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256  2018-05-17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苏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辛德勒名单》优秀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 能        

了解本文的背景和电影文学的一般特点,整体把握全剧的故事情节。

二、过程与方法       

分 析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及意义,把握剧本的主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品所歌颂的人性之美;提高认识生活的能力,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凭借人性来战胜人的兽行,以免掉进罪恶的深渊。

【教材助读】

1.作品通过哪些镜头来具体表现人性的复杂的

2.作品是怎样在发展、对比中彰显人性的复杂的。

预习反馈:

一、给加点字注音

捻(    ) 引擎(    ) 一沓(    ) 惊讶(    ) 濒(    )临

噩(    )梦 推搡(    ) 罪孽(    ) 噙(    ) 

二、知人论世

1.课前观看电影,了解故事情节,获得感性认识。电影

故事

《辛德勒名单》曾获得第66届(1994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电影剪辑六项大奖。 

影片真实地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 次世界大 战期间保护1 000多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历史事件。  

2.影片特色 

《辛德勒名单》这部影片是近年美国电影的一个里程碑,斯皮尔伯格把这部影片拍的即极具艺术性,又十分好看,这是一部充满着智慧的影片,也是一座后人取之不尽的电影艺术宝库,是足以让后世专门研究的传世之作。 

三、整体感知

阅读文章,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课堂探究】

学生活动1

整体感知

开端(镜头101-104)悲惨景象震撼了辛德勒,使他作出抉择。                                                                  

发展(镜头105-109)辛德勒开列名单,多方交涉,计划开始实施。                                                                 

再发展(镜头110-112)辛德勒的计划变为现实。                                                                 

高潮、结局(镜头113-117)计划遭遇巨大意外,辛德勒以巨大的勇气和代                                                                  

价挽救了名单上的妇女。                                              

学生活动2

合作探究

讨论人物性格

⑴辛德勒

辛德勒是一位商人,也是一名纳粹,他生活放纵,善于交际,曾借助自己在上层社会中的关系而大发战争横财,后因看不惯法西斯的杀人暴行而良心发现,用自己的全部资产建立了“不事生产”的工厂,保护了1000多犹太人的生命。

辛德勒的性 格是发展的。且不谈他开始时的丑 恶,在节选部分中,先是惨象引起他内心的震撼,但直到惨剧将要影响到朋友时他才作出抉择。这个抉择的出发点虽有个人的算计,但是当惨剧再一次发生时,他的冒险救人就没有个人私利的考虑了,这样的表现使得人物更真实。

⑵高斯

高斯是一个凶残冷酷、贪婪无耻的纳粹分子。他的许多举动是丧失人性的,但他又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他对海伦的态度说明他并没有彻底丧失人性,辛德勒试图唤起他的人性,尽管没有成功,但他瞬间的犹豫正说明他身上还有一定的人性,但他无法使自己的人性战胜自己的兽 性,最终成为一个彻底丧失人性的人。他和辛德勒的对比,说明有时候人性战胜兽性并不是容易的,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这个形象的塑造,使影片对人性复杂性的表现更加深刻。

学生 活动3

互动讨论

⑴编者把这篇剧本节选放在“人性在复苏”板块中,目的在于体现人性的复苏。辛德勒为什么能把自己从兽性中“解放”出来,让人性的善良又回归到自己的身上?这其中有哪些原因?


展开全文阅读
明确:纳粹毫无人性的暴行、身边犹太人的影响、自身没有泯灭的人性、宗教诗意的影响。总之,辛德勒的一系列行为昭示着 辛德勒人性的复苏,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人类生存下去的希望。

⑵高斯这一形象的塑造对表现人性的复杂性有什么作用?

明确:他是剧本中很重要的人物,他很喜欢女佣海伦。在辛德勒提出要买海伦的时候,高斯曾说要将海伦带回维也纳,可是他最终又否定了这样的想法。(这一情节体现了人性中善与恶冲突的激烈和 复杂)

辛德勒和高斯是构成鲜明对比的两个人物形象。(人物对比说明人性是每个人都有的,但不是人人都能用人性战胜兽性的)

辛德勒也曾企图唤醒高斯内心深处的人性,但最终没有成功。(同样证明了虽然辛德勒失败了,而高斯的心灵深处曾有的一瞬间被唤醒的宽恕之心,同样证明了人性的力量。)

⑶体会并分析剧本中精彩对白的丰富内涵。

A.三个“特别待遇”:第一个是特别关照,第二个指纳粹用毒气等手段屠杀犹太人,第三个是临时借用纳粹“特别待遇”这个词语,但表达的是特别关照的意思,在当时的环境中,这反而成了“特别待遇”的特殊用法。

B.“我从不干涉这里的作业过程”:这里对犹太人的屠杀完全是按照德国纳粹的要求进行的,你不要想从我这里钻到空子带走犹太人。

C.“我们都需要发顺手财”:我会给你很多好处的

D.“你应该知道我有很强大的靠山”:我早已和你的上级打通了关系,他们早就被我买通了。

【当堂检测】

1.阅读课文106-108三个场景的文字,完成问题。

⑴文中对数字列举得如此清楚,400、450、600、850,这是为什么?

⑵辛德勒为什么要劝说服装厂老板?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⑶文中说伊特兹哈克“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他明白了什么?他的表情为什么“严肃而神圣”?

⑷从节选部分可以看出剧本语言有什么特点?试举例分析。

2.在节选部分中是如何于发展、对比中彰显人性美丑的?

【归纳总结】

本篇节选文字写了辛德勒做出重大抉择并付诸行动的过程。通过写辛德勒由发战争财到不惜花费巨额金钱尽全力拯救生命,讴歌了人性复苏之美,有震撼人心的艺 术力量。

【问题拓展】

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回望昨日的感伤

  ①茨威格是奥地利犹太人,在很大程度上,他视欧洲为自己的国家。然而,他所亲身经历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那些岁月,实际上却是令他一日日失去祖国乃至失去欧洲的过程。他有一种体无完肤的沧桑之感。他在 流亡的日子里怀着伤感和悲观创作这本回忆录《昨日的世界》,这无疑咸了他生命的绝唱。不久,他在远离欧洲大陆的巴西自杀身亡,因为他无法承受时代加在他身上的重负,无法忍受没有祖国、没有文化温馨的现实。

  ②茨威格正是以感伤 的目光回望着过去的时光,并以这样的笔调为我们撰写了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

  ③我读过作者的不少作品,如《人类的群星闪烁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总是为作者对人物心理的透彻描写和细腻的笔触而叹服。记得在一部中篇小说中,他描写过一个赌徒的手。在他的笔下,那只手就仿佛是一个生命,血管、指头的细微变化,被他赋予了强烈的生命动感。从那之后,那只手我再也不可能忘记。

  ④在《昨日的世界》这样一部回忆录中,茨威格同样显示出他小说家的才华,但同时更增加了他所擅长的思辨性。这本书的副题为"一个欧洲人的回忆",非常贴切地表明了他的特殊身份和这部作品的特点。他没有把回忆自己的生活作为主要内容,相反,他将对整个欧洲命运的思考,贯穿于对自己所经历的时代故事的描述之中。这样,读他的书,人们所了解的,不是一个享誉世界的作家如何成长、成功的文学生涯,而是作为一个著名文人,他眼中的传统欧洲文化的衰落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崩溃。

⑤文化,自始至终萦绕在茨威格心中。他留恋生于斯长于斯的维也纳,那是多么令人神往的圣地。它有着博采众长的愿望和接受外来影响的特殊敏感 ,它把那些最不一致的人才吸引到自己身边,使他们彼此逐渐融洽。对于犹太人来说,他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宽容的文化环境之中,没有陌生感和排斥感,已经在情感上属于这里。正如茨威格所说:"这座城市的每一个居民都在不知不觉中被培养成为一个超民族主义者,一个世界主义者,一个世界的公民。"在他看来,维也纳文化是西方一切文化的综合,对于一个犹太人来说,更是如此。然而,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昔日的文化辉煌已不复存在,而希特勒的出现,这个他心目中的文化圣地,从此就陷入了野蛮之中。

⑥茨威格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业已爆发的时刻被迫远离祖国的。他所离开的,不仅仅是他所熟悉的街道、建筑,不仅仅是小提琴流淌出的旋律,而且是在他看来欧洲赖以存在的 文化价值。难怪他会在字里 行间,流露出的不只是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忧患意识,更是一个文人的深沉忧虑和思考,而浓郁的感伤将这一切笼罩。

  ⑦写完这部回忆录后不久, 茨威格就告别了人间,那是1942年。他未能看见希特勒的覆灭,未能看到他的祖国重又恢复文化的创造。今天,当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通过现代化媒体手段向全世界现场直播时,亿万听众沉醉在文化的魅力之中,而他所亲身经历的苦难,似乎已成为遥远的回响。

  ⑧然而,不管时间流逝如何匆匆,《昨日的世界》对于我们来说有着永恒的价值。它会使我们想得更多,更深。在二十世纪即将过去的时候,我正是以这样一种心情细细阅读茨威格的这部作品。他的忧虑,他的感伤,深深地触动着我。

  ⑨当下个世纪人类回望这个世纪时,又该说些什么呢?

1.第①段里"体无完肤"在文中的含义是                                        

2.茨威格将维也纳视为"他心目中的文化圣地",原因是

  ⑴                                                                         

⑵                                                                         

3.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茨威格创作的《昨日的世界》是以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作品。

  B.茨威格怀着伤感创作《昨日的世界》,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他失去了祖国。

  C.本文综合运用记叙、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是一篇颇具感染力的人物传记。

  D.本文标题与《昨日的世界》具有内在的呼应,寄寓了作者被往事深深触动的情怀。

4.第 ⑦段提及"今天"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为了抒发作者的什么情感?

5.《昨日的世界》"有着永恒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儿?

6.假如让你来回答文末"又该说些什么呢",你会这样说:  (100字左右)   

侯晓旭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苏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辛德勒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苏教版语文必修四《雷雨》名师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下一篇:《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优秀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