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7102  2018-09-15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怀疑与学问》名师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本文的论证结构,理解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在论说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把握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理解“怀疑”与“创新”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怀疑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学习重点 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理解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以及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在论说中的作用。

      学习难点 体会本文语言的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特点。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环节一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在学习中要心存疑问,勇于提问,不耻下问,随时发问,善于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顾颉刚先生的一篇议论文——《怀疑与学问》。

      环节二

      一、助学资讯

      作者简介:顾颉刚(1893—1980),字铭坚,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家。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和辨伪,有不少创见。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二、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顾颉刚(jié)  程颐(yí)  虚妄(wàng)  步骤(zhòu)  懒惰(duò)  

      启迪(dí)  停滞(zhì)  折扣(zhé)

      2.理解词语。

      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

      墨守:战国时期的墨子善于守城,后来就用“墨守成规”表示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它自己就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辨伪去妄:辨别虚假的并除去不合实际的。

      停滞:指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流俗:一般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环节二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2)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层层深入论证。 

      第一层(3-5):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第二层(6):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2.文章的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环节三

      一、深层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么提出来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程颐和张载的名言提出来的。这种写法,既开门见山提出了论点,同时名言本身也是证明中心论点的有力论据,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

      2.本文分论点是什么?  

      ①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②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为了证明论点,作者运用了哪些论据?

      (1)事实论据:

      ①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

      ②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

      ③听说“腐草为萤”

      ④戴震善问的例子

      (2)道理论据:

      ①“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做学问的人首先要善于提出疑问。

      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存在可疑之处却不能提出自己的疑问,这还不能算是学过了;治学就一定要善于提出疑问。

      ③“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完全相信书还不如没有书。

      二、探究写法

      1.举例论证:  


展开全文阅读
      第4自然段为了论证对于传说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个分论点,列举了古代“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的例子并连续多次追问,清楚地告诉人们做学问时怀疑的必要性以及怎样以怀疑精神做学问。

      第6自然段为了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个分论点,举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年读书善疑多问的事例做论据,也很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 

      开头引用程颐和张载这两位古代大学问家的经验之谈作为论点,也起到了论据的作用,很有说服力。

      第5自然段又引用了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名言,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第6自然段的说理是:“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地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论证了“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正反对比论证

      第6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证怀疑精神对治学的重要性。

      三、语言赏析

      1.本文语言准确、精练。请划出相应的语句,朗读体会。 

      2.全班交流。

      (1)“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这句话中共有四个“常常”,多次重复使用,突出说明学问家是经常这样做的,表明这样做,这种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2)“怀疑”“思索”“辨别”这三步骤能否前后对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这三个步骤是按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先对事物产生怀疑,再进一步思索疑点,辨明正确与错误。前后顺序不能对换。

      环节四

      文章主旨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作者关于怀疑与学问之间关系的论述对今天的治学者或读者都是富有教益的。  

      

      教学板书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消极方面: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分论点积极方面: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环节五

      “怀疑”是要有一定根据、一定的科学道理的“怀疑”。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请以《也谈怀疑》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 

      教学反思

      本文思路清晰,深入浅出,语言简洁,由学生自主积极动笔读书,圈点批注完成对课文内容和思路的初步自学,探究本文的论点;在教学中创设作者、学生、教师民主平等的对话交流氛围,让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在质疑和交流中明确怀疑与学问的关系,明确怀疑对学问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树立怀疑的学习精神。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怀疑与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我的叔叔于勒》名师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下一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名师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