。潜,隐也。龙下隐地,潜德不彰,是以君子韬光待时,未成其行,故曰“勿用”。隐喻事物在发展之初,虽然势头较好,但比较弱小,所以应该小心谨慎,不可轻动。必须坚定信念,隐忍待机,应藏锋守拙,待机而动。

      第二爻见龙在田,需有人帮助提携,不断学习,超越和突破自我,厚积薄发。《周易·乾》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译:龙出现在田间,有利于大德之人出来治事。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已经崭露头角,但要能成事、成大事,还要向有权有识的人物学习,才会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第三爻夕惕若厉,要时刻警惕周边事物的厉害,保持时刻头脑清醒。

      第四爻或跃在渊,即鲤鱼跳龙门,指人生那最关键的一跃。不成功便成仁。

      第五爻飞龙在天,已有所作为,仍不能脱离帮助,人生和事业辉煌期。

      第六爻亢龙有悔,物极必反,勿乐极生悲。《周易·乾》九五: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上九爻位,已位至极点,再无更高的位置可占,孤高在上,犹如一条乘云升高的龙,它升到了最高亢、最极端的地方,反而忧郁悔闷了。

      如此经典智慧对年轻人的人生太有警醒和教育帮助。而国内很多年轻人的热情都被分散掉了,赚钱的热情远远大过他们所热衷的专业音乐艺术本身,比如买房。社会应该给青年人引导一个更正确的三观。当今社会金钱至上、追名逐利、攀比求富过甚,从而使人们都丧失了人生最基本的幸福感。很多国内的高官们宣扬共产主义,却都将自己子女家属移民欧美,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阶层和既得利益阶层为什么没有坚定的信仰而对自己的国家如此失去信心?

      古代人读书,无非四书五经,却也信仰坚定,知识数量有限,却一辈子过得悠哉乐哉,而且还产生了两千多年后我们这个时代奉为经典和伟大的圣贤、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

      为什么?是因为明理,因为那是智慧结晶。先秦诸子百家争鸣,造就了多少智慧经典。

      人的一生,若以“死前遗愿”为底线去考虑,真正需要追求的,其实不是金钱、权利,而是健康、幸福、自由、安详的内心。

      总之我的观点是,通过经典古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当下树立正确的三观,普遍建立基本的信仰,灵魂才有所安放,才不会丧失安全感,也就能找回幸福感。当然这离不开社会的引导作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符号。文化的独立与强大是一个民族真正独立并走向强大的重要前提,对文化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应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

      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互相促进:

      高科技创新中有时候人们三观不正,又太容易受到利欲的诱导,往往导致都不往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的方向尽心尽力,而是沉迷于创造金钱的短暂快乐当中。当今社会,不乏科学工作者们如此。真正醉心于科学研究者越来越少。因为整个大氛围大环境如此,本来人有很高的情怀去奋斗在伟大的科研道路上,可是在社会横向对比之后,家人数落亲人不理解朋友笑话,导致很多科学工作者都不能最终去坚持他们的梦想。社会环境和氛围迫使我们很多人都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去从事了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从而导致了人生总是游离于梦想和现实之间不能纵情驰骋一抒胸中块垒,无论哪一边,都过的不踏实。

      文化与科技是人类对世界本体不同侧面的认识和反应,两者同源一个世界,又以不同形式揭示表达这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回首历史可看出,文化与科技相互促进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大特征,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演进。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与科技硬实力的有机融合,越来越多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体现国家综合竞争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方面。


展开余文
      文化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因为文化中包含的世界观、价值观是以对世界的认识为前提,而要认识世界、把握客观规律,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而科技创新在给社会生产方式、全球竞争格局带来重大变革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社会文化形态等各方面,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科技发展不断丰富着文化内涵。科技创新在不断加深人们对自然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人类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和水平的同时,也不断延伸着人类的知识体系,完善着人类的思维方式,扩展着人类的精神世界,从而不断丰富了文化内涵。科技创新是社会文化形态演进的催化剂。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演进发展的。从采猎文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今天以工业化、信息化高度发展为特点的后工业文明,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性突破,在推动产业发生革命性变化的同时,也推动着社会及其文化形态的一次次深刻变革。

      科技创新是新型文化业态形成发展的核心动力。文化产业的发展伴随着科技进步而不断向前演进。正是留声机、摄影术、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无线电通讯、激光照排,以及CD、VCD及DVD等技术的发明,使音响业、电影业、广播电视业等文化行业得以形成和发展,并使出版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科技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会引起文化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推动文化创作力、传播力、影响力与感染力的大幅提升,并直接导致文化产品形态的重大变化以及文化生产力的飞跃。当前,互联网、移动通信、数字化、多媒体等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 正从各个方面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产业在创作、传播、消费终端以及服务模式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进一步印证了科技在文化发展中的先导地位和支撑作用。但是我觉得这些文化不是中国独特的文化,而是科技带动后全世界各国都有的文化,中国在宋以前的经典文化和如今相同,足以说明当今迫切创新文化的历史使命感。

      而先进文化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历史经验表明,在科技创新对文化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的同时,文化发展也深刻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与传播、应用,影响着人类对于客观世界总的认识与看法。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两个互为促进的发展领域,没有社会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科技难以获得发展的土壤和应用空间,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对科技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孕育了近代科技革命的产生;美国多种文化交融的社会环境,使其成为了19世纪世界科学中心,并一直保持至今。同时也有学者研究认为,中国儒家文化从科学研究的目的、方向和方法等方面,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产生了明显影响,使之有了显著的儒学特征。进入21世纪以来,创新已成为一个组织、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文化的培育也已成为各国科技发展战略关注的焦点。以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崇尚开放竞争为核心的创新文化,与稳定支撑、科学评价等为手段的制度措施,已成为先进国家保持科技竞争力的有效法则。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以勇于探索、科学求实、服务国家目标为核心的科学精神及创新文化,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如能形成文化软实力和科技硬实力的有机融合,必能大大提升国家的整体创新效率和综合竞争力。这也是文化与科技融合更为深远的意义所在。

      文化与科技融合:

      “三个苹果”曾经改变了世界:一个苹果诱惑了夏娃,让人类走出蒙昧,有了文化;一个苹果砸中牛顿,使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推动科技的发展;一个被乔布斯咬了一口,成就了“苹果”品牌,这就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力量。这段话虽具玩笑性质,但却形象地告诉我们: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曾经并正在广泛地渗透入我们的生活,并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如果科技没有承载文化内容,不管产品多么完美也只能是一部机械的“躯壳”。如同苹果系列产品,其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为自己的产品注入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内涵,使自己的产品能够成为一种象征。如果没有带给消费者这种文化体验,苹果也只不过是普通的一部手机、一台电脑而已。文化产品的创作力、表现力、传播力、竞争力和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借助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实现全面提升。

      文化和科技的融合首先需要的是人才,但人才匮乏恰恰是目前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与此同时,资金和发展环境的压力也在制约着二者的进一步融合发展。一直以来,高新科技似乎一直都贴着成本高昂的标签,不少企业望而却步,导致行业出现低水平竞争现象。实现文化与科技更紧密的融合,更需要创新发展思维。有限的资源要优先投入到哪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领域中去?怎么做才能使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更有效率?今天的文化生产者不仅要学会运用科技成果,还要学会做出最经济的选择。文化与科技的互动贯穿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磨石绘陶,青铜美玉,秦砖汉瓦,宫殿园林,刻录着中国技术发展的生动历程,更积淀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二者浑然一体、密不可分。科技之于文化,为体,承载着文化发展的成果;文化之于科技,为魂,引领着科技进步的方向。文化与科技的每一次大融合,都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飞跃。

      从国家领导人教学背景从理工科渐变为文科居多,已预示着国家将来会重点抓文化的发展。我们应当多多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接受人文精神熏陶。经常引据经典的西方文化不见得其境界能高过我华夏几千年智慧结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同时也应当努力创新文化,让其与科技发展创新比翼双飞,相得益彰,齐头并进。才能极大的富足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需求,找到幸福感。我们要急须树立信仰、追求精神、道德高尚,社会要给予正确的引导方向。从此我们要普及并高呼:“弘扬国学经典,树立精神信仰,创新科技文化”。“诵读国学经典,修身养性齐家”。“让经典阅读成为精神享受”。“弘扬经典,浸润人生,感受幸福,勇于创新”。
标签:教师随笔 论科技创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安塞腰鼓》说课稿(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下一篇:耿恭字伯宗,少孤。慷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