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368 2018-07-28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二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高二导学案设计
《陈情表》名师导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声情并茂诵读课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实词、虚词、特殊文言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是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深入体会李密的情感培养学生敬老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诵读课文,感受作品浓浓的亲情,背诵课文。
2.梳理积累文言词句,准确翻译文言语句。
3.正确评价和理解文本的观点和思想感情。
【知识积累】
1.作者简介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晋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为人正直,颇有才干。曾仕蜀汉为郎,蜀亡以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他上表陈情,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辞不从命。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2.背景介绍
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与此同时,当时李密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如此,李密屡被征召。李密作为亡蜀之臣,心存疑虑,进退两难。若辞不赴命,又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招来杀身之祸;若赴命任职,又有祖母96岁高龄卧病在床,无人照料,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祖母对他恩重如山,若舍弃相依为命的祖母是万万做不到的,处于两难境地。于是李密写了此表,陈述这种实情,终于打动了晋武帝,不仅同意他可暂不赴诏,还嘉奖他孝敬长辈的诚心,赏赐奴婢二人,并指令所在郡县,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
3.表:表:古代一种文体,是古代臣属给君王的上书,内容多为劝谏、辞免、庆贺、贡物等。它与一般上书奏折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常含有表示陈情、诉说心曲的意思。
4.文学作品评价: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南宋谢枋得《文章轨范》引安子顺之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此三文遂被并称为抒情佳篇而传诵于世。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5.流传的成语:躬亲抚养 零丁孤苦 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急于星火 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朝不虑夕 更相为命 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预习导学】
1.注音
险衅( ) 闵( )凶 祚( )薄 期( )功
强( )近之亲 应( )门 茕茕( )孑立 床蓐( )
拔擢( ) 优渥( ) 猥( )以微贱 陨( )首
希冀( ) 逋( )慢 盘桓( ) 矜( )育
2.请指出句中的通假字: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3.请分别指出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展开全文阅读
臣欲奉诏奔驰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4.请结合注释,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臣具以表闻
则刘病日笃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但以刘日薄西山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课堂导学】
问题探究
1.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叫“陈情表”,那文中是谁向谁陈情,陈的又是什么情呢?
2. 围绕着三个人物(祖母、晋武帝和李密自己)的关系,李密都陈述了哪些方面的情?
3.李密是如何打动晋武帝的?
4.《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有人说,《陈情表》有很高的语言艺术,它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读《陈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看到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你还可听到少年的无助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孝子恳切的哀告,帝王严厉的呵斥……
请把你认为好的语句画下来,读出来,然后结合文章的构思及内容,来说一说这些语句有什么特点,好在哪里? (重点赏析:句式,用词,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的效果)
【知识巩固】:
1.指出下列句中虚词“于”、“以”的用法和意义。
于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
吾祖死于是(《捕蛇者说》)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以 臣具以表闻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信陵君》)
余船以次俱进(《赤》)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谨拜表以闻
臣以供养无主
但以刘日薄西山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2.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臣少多疾病 晚有儿息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则刘病日笃
臣具以表闻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3.指出下列句子的特点并翻译。
刘夙婴疾病。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且臣少仕伪朝。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4.默写填空。
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乌鸟私情,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死当结草。
诏书切峻,___________,郡县逼迫,___________。州司临门,___________。
今臣亡国贱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所希冀?
【拓展探究】
1.口语训练:自主设置情景,主要考察婉曲的言辞技巧
题目:一学生家长因家庭经济拮据,想让成绩较好的儿子退学,亲人劝说无效。假设你是班主任,你到家劝说,怎样说服家长?
2.讨论: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阅读链接】
孝心无价
展开余文
毕淑敏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孩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人类的大师?
我也不喜欢父母病重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期冀的希望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满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山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布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素材积累 成就华章】
“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这两表道尽了人间感恩的真谛,演绎了人世间感恩的传奇。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六出祁山,巧计破敌军,为刘备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后人为他写下的诗篇,为报当年的知遇之恩,他用毕生的精力向后人诠释了感恩的真谛。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却用自己的温暖让这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且名扬四方。为官作宰是多少读书人毕生的梦想,十年寒窗不正为一朝为官?然而当这个机会真正来临,李密却不曾忘记自己的祖母。他放弃了这个机会, 因为他知道“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在为官和报恩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彰显了一种伟大的情怀——感恩。
(这则素材可以应用到“感恩”“孝心”“选择”“回报”“进与退”“孝与忠” “美德”等话题的作文中。)
侯晓旭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二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高二导学案设计
陈情表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装在套子里的人》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下一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精品导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