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534  2018-07-20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边城》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怀宁中学 刘院生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培养语言鉴赏能力并认识翠翠、爷爷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通过分析人物及环境来把握文章的主题。

      过程与方法

      1.泛读与精读相结合,以学生的阅读发现为线索,教师的阅读提示为指导,培养学生整合阅读信息的能力。

      2.阅读兴趣的激发与阅读结论的归纳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对作品的阅读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略作品散文化的叙事笔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所营造的古朴而典雅、流畅而清新的氛围。

      2.通过解析古老的风俗习惯、质朴的人物性格,师生共同探究出作品的主题。

      教学重点:感受风俗美、人情美、语言美。

      教学难点:剖析古老的风俗习惯、质朴的人物性格,探究出作品的主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前一段时间网上流行一句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想问一问同学们,如果有机会,你想去哪儿看看?(生自由回答)看的出来。同学们想去看的地方太多了。如果问我的话,我必去的一个地方就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边城”在哪儿呢?就是今天的湘西凤凰。本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边城,去领略一下那里的别样魅力。

      二、作者介绍

      他一生跌宕起伏,极富有传奇色彩。台湾学者金介甫说他“沈从文仅次于鲁迅。”

      沈从文1902年诞生于湖南凤凰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少年时代顽劣异常,上私塾总是逃学、打架、撒谎,和一批“小流氓”(沈从文语)四处游逛,惹是生非。不到14岁就去当兵,却是一支“半匪半军”的队伍。六年时间,沈从文眼见有上万人被杀。有人戏说,沈从文是“当土匪”出身。20岁时,沈从文厌倦了“半匪半军”的生活,只身来到北京。想上大学。连新式标点都不懂,自然考不上,也上不起,只好在北大“蹭课”。一边苦读,一边写作。没有经济来源,冬天只穿两层单衣,生活十分困窘。

      1924年12月沈从文在《晨报》副刊发表了一篇小说,初涉文坛。到1948年,出版小说、散文、文论等共70多本,平均一年3本,是中国最多产的作家。 只有小学文凭,却当大学教授 先后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讲师,在昆明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任副教授、教授。连江青都说,她在青岛大学读书时最爱听沈从文的课。还编辑过《京报》《大公报》《益世报》等大报的文艺副刊,编撰过中小学国文课本,创办过文学杂志。他的爱情生活幸福美满──夫人张兆和是才女加美女,他们的婚姻还有一段佳话。

      解放后被安排到历史博物馆做一般职员:抄卡片,作讲解,为各方面打杂……文学创作从此停止。“文化大革命”中先后8次抄家,无休止的检查、批斗之余是扫厕所,到农村“劳改”。但仍写出《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唐宋铜镜》《战国漆器》《中国的瓷器》等大量学术著作,著名作家转变成著名文物学家。

      改革开放后,出现了“沈从文热”。他又重回人们的视野。

      两次诺贝尔奖提名,可惜擦肩而过 1983年沈从文患脑血栓,左身瘫痪。 1988年5月10日心脏病猝发逝世,享年86岁。如果他晚去世半年,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板书课题《边城》

      三、整体把握

      1、简介《边城》情节(多媒体展示)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傩送,情愿以碾坊做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对哥哥的死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2、概括文本每部分的内容(生在自己的草稿本上写一写)

      明确:[第三节]边城紧锣密鼓筹备龙舟赛。

      [第四节]两年前翠翠巧遇二老傩送。

      [第五节]一年前翠翠巧遇大老天宝。

      [第六节]渡口边迎婚送亲撩拨情思。

      四、文本解读

      认真读完文本,这篇小说给你最大的感觉是什么?


展开全文阅读
      生:美

      师:不错,有人说,《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的赞歌,是一首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无韵之诗,绘就的无彩之画。那么本  文美在何处呢?

      明确:风景美、风俗美、人性美、语言美

      1、风景美:

      (1)多媒体展示几幅湘西凤凰的风景图片,同学们结合最后一张图片写一段写景的文字。(略)

      (2)《边城》课文很长,布置了同学们扎扎实实的预习,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自然风景的语句,这些景物突出了边城的什么特点?

      明确:豆绿色的水  天气明朗  落日   薄雾   白云

      “豆绿色”——象征了纯洁、原始和无污染。(欣赏沱江风景,突出水的豆绿色,给人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感觉)青天碧水,落日白云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风景画。边城的环境美,不仅体现在自然风景上,还体现在风俗美和人情美上。

      (3)特点:从细致处着手,善于运用声音、气味来写景,并把景物和人物描写结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人物的一部分。他自己曾经说过“  我平常最会想象好景致,且会描写好景致。”

      2、风俗美:

      (1)风俗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同学们结合文章谈一谈?

      端午节:龙舟赛     捉鸭子比赛

      过年:  月下对歌

      中秋: 狮子龙灯、放烟花

      (2)这些习俗透露出边城人怎样的生活氛围?

      明确:祥和、和睦、和谐

      (3)思考:如今,有这么一种趋势,西方的节日习俗越发盛行,传统节日习俗日趋衰微,你怎么看?

      生:东西方交流日益密切的必然结果。

      有部分人崇洋媚外。

      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副作用。

      国家对传统节日还不够重视。

      商家的推波助澜。

      当代年轻人盲目地追求所谓的潮流。

      ……

      3、人性美:

      (1)在作者的笔下,主要写了那几个人?

      明确:翠翠、爷爷、傩送

      (下面我们分三大组一起来探究边城的人性美。一、二、三组分别分析翠翠、傩送和爷爷的形象。先找相关语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2)先请同学找出翠翠的有关文字,再概括。

      翠翠:单纯(语言:我是翠翠),可爱(回答时的神情:轻轻地、悖时砍脑壳的),孝顺(和爷爷的相关对话)。

      明确:美丽善良、活泼可爱、孝顺懂事

      情窦初开、纯洁无暇

      (3)找出写傩送的相关文字,加以分析。

      傩送:关心别人,古道热肠

      (他捉完鸭子后已是天黑,但他看到翠翠后主动询问,对话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傩送根本不认识翠翠,但他还是邀请翠翠到他家里去)

      傩送:心地宽厚,热情开朗(动作、神态:笑)

      明确:关心别人、古道热肠、

      心地宽厚、热情开朗、

      善良淳朴、风趣幽默

      (4)找出写爷爷的相关文字,分析其性格。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爷爷对翠翠的感情?

      爷爷非常疼爱翠翠。比如看赛龙舟时,他不忘叮嘱别人送翠翠回家。(四次)

      再看:爷爷与乡邻:

      ①爷爷与“老熟人”

      提问:文中是怎样描写爷爷与“老熟人”的关系的呢?

      “且因为那人比渡船老人更孤单,身边无一个亲人,也无一只狗,因此便约好了那人早上过家中来吃饭,喝一杯雄黄酒。”(白描)

      “两人一面谈些端午旧事,一面喝酒,不到一会儿,那人却在岩石上被烧酒醉倒了”。

      两个寂寞的老人,一辈子的老交情,端午节,别人都在图个热闹,他们却找了个清净之地,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喝杯雄黄酒,来个一醉方休。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他们之间的这种纯朴的友情怎不令人羡慕呢?

      ②、爷爷与过渡人

      这里的人情非常淳朴、厚道。(语言、动作)第六部分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人乘船过河后,一定要给钱,而爷爷却坚持不肯收,为此两人还起了争执。爷爷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说“礼轻仁义重”,虽然他不肯收人家的钱,但他还是领了这分情。

      ③爷爷与顺顺

      龙头大哥顺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扶危济困、乐于助人。

      送鸭子、粽子给爷爷(慷慨大方)

      明确:关爱至亲、勤劳朴实

      善良淳朴、重义轻利

      (5)小结:

      自然的男女恋情

      纯朴的祖孙亲情

      古朴的邻里友情

      4、语言美

      (1)给大家时间,找出文中最喜欢的一两句话,试作分析。

      生: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她却同黄狗躺倒门前大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云。白日渐长,不知什么时节,守在船上的祖父睡着了,躺在岸上的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

      分析:没有特殊的修辞技巧,没有语言上的精雕细琢,用语平淡自然,却极具表现力,富有韵味。写出了午后阳光暖暖,人亦安闲,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悠远意境。


展开余文
      (2)汪曾祺曾说:“边城的语言是沈从文盛年的语言,最好的语言。既不似初期那样的放笔横扫,不加节制;也不似后期那样过事雕琢,流于晦涩。这时期的语言,每一句都“鼓立”饱满,充满水分,酸甜合度,象一篮新摘的烟台玛瑙樱桃。”

      特点:自然流畅,明白如话。写景优美舒展,写人亲切真挚,叙事更是如歌如诵,和如诗如画的景物配合的非常和谐。

      五、拓展深化:

      沈从文想通过美丽的边城,告诉我们什么呢? (总结主题)

      明确:作者描写的湘西,就是作者营造的“世外桃源”,这里民风淳朴,人民淡化功利,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相互友爱。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相对于当时社会,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

      我们可以用三个词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赞美、批判、呼吁)

      主题:

      赞美:边城生活的质朴、纯真和人与人之间纯洁的爱;

      批判:物欲泛滥的现代文明;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

      呼吁:重建民族的品德与人格。

      六、课堂小结

      这里生活了一群多么淳朴、善良、可爱的人啊!翠翠与傩送之间纯洁的爱情、翠翠与爷爷间纯真的亲情、爷爷与乡邻之间纯朴的友情,总之,小说给我们展示了湘西至真至纯的民风,至善至美的人性。这就是作者营造的“世外桃源” ,这就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世界。

      七、布置作业

      课下阅读《边城》全文。

      板书:

      边城  沈从文

      爱情       纯洁

      亲情       纯真

      友情       纯朴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边城》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下一篇:《归去来兮辞》精品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