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高考复习指导
阅读:603  2018-03-04
标签: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分析结构技巧(散文阅读)
  (2015•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阅读文本见考点一例1《比邻而居》),完成后面的问题。

      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线索及作用,也就是分析文章的结构技巧。本文主要写了闻到的比邻而居的各家的气味及由此引发的思考,通篇都围绕“气味”着笔,所以“气味”为本文的线索。围绕这条线索,将各家的气味贯穿起来,描写了比邻而居的各家或实打实、或浮华等不同的生活状态、生活风格,作者对此的感悟是“我们这些比邻而居的人家,就这样,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处”,表达出作者对各种生活状态的理解和包容。

      【答案】 (1)线索:气味。(2分)(2)作用:以“气味”为线索,串联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2分)以“气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便于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2分)

      一、如何分析散文中的线索

      散文往往“形散”,笔墨似随意挥洒,为了做到“神不散”,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线索正是把文中各个部分的材料串起来的那根“红线”,它可以是某个中心事件、某个实际的物体,也可以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当然,也可以是人物。可从如下角度抓线索:

      1.了解文章的体裁分类

      以物喻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对“物”的理解或情感为线索,如《故乡的榕树》以“故乡的榕树”为线索;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如《荷塘月色》就是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叙事记人的散文一般以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与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如《记念刘和珍君》,以“悲愤”的情感为线索,一头挑着的是对烈士的沉痛悼念,而另一头挑着的则是对反动政府、反动文人的无比愤怒之情。

      2.注意文章的标题

      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如《白杨礼赞》;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如《海燕》。

      3.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部分

      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二、如何解答思路、构思和材料安排题

      1.分析整体结构和构思

      (1)分析线索在文中的作用: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②结构清晰,情节集中。③揭示主题。④使行文富于变化。散文中可以用来作线索的事物有很多,人、物、情、理、时、空等都可以。一般而言,线索都有语言标志,它在文中反复出现。

      (2)看思路特点。在对全文内容、层次梳理后,再看它在写作顺序上有何特点。如先总后分、先实后虚、先抑后扬等。

      (3)看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特点。如开头的倒叙,中间的衬托对照,结尾的以景结情等。

      (4)个别情况下可考虑选材上有无特点。如大量引用诗文等。

      2.分析全文内容的安排和组织

      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详写什么,略写什么;什么时候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这种全文结构上的安排也是考查全文构思的一种形式、一种考法。对于这种考法,一般要综合分析,注意以下三点:

      (1)受散文文体特点尤其是具体散文类型及手法的制约。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聚,如游记散文,一般以游踪为线索、顺序去写;状物散文的主要手法是托物言志。

      (2)出于结构安排的效果考虑。如使用顺叙,使结构清晰;使用倒叙,巧设悬念,引人入胜;使用插叙,使行文活泼,富于变化。

      (3)服从于主旨表达的需要。

      3.分析散文中的穿插性材料

      散文中的穿插性材料是近年来频繁考查的要点。文中的穿插性材料,就其类型而言,或是景物描写,或是事件叙述,或是诗词引用,或是细节描写,不一而足;就其位置而言,或开头,或结尾,或中间,视需要而定。其作用如下:

      (1)衬托突出主题;(2)对比凸显主题;(3)伏笔铺垫,引起下文;(4)欲扬先抑,引出主题;(5)前后照应,呼应主题;(6)渲染感情,烘托气氛,深化主题;(7)丰富文章的文化内涵;(8)使行文摇曳多姿,富于变化;(9)使文章内容更丰富。

      切记:答题时要指出或概括题干中所提到的事或物,然后结合上下文内容或全文内容分析其作用。

      (对应学生用书第59页)

      [专 项 练]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问题。 

      【导学号:76934073】

      谁说春色不忧伤

      迟子建


展开全文阅读
      在我的故乡,十月便入冬了。雪花是冬季的徽标,它一旦镶嵌在大地上,就意味着其强悍的统治开始了。虽说年分四季,但由于南北的不同和季节的差异,四季的长度是不相等的,有的春短,有的秋长。而我们那儿,最长的季节是冬天。它裹挟着寒风,一吹就是半年,把人吹得脸颊通红,口唇干裂。人们在呼号的风中得大声说话,不然对方听不清。你走在户外,男人的髭须和女人的刘海,都被它染白了。所以北国人在冬天,更接近童话世界的人,他们中谁没扮过白须神翁和白毛仙姑呢?

      被寒流折磨久了,被炉火烤得力气弱了,被冬日单一蔬菜弄得食欲寡淡了,谁不盼着春天呢?春天的到来是最铺张的。三月中旬吧,就有它隐约的气息了。连续几个晴天后,正午时屋檐会传来滴答滴答的水声,那是春天的第一声呼吸,屋顶的积雪开始融化了。人们看见活生生的水滴,眼里泛着喜悦的光影。但别高兴得太早,春天伸了一下舌头,扮个鬼脸,就不见了。寒流的长鞭子又甩了出来,鞭打得人还不能脱下冬衣。人们眼巴巴地看着屋檐滴水时凝结的冰溜儿,就像望着脆弱的琴弦,不敢把动人的旋律弹奏。到了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全然融化了,家家的白屋顶露出了本色,红瓦的现出热烈的红色,青瓦的现出深沉的钢青色,这时春天的脚步真的近了。雪花隐遁,天空由灰白变成淡蓝,太阳苍白的面庞有了暖色,河岸柳树泛红,林中向阳山坡的达子香花,羞答答地打骨朵了,人们饲养的家禽,开始在冬窝里频频伸展翅膀,想啄春天的第一口湿泥,做自己的口红。这时的春天怎么说呢,是婚日盛装的新娘,呼之欲出了!

      到了五月,春天波涛汹涌地来了,所有的生命都荡漾在它明媚的波涛里!地上的草,林中的树,园田的菜圃,呈现着一派娇嫩的绿;山间原野的花儿,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蓝的如宝石,红的如玛瑙,白的如珍珠,金黄的如琥珀。这时窗缝的封条撕下来了,门上用于抵御寒风的棉毡也取下来了,人们换下棉衣棉裤,家禽们又可以寻觅园田肥美的虫子,作为它们的小点心了!

      但这样的春色,也许过于寻常,并没有烙印在我心灵深处。我对最美春色的记忆,居然与伤痛联系在一起。

      那年5月3日,爱人在归乡途中因车祸罹难,我赶回故乡奔丧。料理完丧事,回到塔河,正是新绿满枝的时候。姐姐见我很少出门,有一天领着孩子,拉着我去堤坝走走。太阳已经很暖了,可走在土路上,我却觉得脊背发凉。堤坝是我和爱人常去的地方,我们曾在河边打水漂,采野花,看两岸的山影、庄稼和牛羊。我走下堤坝,看到几棵嫩绿的柳蒿芽,随手采了,那是我和爱人喜欢吃的野菜,把它用开水焯了,蘸酱吃鲜美无比。我采了柳蒿芽,又看见了野花,白的,粉红的,淡蓝的,星星似的眨眼。我没有采花,因为以往采回的野花,会放到床头桌上,照亮两个人的梦境。想着爱人与这样的春色永别了,想着再无人为我采撷这大好春色,伴我入梦,我忍不住落泪了。我怕姐姐看见,便朝茂密的柳树丛走去。泪眼中的春色飞旋起来,像一朵一朵的云,在人间与天堂之间绽放,那么迷离,那么凄美!四野寂静,我听见了自己的心跳声。

      我最爱的词人辛弃疾,曾写过“春风不染白髭须”的名句。是啊,春风染绿了山,染红了花,染蓝了天,染白了云,可它不能把我们的白须白发染黑,不能让岁月之河倒流。但春风能染红双唇,让它在夜深时隔着时空,轻唤你曾爱过的人。

      (选自2016年4月1日《文汇报》,有删改)

      1.本文写春色,却从冬天写起,这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文章首段从冬天写起,“十月便入冬了”“最长的季节是冬天”“一吹就是半年”写出了冬天的漫长,极言冬的难熬,使下文中人们对春天的渴盼顺理成章,为下文的叙写做铺垫。    

      【答案】 突出北方冬天的强悍和漫长;为下文写人们渴盼春天做铺垫。(每点2分)

      [综 合 练]

      二、(2016•苏北四市联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5题。(20分)

      人生树下

      王开岭

      ①“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语出《诗经•小雅•小弁》,意思是说:桑树、梓树乃父母所栽,见之必肃立,心生敬意。父母者,为何要在舍前植这两种树呢?答案是“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即让子孙有衣裳穿、有家具使。后来,“桑梓”便成了“故里”的代称。

      ②树,不仅实用,还意味着福佑、恩泽和繁衍;不仅赐人花果和木质,还传递亲情和美德,承载光阴与家世。树非速生,非一季一岁之功,它耐受、持久、长命,春华秋实,像一位高寿的家族长者,俯瞰儿孙绕膝。所谓“荫泽”“荫蔽”“荫佑”之说,皆缘于树。有祖必有根,有宅必有树。再穷的人家,也能给后人撑起一大片树荫。这是祖辈赠予子嗣最简朴最牢固的遗产了。

      ③幼时,父亲带我回乡下祖宅,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枣树,上住鹊窝,下落石几。逢孩子哭闹,祖母便将房梁上的吊篮钩下,摸出红油油的干枣来。后来,老人去世,老屋拆迁,“老家”便没了。虽非桑梓,但我知道,此树乃祖辈所植,在其下纳过凉、吃过枣子的,除了我,还有我的父亲,还有父亲的父亲……它是一轮轮人生的见证者,见证了他们从跌撞的蒙童、攀爬的顽少,变成拄杖的耄耋老人……

      ④这样的树,犹若亲属。

      ⑤老人们讲,闹饥荒时,都是树先枯、人后亡,因为果腹的最后一样东西,是树皮。人,只要熬到春天就不会饿死了,因为这时候,树抽芽,野菜生,槐花、榆钱、椿叶、杨穗,都是好食材。

      ⑥几千年来,凡户居,必在一棵大树下;凡村头,必有一棵神采奕奕的老树。民谣中唱,“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树,是家舍的象征,是地址的招魂幡。它比屋高,比人久。离家者,最后一眼回望的是它;返乡者,远远眺见的也是它。

      ⑦游同里古镇,听到个说法:江南殷实人家,若生女婴,便在庭院栽一棵香樟,女儿待嫁时,树亦长成,媒婆在墙外看到了,即登门提亲。嫁女之际,家人将树伐下,做成两只大箱子,放入绸缎做嫁妆,取“两厢厮守”之意。多美的习俗!女儿待字闺中时,对该树的感情定是窸窸窣窣的微妙,那是自己的树啊,盼它长大,又怕它长大。想想吧,像儿伴一样耳鬓厮磨,像丫鬟一样贴身随嫁,多么暖心,多么私密,多么亲昵。

      ⑧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

      ⑨如今的家业里,少了样东西:树。没有了庭院,没有了户外,没有了供树根深入的大地,只剩下盆栽、根雕和花瓶。这个时代,可稳定传续的东西越来越少,“不动产”越来越少,“祖宗”的符号和痕迹越来越少。“家”失去了树荫的覆护,光秃秃曝于烈日下。

      ⑩我们的家什、器皿、陈设,包括果蔬稻粟,几乎无一源于自产和自制。我们的双手不再沾染泥土,我们不再是播种者,不再是采摘者,我们最大的身份是购买者,是终端消费者,我们彻底“脱农”了。不仅如此,我们解除了与草木共栖的古老契约,我们告别了在家门口折朵撷果的劳作和浪漫,我们放弃了对一棵树一株花的亲近与认领,我们失去了对四季和年轮的辨识……大自然里,不再有我们的一方蒲团、一幅凉席、一具竹榻。


展开余文
      ⑪树,在马路上流浪。我们只是乘车迅速地掠过它们,透过玻璃扫视它们。它们身上,没有我们的指纹和体温,没有儿童的笑声和攀爬的身影。人和树,亲情已断,形同陌路。

      ⑫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

      (选自《古典之殇》,有删节)

      ★2.文章以《诗经》中的“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这句话开篇,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技巧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本题涉及引用诗文开篇布局的艺术思考,落脚点在作用。作用不外乎内容、结构两个主要元素。所谓内容,就是诗句自身的含意、诗句与散文主体对象的关联;所谓结构,就是上下文之间、前后段之间、题目与内容之间的联系照应。以此入手,可以快速答题。

      【答案】 ①内容上:指出桑树、梓树承载着悠久的历史,点明种桑树、梓树的价值,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2分)②结构上:照应文题,引出下文对树与故乡、树与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叙写。(2分)

      3.围绕“这样的树,犹若亲属”一句,作者写了哪些具体事件?请简要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这个题目答题要点有两个:“这样”指代哪些树要明确;“犹若亲属”即不是亲属胜似亲属,需要解释出“亲属”这一比喻的内涵。结合文章选材,分别有故乡的枣树、饥荒年代的树、离乡返乡时的树以及南方香樟树;这些树或荫泽家族,或果腹充饥,或寄托乡情,或陪伴终身。

      【答案】 ①故乡的枣树荫泽家族的繁衍生息。②饥荒年代,树为人们提供了果腹的食材。③离家或返乡时,树是人们的精神寄托。④在南方,香樟树是女儿的终身陪伴。(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4.请赏析第⑦段画线语句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一般说来,考题中所给的文段多含有多种手法、技巧,答题时不能有遗漏;其次,手法内涵较宽,词的使用、句子的选用以及修辞技巧都是考虑范围;再次,回答作用必须紧紧照应所给出的手法特点,用语要规范,要有具体内容而不能只是空洞的术语。如比喻形象生动,排比情感强烈,叠音词韵律和谐等。

      【答案】 ①使用叠音词,生动、形象、细腻地写出了女儿对香樟树的微妙情感,(1分)表现了女儿甜蜜而矛盾的心情。(1分)②运用比喻、排比手法,形象而强烈地表达了女儿与树的亲密关系。(1分)③句式整散结合,节奏鲜明,韵律和谐。(1分)

      5.文章结尾说“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请探究“我们成了路人”所蕴含的情感。(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这个探究题包含两个点:第一要肯定“亲属”特质,第二要强调“路人”结局。无论亲属还是路人,两个词都是形象的比喻,在于强调我们没有了树木后的“恶果”,这些“恶果”要立足“自然、我们、亲属、路人”之间的关系分析,要立足对“我们成了路人”的强调,且这不是我们胡乱臆想的,要来自文章的内容,紧扣作者的情感认知。

      【答案】 ①没有了树,犹如我们失去了亲属,表达了作者的伤痛之情;②没有了树,致使我们与故乡越来越疏远,表达了作者的哀伤与无奈之情;③没有了树,致使我们解除了与自然共栖的契约,表达了作者的忧伤之情;④没有了树,致使传统文化逐渐衰落,表达了作者的忧思之情。(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侯晓旭

标签: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2018年江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理解词句含义(散文阅读)
下一篇:部编新教材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