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272 2018-08-03
标签:
导学案设计
九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导学案设计
《湖心亭看雪》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学习导言】
《湖心亭看雪》以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异景象和游湖人的高雅趣味。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赏析课文,感受白描手法的特色。
课前尝试: 读读课文、查查读读、想想答答、读读背背、评改订正
【读读课文】
通读课文,本文共有( )个自然段。
【查查读读】
1、读一读 查一查 写一写
崇祯( ) 更定( ) 毳衣( ) 沆 砀( )
雾凇( ) 长堤( )一芥( ) 铺毡( ) 喃喃( )
【想想答答】
1、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 ,别号蝶庵居士, 朝文学家,主要著作有 、 ,风格流丽清新,写家破人亡之痛,寓情于景,字里行间流露出 。
2、结合课文注释,写出下面文言词语的意思。
余拿一小船 ( ) 是日更定( )
一 上下一白 ( ) 更
一童子烧酒 炉正沸( ) 湖中焉锝更有此人( )
余拿( )一小船客( )此 毳衣( ) 雾凇沆砀( ) 焉得( )
【读读背背】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评改订正】
自己检查、评改、订正。(或同桌互相检查、评改)
课内对话:读读诵诵、理理译译
【读读诵诵】
听读课文,读准停顿
1、湖中人鸟声俱绝
2、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自读课文,读出韵味
【 理理译译】
翻译课文
理清要素
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在文中找出记叙的要素
时间—— 地点— —
展开全文阅读
人物 —— 事件——
【品品赏赏】
1、如何理解文中“莫说相公痴”中的“痴”,他“痴”表现在何处?
2、下面句子有何特色,试加以体味。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侯晓旭
标签:
导学案设计
九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导学案设计
湖心亭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讲学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下一篇:
《水调歌头》名师教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