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462  2018-04-02
标签:备课资料 八年级备课资料
《大道之行也》备课素材
 导入一 美好的生活谁都想过,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命名为“大同社会”。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就构想了一个理想的社会,让我们一同去感受一下吧。

      导入二 我们今天所追求的美好社会形态是共产主义社会,即各尽所能,按需 分配。然而,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美好社会的构想,并把它定名为“大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出自《礼记》的《大道之行也》,去领略一下古代的“大 同”社会。

      导入三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生活境界,如此和平安宁的美好生活境界是陶渊明最早想到的吗?不是。早在陶渊明之前,《礼记》这部书中就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世界,这个世界叫“大同”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天下为公,人人被社会关爱,人人安居乐业,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夜不闭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就给我们展示了这一“大同”世界。

      素材一 内容精华素材

      1. 开宗明义,总领全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为第一层。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这一句是总提,以下三句是分述。“天下为公”是说政权(也可以把社会财富包括进来)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社会的管理者应由社会成员中选举产生。选举的标准是“贤”和“能”,“贤”指品德高尚,“能”指才能出众——用现在的话来说,叫作“德才兼备”。“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要讲求诚信以消除欺诈,要崇尚和睦止息战争,使社会保持和平安定。

      2.层次清晰,特征明确

      “故人不独亲 其亲……不必为己”为第二层。这一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是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又特别提到,对“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提供生活保障,更充分地体现了全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地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织,妇女在家也要从事蚕桑,这样才能丰衣足食。

      以上两个方面主要是就物质生活说的。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这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据为己有;“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这主要是就人们的思想观念说的,因为只有树公心、去私心,才能达到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的境界。

      3.对举说理,总 结全文

      “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为第三层,这一层是全文的总括语。

      文章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就是拿现实社会跟这个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黑暗的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等,在“大同”社会里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个结论非常鼓舞人心。

      素材二 技法精华素材

      1.排偶句式,说理有力

      文章的句子大多运用排偶句式,在第二层共有四组排偶句:第一组以“人”统领以下两句,谈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第二组以“使”统领以下四句,谈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最后两组谈“货”“力”的观念,指出“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排偶句使句式整齐,节奏分明而又变化有致,不拘一格,读起来抑扬顿挫,毫无呆板之感。

      2.结构严谨,说理透彻

      全 文分三个层次,先总论“大同”社会的纲领,再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总结全文,提出 “大同”社会的美好图景,结构严谨。文章第二层从三个方面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首先说的是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然后说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最后说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三个特征中前两个方面是就物质生活说的,最后一个特征是就人们的思想观念说的,说理很透彻。

      素材三 主题精华素材

      文章描绘了一幅大同世界的美好蓝图,阐明了儒家理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天下为公”的思想以及作者对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的向往。

      素材一 背景深研素材

      写作背景(详见光盘内容)

      素材二 专题集锦

      一、阅读下面选段,回答 问题

      [甲] 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展开全文阅读
      (《礼记•礼运》)

      [乙]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礼记•学记》)

      [丙]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礼记•曲礼》)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弗学(  ) 玉不琢(  ) 兑命(  ) 礼尚往来(  )

      [答案] fú zhuó yuè shàng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弗学而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次务施报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玉不琢,不成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有礼则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 (2)给予 (3)雕琢 (4)安定

      3.甲文“然后能为之”中的“之”是指文中的“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

      4.平常所说的“七情六欲”中的“七情”是指__________________,“六欲”是指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喜、怒、哀、惧、爱、恶、欲 生、死、耳、目、口、鼻

      5.翻译下列句子。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答案] 玉不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人不学习,就 不能知晓道理。

      (2)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答案] 人有礼,人际关系就会安定平和,无礼就会危险,所以说,礼是不可不学的。

      [参考译文]

      [甲] 圣明的人把整个天下看成是一个家,把整个国家当成是一个人,这并不是他们凭主观妄为的,而是他能了解它的实际情况,剖析其中深刻的含义,明白它们的利害关系,擅长处理其中的冲突,这样以后才会做到。那什么是人的性情呢?喜好、生气、悲伤、恐惧、情爱、厌恶、欲望这七种,是人不需要学习就具备的能力。

      [乙] 玉不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人不学习,就不能知晓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的国家、治理人民,以兴办教育为先。《兑命》说:“自始至终,常常惦记着致力于学习。”就是这个意思吧!

      [丙] 因此圣人兴起,制定礼法来教导人,使人从此而有礼,知道把自己与禽兽区别开来。

      上古时以德为贵,后世才讲究施惠与回报。礼,崇尚有往有来,施惠与人而人不来报答,这是失礼;人来施惠而不去报答,也是失礼。人有礼,人际关系就会安定平和,无礼就会危险,所以说,礼是不可不学的。

      二、类文阅读

      唐太宗论止盗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①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②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 ①哂(shěn):微笑。②野宿:露宿。

      选入理由(主题相似)

      《唐太宗论止盗》出自《资治通鉴》。唐太宗即李世民,自登位后,他实践了自己 的一系列主张,励精图治,是历史上比较开明的皇帝,创造了“贞观之治”的辉煌业绩。《唐太宗论止盗》的可贵之处在于“止盗”治本而不是治标,归纳起来是三大举措:反对奢侈浪费、减轻农民负担和选用清廉官吏。

      [参考译文]

      唐太宗李世民和群臣讨论如何平息盗贼。有人请求用严格的法令来禁止,太宗微笑着说:“百姓之所以成为盗贼,是因为赋税劳役繁重,官吏贪污,民众饥寒切身,所以才不顾廉耻的。我应当捐弃奢华,减少费用,减轻徭役降低赋税,任用清廉的官员,让百姓衣食有余,自然就不做盗贼了,哪里需要用重法!”这样过了几年以后,天下太平,路不拾遗,外面的大门都不用关闭,商旅之人可以在荒郊野外露宿(,都不用担心治安问题)。

      素材三 同题佳句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2.志不强者智不达。——墨翟

      3.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4.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雨果

      5.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6.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侯晓旭

标签:备课资料 八年级备课资料 大道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大道之行也》译文及赏析
下一篇:《大道之行也》教学案例(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