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616  2018-04-19
标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下第17课《壶口瀑布》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领会文中所写的黄河的伟大性格,激发热爱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感情。

      2、感受课文独特写景角度,把握所写景物的特点,理解作者借自然奇观所表达的对人生的思考。

      3、仔细品味本文独具特色的语言,体会课文的风格特点。

      重点 2、感受课文独特写景角度,把握所写景物的特点,理解作者借自然奇观所表达的对人生的思考。

      难点 2、感受课文独特写景角度,把握所写景物的特点,理解作者借自然奇观所表达的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欣赏视频,领略壶口瀑布的壮美。

      二、 壶口瀑布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的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河水流速陡增,势若万马奔腾。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飞速跌落至直径五十余米的大石潭中,声如洪钟巨雷,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奇观。 欣赏视频  了解壶口瀑布,进入情境

      作者名片 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山西霍州人。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多种荣誉称号。他的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有《晋祠》《夏》《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等多篇散文入选中学课本。 了解作者 了解作者

      自主学习 一、读一读    写一写

      铸[zhù]       告诫[jiè]        推搡[sǎng]     

      霎[shà]时     驰骋[chěng]      漩涡[xuán]     

      寒噤[ jìn]       迂[yū]回         汩[gǔ]    

      湿漉[lù]漉       怒不可遏[è]

      潺潺(chán)        刹(chà) 那

      出轧(zhá)          倾轧(yà) 

      二、读一读    记一记

      怒不可遏:遏:止。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旧时形容官员出行,随从的人很多。

      推推搡搡:粗暴地、接连不断地猛推。 

      迂回:回旋,环绕。

      三、大声朗读课文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 — 朱熹

      解读标题 请用简练的语言解释为什么叫壶口瀑布。

      黄河奔流至此,河口忽然收束,在不到五百米的距离内,河面宽度从数百米急剧收束为二三十米,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 了解瀑布名字由来 了解壶口瀑布地形特点,便于更好地理解课文。

      初读感悟 作者几次去看壶口瀑布?每次的立足点分别在哪里?

      雨季:河滩;枯水季:河心。

      (采用了哪种景物观察的方法?)

      先写水再写石

      枯水季立足河心,先俯视龙槽,再仰视上游,再俯视深沟,再平视龙槽两边,最后俯视石头。采用的是定点换景法。

      “定点换景法”:是指作者的立足点不变,而从不同角度描绘不同方位景物的写作方法。 找到立足点

      思考写景的方法 找到立足点,了解定点换景法。

      细读揣摩 壶口瀑布有什么特点?请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可从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用词等方面来品析)

      “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之水在雨季时水势浩大、上下翻滚的汹猛景象。)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①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壶口瀑布水势浩大、雄浑壮阔。②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河水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


展开全文阅读
      “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漕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么凝重,那么猛烈”。(比喻手法,将洪流比作“一卷飞毯”“一卷钢板”,传神地体现了河水的“凝重”“猛烈”,壮阔的气势。 )

      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拟人,表现出水外柔内刚的个性特点。)

      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运用排比和比喻写出了河水柔和、优美的形态。“钻”“觅”“淌”“夹”等动词的运用十分贴切,使文章灵动多姿。)

      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侧面烘托水流的湍急、凶险、壶口的陡峭奇绝。)

      壶口瀑布的特点: 雨季:涛声如雷、汹涌、奇特、湍急、水势浩大。

      枯水季:奇特、雄浑壮阔、水势浩大、湍急、陡峭凶险。水流千姿百态,景观丰富多样。 分析壶口瀑布的特点,品析语言特色。 分析壶口瀑布的特点,品析语言特色。

      主旨探究 罗丹说“美丽的风景之所以使人感动,不是由于它给人或多或少舒适的感觉,而是由于它引起人们的思想。”作者看到壶口瀑布,有哪些思考?

      黄河个性: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表达方式?)

      议论抒情(表达了哪些感悟?)

      1、未经壶口不成河,未经磨难不成才。

      2、黄河象征了中华民族,作者赞美黄河,正是赞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宁压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  体会作者感悟探究文章主旨 体会作者感悟探究文章主旨

      巩固提升 从写景特色、主旨内含二者中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赏析。 写赏析片段 进一步了解课文写景特色,进一步感知文章主旨,训练写作能力。

      课堂小结 这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从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的精神中,赋予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宁压不弯、勇往直前民族意志。在写法上由景到神,再到志,赋予了景物思想之美。 用自己的话小结课文 巩固提升

      板书 雨季:涛声如雷、汹涌、奇特、湍急、水势浩大。

      枯水季:奇特、雄浑壮阔、水势浩大、湍急、陡峭凶险。水流千姿百态,景观丰富多样。

      未经壶口不成河,未经磨难不成才。

      是赞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宁压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张仁愿,华州下邦人也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下一篇:《壶口瀑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