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012 2018-09-18
标签:
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本词,深入感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重点)
2.掌握本词写景、讨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品味词语及写法。(难点)
3.感受作者的豪迈情怀,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重点)
【资料导读】
1、作者资料:
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字润之,笔名子任。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主要作品有《矛盾论》《论持久战》等,词作代表还有《沁园春长沙》《蝶恋花答李淑一》等。
2、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词。
3、词:由古诗发展而来的可配乐歌唱的文言诗歌体裁。
词牌:词的格式的名称,如“沁园春”
词题:词牌下用来表示词的内容的题目,如“雪”
阙:曲终叫做“阙”。大多数词分为前后两阙。
【互动探讨】
1、初读,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语言之美、音韵之美、结构之美、描写之美、意境之美…
意境之美: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总写北国雪景,“北国风光”总领上阕内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互文见义,静动相衬,静穆中又有飘舞之姿,即千万里都冰封,千万里都雪飘,表现祖国幅员的广阔,也反映了诗人视野的辽阔。总写句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
动静结合之美:“舞”形容山披雪像“银蛇”逶迤曲折,“驰”形容高原如“蜡象”奔腾跃动。这是化静为动的浪漫想象,诗人情感的跃动,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显得生机勃勃,灵动活跃。“欲与天公试比高”进一步生动形象地写出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风貌和昂扬奋发的气概。
虚实结合之美:“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这一句描写的是诗人想象中雪后天晴的美丽景色,是虚写之句,“红装素裹”红白相衬,把万里江山比喻成一个既纯洁又热情的青春少女,十分动人。“分外妖娆”收束上阕,对祖国热烈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2、再读,读好“望”与“惜”
(1)结合旁批,理解“望”的作用与“惜”的作用
“望”:领起上阙的写景
“惜”: “惜”中含贬,在赞扬他们长于武功的同时,委婉指出短于文治的缺点(略输、稍逊、只识)。“惜”中含褒,肯定他们,就是肯定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惜”中寓志,蕴含着无产阶级后来居上的豪迈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2)如何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这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3、朗读竞赛,更好的独处全是的节奏、层次、情感、气魄。
高晓宁
标签:
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沁园春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杨炯《从军行》赏析及练习
下一篇:
《雨巷》教学设计(必修一)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