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55  2018-03-01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诗人李白的生平

      2.明确诗歌的基本内容及行文脉络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给诗歌划分节奏,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情感.

      2.重点赏析诗歌的主要诗句的深刻含义,把握诗歌的主旨.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品味诗歌的特色,感知作品的感情基调,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高中阶段学生对诗歌的正式接触是必修三的第二单元,学生对古典诗歌有一定的了解,但仅停留在机械的记忆层面。学生对诗歌的文体特征、时代特点、及创作背景都比较陌生。另外学生对诗歌的赏析知之甚少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从学习诗歌的朗诵入手,领会诗歌循环往复逐层深化的情感节奏和豪         迈飘逸的气势

      2、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

      二、教学难点:

      探究本课的情感主旨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法、多媒体影音(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国的盛唐时期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他是谁?(明确:李白)李白在文学上取得了后人难以企及的成就!“诗圣”杜甫对他极为倾服,称他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李白的代表作品《蜀道难》。

      二、诵读感知风格之奇

      1、朗读诗歌的技巧

      (1)节奏

      划分节奏,一般有两种依据:音节划分或语意。  在朗读时停顿的一般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音节或语意。

      例: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  语速:

      在表达忧郁、悲伤、痛苦的情绪时,语速应该比较缓慢;而快速的动作、紧张的场面、或表达兴奋、激动的情绪时语速应快。

      例: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3)语调:

      表达高昂激动的感情或疑问、命令的语气,用升调;表达低沉平缓的感情用降调;仅是叙述的话,用平调。

      例:噫吁嚱,危乎高哉!

      问君西游何时还?

      2.下面先请大家听一遍范读,正字音。 

      3. 生诵读 ,通过诵读和听读感受这首诗歌有怎样的风格?

      [明确]  雄浑、豪放  

      三.品读诗歌意境之奇

      1.诗歌的三次咏叹在哪里?

      [明确] 噫吁嚱(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

      2.这三次咏叹重复吗? 角度有何不同? 哪些句子可以体现?

      [明确] :不重复

      一叹:高

      ①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用了“六龙回日”的神话故事,作者还用了上下对举的方式说明蜀道难行写出了山势之高,绵延接天万仞之深,极望回旋把蜀道的危和高写得令人心惊肉跳 

      ②“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攀缘”——按理说黄鹤飞得很高,连黄鹤都飞不过去,可见蜀道山势的高峻猿猱一般攀缘技术比较好,这种山连猿猱都攀不过去,可见山势的险峻通过黄鹤和猿猱都飞不过去或者攀不过去来侧面的烘托出蜀道之高实际上是一种以虚衬实的写法 

      [小结] 主要用了神话,突出了蜀道的高峻,连太阳神见了它都要绕道行驶,意象可谓阔大雄奇 

      二叹:险


展开全文阅读
      ①“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②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砯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小结]   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之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故沈德潜云“起雷霆于指顾之间”,绝非虚言! 

      三叹:乱

      [明确]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表现了蜀道易守难攻,地势的险要 

      所守或匪亲,……杀人如麻     变现了蜀地凶险      

      [活动]  生读这几句话,感受蜀地的凶险读出紧张的语气 

      [小结]  蜀道如此的高峻,如此的险阻,猛兽如此的凶恶 

      3.[讨论] 这三次咏叹的感情强度一样吗?为什么?

      [明确] 不一样,感情越来越强烈,在最后一次咏叹达到诗歌感情的最强音.

      因为:第一,语气上越来越强烈.

      第二,内容上,从神话到现实,从自然环境的高险到社会环境的乱,最后诗歌的情感达到最强音,主题升华,表现了对家国社稷的忧思。

      四、作业:背诵本诗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蜀道难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老人与海》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下一篇:《蜀道难》全文翻译及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