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1009  2018-04-02
标签:备课资料 八年级备课资料
《礼记》二则-虽有嘉肴备课素材
 导入一 “四 书”“五经”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同学们知道“四书”“五经”指的是哪几部书吗?(“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礼记》,去感受儒家经典的博大精神。

      导入二 同学们听说过“教学相长”这个成语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虽有嘉肴》这篇课文,看看有什么新的收获。

      素材一 内容精华素材

      教学相长,相互促进

      文章开头第一句将“嘉肴”“至道”进行类比,引出第二、三句关于教与学关系的具体阐述,再得出第四句所言的“教学相长”的道理。说明了凡事都要自己亲自去学习、体验,这样才能得到 真实的体会,学到真正的本领。

      素材二 技法精华素材

      类比手法

      本文运用了类比的手法,言简意赅,系统而又全面地阐明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论证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类比,然后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素材三 主题精华素材

      本文由浅入深地阐述了教与学的关系,论证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倡导教和学相互促进,表达了“实践出真知”的观点。

      素材四 文体精华素材

      议论文

      1.论点 

      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对某一个问题或某一类事件的看法、观点、主张,要求正确、鲜明、有针对性。

      2.论据

      论据是证明论点正确的证据。要想证明论点的正确,首先,论据必须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能够充分证明论点;其次,论据要具有典型性,能 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第三,论据要新颖,尽可能寻找一些新鲜的、能给人以新的感受和启示的论据。

      3.论证

      论证是指运用论据阐释证明论点的过程。它要求论述要深刻、周密,讲究说理的艺术。

      素材一 背景深研素材

      《礼记》简介(详见光盘内容)

      素材二 专题集锦

      比喻论证

      一、运用比喻论证为下列话题各写一个精彩段落。

      1.以“真情”为话题,运用比喻论证写一个精彩段落。

      [答案] 示例:游子的千层底里缝进的是亲情,黄鹤楼上遥望不归的是友情,千里孤坟埋不住的是爱情。敢问世间情为何物?情是人的灵魂,没有亲情,犹如酷寒的冬季没有结束的日期;没有友情,犹如漂泊不定的小舟没有避风的港湾;没有爱情,犹如黑夜里的寒月没有温暖。

      2.以“生命”为话题,运用比喻论证写一个精彩段落。

      [答案] 示例:生命如画,有浓墨泼洒,也有淡笔轻描;生命如歌,有轻吟浅唱,也有黄钟大吕。君不见李太白、杜工部之一生,浓墨泼洒,铸就生命之伟大;裴多菲、雪莱之一生 ,淡笔轻描终写尽生命之真谛。君不见轻音浅唱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高歌猛进之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二、类文阅读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 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 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入理由(比喻论证)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谦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 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文章第一 段就运用比喻论证的手法提出论点,以“鱼与熊掌”来比喻“生与义”,进而提出了本文的论点:舍生取义。


展开全文阅读
      [备注]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有“亚圣”之称。

      [参考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 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喜爱的;正义 ,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正义。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 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又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运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用,运用某种办法就能够 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却不肯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义”),(他们)所厌恶 的有比 死亡更严重的事(“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是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如果)见了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所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得到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熟识的穷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作丧失了人的天性(指羞恶廉耻之心)。

      素材三 同题佳句

      1.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2.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苏霍姆林斯基

      3.只有由受过教育的人民组成的国家才能保持自由。——杰斐逊

      4.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毛泽东 

侯晓旭

标签:备课资料 八年级备课资料 礼记》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大道之行也》教学案例(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下一篇:《礼记》二则-虽有嘉肴教学案例(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