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3170 2018-03-23
标签:
教师随笔
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语文教学与研究》名家访谈(教师随笔)
肖培东:浙江省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永嘉县上塘中学副校长,首届全国“我即语文”教学奖获得者,中语会课堂优化策略研究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分会理事,著名特级教师,温州市享受教授级待遇的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温州市首届名师模范班主任,教育硕士,国培计划教育讲座专家,硕士生指导师,浙江省首批名师名校长导师资源库人选,《语文学习》“镜头”栏目主持人,《语文建设》“培东教新课”栏目主持人,《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培东有约”栏目主持人,多家核心期刊封面人物,著有《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教育的美好姿态》等。
骆文俊:浙江省富阳中学语文组组长,杭州市教坛新秀,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
------------------
骆文俊:肖老师,祝贺你荣获首届全国“我即语文”教学奖。我们的话题就从这个奖项开始,能说说吗?
肖培东:获奖确实很意外,也很开心,当我知道“我即语文”教学奖的相关背景后,内心尤为震撼。这个语文教学奖真的很特殊很有意义。
骆文俊:哦,这个奖项有什么特殊之处?
肖培东:2016年12月,为庆祝福州一中建校二百周年,福州一中教育发展基金会面向全国推出“我即语文”教学奖,是以福州一中语文特级教师、著名教育专家陈日亮先生的语文教育核心理念“我即语文”来冠名的,旨在激发语文教师教育热情,推动语文教学发展,并让全社会更加重视语文、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我即语文”教学奖评奖对象为全国各地从事中学语文教学20年以上、且现今仍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特别优秀、有杰出贡献的在职在岗教师。每两年为一届,每届评出3-6名获奖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不超过1名获奖者,每名奖金五万元人民币。很特别的是这个语文教学奖项借鉴了类似诺贝尔奖等的提名和评选方式,评选过程中,特地采用了实地巡访的方式。2017年10月21日,首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在福州第一中学老校区隆重举行,我和宁夏银川一中郭凤虎老师、福建龙岩二中徐飙老师成为首届“我即语文”教学奖获奖者。
骆文俊:祝贺肖老师,真为你高兴。当时你的心情一定特别激动,我可以想到。
肖培东:谢谢你!能被提名,实属不易,而最终获奖,更让我感到振奋。它让我更透彻地读懂语文,读懂我自己,更加坚定自己的语文教学理念,更加明确语文教学的方向,知道自己该往哪里走,知道自己要做怎样的语文人,也会激励每一个语文教师热爱语文讲台,把最美丽的语文献给学生,献给我们的生命。
骆文俊:被提名后,评委是怎么样评定您的语文教学的?
肖培东:2017年六月,快进入期末考试的时候,评委们不辞辛苦,专程来到温州永嘉来实地考核,现场听课,师生座谈。课题是上课前两三天告知的,是一首辛弃疾的词《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这首词不在我们的语文教材内,从来没有教过。词上阕写春意阑珊,下阕写美人迟暮,多有用典,笔法含蓄,适合高中学生阅读学习。但当时我校高中学生在期末考试,只好借初中学生现场教学。我也没慌乱,就像平常教学一样,用一个“春”字关联全篇,结合诵读,老老实实地教,真真切切地学,步步深入诗词内核和诗人内心。这堂课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认可。现在想来,这也可能为我最后获奖加了分。
骆文俊:你认为自己的哪些方面最受评委的认可?
肖培东:我是极喜欢教书的人,站在语文讲台上就觉得特别愉悦特别幸福,对语文以外的东西极少思考,近些年尤其如此。之所以能获奖,我想可能就是因为没着意去想过要获奖,只是很自然地很投入地上着语文课,享受语文课堂给学生们给我带来的幸福和收获。如果真要给自己一个评价,那可能就是长期对语文本真的追求与坚持,对语文教学规律的坚守与秉承,身处五颜六色的理念中,能安静地坚持自己的语文理想,浅浅地教学,真切地教学。语文教学无止境,很多老师做得比我更好,这一次,我只是幸运了一些。谢谢!
骆文俊:你为什么会选择做一名语文教师的呢?很想听你说说你和语文的缘分。
肖培东: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选择,或者说,我们不能去选择。每个人,在青春时代都是有梦想的。中学时代,我有过很多人生理想,什么科学家,什么作家,什么翻译家,什么法官律师,好多好多。充满激情、热血沸腾的年代,人很容易靠近崇高和伟大,总觉得自己可以去做很多很大的事情,英雄一般。可是我从来没想过要做老师,而且是做语文老师。我很尊敬我的老师,我一直想努力去做个有出息的人,为艰苦挣扎的父母争口气,但做老师并不在我最初的设计中。通过高考进大学,是我们这一代人挑战命运的最重要方式。高三那年,我们学得很辛苦,我们的老师更是为我们呕心沥血。1988年我7月,我信心满怀地参加高考,却在语文考试中中暑晕倒,作文也没怎么写,最后我上了大专,成为浙江省湖州师专中文科的一名学生。当时,真是有点不甘心的,呵呵。
骆文俊:高考的不顺利,现在想想还有遗憾吗?
肖培东:有时,我也会想些“如果”“如果”的话题,比如发挥好点,比如身体无恙,比如再高复一年,以为这样想想我会释怀一些。其实,谁的生命历程不是有遗憾的呢?也许,这就是我和教师职业和语文教学的缘分!逃也逃不掉的缘分!
骆文俊:呵呵,还真得感谢那次高考,你要不去教语文,我们都会觉得可惜。其实我觉得你很适合语文讲台。
展开全文阅读
肖培东:很多教师朋友说,肖培东天生就是教语文的,虽是一句笑谈,但我想,多多少少我和语文有一种血脉联系。现在,身边朋友在谈教师转型或者跳槽之类的话题,我就会想,我要是不做老师,不教语文,我还能做什么。想来想去,觉得自己就只能教语文,就不再有焦虑了。真的,做语文教师,挺好。一开始,并不是你去选择职业,但磨合期一过,你用心融入,就会发现,这个世间存有一种默契。细想想,我何以填报“中文”,那就是我和语文多年的缘分。年少欢喜读书,中学热爱文学,时常做些阅读摘记,写写诗歌散文,这些读写都为我教语文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生活不一定是经历丰富而精彩,其实都是有平衡感有美感的。是花就绽放,是果就鲜美,是树就成荫,做好你的语文教学,生命一样美丽。现在我是想明白了,我愿意一辈子和语文维系生命联系。父母给我血肉,语文丰我灵魂!
骆文俊:语文丰灵魂,这就是你和它的缘分。感谢老师的回答!正如你所说,很多语文老师都认为你是极有悟性的人,那你最初的语文教学是怎样的?
肖培东:呵呵,说来惭愧了,感觉很辜负大家所说的“天赋”。现在想来,刚上讲台那会儿,真不懂语文。凭的就是热情和勤奋,对语文和语文教学规律的理解极少。我是我们学校最勤奋的教师之一,从早到晚盯着学生,刻印试卷,批改试卷,计算成绩,检查默写,我的语文教学大概就是如此。语文课于我就是一本教参在课堂上卖力地复制。我紧紧地拽住这本教参,它是我语文课的全部依赖:背景,主题,写法,课后练习答案……然后,就剩下考试了。偶尔,语文课上讲讲故事,唱唱流行歌曲,学生倒是真的喜欢。现在,你还觉得这样的我是有语文教学悟性的人吗?
骆文俊:看来老师最初的教学也和我们当时一样,都是懵里懵懂的,那你是怎么改变过来的呢?
肖培东:后来一次县里的语文观摩课活动,听两位优秀教师上《春》上《大自然的语言》,觉得语文课原来可以如此有味道,有意思。问题设计,活动组织,各个教学环节都让我耳目一新,教学创意更是让我为之惊叹。回去以后想想,觉得自己似乎也可以做到。于是,教学就奔着“创意”而去,怎么有趣怎么教学,至于这个有趣是不是关联语文,是不是适合所教的篇目,我是没有考虑过的。教《看云识天气》,让学生扮演云朵来说话;教《皇帝的新装》,让学生演课本剧;教《祝福》,上演法庭辩论……语文教学的形式丰富了,灵动了,但适合与否,语文味有否,全然不去思考。2000年,我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感动了所有的师生,我以为我成功了,可是听课的钱梦龙老师却诚恳地告诉我,语文课堂的感动要通过文章的语言文字去抵达去产生,而不是架空文本凌空蹈虚地用“母爱”主题的班会课说教去打动人心。那一刻,我如梦初醒。原来,脱离语言文字的感动不是语文课的感动,原来,语文教学要经由语言文字触动灵魂,空有热烈甚至感动而失却对语言文字的品析咀嚼的,都还不是语文。教学的悟性,首先要基于对语文教学的正确理解。语文,是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性综合性课程。语文教学,要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目标。要教好语文,首先要搞清楚最基本最规律的东西。对语文理解透了,你的教学的创造力才真正有意义。醒悟点到了,你的悟性自然产生。现在听年轻教师的语文课,看到他们只追求形式不关照语文本真时,我都会想到自己最初那些幼稚可爱的语文课。其实,这是我们每个人教学成长路上必然有过的稚嫩和迷茫,幸运的是,我在需要回头思考和探究的时候,能及时回归。当然,我很感激最初那些幼稚甚至固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它至少证明,年轻,我向往天空。
骆文俊:刚才你提到钱梦龙老师听你的课,并做了点评,他的语文教学观让你受益多多。在你成长路上,都有哪些老师给过你指导,能说说吗?
肖培东:年轻教师的成长有很多因素,名师大家的指导是很重要的。我很幸运,在我教学路上遇到许多贵人,他们的语文教学理念,他们的语文情怀,他们的品德修养,他们的学识内涵,都在濡染我,指引我教学,又帮助我做人。扎实的理论功底、深厚的文化积淀、开阔的教育视野、精湛的教学艺术、永不满足的学习精神,尤其对教育教学真诚执着的爱,都是我要永远学习追随的。钱梦龙老师说:“语文,就是老老实实地教会学生读书。”大道至简,让我明白什么是语文,该怎么样教语文。他的一句“碧波深处有珍奇”,让我安下心来读书,静思文本深处。陈日亮老师说:“语文是与人的终身发展息息相关,作为语文老师,身教的力量永远胜过言传。”语文老师,要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陈老师就是这样一盏明灯。教学路上,我们都有很多美好的遇见,耳提面命,谆谆教诲,自然是幸事,书中相逢,春风化雨,也是机缘。于漪,孙绍振,贾志敏,余映潮,王栋生,黄厚江……还有很多很多老师。读他们的书,听他们的讲座,觉得语文人的世界真是美丽,便更立志要做一名美好的语文老师。有心者,自会遇见很多名师,读书就是最好的拜师求学方式。还有,你身边就有很多好人,他们不一定是什么名师大家,他们也许就和你在一个组里,但他们也在用最真诚的点拨引导你,启迪你,帮助你。我特别感激一直关注我成长的徐耘天老师,他和县里市里以及省里的其他多位语文前辈,催着我读书,写文章,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就是盼我能在语文教学上有所进步。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都退休了,而我,不知道是否已是他们心里希望的我。惭愧。
骆文俊:2016年你的一本《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很受语文教师欢迎,“浅浅地教语文”也成了你的教学性格,你为什么给自己的书取个这样的名?
肖培东:你就是想问我,为什么要说“浅浅地教语文”,对吧?对了,这本书你买了吗?
骆文俊:买了,读了,我们语文组里人手一册,大家都很喜欢。
肖培东:谢谢。我是个很普通的语文老师,也没有什么大的概念术语词来给自己的语文教学做个诠释。我从来不认为“浅浅地教语文”是我要提出的一种教学理念或教学模式,不是,永远不是。想出这样一句话,是2015年3月的一个晚上,读了几个解读极为深刻的课例,想想最近观摩过的几堂远非稚嫩的学生能接受的公开课,心里就觉得紧。语文课文被过度解读的现象,长期存在于语文教学,且有由高中向初中乃至于小学蔓延的趋势。很多老师教学中盲目求深,一意展示自我解读文本的深厚新奇,置学生的阅读实情于不顾,这样的课堂很多。我有时也在其中。记得作家流沙河说过,随着阅历增长,不同时期的读者对文章的理解也会不同,教师在教授作家文章时,不用在意作者是何种意境或状况下创作的,只要能准确理解,不无中生有的随意误读就行了。教学,还是要基于学生深入浅出。怎样提醒自己别走得太远而忘记教学的初心?我靠在床头在笔记本上敲出一行字“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写着写着,写出了心里的一些感悟,后来就传开了。
骆文俊:是啊,我们都读过那篇文章,好些句子我还记忆犹新。“我想浅浅的教语文,甚至教成你们心里的肤浅,我相信,浅到心底的文字,纯净地堆积起来,就是高度。”“我想浅浅的教语文,甚至教成你们眼里的低矮,我相信,矮到能扎根的思想,真切地凝聚起来,就是厚度。”这些句子,后来都出现在你的这本《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书里。强调“浅浅地教语文”,这对语文教师有什么要求?
肖培东:深深阅读浅浅教,回归本然真语文。眼中有学生,心中有未来。
骆文俊:我明白了,这个“浅”,不是浅显,不是肤浅,不是浅薄,而是教学要贴着语文学习规律,贴着学生读写实情,也就是你写的那句话,“浅浅地教语文,不是教浅浅的语文。深入的,是我的理解;浅出的,成你的感悟”。
展开余文
肖培东:你解释得很好。于永正老师说:“我备课时,可能把课文钻得很深,想得很多,但到了课堂上,我不会一股脑儿把备课所得‘灌’给学生。老师一定要研究学情,了解了学生的基础状况,我们才能深入浅出,才能举重若轻”。我觉得他就是在教育我们要“浅浅地教语文”。真语文总策划王旭明先生通过相关研究、大量的课堂观察并结合亲身执教,总结出真语文课12字标准——依课标、持教材、重学情、可检测。我以为,也是极好的深入浅出教语文的标准。我们应该看着学生的眼睛和心灵去教书。
骆文俊:所以,你的第一本语文教学实录集就叫做《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
肖培东:我读书不多,说不出什么高大上的道理,就是希望能回归踏实、纯粹,回归语文教学本真,能深入到语文教学的真髓、真谛、本源。这个世界,所有的深刻必然要积累许多的清浅,那么,从浅浅起步,慢慢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品味、体悟语言的深层意蕴,走向语文的深厚,这是我的教学愿望。而且,浅浅,对我们的挑战在于,我们该怎么样教得深入浅出,浅入深出,这更是一种智慧,一种艺术。把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录结集出版成《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一书,就是希望我能朝向这样的方向。
骆文俊:我读了你很多的课例,真觉得不浅,而是教得贴地气,教得实在,教得灵活。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肖培东:其实也没什么的,就是读书读透,读细,再把语文教学的事情想明白。
骆文俊:那都想明白哪些事情呢?让我们也学习学习。
肖培东:钱梦龙老师在进入教学过程之前,总要问一问自己几个问题:我教的是一门什么课?为什么要教这门课?怎样教这门课?这样教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养成习惯,“课前自问”就变成了一种自觉的意识。我觉得我们也要这样自觉地“课前自问”。再具体点说,拿到一篇课文,不要着急去百度去寻找优秀案例。你得读上好多遍,读到每个句子都长在你心里了,然后你再去思考好些具体的问题。比如这篇文章的文体特征、写作背景、内容主旨、重点语段,还有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从文章内容到文章形式你都要理解深透。都想明白了,你还得思考编者意图、单元目标,还有一点,你得换位思考,从学生角度去阅读你会读出什么,做出学情预判,这样才能有效地设计问题去驱动思维,设计环节去推进教学。语文教学看起来是问题连问题,步骤加步骤,其实是很多东西的整合与相融。多读书,多思考,学学名师课例,想想他们教学背后的语文思考,你肯定会有进步。
骆文俊:讲到读书,我觉得你是很喜欢读书的人,你说自己读书不多,太客气了。
肖培东:这还真不是谦虚。教学的最初几年真的没怎么读书,每天也是忙忙碌碌的,可就是没认真读点书。幸运的是,自己还是及时回头,开始学着读书了。
骆文俊:哦,能具体说说吗?
肖培东:阅读的回归,和我的一堂高中语文公开课有关。2000年的秋天,在丽水举行的浙南片语文教学观摩会上,我执教汪曾祺先生的散文《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根据教参解释,文章写了汪曾祺先生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批判和否定。我就此理解上了一堂颇为满意的课,那一句“虾米熬白菜,嘿”的朗读更是激起了阵阵掌声。可没多久,我无意中在杂志上读到了史紹典先生对《胡同文化》一文的解读。“他没有对胡同文化进行批判的,完全没有批判的意思。对胡同文化,他有一种依恋、一种感伤、一种怀念,还有一种无可奈何。”原来,《胡同文化》是汪曾祺为《北京胡同》这本摄影集写的“序言”。这本摄影集就叫《北京胡同》。《北京胡同》本身,有一种强烈的保护北京特有胡同的情绪。你知道吗?“它是在批评、批判胡同文化吗?”这几行字,杂志上印得不大,却是那么显赫地晃动在我眼里,晃着晃着就化成了这样一声棒喝“你有读书吗?”!那时我羞愧极了,为自己的无知和浅薄,更为那无数个白白流逝的不阅读的日子。教学的孱弱其实就是阅读的苍白,钱梦龙老师说:“语文教学其实也是语文教师自身读写状态的生动展示。”“有些语文教师平时除了几本‘教参’几乎什么书都不读,什么文章也不写,一心想在教学方法上花样翻新,以为这样就能提高教学水平,这种舍本逐末的追求,结果必然是缘木求鱼。”我觉得说的就是那个时候的我!那以后,我就警告自己,你要多读书,多读书!
骆文俊:你的这句警告,我想也是给我的。
肖培东:给所有语文人,也给所有人!阅读,和你从事什么职业无关,它是我们生命的必须,是我们生命的细胞。不读书,何以站立?不读书,哪有思想?不读书,怎么遇见最好的自己?奥地利小说家茨威格说:“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生命途中,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我很庆幸在人生最需要自觉的时刻因为读书告别了懒惰与浅薄,远离了虚荣与俗气。读书,是在“造心”,它通过影响心灵而让生命的存在变得丰富而深刻。书,永远读不够。我们,还是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加油了!
骆文俊:好的,我一定多读书。说起写作,我知道你每天都在更新你的博客,你是写文章的好手。语文教师为什么要多写文章?
肖培东:这个和多读书,是一样的道理。语文教学中有一项重要的使命,就是指导学生写作。怎么指导呢?最好的方式就是教师自己爱写作,会写作,乐于写作。如果说阅读是汲取,是吸收,那么,写作就是吐纳,是呈现。教师经常写作,笔耕不辍的精神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还会提高教师自己的专业素养。勤于写作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生活常态,这样才能教学相长,相得益彰。至于写教学随笔、教学论文和教育课题,则更能促进我们专业化发展。别怕写,每天坚持一点,多少没关系,记录生活,记录心灵,记录思想,记录教学,渐渐地,你就会觉得写作是很有意义也很有意思的事情了。
骆文俊:你能给我推荐一本书吗?
肖培东:周国平的《人与永恒》!他让我喜欢上文学化的哲学表达。大学时候,我买不到这本书,就借来整本书抄写,一个寒假,一个字不落地全抄了下来。还有,最近,我又开始读诗歌。那些短短的不规则的句子,我觉得越读越有味道了。其实,书不要依靠别人推荐,自己去找,最有味道。好多时候,不期而遇更让人心动。
骆文俊:你认为语文能对学生带来什么?语文能够改变学生的哪些方面?
肖培东:语文,在塑造人,在改变人,在完善人。经由语言文字抵达美好的精神境界,语文最是贴近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精神发展。我们生命中很多精神风景,都离不开语文的熏陶和濡染。读书,思考,丰富自己的表达,完善自己的人格,做有思想爱生命的人,由内而外去养成自己的美丽。
骆文俊:如何开启一个孩子的语文美感?你能说说吗?
肖培东:诗歌,童话,我总是从这里引领孩子走向语文的美丽世界。孩子天生就是诗人,是童话作家,让他们走进充满想象的文字天地去塑造这个世界的美好,我发现他们做得都很出色。“爸爸,我的牙齿掉了,你看,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就是它。”这是九岁孩子写的诗歌,真美。我觉得孩子都是语言的天才。可惜,很多人不懂得珍惜。开启孩童,先开启我们,一颗世俗浑浊的心,又怎能能面对孩子清澈的眼睛?
骆文俊:你认为一个语文老师的成长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肖培东:对教育,对语文和语文教学的正确理解,我以为是最重要的。阻碍我们前行的不是眼前的高山,而是鞋里的沙砾。最基础的问题解决不了,我们就走不远。回到原点去发现问题,我们才知道,我们其实并没真正理解和落实语文和语文教学。常有语文老师说越教越不会教,我以为,根子还在于对语文缺少坚守力,教着教着,迎合了世俗的某些东西,而丢失了语文的本真。当下,语文渐有江湖之味,很多年轻教师不由自主地裹挟其中,失去了辨别力,茫茫然地前行,这让人很是忧虑。
骆文俊:我听出了你的担忧,也听出了你的追求。你认为语文课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样的?
肖培东: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大道至简,绚烂至极而归于平淡。
骆文俊:大道至简,肖老师总结得好,我的访谈就到这里,谢谢肖老师!
标签:
教师随笔
肖培东: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汪增祺《昆明的雨》精彩教学镜头辑录及特级教师肖培东点评
下一篇:
整本书阅读,应为和可为——谈中小学生应不应该大量阅读(教师随笔)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