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642 2018-10-27
标签:
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掌握诗歌赏析技巧,抓关键词法
2、反复诵读,体味诗中的意境,探究诗的特色
3、激发学生想象力,增强诗歌审美感受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学习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通过想象和联想,体味诗中意境
三、教学时间:15分钟
四、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黑板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回顾梳理 岑参:著名的边塞诗人,这一首是边塞诗。
解题(白雪歌、送-咏雪送别之作)侧重点不同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十句咏雪,后八句写送别。“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由咏雪过渡到送别 重在送别,以雪的变化为线贯穿送别一事,按时间顺序可以划分为四个时间点:送别前 饯别中 临别时 离别后 呈现了一幅风雪送客图。让我们一起进入这幅画卷中,进一步感受和体会,看看诗人笔下是如何勾勒的。
(二)三分诗,七分读
听一遍范读,注意节奏情感韵律,再让学生朗读诗歌。
今天重点品读咏雪部分,也就是前面十句。现在我们来一一品析,先看一、二句。
1、第一、二句中“卷”、“折”、“即”“飞”四字有何表达效果?
北风卷地百草折(风狂),胡天八月即飞雪。(雪早)
引导:师:这两句诗里有四个动词,是哪四个动词?
生:“卷”“折”“即”“飞”
师:这四个字,在此处有何表达效果?同学们想一下,先来看第一句,“北风卷地百草折”写了什么?
地上的风沙被卷起来,就连草木都被折断了,说明了什么?
风势强劲,威力大。“卷”字写出了北风怒吼的气势,而“折”和“卷”之间是什么关系?
“折”应该是“卷”的什么?结果。“折”字说明了风力的强劲。
好,接着往下读,胡天八月即飞雪。
“八月”应该是什么时候?秋天,金秋时节,不过这是北方已经在下雪,一个“即”字透露作者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惊奇。后面的“飞雪”为什么是“飞雪”而不是“下雪”或“落雪”,雪“飞:说明有风的存在,所以在这里”飞“应当是照应前文的”卷“字,勾画出漫天风雪的景象。由风而雪,风中见寒,因寒飞雪,所以开篇就让人感到一股奇寒扑面而来。
【解析】第一、二句写塞外风狂雪早。一个“卷”字,写出了北风奔驰怒吼的气势和威力;“折”是“卷”的结果,风能折草,可见风力之大;农历八月的南方正值金秋,而西北边塞已是风雪隆冬,“即”字透出了作者的惊奇之情;“飞”字照应“卷”字,勾画出漫天风雪的景象。由风而雪,风中见寒,因寒飞雪,开篇就让人感到一股奇寒扑面而来。
过渡:这首诗中有一句咏雪的千古名句,是哪一句?
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对,既是咏雪的千古名句,必是有其精妙之处,那么就请同学们一起来品读赏析,看看这两句诗究竟妙在何处。
2、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想象画面,忽然好像一夜春风来,千万棵树上的梨花都开了,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美。梨花是什么季节才有的?春天。前面说八月即飞雪说明已到冬天,如何有梨花开,同学们再想想梨花是什么颜色的?白色,跟什么的颜色很像?雪。也就是说这两句其实是写雪对吧。请同学们再在脑海里勾勒这幅画面,描述一下画面。看到这样的美景,作者的心情如何?
思考一下,请同学回答。
A.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描绘了晨起一派银装素裹,雪压枝头犹如梨花盛开的壮丽雪景。
B.找出诗中你觉得用得好的字,并说明好在哪里?
答:“忽如”二字用得好,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与“即”字相呼应,点明大雪来得急骤,而且传神地表现出诗人惊奇喜悦的心情,正如春风拂面。
C.这两句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体现了诗人惊奇喜悦的心情。
【鉴赏】①这两句诗描绘了晨起一派银装素裹,雪压枝头犹如梨花盛开的美丽雪景。(画面)
②“忽如”二字,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与“即”字相呼应,点明大雪来得急骤,而且传神地表现出诗人惊奇喜悦的心情,正如春风拂面。(关键词,表达效果)
以梨花比雪,雄奇明丽,新颖独特,落笔传神。写出了雪来得突然,写出了雪的铺天盖地,以春天比喻冬天,把冬天写出春意,情调乐观而昂扬,极富艺术感染力。(总说)
过渡:找出诗中描写戍边将士生活的句子,现在让同学们一步步来进行分析。
3、“散”和“湿”有何表达作用?这两句写出了一种怎样的气候?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答:“散入珠帘湿罗幕”一句承上启下,从帐外写到帐内,空间的转换运用得十分巧妙。
“散”字写出片片雪花轻轻飘落到珠帘帐幕上的景致;“湿”字描摹出雪花在罗幕慢慢融化的情景。
借由“飞雪”湿罗幕“,”狐裘“”锦衣“尚不能御寒点明居住环境的湿冷,写出了一种奇寒的气候,表现了戍边战士生活的艰苦。
4、七、八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两句表现了什么?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胡天天气奇寒让人难以忍受,将军都护尚且如此,一般士兵可想而知,侧面突出大雪的寒威)
修辞手法:互文
进一步表现天气的奇寒,戍边将士生活的艰苦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内容上:这两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
“百丈冰”形容冰雪覆盖面积之广,冰块之大,极言奇寒,后一句写惨淡的愁云布满天空,“万里”形容面积之大,这句是夸张的说法,气势磅礴,画面开阔;云之愁,用拟人的手法,极写云的昏惨惨之色,看似写景,实为写情。
(紧扣词语,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及对诗意的表达和诗境的营造所起的作用)
结构上:一个“愁”一个“惨”透露了作者为送友人而产生的愁闷的情绪,为饯别酝酿了气氛,承上启下,由咏雪过渡到送别。同时,把边塞将士的军营置于一个广漠、辽阔的背景上,给人一种奇异而又壮伟的深刻印象。
展开全文阅读
【赏析诗歌的方法】
1、抓关键字眼,紧扣词语
(意象、动作、色彩、数量、情绪等)
2、画面+表达效果(手法)+情感
3、内容上+结构上
(三)小结
鉴赏诗歌时,可以从多角度出发综合赏析。
通过对前半部分咏雪诗句的赏析,我们可以从中学习诗歌鉴赏的方法,所谓“三分诗,七分读”,对于诗歌的体会重在品读,如何读如何品,品什么读什么呢?老师总结了两句:字斟字酌品诗意,诗中有画画中诗。希望同学们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初步掌握诗歌赏析的技巧,在品读中走进诗歌的世界,感受诗歌的无穷魅力。
(四)布置作业
1、搜集咏雪的诗句,要求:(1)不少于10句;(2)在其中挑选你最喜欢的一句,试赏析。
2、试分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艺术特色,它与哪一诗句在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板书设计
白雪歌颂武判官归京
乐乐
标签:
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白雪歌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洪亮吉,字稚存,江苏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下一篇:
亡妻冯孺人行述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