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备课资料
阅读:1680  2018-03-20
标签:备课资料 七年级备课资料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一、课文内容梳理

《桃花源记》是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特别是对小石潭秀丽景色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读之如置身其境。

《核舟记》使用从中间到两头,先整体后局部,从正面到背面的空间顺序和总-分-总的叙述顺序介绍了“核舟”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和对民间艺术的赞扬。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作者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核舟”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景物的特点,赞美了刻舟者的精巧技艺,同时也高度赞扬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给人以隔雾观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蒹葭》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作者的思念对象可望而不可即,中间阻隔千重,诗人因而思心徘徊,不能自抑其无限惆怅的心情。

二、课内文言文梳理

9.桃花源记

(一)课文字词详解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①为业。②缘溪③行,忘路之④远近。⑤忽逢桃花林,

①为业:作为生计。为,作为。②缘:沿着,顺着。③行:前行,这里指划船。④远近:偏义词,这里指远。⑤忽逢:忽然遇到。

①夹岸数百步,中无②杂树,③芳草④鲜美,⑤落英⑥缤纷。渔人⑦甚

①夹(jiā):沿,靠。②杂:别的。③芳:指花。④鲜美:新鲜美好。⑤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⑥缤纷:繁多的样子。⑦甚:很,非常。

①异之,复②前行,欲③穷其林。

①异: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②前:向前。③穷:尽。

①林尽水源,便②得一山,山有小口,③仿佛④若有光。便⑤舍船,从口入。

①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尽,到了尽头。源,源头。②得:看到。③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④若:好像。⑤舍(shě):离开。

①初极狭,②才③通人。复行数十步,④豁然开朗。土地平⑤旷,屋⑥舍

①初:开始。②才:仅仅、只。③通:通过。④豁(huò)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豁然,开阔敞亮。开朗,开阔明亮。⑤旷:宽阔。⑥舍(shè):房屋。

①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②属。③阡陌交通,

①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②属:类。③阡(qiān)陌(mò)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

鸡犬①相闻。②其中往来③种作,男女衣④着,⑤悉如外人。

①相闻:可以互相听到。②其中:那里面。③种(zhòng)作:耕种劳作。④着(zhuó):穿着。⑤悉:全,都。

①黄发垂髫,②并③怡然④自乐。

①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②并:一起。③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④自乐:自得其乐。

见渔人,①乃②大惊,问所③从来。④具答之。便⑤要还家,⑥设酒杀鸡

①乃:于是,就。②大:很,非常。③从来:从……地方来。④具:详细。⑤要(yāo):同“邀”,邀请。⑥设:准备,设置。

作食。村中闻有此人,①咸来②问讯。自③云④先世避秦时乱,率⑤妻子⑥邑人

①咸(xián):全,都。②问讯:询问,打探消息。③云:说。④先世:祖先。⑤妻子:妻子儿女。⑥邑人:同乡的人。

来此①绝境,不②复出③焉,遂与外人④间隔。问今是何世,⑤乃不知有汉,⑥无论魏晋。

①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②复:再,又。③焉:于之,从这里。④间隔:隔绝、不通音讯。⑤乃:竟然,居然。⑥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此人一一为①具言所闻,皆②叹惋。余人各复③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④辞去。

①具言:详细地说。②叹惋:感叹。③延:邀请。④辞去:辞别离开。

此中人①语云:“②不足③为外人④道也。”

①语(yù):对……说,告诉。②不足:不值得,不必。③为:向,对。④道:说。

①既出,②得其船,便③扶④向路,处处⑤志之。⑥及郡下,⑦诣太守,说⑧如此。

①既:已经。②得:找到。③扶:沿着、顺着。④向:先前的。⑤志:做记号。⑥及:到。⑦诣(yì):拜访。⑧如此:像这样(的事情)。

太守①即②遣人随其往,③寻向所志,④遂迷,不⑤复⑥得路。

①即:立即。②遣:派遣。③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所志,所做的标记。志,做的标记。④遂:终于。⑤复:再。⑥得:找到。

南阳刘子骥,①高尚②士也,闻之,③欣然④规往。未⑤果,⑥寻病终。后遂无⑦问津者。

①高尚:品德优异。②士:对男子的美称。③欣然:高兴的样子。④规:打算,计划。⑤果:实现。⑥寻:随即,不久。⑦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二)重点句子翻译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渔人)顺着溪水(划船)前行,忘记了路的远近。

2.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在溪流的)两岸几百步,其中没有别的树,芳草新鲜美好,落花纷纷。

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再往前走,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渔人)便看到了一座山。


展开全文阅读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很整齐的样子。

6.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到。

7.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在那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衣着,都像桃源外的人。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8.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人)就邀请(他)回到(自己)家里,备酒杀鸡做食物(来款待他)。

9.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村里(的人)听说有这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10.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村人)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11.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从此)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1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村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1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这个人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了他所听到的,(村人)都感叹、惋惜。

1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其他的人各自又都(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食(来款待他)。

15.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村人告诉(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

16.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但愿望)没有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人访求(桃花源)了。

(三)课文分析

1.渔人行踪:发现桃花源——拜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2.世外桃源描述:①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②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幸福、愉快;③风俗淳朴,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友好;④没有剥削,没有动乱,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

3.对陶渊明写世外桃源的评价: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安乐,彼此和睦相处。①这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意愿。②“桃花源”是个虚构的理想社会,既反映了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③但在当时的阶级社会中这只是一个不能实现的空想,也是作者隐逸、逃避现实的思想反映。

4.【感受桃花源的美丽】桃花源美在何处?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人情美。

【感受桃花源的神秘】桃花源神秘在何处?

①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②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③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④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感受桃花源中的幸福】桃花源中的幸福表现在何处?

①黄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②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③渔人(侧面烘托):村中人杀鸡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5.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①让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增添传奇色彩。②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

6.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作者虚构这样一个地方的目的是什么?

①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②未果,寻病终。

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10.小石潭记

(一)课文字词详解

①从小丘②西行百二十步,隔③篁竹,④闻水声,

①从:自,由。②西:名词作状语,向西。③篁(huáng)竹:竹林。④闻:听到。

①如鸣珮环,心②乐之。③伐竹④取道,⑤下见小潭,⑥水尤清冽。

①如鸣珮环:好像佩带的珮环碰撞发出的声音。珮、环,都是玉饰。鸣,发出声响。②乐(lè):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之:代水声。③伐:砍伐。④取:这里指开辟。⑤下:名词作状语,向下,在下面。⑥水尤清冽(liè):水格外清凉。尤,格外。冽,凉。

①全石以为底,②近岸,③卷石底以出,④为坻,⑤为屿,

①全石以为底:以整块的石头为底,此句为倒装句“以全石为底”。以为,作为。②近岸:靠近潭岸的地方。近,靠近。③卷(quán)石底以出: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卷,翻卷。以,而。④为坻(chí):成为水中高地。⑤为屿(yǔ):成为小岛。

①为嵁,为岩。②青树③翠蔓,④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①为嵁(kān):成为不平的岩石。②青树:青葱的树木。③翠蔓:翠绿的藤蔓。④蒙络摇缀(zhuì),参差披拂:(树枝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鱼①可百许头,②皆③若空游无所依,④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①可百许头: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表示约数。②皆:全,都。③若空游无所依: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空,在空中。④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下,向下照射。澈,穿透。布,照映。

①佁然不动,②俶尔远逝,③往来④翕忽,似与游者相⑤乐。

①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②俶(chù)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俶尔,忽然。逝,离开。③往来:来来往往。④翕(xī)忽:轻快敏捷的样子。翕,迅疾。⑤乐:逗乐。

潭①西南②而望,③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④势⑤犬牙差互,⑥不可知其源。

①西南:向西南。②而:连词,连接状语和动词,不译,表修饰。③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一样。明灭可见,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④势:形势,形状。⑤犬牙差(cī)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差,交错。⑥不可知:不能够知道。

坐潭上,①四面竹树②环合,③寂寥无人,④凄神寒骨,

①四面:四周。②环合:环绕合抱。③寂寥(liáo):寂静寥落,静悄悄的。④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

①悄怆幽邃。②以③其境过④清,不可⑤久居,

①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悄怆,忧伤。幽邃,幽静深远。②以:因为。③其境:这里的环境。④清:凄清。⑤久居:长时间停留。居,停留。

①乃记②之而③去。

①乃:于是,就。②之:指代游小石潭这件事。③去:离开。

①同②游③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④隶

①同:共同,一起。②游:游玩。③者:……的人。④隶(lì):追随、跟随。

①而②从者,崔氏二③小生,④曰恕己,曰奉壹。

①而:表修饰。②从:动词,跟随。③小生:年轻人。④曰:名叫。

(二)重点句子翻译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碰撞发出的声音,(我)心里对此感到十分高兴。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小路,往下露出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潭)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潭岸的地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展开余文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6.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鱼)呆呆地(愣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7.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水潭的西南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8.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流两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够知道溪流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9.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树木环绕合抱,寂静寥落,空无一人,(那氛围)令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10.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记下当时的情景便离开了。

(三)课文分析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感受是什么?

本文按游踪顺序来写: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记录同游者。

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全石为底、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源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感受:①发现小潭——“心乐之”,愉悦的心情。②观鱼时——“似与游者相乐”,愉悦的心情。③观鱼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抑郁忧伤的心情。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求解脱而最终又无法解脱的痛苦。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的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

2.本文主旨: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被贬后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和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能说出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吗?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一“乐”一“忧”怎么解释?)

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寻求短暂的快乐。他喜欢清脆悦耳的水声,因而“心乐之”,观鱼时他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心情是愉悦的;但这种快乐毕竟是暂时的,看到小石潭凄清的环境,不禁触景伤怀,忧伤、凄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心中无比悲痛。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中可以看出。

4.作者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及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__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5.请说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的妙处。

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静的优美画面却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6.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①全石以为底。②皆若空游无所依。③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全石、游鱼、阳光、影子)

7.文中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8.文中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1.核舟记

(一)课文字词详解

明有①奇巧人曰王叔远,能②以③径寸之木,④为宫室、器皿、人物,

①奇巧人:指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奇巧,奇妙精巧。奇,奇妙。②以:用。③径寸:直径一寸。④为:做。这里指雕刻。

以至鸟兽、木石,①罔不②因③势④象⑤形,各具⑥情⑦态。⑧尝⑨贻余核舟一,

①罔(wǎng):无。②因:顺着、就着。③势:(原来的)形状。④象:模拟。⑤形:形象。⑥情:神情。⑦态:姿态。⑧尝:曾经。⑨贻:赠。

①盖大苏②泛赤壁③云。

①盖: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②泛:泛舟,坐着船在水上游览。③云:句末语气词。

舟首尾长约八分①有②奇,高③可二黍④许。中⑤轩敞⑥者为舱,

①有(yòu):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余数。②奇(jī):零数、余数。③可:大约。④许:上下。⑤轩敞:高、宽敞。⑥者:……的地方。

①箬篷②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③启窗而观,④雕栏⑤相望焉。闭⑥之,

①箬篷:用箬竹叶做的船篷(名词作状语)。②覆:覆盖。③启:开。④雕栏:雕刻着花纹的栏杆。⑤相望:(左右)相对。⑥之:代“窗”。

则右刻“山高月小,水①落石出”,左刻“清风②徐来,水波不③兴”,④石青⑤糁⑥之。

①落:水位下降。②徐:慢慢地。③兴:起。④石青:用石青(名词作状语)。⑤糁:用颜料等涂上。⑥之:代“字的凹处”。

船头坐三人,中①峨冠②而多③髯者④为东坡,佛印⑤居右,

①峨冠(guān):高高的帽子。②而:表并列。③髯(rán):两腮的胡子,也泛指胡须。④为:是(判断动词)。⑤居:处。

鲁直居左。苏、黄①共阅一②手卷。东坡右手③执④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①共:一起,同时。②手卷:只能卷舒而不能悬挂的横幅书画长卷。③执:拿。④卷端:指手卷的右端。

鲁直左手执①卷末,右手指卷,②如有所语。东坡③现右足,鲁直现左足,

①卷末:指手卷的左端。②如有所语:好像在说什么似的。语,说话。③现:露出。

各①微侧,②其两膝③相比④者,各⑤隐卷底衣褶中。佛印⑥绝⑦类弥勒,

①微侧:略微侧转(身子)。②其:代“苏、黄”。③相比:互相靠近。比,靠近。④者:……的地方。⑤隐:隐藏。⑥绝:极,特别。⑦类:像。

①袒胸露乳,②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③不属。

①袒:裸露。②矫(jiǎo)首昂视:抬头仰望。矫,举。昂,仰。③不属(shǔ):不相类似。属,类。

①卧右膝,②诎右臂③支船,而竖④其左膝,左臂挂念珠⑤倚之——珠可⑥历历数也。

①卧:卧倒。②诎(qū):同“屈”,弯曲。③支:支撑。④其:代“佛印”。⑤倚之:(左臂)靠在左膝上。⑥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舟尾横①卧一②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③椎髻仰面,

①卧:摆着。②楫(jí):船桨。③椎(zhuī)髻(jì)仰面:束成椎形发髻,仰着脸。

左手倚一①衡木,右手②攀右趾,③若④啸呼状。居左者右手⑤执蒲葵扇,

①衡:同“横”。②攀(bān):扳。③若……状:像……的样子。④啸呼:大声喊叫。⑤执:拿。

左手抚炉,炉上有壶,①其人②视端容寂,③若听茶声然。

①其:那。②视端容寂: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端,正。容,神色。③若……然:好像……的样子。然,……的样子。

①其②船背稍夷,则题名③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④甫刻”,

①其:代“核舟”。②船背稍夷(yí):船的顶部较平。背,指船顶部。夷,平。③其:代“船背”。④甫: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①细若蚊足,②钩画③了了,④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⑤丹。

①细:(笔画)细微。②钩画:一钩一画(名词)。③了了:清楚明白。④其:代“字”。⑤丹:朱红。

①通计一舟,②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

①通:总。②为:雕刻。

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①并篆文,②为字共三十③有四。④而计⑤其长

①并:连词,和。②为:雕刻。③有(yòu):通假字,同“又”。④而:但。⑤其:代“核舟”。

①曾不盈寸。②盖③简桃核④修狭者为之。嘻,⑤技亦⑥灵怪矣哉!

①曾(zēng)不盈寸:竟然不满一寸。曾,竟然。盈,满。②盖:原来。③简:挑选。④修狭者:长而窄的桃核。修,长。⑤技:技艺。⑥灵怪:神奇。

(二)重点句子翻译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个个具备神情姿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他)曾送我一个核舟,(刻的)是苏轼泛舟游赤壁(的情景)。

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

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推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5.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

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7.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佛印极像弥勒佛,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类似。

8.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左臂挂着(一串)念珠,靠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9.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那人的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10.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

1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哎,技艺也真神奇啊!

(三)课文分析

1.“核舟”的精湛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体积小,刻的东西多,刻得极为精致,人和物各具情态,有意境。

2.核舟介绍顺序:船舱——船头——船尾——船背,空间顺序。

3.文章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先写舟的中间部分,次写船头,最后写船尾。分析这样安排写作顺序的原因。

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竟然可以打开、关闭,由此说起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象感知苏轼当年泛舟游赤壁时的优美环境。

4.《核舟记》的结尾处详尽地说明了核舟上所刻的内容。《口技》结尾处也有这么一段:“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两文均用数字结尾,作者的意图相同吗?为什么?

相同。结尾都用列数字的方法,都是为了表现艺人技艺之高超。


展开余文
5.王叔远为什么在小窗上刻上“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些文字,而不是诸如花草鸟兽之类的内容?

为了和核舟“大苏泛赤壁”的雕刻主题相吻合,使作品有一定的意境,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12.《诗经》二首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窹寐求之。

求之不得,窹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鸣叫的雎鸠鸟,站在水中的沙洲上。姑娘美丽又善良,她真是我的好配偶。水中荇菜长短不齐,姑娘在船的左右两边捞取。姑娘美丽又善良,我日夜都把她追求。追求的愿望难实现,我日夜都把她思念。思念之情绵绵不尽,我翻来覆去难成眠。水中荇菜长短不齐,姑娘在船的左右两边采摘。姑娘美丽又善良,我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水中荇菜长短不齐,姑娘在船的左右两边挑选。姑娘美丽又善良,我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难点化解,美点追踪:全诗可分为三章。首章为第一节,以滩头水畔的一对雎鸠鸟的叫声起兴,引出男主人公的一片情思。“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统摄全诗。第二章为第二、三两节,此章以缠绵悱恻之情,直率地写出男子追求心上人未果,日夜不安、苦闷焦灼的相思之苦。男子追求不到心上人,便日夜思念她,心上人采摘荇菜时“左右流之”的苗条、优美身姿时时浮现在他眼前,使他夜不能寐,辗转反侧。这一章既有“悠哉悠哉”的心理描写,表现男子绵绵情意,思念不绝,又有“辗转反侧”的动作描写,突出男子内心状态的不平静,把一个深受相思之苦折磨而不能自已的形象写得非常传神。第三章为第四、五两节,写男子因苦恼而成梦,在幻想中得到了心上人,亲近她,爱慕她,为她弹琴鼓瑟,敲钟打鼓,取悦于她,欢喜之情溢于言表。情到极处必生幻,第三章出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不啻是个戏剧性的转变。“琴瑟友之”,以弹琴奏瑟,喻其相会相处时的和谐愉快。“钟鼓乐之”则是结婚时的热闹场面,这无疑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幻想当然并非现实,但幻由情生,也是极自然的。这一爱情心理的描写,极富浪漫情调,也进一步突出了男子对心上人的爱慕思念之深。

全篇以“求”字为中心,用细腻生动的笔法描绘了男子对意中女子由“一见钟情”到“日夜思念”,再到“幻想结合”,将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了追求爱情中的苦与乐,感情热烈、真挚、率直、淳朴,歌颂了纯真的爱情,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我那日思夜想之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逆流而上寻寻觅觅,道路险阻而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之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逆流而上寻寻觅觅,道路坎坷艰险难攀。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我那苦苦追求之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逆流而上寻寻觅觅,道路险阻迂回难走。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难点化解,美点追踪:“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相思之所谓者,望之而不可即,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吾尝闻弦歌,弦止而余音在耳;今读《蒹葭》,文止而余情不散。”

第一章八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秋水淼淼,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这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着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接着展示诗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伊人”。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在水一方”是隔绝不通,意味着追求的艰难,造成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抒情主人公虽望穿秋水、执着追求,但“伊人”都缥缈阻隔。可望难即,故而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绪和空虚惆怅的情致。

以下四句是并列的两个层次,分别是对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境界的两种不同情景的描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是述写逆流追寻时的困境:艰难险阻无穷,征途漫漫无尽,示意终不可达也。“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描画顺流追寻时的幻象:行程处处顺畅,伊人时时宛在,然而终不可近也。既逆流,又顺流,百般追寻,执着之意可见;不是困境难达,就是幻象难近,终归不得,怅惘之情愈深。至此,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境得到了具体而充分的展现。

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这是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缥缈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现抒情主人公坚持不已的精神。重章叠句,层层推进。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注意“ ”内的字。

【理解记忆】

1.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惠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就是佐证。

2.《蒹葭》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3.《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三、名著导读

(一)选择性阅读

《傅雷家书》

【作品简评】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家、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于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全中国父母的典范。

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许多强烈的感染和启迪……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以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傅雷也对儿子的生活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还以相当多的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和傅敏的爱却没有成为那种普通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对傅聪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

该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因此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

【人物性格】

傅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主要是儿子)和国家有着无私的热爱,有良知,正直,为人坦荡,秉性刚毅。

傅雷夫人(朱梅馥):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非常成功。

傅聪:刻苦用功,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条有理,严谨,热爱音乐,同时也是个热爱祖国的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敏:正直,善良,勤勤恳恳,默默无闻,不因有父亲和哥哥的光环而骄傲。

【家书名言】

1.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2.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3.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4.多思考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得渺小一些,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会舒坦,工作反而会顺利。

【理解记忆】

1.傅雷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他曾翻译过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他认为中国最好的文学批评是《人间词话》。

2.傅雷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后,仍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这些家信汇编成书,就是《傅雷家书》。傅雷的两个儿子分别是傅聪、傅敏。

3.《傅雷家书》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徳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4.《傅雷家书》信中傅雷对儿子的生活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5.“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对文学的忠诚。文学第一,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

6.傅雷教导儿子“感之不深,当然爱之不切了;爱之不切,弹出来当然也不够味儿;而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引不起你兴趣”时,是以什么为例子?以听莫扎特的音乐为例。

7.傅聪虽然在外地演出,但傅雷始终关注儿子在音乐道路上的成长,他使用什么方法提高儿子的艺术修养?

通过书信把真情传递给远方的孩子,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真诚地指导,而且还暗暗透露了对儿子的牵挂和爱。

8.对于唐宋人吟诗唱词,中间常加“泛音”,傅雷有怎样的看法?

傅雷认为加泛音的唱才有音乐可言。后人把泛音填上实字,反而是音乐的大阻碍。昆曲之所以如此费力、做作,中国音乐被文字束缚到如此地步,都是因为古人太重文字,不大懂音乐;懂音乐的人又不是士大夫,士大夫视音乐为工匠之事,所以弄来弄去,发展不出……

9.傅雷在给傅聪的家书(1959.8.16)中,曾告诉儿子学习不仅仅在音乐方面,还要在行为、礼节方面多加注意,请举例。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切勿像过去那样太严肃。这与群众情绪大有关系,应及时注意。只要不急,心里放平静些,表情自然会和缓。”

10.傅雷在给傅聪的家书(1959.10.1)中,告诫儿子过多的音乐会麻痹人的感觉,使表演缺少生气与新鲜感,从而损害自己的艺术,长此以往,大有成为钢琴匠,甚至奏琴的机器的危险。

11.傅雷告诉儿子什么才是儿子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

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狂,哭笑无常,而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

12.傅雷知道儿子大赛在即,在1954年12月27日的家书中告诉儿子“不用着急,……我们大家都有信心;主要仍在于心理修养、精神修养”,他嘱咐儿子应有怎样的心态?

“得失置之度外”“胜败乃兵家之常”。

(二)自主阅读

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

《苏菲的世界》被誉为20世纪百部经典著作之一。《苏菲的世界》于1991年首次以挪威文在挪威出版,1996年中国作家出版社推出中译本。

【内容简介】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与此同时,她收到一张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请苏菲转交给席德”,邮戳来自黎巴嫩。

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的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伯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中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踵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诺克斯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莫名其妙的函授课程持续进行着,联络方式也一变再变,痛苦愤怒的艾伯特•诺克斯终于出现在她的面前,并开始教她哲学史。他用浅显易懂的笔触带着苏菲回顾从先苏期的希腊直到尚•保罗•沙特时代的哲学发展。同时,“席德”的名字不断在她身边以不可思议的方式频繁出现。而后,席德出现了,原来苏菲这个人物,只是在黎巴嫩联合国部队工作的挪威少校艾伯特•纳格为庆祝女儿席德生日而虚构出来的人物,把她的故事编写成一个富有哲学趣味的故事当作女儿的生日礼物。

不可思议的是,在艾伯特•诺克斯的提示下,苏菲渐渐意识到自己只是书中的一个角色,是艾伯特少校意识的一部分,在忠实地完成自己主角的任务之余,他们开始了对上帝(艾伯特少校)的抗争。在他们的努力下,书中世界渐渐扭曲了,变得古怪而难以驾驭。最终,这本书以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告终,艾伯特•诺克斯和苏菲莫名地逃出了书中世界,来到了席德所在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的中文版(萧宝森译)中,部分内容被中国政府要求删除,如马克思部分结尾处的32个段落。

【作者简介】

乔斯坦•贾德(Jostein Gaarder),是一位世界级的挪威作家。1952年8月8日出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大学时主修哲学、神学以及文学,并于奥斯陆大学获得斯堪的那维亚文学系挪威文组的学位,曾担任文学与哲学教师。自198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以来,已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北欧作家。其后10年他在芬兰教授哲学,于1991年成为一位全职作家。1991年《苏菲的世界》出版后,成为挪威、丹麦、瑞典和德国的畅销书,销量达到300万册。已有30多个国家购买了该书的版权,被翻译为90多种语言,全球销售量超过三亿册。

 乔斯坦•贾德

乔斯坦•贾德擅长以对话形式述说故事,能将高深的哲理以简洁、明快的笔调融入小说情境,他的作品动人心弦,启发无数读者对个人生命、对历史中的定位以及浩瀚宇宙的探讨。

乔斯坦•贾德除致力于文学创作,启发读者对于生命的省思外,对于公益事业亦不遗余力。他于1997年创立“苏菲基金会”,每年颁发十万美金的“苏菲奖”,以鼓励能以创新方式对环境发展提出另类方案或将之付诸实行的个人或机构。

【人物介绍】

苏菲•阿曼德森

苏菲是《苏菲的世界》中的主角。她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又活力十足的14岁女孩,15岁生日之前她得知自己的生活是艾伯特•纳格的发明。苏菲从艾伯特•诺克斯处得知这一切和许多其他事情。艾伯特•诺克斯则是艾伯特•纳格创造的哲学家,是苏菲的老师。苏菲不仅仅是向艾伯特学习,她也向他提问并表现出她有自己想要实施的想法。小说结尾处,苏菲表明她是一个哲学家,因为她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并能实践自己所想。苏菲为人友善,但不善交际。更多时候她是在自省,而不是交谈,事实上,苏菲开始学习哲学以后,她几乎忘记了她的好朋友乔安。苏菲很挑剔,对她爱的人也不放过。她母亲在整本书中不得不多次听苏菲的批评,乔安和艾伯特•诺克斯也听了不少。苏菲坚持自己的看法,只愿说出自己的心中所想。

艾伯特•诺克斯

作为苏菲的老师,艾伯特•诺克斯代表理想的哲学家。他从不急于判断,总是思考自己所做的事。艾伯特•诺克斯强烈信仰哲学,因为哲学让他明白他因艾伯特•纳格的意志而存在。艾伯特•诺克斯是位出色的老师,因为他迫使苏菲自己思考问题并得出结论,从不为她降低难度,同时他也关心苏菲,希望她能学好。

席德

席德是艾伯特•纳格的女儿,苏菲和艾伯特•诺克斯都是为逗她开心而创造出的人物。和苏菲一样,席德也爱沉思,书中的哲学家引发了她的极大兴趣。席德还极富同情心,她同情苏菲和艾伯特•诺克斯,而她父亲却把他们的生活玩弄于股掌之中。席德很独立,在父亲从黎巴嫩回家途中,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此来证明她的独立性。席德深思熟虑,但有时也相信直觉甚于其理智。正是她的直觉告诉她苏菲真实存在。

艾伯特•纳格

席德的父亲。艾勃特•纳格是苏菲和艾伯特•诺克斯赖以存在的那个聪明人。他为了给他深爱的女儿生日礼物而创造了他们。他有一种具讽刺意味的幽默并且很关心世界。他为联合国工作,希望人们和平,和谐相处。艾伯特•纳格还十分希望女儿能把世界(和宇宙)看成是一个特殊的所在。他希望女儿学哲学,那样她就可以思考并以他认为适合的方式去生活。像艾伯特•诺克斯一样,他在内心中也是一位哲学家,世界本身对他来说就足以令人陶醉。

苏菲的妈妈

苏菲的妈妈是该书中最滑稽的角色之一,因为她为苏菲的哲学经历提供了一个陪衬。阿曼德森夫人认为女儿一定是丢了魂,才会开始执着于研究人和动物的差异以及思考如何塑造了人类这些问题。不幸的是,她还代表了世界上那些不愿思考的人。艾伯特•诺克斯警告苏菲说,那样的人并不在少数。

【作品主题】

《苏菲的世界》既是小说又是哲学史,因此哲学是其贯穿始终的主题也就不奇怪了。哲学并非以那种无事可做的人进行深奥思考的面目出现,而是作为与生活相统一的事物而出现。苏菲和艾伯特•诺克斯需要运用哲学去理解,他们并非和人们格格不入。他们能够确信他们的世界是艾伯特•纳格的创造,但仅仅因为人们没有关于自己世界(或宇宙)本源的答案,并不意味着可以不问这一问题。实际上,正像贾德在整本书中所强调的,要想成为一名哲学家就不能停止提出问题。艾伯特•诺克斯努力让苏菲意识到她自身的存在是多么了不起。人们提出的问题可能并没有任何答案,但这也没什么,因为正是能够提出问题才让我们成为人。我们为什么会在这里,什么才是好生活——从贾德的观点来看,该书提到的所有这些哲学问题就是人们可以提出的最重要的问题。一旦人们的身体健康得到保证,人们就必须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生命是一种赋予,要使生命对个人产生意义的唯一途径,就是不断地提出这些问题。哲学特立独行,置身于其他学科之外,因为实际上贾德将哲学与生存看得同等重要。假如人们生活中缺乏哲学思辨,那么就剥夺了自己最大的乐趣,也降低了自己原本可以达到的理解高度。哲学是一项不断进行的、毕生的追求。地球生物中只有人类可以进行哲学思考。虽然哲学或许不能使生活更简单,或是给出容易的答案,但它会让人们对于自己的存在充满好奇心。即使哲学相当错综复杂,但其主旨却是简单的。

《苏菲的世界》代表着主流知识分子的哲学观点,它所表达的也极引人注目。这本书对真实的哲学给予极崇高的评价:批判的、理性的和公正的评论;去除偏见、迷信和惯例;不做仓促和轻率的判断,一意追求真理、知识、美善和道德。

在这本书里,其实贾德真正感兴趣的哲学,不在逻辑学、数学或语言学,当故事重心转移到马克思、弗洛伊德、达尔文和宇宙论时,摩尔、罗素等人,根本连提都不提。有些话题,即使和哲学没什么关系,却一再出现,很明显,这是一本在政治立场上十分讨好的书。一切当代时髦词汇全部被囊括:生态学、女性主义、宽容、东方宗教、比较宗教、联合国和新世界秩序等。这样的写法,或许是为了使哲学议题不和时代脱节,或许是为了涵盖更广大的读者群,不过,留给读者的印象的这些议题似乎才是作者真正关心的。

这不是“一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而是一个当代拥护自然的人文主义者对哲学根源所做的选择性的探讨。在小说结尾,科学被认定是真理的裁判者;而唯物主义虽然教义不明确,却绝对是人类的最佳选择。这本书引导读者获至这样的结论,但事实上并未提供理由。它给予读者的印象只是这是历代智慧累积的结果;当然,不同的历史将会导致不同的结局。

【艺术特色】

《苏菲的世界》包含至少三个叙述者,分别是哲学家艾伯特•诺克斯、苏菲和席德。他们从各自的角度来观察和描述,三个不同的视角组成三重叙述层面,相互交叉在一起,构成了这部小说的复调结构。

苏菲的故事提出真实和虚构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苏菲认识到自己的虚构身份,这一点是元小说人物的共同特点,元小说人物的身份通常是模棱两可的,既存在又不存在。“在许多元小说中,人物突然意识到自己其实并不存在,死不了却也从来没有出生,不可能有所作为。”苏菲在了解到自己的虚构身份后先是沮丧失望,谋求改变现状,在明白一切已成定局后,她接受了自己的身份。最后当她和哲学家发现其实不仅他们而且席德和塑造他们的作者也不是真实存在的时候,他们便安于现状,并开始期待进入虚幻的文学世界,因为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他们将永远不会老去。

换句话说,苏菲的故事是虚构的文本,同时这个虚构的文本又存在于一个更大的虚构的文本之中,即席德的世界,作为读者的席德原来也是不真实的。苏菲和席德的故事必然引起读者对现实和虚构的深刻反思,因为它解构了人类存在的坚实基础,质疑客观知识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部小说是后现代的。

《苏菲的世界》包含书信、明信片、哲学、历史、文学等各种语类形式。巴赫金认为多种语类形式的运用是小说“复调”结构的一个方面。在元小说中这种“复调”形式十分明确。在以往的小说中,这些不同的语言和声音通常从属于一个主要的无处不在的作者的声音。元小说中则没有这种作者的声音,而是强调语类形式并存的必要性。《苏菲的世界》的语言具有以上的特点,实践了一种类似巴赫金式的语言的游戏与狂欢。

《苏菲的世界》把哲学趣味化、生动化,但它同时是一部成功的元小说,用元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哲学思考,二者相得益彰,是艺术和内容的统一。《苏菲的世界》顺应了近年来欧美哲学通俗化的潮流。当代大众文化对人文科学的冲击,直接导致哲学通俗化的浪潮,出现若干用小说、诗歌和插图来介绍和解释哲学的作品。《苏菲的世界》的成功说明小说非但不会如某些批评家预料的那样走向“灭亡”或“衰竭”,反而会得到发展和走向成熟。小说发展的一个趋势是它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生态文学是另—个明证。在文化多元的当代,小说形式的不断创新是它生命力的源泉。

《苏菲的世界》用非常通俗易懂的事情将哲学的原理演绎出来,在描述德谟克里特斯的原子理论时,小说中是通过苏菲玩积木的过程讲述的;通过皇帝的新衣来讲述苏格拉底的智慧,以及人类并非万能和无所不知的;通过戴眼镜等方式让人们理解康德的“时间和空间直观形式”;作品中通过光着身体的男人,来表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

随着小说故事情节的展开,哲学家的书信、苏菲的故事和席德的世界交叉在一起。小说的结构总体上是按照哲学发展的阶段来分章的,从古希腊的神话到弗洛伊德。小说的目录看上去像是哲学史的提纲,但其中也穿插一些指示故事内容的标题,如“少校的小木屋”“花园宴会”等等。由此可见,《苏菲的世界》缺少整体性和连贯性,小说的结构是分裂的、不连贯的,虚构的框架是分散的,读者不可能被故事情节吸引而忘记自己的身份,而更多的是思考自己所阅读的内容。阅读的过程变成读者和文本的对话,而这正是这部哲学史小说所希望产生的效果。

【作品影响】

《苏菲的世界》出版后,即被欧陆许多学院选为哲学教科书。这本书中有关哲学史的叙述与传统学院的叙述方法大相径庭,它力求与时代的发展及社会之演变搭上线,哲学因而能够不被架空成学究的观念游戏,无法真正通俗化的哲学至少因此而变得比较可读起来。同时它也提示了另一个重点,那就是哲学是有用的。

该书自1991年出版发行之后,长期雄踞各国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世界上已有35个国家购买了该书的版权。《苏菲的世界》被翻译成90种文字,在欧洲、美洲和亚洲发行了几百万册,一度名列德国和美国的畅销书排行榜之首。

1991-1995年,《苏菲的世界》分别获得挪威“宋雅•赫格曼那斯童书奖”、德国《时代周刊》文学奖、德国“青少年文学奖”,还曾荣获我国台湾省《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全球销量超过三亿册。

【作品评价】

贾德这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可谓是空前的,他再次用事实证明了哲学并不是脱离现实的学院人士在象牙塔里所写的东西。(《德意志星期日汇报》)

该书是一个将学术作品通俗化的杰出范例,未曾修习哲学概论的人,可以把它作为一本最佳的入门读物,而学习过此门课程但已忘却大半的人,该书则是温故而知新的得力之作。([美国]《新闻周刊》)

《苏菲的世界》一书有助于使读者以阅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游览从柏拉图以前一直到20世纪的世界哲学史,而丝毫不产生任何枯燥厌烦的感觉。(作家与评论家马德兰•蓝格尔)

《苏菲的世界》可以当作哲学启蒙书来阅读。它的小说部分,苏菲的主体自觉过程则颇像侦探故事加上现代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哲学加侦探,加幻想,再加上宇宙观,它让人更加心胸开阔。(作家南方朔)

“一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是《苏菲的世界》一书的副标题,颇能点明该书的要点。这是一本小说,但也是一本有系统的涵盖各哲学思潮的速食大杂烩。随着小说人物在哲学传统中寻求谜团的解答,读者也跟着温习了一遍西方哲学史。

《苏菲的世界》不论就内容,或就其受欢迎程度来看,都是极吸引人的一本书。这本书的成功,显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指标,就是社会大众渴望知识及缺乏安全感。在一本小说里,塞进整部西方哲学史,对追求速度的这一代而言,本身就极具魅力。(菲力•詹森)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内容简介】

这十二封信以中学生为对象,并未曾指定某一受信人的姓名,只要是中学程度的青年,谁就是受信人,谁都应该读一读这十二封信。

每封信以青年们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题,如读书、修身、作文、社会运动、爱恋、哲理,凡此种种。自朱光潜先生笔下汩汩流淌的,是如长者劝导似的语重心长,如老友交谈般的诚恳真挚,读来亲切自然,受益颇多。作者虽随了各话题抒述其意见,统观全体,却似乎也有一贯的出发点可寻,就是劝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下功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近利。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年),安徽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谈美》《诗论》《谈文学》等。

【作品目录】

作者自传

一 谈读书

二 谈动

三 谈静

四 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

五 谈十字街头

六 谈多元宇宙

七 谈升学与选课

八 谈作文

九 谈情与理

十 谈摆脱

十一 谈在卢浮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

十二 谈人生与我

附录一 无言之美

附录二 悼夏孟刚

附录三 序(夏丏尊)

代跋 “再说一句话”

【经典论述】

序——夏丏尊

中国人在全世界是被推为最重实用的民族的:凡事都怀一个极近视的目标:娶妻是为了生子,养儿是为了防老,行善是为了福报,读书是为了做官……流弊所至,在中国,什么都是吃饭的工具,什么都实用,因之,就什么都浅薄。

一 谈读书

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

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须慎加选择。

读书好比“探险”……我从来没有听见有人按照别人替他定的“青年必读书十种”或“世界名著百种”读下去,便成就一个学者。

二 谈动

我只觉得忧来无方,不但人莫之知,连我自己也莫名其妙,哪里有所谓哲学与人生观!……外感偶来,心波立涌,拿天大的哲学,也抵挡不住。

流行语中又有“闲愁”的字样,闲人大半易于发愁,就因为闲时生机静止而不舒畅。

从前我很疑惑何以剧情愈悲而读之愈觉其快意,近来才悟得这个泄与郁的道理。

一切道德学说都不免肤浅,如果不从“尽性”的基点出发。如果把“尽性”两字懂得透彻,我以为生活目的在此,生活方法也就在此。

人性固然是复杂的,可是人是动物,基本性不外乎动……当你起劲打球时,你还记得天地间有所谓烦恼么?

三 谈静

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

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

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聪明过度的人,只是对着没有趣味的人,要勉强同他说应酬话,真是觉得苦也。你对着有趣味的人,你不必多谈话,只是默然相对,心领神会,便可觉得朋友中间的无上至乐。

四 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

这一代的青年,这一代的领袖,此时如果毫无准备,想将来理乱不问的书生一旦会变成措置咸宜的社会改造者,也是痴人妄想。……蔡孑民先生说:“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这两句话是青年人最稳妥的座右铭。

现在一般青年的心理大半都还没根本改变。学生自成一种特殊阶级,把社会看成待我改造的阶级。这种学者的架子早已御人于千里之外,还谈什么社会运动?你尽管说运动,社会却不敢高攀,受你的运动。

五 谈十字街头

昨日的殉道者,今日或成为市场偶像,而真纯面目便不免因之污损了。到了市场而不成为偶像,成偶像而不至于破落,都是很难的事。

十字街头握有最大权威的是习俗。习俗有两种:一为传统(Tradition),一为时尚(Fashion)。……传说尊旧,时尚趋新,新旧虽不同,而盲从附和,不假思索,则根本无二致。

习俗对于维持社会安宁,自有相当价值,我们是不能否认的。可是以维持安宁为社会唯一目的,则未免大错特错。习俗是守旧的,而社会则须时时翻新,才能增长兹大,所以习俗有时时打破的必要。

人是一种贱动物,只好模仿因袭,不乐改造创新。所以维持固有的风化,用不着你费力。你让它去,世间自有一般庸人懒人去担心。可是要打破一种习俗,却不是一件易事。……习俗的背叛者比习俗的顺从者较为难能可贵,从历史看社会进化,都是靠着几个站在十字街头而能向十字街头宣战的人。这般人的报酬往往不是十字架,就是断头台。可是世间只有他们才是不朽,倘若世界没有他们这些殉道者,人类早已为乌烟瘴气闷死了。

一个社会最可怕的不是民众肤浅顽劣,因为民众通常都是肤浅顽劣的,它所可怕的是没有在肤浅卑劣的环境中而能不肤浅不卑劣的人。

你只有和它(肤浅顽劣)冲突,要不然,就和它妥洽。在现时这种状况下,冲突就是烦恼,妥洽就是堕落。无论走哪一条路,结果都是悲剧。但是,朋友,你我正不必因此颓丧!

六 谈多元宇宙

人生是多方面的,每方面如果发展到极点,都自有其特殊宇宙和特殊价值标准。我们不能以甲宇宙中的标准,测量乙宇宙中的价值。

人是社会的动物,而同时又秉有反社会的天性。想调剂社会的需要与利己的欲望,人与人中间的关系不能不有法律道德为之维护。……善恶便是“道德的宇宙”中的价值标准。

“道德的宇宙”决不是人生唯一的宇宙,而善恶也绝不能算是一切价值的标准,这是我们中国人往往忽略的道理。……“科学的宇宙”中的适当价值标准只是真伪。……伽利略和达尔文是“科学的宇宙”中的人物,从“道德的宇宙”所发出的命令,他们则不敢奉命唯谨。

美术的标准既不是是非,也不是善恶,只是美丑。……道德行为都是起于意志,而美术品只是直觉得来的意象,无关意志,所以无关道德。

在“恋爱的宇宙”里,我们只能问某人之爱某人是否真纯,不能问某人之爱某人是否应该。……在这种境界,如果身家财产学业名誉道德等等观念渗入一分,则恋爱真纯的程度便须减少一分。

“道德的宇宙”里真正的圣贤少,“科学的宇宙”里绝对真理不易得,“美术的宇宙”里完美的作家寥寥,“恋爱的宇宙”里真正的恋爱人更是凤毛麟角。

七 谈升学与选课

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我最怕和谈专门的书呆子在一起,你同他谈话,他三句话就不离本行。谈到本行之外,旁人所以为兴味盎然的事物,他听之则麻木不能感觉。

倘若先没有多方面的宽大自由教育做根底,而职业教育的流弊,在个人方面,常使他生活单调乏味;在社会方面,常使文化肤浅褊狭。

倘若基础树得不宽广,你就是“专”,也绝不能专到多远路。……学问这件东西,先要能博大而后能精深。

八 谈作文

在一切艺术里,天资和人力都不可偏废。……一般人也许以为这样咬文嚼字近于迂腐。在青年心目中,这种训练尤其不合胃口。他们总以为能倚马千言不加点窜的才算好角色。这种念头不知误尽多少苍生!

文章像其他艺术一样,“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精微奥妙都不可言传,所可言传的全是糟粕。

学文如学画,学画可临帖,又可写生。……笔法和意境在初学时总须从临帖中领会。……揣摩呻吟,至能背诵,然后执笔位文,手腕自然纯熟。……所谓临帖在多读书。……读书只是一步预备的工夫,真正学作文,还要特别注意写生。要写生,须勤做描写文和记叙文。

九 谈情与理

规范是应然,是以人的意志定出一种法则来支配人类生活的。事实是实然的,是受自然法则支配的。……但是一般人制定规范,往往不根据事实而根据自己的希望。

理智指示我们应该做的事甚多,而我们实在做到的还不及百分之一。所做到的那百分之一大半全是由于有情感在后面驱遣。……历史上许多侠烈的事迹都是情感的而不是理智的。

纯任理智的人纵然也说道德,可是他们的道德是问理的道德(morality according to principle),而不是问心的道德(morality according to heart)。问理的道德迫于外力,问心的道德激于衷情,问理而不问心的道德,只能给人类以束缚而不能给人类以幸福。

许多人“孝顺”父母,并不是因为激于情感,只因为他想凡是儿子都须得“孝顺”父母,才成体统。礼至而情不至,孝的意义本已丧失。……我承认“养老”“养小”都确是一种义务,我否认能尽这种义务就是孝慈。

生活是多方面的,我们不但要能够知(know),我们更要能够感(feel)。理智的生活只是片面的生活。理智没有多大能力去支配,纵使理智能支配情感,而理胜于情的生活和文化都不是理想的。

十 谈摆脱

生命途程上的歧路尽管千差万别,而实际上只有一条路可走,有所取必有所舍,这是自然的道理。世间有许多人站在歧路上只徘徊顾虑,既不肯有所舍,便不能有所取。世间也有许多人既走上这一条路,又念念不忘那一条路,结果也不免差误时光。

“摆脱不开”便是人生悲剧的起源。畏首畏尾,徘徊歧路,心境既多苦痛,而事业也不能成就。许多人的生命都是这样模模糊糊地过去的。……认定一个目标,便专心致志地向那里走,其余一切都置之度外,这是成功的秘诀,也是免除烦恼的秘诀。

斯蒂文森论文,说文章之术在知遗漏(the art of omitting),其实不独文章如是,生活也要知所遗漏。……十年以来,说了许多废话,看了许多废书,做了许多不中用的事,走了许多没有目标的路,多尝试,少成功……为什么天天做明知其无聊的工作,说明知其无聊的话,和明知其无聊的朋友假意周旋?

十一 谈在卢浮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

凡是第一流美术作品都能使人在微尘中见出大千,在刹那中见到终古。……(《蒙娜•丽莎》)虽则见欢爱而无留恋,虽则见罪孽而无畏惧。一切希冀和畏避的念头在霎时间都涣然冰释,只游心于和谐静穆的意境。

困难日益少,而人类也愈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做一件事不免愈轻浮粗率,而艰苦卓绝的成就也便日益稀罕。……我所知道的学生们、学者们和革命家们都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太类似美国旅行家看《蒙娜•丽莎》了。

“效率”决不是唯一的估定价值的标准,尤其不是最高品的估定价值的标准。最高品估定价值的标准一定要着重人的成分(human element)。……我记得这几句话(布朗宁的诗Rabbi Ben Ezva),所以能惊赞热烈的失败,能欣赏一般人所嗤笑的呆气和空想,能景仰不计成败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十二 谈人生与我

我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

(前台)

人类比其他物类痛苦,就因为人类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类重要。人类中有一部分人比其余的人苦痛,就因为这一部分人把自己看得比其余的人重要。……无量数人和无量数物都已生过来死过去了。一个小虫让车轮压死了,或者一朵鲜花让狂风吹落了,在虫和花自己都绝不值得计较或留恋,而在人类则生老病死以后偏要加上一个“苦”字。这无非是因为人们希望造物主宰待他们自己应该比草木虫鱼特别优待。

从草木虫鱼的生活,我觉得一个经验。我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方法,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目的。

(后台)

我看匠人盖屋也和我看鸟鹊营巢、蚂蚁打洞一样,我看战争也和我看斗鸡一样,我看恋爱也和我看雄蜻蜓追雌蜻蜓一样。

在闲静寂寞的时候,我把这一类的小小事件从记忆中召回来,寻思玩味,觉得比抽烟饮茶还更有味。……我感谢刘姥姥、严贡生一流人物,更甚于我感谢钱塘的潮和匡卢的瀑。

悲剧也就是人生一种缺陷。它好比洪涛巨浪,令人在平凡中见到庄严,在黑暗中见出光彩。假如荆轲真正刺中秦始皇,林黛玉真正嫁了贾宝玉,也不过闹个平凡收场,哪得叫千载以后的人唏嘘赞叹?

人生本来要有悲剧才算人生,你偏想把它一笔勾销,不说你勾销不去,就是勾销去了,人生反更索然寡趣。所以我无论站在前台或站在后台时,对于失败,对于罪孽,对于殃咎,都是一副冷眼看待,都是用一个热心惊赞。

附录一 无言之美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在文学作品中,语言之先的意象,和情绪意旨所附丽的语言,都要尽善尽美,才能引起美感。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梅氏(梅特林克)说:“口开则灵魂之门闭,口闭则灵魂之门开。”赞无言之美的话不能比此更透辟了。……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中国有一句谚语说,“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凡是低头闭目的神像,所生的印象往往特别深刻。

美术是帮助我们超现实而求安慰于理想境界的。……我们处世有两种态度,人力所能做到的时候,我们竭力征服现实。人力莫可奈何的时候,我们就要暂时超脱现实,储蓄精力待将来再向他方面征服现实。……美术作品的价值高低,就看它能否借极少量的现实世界的帮助,创造极大量的理想世界出来。

和自然逼真是要窥出自然的精髓所在,而表现出来;不是说要把自然当作一篇印版文字,很机械地抄写下来。

同一美术作品,你去玩味有你的趣味,我去玩味有我的趣味。……同一美术作品,今天玩味有今天的趣味,明天玩味有明天的趣味。凡是经不得时间淘汰的作品都不是上乘。上乘文学作品,百读都令人不厌的。

英国诗人布莱克(Blake)有一首诗叫作《爱情之秘(Love's Secret)》里面说:



切莫告诉你的爱情,

爱情是永远不可以告诉的。

因为她像微风一样,

不做声不做气地吹着。



我曾经把我的爱情告诉而又告诉,

我把一切都披肝沥胆地告诉爱人了,

打着寒颤,耸头发地告诉,

然而她终于离我去了!



她离我去了,

不多时一个过客来了。

不做声不做气地,只微叹一声,

便把她带去了。

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换句话说,世界有缺陷,可能性(potentiality)才大。这种可能而未能的状况就是无言之美。世间有许多奥妙,要留着不说出;世间有许多理想,也应该留着不实现。因为实现之后,跟着我“知道了!”的快慰便是“原来不过如是!”的失望。

附录二 悼夏孟刚

生的自由倘若受环境剥夺了,死的自由谁也不能否认的。……自杀是伟大意志之消极的表现。

人生是最繁复而诡秘的,悲字乐字都不足以概其全。愚者拙者混混沌沌地过去,反倒觉庸庸多厚福。具有湛思慧解的人总不免苦多乐少。悲观之极,总不出乎绝世绝我两路。自杀是绝世而兼绝我。(另两种——绝世而不绝我:分玩世或逃世;绝我而不绝世。)

持这个态度(绝我而不绝世)最显明的要算释迦牟尼,他一生都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佛教到了末流,只能绝世而不能绝我,与释迦所走的路恰好背驰,这是释迦始料不及的。

四、课外古诗词诵读

式 微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译文: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难点化解,美点追踪:全诗只有短短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诗人紧接着便交代了原因:“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意思是说,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然而,《式微》诗上下二章只变换了两处文字,但就在这巧妙的变换中,体现出了作者用词的独具匠心。

在艺术上,这首诗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婉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正是因为这些修辞手法的巧妙使用,才使《式微》一诗“境界具于词语之外,愈反复看去,愈觉其含义无穷”。

【理解记忆】

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正如诗中所言: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子 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

难点化解,美点追踪: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如在眼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信、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象,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白,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心理描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此诗已开其先。

【理解记忆】

1.“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2.“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两句写焦急地等待: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看不见恋人的影子,心里很着急,恨不得马上跑到他的家里去找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雄伟的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遥望蜀州,只见风烟迷蒙。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就是远隔天涯也像近在比邻。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恋爱中的男女那样悲伤而泪湿手巾。

难点化解,美点追踪: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出送别之地。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代指蜀州,点出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州,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已摄下文“离别”“天涯”之魂。

因首联已对仗工整,为了避免板滞,故次联以散调承之,文情跌宕。“与君离别意”承首联写惜别之感,欲吐还吞。翻译一下,那就是:“跟你离别的意绪啊!……”那意绪怎么样,没有说;立刻改口,来了个转折,用“同是宦游人”一句加以宽解,意思是:我和你同样远离故土,宦游他乡;这次离别,只不过是客中之别,又何必感伤!

三联推开一步,奇峰突起。从构思方面看,很可能受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的启发,但高度概括,自铸伟词,便成千古名句。

尾联紧接三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在歧路”,点出题面上的那个“送”字。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处分手,所以往往把临别称为“临歧”。作者在临别时劝慰杜少府说:“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一在天涯,一在海角,远隔千山万水,但情感仍可交流,不就是如比邻一样近吗?可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像一般小儿女那样。”

南朝的著名文学家江淹在《别赋》里写了各种各样的离别,都不免使人“黯然销魂”。古代的许多送别诗,也大都表现了“黯然销魂”的情感。王勃的这首,却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阙(厥) 宦(官) 己(已) 歧(岐)

【理解记忆】

1.这是一首送别诗,既交代送别地点又虚写前途景物的诗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在这首诗中,歌颂友谊,千古流传的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八月洞庭湖水盛涨,浩渺无边,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想要渡江河却没有船和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难点化解,美点追踪:“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三、四句写湖的广阔。“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像瑟缩不安地匍匐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诗人前四句实景写洞庭湖的雄伟景象,后四句借景抒情,表面上在旁观渔民捕鱼钓鱼,实际上是表现诗人不甘寂寞,希望自己能报效国家,但是出仕又没有人引荐,表现了自己的失望、苦闷、愧疚之情。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涵(含) 撼(憾) 楫(揖、辑)

【理解记忆】

1.诗中表现诗人渴望援引的诗句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2.诗中表现水天一色、浑然一体的景色的诗句是: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3.诗中表现诗人不甘寂寞的诗句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4.诗中表明诗人想投身仕途而又无人举荐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诗中形象地描写洞庭湖迷蒙、浩瀚、面积广大、充满活力的诗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6.诗中表明诗人无职可做、寂寞无依之情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侯晓旭

标签:备课资料 七年级备课资料 部编人教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抓住细节,真情描绘——细节描写训练 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下一篇:七下语文第三单元课文内容梳理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